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4.36 MB
- 文档页数:49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答案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内容简介本资料是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本部分精选了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解。
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历史合力论[北京师范大学2021年研]答: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提出的一个观点。
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人作为历史主体及其合力的结果,“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在这里,“总的合力”就是由历史主体选择性与历史客观规律性组成的合力,由人的能动性和经济的决定性所构成,它表明历史进程就是物质条件与个人意志及其合力的统一,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个人及其主体合力对历史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对社会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的历史贡献。
2人的价值[北京大学2020年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研]答:人的价值是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积极作用。
人的价值是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
附件1:已出版的马工程教材与课程名称对照表序号教材名称出版社书号适用对应课程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9479-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9481-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9483-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理论课)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9503-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5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26774-7 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6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159-1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其原著选读等7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7872-6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等8 《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3972-4 美学、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美学常识、美学导论、美学概要、美学基本原理、美学基础、美学基础原理、美学美育、美学入门、美学十讲、美学十五讲、美学通论、美学引论、美学原理与赏析等9 《中国美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1914-6 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导论、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概要、中国美学史纲要、中国美学史话、中国美学史专题、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国美学文化、中国美学专题、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等10 《西方美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2518-5 西方美学、西方美学基本问题、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概要、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思想史、西方美学通论、西方美学专题、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与美学、美学史、美学与艺术史、西方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等11 《中国伦理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1912-2 中外伦理思想史、伦理学思想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等12 《逻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7587-6 逻辑导论、逻辑方法论、逻辑基本原理与实务、逻辑基础、逻辑基础与应用、逻辑理论与科学方法、逻辑入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与方法、逻辑推理训练、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基础与应用、逻辑学基础知识专题、逻辑学与逻辑思维、逻辑学与思维训练、逻辑学原理、逻辑与辩论、逻辑与表达、逻辑与科学、逻辑与推理、近似推理、简明逻辑学、普通逻辑学等13 《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3740-2 欧洲哲学简史、欧洲哲学史、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导读、西方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发展史、西方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基本命题、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鉴赏、西方哲学精神、西方哲学流派及其反思、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概论、西方哲学思辨、西方哲学思想史、西方哲学通论、西方哲学引论、西方古代哲学史等14 《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3835-5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学、伦理学常识、伦理学导论、伦理学概论、伦理学基础、伦理学及其应用、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伦理学入门、伦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与运用、大学生伦理学等15 《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8189-1 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中国区域经济等16 《西方经济学》(上)《西方经济学》(下)《西方经济学》(合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17100-6978-7-04-015308-8978-7-04-033312-1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原理、微观西方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宏观经济学、中级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导论、西方经济学概论、西方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入门、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原理(双语)、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中级西方经济学等17 《世界经济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19258-2 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概论、当代世界经济概述、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导论、世界经济概况、世界经济概论、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等18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5686-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等19 《〈资本论〉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5669-4 《资本论》选读、《资本论》入门、《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原旨及其当代价值、《资本论》原著导读、《资本论》、《资本论》导读、《资本论》研读等20 《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5915-9 经济法、经济法学、经济法学(反垄断法)、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竞争法、金融法)、经济法学分论、经济法学概论、经济法学概要、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经济法学总论等21 《国际公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6525-9 国际法、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分论、国际法概论、国际法学、国际法综合课、国际法总论、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学等22 《国际经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5926-5 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导论、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法基础、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等2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5925-8行政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中国行政法、中国行政诉讼法等24 《民事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6893-9 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精解、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概要、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程序法等25 《刑事诉讼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6892-2 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概要、刑事诉讼法专题、刑事程序法等26 《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6891-5 中国法制史、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含新中国法制史)等27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6894-6劳动保障法、劳动法、劳动法概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学、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概论等28 《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3736-5 宪法学、宪法、中国宪法、宪法学原理等29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5157-3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思政教育学原理等30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5914-2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等31 《中国革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5582-3 中国革命史等32 《地方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6890-8 政府学、中国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中国地方政治管理、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等33 