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 格式:ppt
- 大小:472.00 KB
- 文档页数:4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无论从内容、对象以及社会作用上都与旧的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成为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必须不断地以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人类社会的新经验和新认识来充实和丰富它的内容,否则它就会成为僵死的教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哲学的性质革命变革【正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
它无论从内容、对象以及社会作用上都与旧的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成为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从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确立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对象。
从而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结束了以往哲学家们竭力追求的包罗万象“科学之科学”的时代。
哲学既不能“代替”一切具体科学,也不能因有了具体科学而“取消”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三、从社会作用上看,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标志着它与旧哲学根本不同的特点。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对人类历史上优秀哲学遗产的继承和总汇,又是这一哲学思想发展的新的更高的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同旧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分数:题目: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伟大变革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的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第1页共6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人类哲学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革命,是哲学形态的根本性变革,标志着人类哲学思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一是它的科学性。
它使哲学获得了完全科学的性质,是唯一科学的哲学。
二是它的阶级性。
它是无产阶级的哲学,并公开申明自己哲学的阶级性。
三是实践性。
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毫无疑问,这些描述都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描述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性归结为“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大小。
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概括出世界的一般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依靠具体科学成果或建立在具体科学的基础上,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19世纪40年代为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充分暴露了自然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本性;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得阶级关系日益明朗化、简单化,阶级斗争的作用及其经济根源明显地暴露出来;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扩大,人们的视野也愈来愈开阔,使得人们有可能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发展中概括出社会发展的客观第2页共6页规律。
这样,哲学研究的对象就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关于世界各个领域中具体规律的研究”。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就在于是研究具体规律,还是研究一般规律,是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还是不得不借助于逻辑推演和主观臆想。
智库时代·15·党政智囊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变革主要体现在它变革了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借助思维活动对世界进行改造,将哲学所关注的单纯的哲学问题,转向与人类改造世界休戚相关的具体问题。
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是哲学的问题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
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做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8)07-0015-0002(丹东市委党校,辽宁丹东 118000)司永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一、研究对象的变革传统的哲学对于主体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抽象的人”以及“抽象的”研究人,将研究对象局限于彼岸世界的超验存在,哲学被悬在脱离人类现实生活的理性天国,随后包含宗教的意识形态。
传统哲学研究对象具有神秘性,传统哲学家通过主观臆想寻找世界终极答案,并将其强加给历史。
反之,马克思并没有通过臆想设置一个远离现实世界的本体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而是在理性认识现实世界的基础上阐发自己的观点,不是通过本体论引发认识逻辑的展开,而是通过认识论阐发对于本体的基本观点,在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相互结合中实现哲学的论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研究其生存和发展的规律,马克思理解的现实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的感性活动而不断发展,是活动过程的集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出其理论彻底性[1]。
二、出发点的变革西方哲学把神、上帝“绝对理念”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其引申的理论最终使人臣服于神,而人来到世界上注定要经受痛苦的磨砺。
费尔巴哈以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也只是引申出一种抽象的理性王国,同样架空在现实生活之上。
而马克思是从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出发,变革性的历史地、逻辑地阐述了现实的人以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从人类现实生活出发,探究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活动发展中的人,而不是臆想的、虚幻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现实中的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其表现在理论内容上,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它使哲学在对象、内容、作用和性质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在哲学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有本质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为对象,否定了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其次,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将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中,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这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高度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再次,在哲学的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与旧哲学有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哲学的实践性,认为哲学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而以往旧哲学只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不懂得改造客观世界,即实践的作用。
实践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在其哲学变革、创立和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在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中,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片面性,充分肯定了它们的合理之处,吸收了各自的积极成果,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综合。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是把实践引入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针对的不是某一种哲学体系,而是以往的整个旧哲学。
马克思既不是回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也不是把黑格求饶辩证法和费尔马哈的唯物主义加以简单综合,而是创建了一种具有不同内容和功能的新的哲学体系,从而在人类哲学史上真正引起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在世界观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认识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在历史观中,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
实践观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本质。
(2)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建立了严整的哲学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不是彼此独立的板块结构,而是相互渗透的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
这不仅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在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之外,还有辩证法原理,而且是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本身就是辩证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本身就包含着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
这不仅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辩证法并存的还有一系列唯物主义原理,而且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本身就是唯物主义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包括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
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列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的强调,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这种彻底性和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