《国际组织》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7591-3 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学、国际组织学概论、国际组织研究等34 《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1988-0 政治学、现代政治分析、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新政治学概要、政治科学、政治科学原理、政治学导论、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说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政治学原理等35 《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4468-4 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概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史等36 《西方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3831-7 外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概要、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思想史等37 《比较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1915-3 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导论、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专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通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研究、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38 《外国文学史》(上)《外国文学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2107-1978-7-04-042108-8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概论、外国文学概要、外国文学纲要、外国文学史纲要、外国文学史论、西方文学概观、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学简史、西方文学、西方文学史、欧美文学、欧美文学史等39 《西方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1834-7 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入门、西方文论史、西方文论与马列文论、西方文艺理论、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简介、西方文艺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潮、西方文学理论导读、西方文学理论批评、西方文学理论入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等40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1841-5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等4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国古代文学史》(中)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4700-2978-7-04-044702-6978-7-04-044701-9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等《中国古代文学史》(下)42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4628-9古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文论与批评史、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论等43 《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26773-0 文学概论、文艺理论、文学原理、文学概论专题、文学基本原理、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入门、文学理论与鉴赏、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原理入门、文艺概论、文艺学概论、文艺理论常识、文艺理论基础、文艺理论与鉴赏、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文艺理论专题、文艺理论专题研究、文艺学基础、文艺学专题、文艺学专题研究、文艺理论热点问题研究等44 《新闻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6895-3 媒体编辑与媒体应用、媒体编辑实务、媒体策划与数字编辑、全媒体编辑、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基础、新闻编辑理论与实务、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务、新闻编辑实验、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学实训、新闻编辑学实验、新闻编辑与排版、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编辑与商业评论、新闻编评等45 《广告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7993-5 广告学、广告学概论、广告、广告理论、广告理论和实务、广告理论与策划、广告理论与策划实务、广告理论与创意、广告理论与广告赏析、广告理论与实践、广告理论与实务、广告通论、广告通识、广告学导论、广告学基础、广告学基础知识及广告佳作欣赏、广告学及包装设计、广告学科导论、广告学理论与实务、广告学入门、广告学入门与作品赏析、广告学与广告策划等46 《新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13477-3 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通论、新闻概论、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基础、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理论与实务、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事业导论、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新闻学/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导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基础、新闻学基础知识、新闻学理论、新闻学理论读书报告、新闻学理论与实务、新闻学入门、新闻传播导论、新闻传播学科导论等47 《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1899-6 考古学通论、考古通论、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基础,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欣赏、考古学引论、考古学原理、考古学专题讲座、考古与博物馆基础、考古与博物馆学、文物与考古、文物与考古概论等48 《中国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3966-3 中国思想史、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儒·释·道——中国传统思想概说、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思想智慧、中国古代思想专题、中国思想论争史:从诸子争鸣到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史概要、中国思想史纲、中国思想文化、中国思想文化趣谈、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思想史等49 《世界古代史》(上)《世界古代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4944-0978-7-04-044939-6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专题、世界古代史通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上古中世纪史、世界通史·古代、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中古史概论、世界中世纪史等50 《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26776-1 史学概论、历史理论、历史学、历史学(师范)专业导论、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历史学概论、历史学科专业导论、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学入门导论、历史学通论、历史学专业导论、历史学专业概论、历史研究基础、历史与历史研究、历史哲学、史学方法论、史学概论与史学史、史学基础、史学理论、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入门、史学通论等51 《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6274-9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史、近代中国八十年、近现代史、民国史、民国史话、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近代史讲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国近现代史通论、中国历史概论、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中国现代史专题、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专题等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866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共和国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当代、中国通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国史)、中国现当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等53 《世界现代史》(上)《世界现代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37485-8978-7-04-037796-5世界现代史、20世纪世界史、世界当代史、世界当代史(1945—90年代)、世界通史·当代、世界通史·世界现代史、世界通史·现代、世界通史(现代),世界现代、当代史,世界现代史专题、世界现当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专题、战后世界史等54 《中国戏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46896-0 古代戏曲史研究、戏剧戏曲史、艺术史(戏剧)、中国戏剧简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外戏剧简史、中外戏剧史、中外戏剧史论、中外戏剧史与名作赏析、中外戏剧戏曲史、影视戏剧简史、元明清戏剧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史专题、中国戏曲名著导读、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古代戏曲史论、戏曲理论批评史、戏曲美学、戏曲通论等55 《法理学》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1-008643-9法理、法理学、法理学初阶、法理学导论、法理学概论、法理学概要、法理学基础、法理学进阶、法理学中阶、初级法理学等5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1-009875-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讲座、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史等57 《科学社会主义概论》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1-009838-8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原著等58 《社会学概论》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1-009781-7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原理、专业导论(社会学)、学科导论(社会学)、社会学、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社)、社会学(思政)、社会学(文09)、社会学(校选)、社会学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含社会调查)、社会学概论(汉)、社会学概论(通识-社会分析类)、社会学概论(通识-一般通识课)、社会学概论(专业基础选修课)、社会学概论(专业任选课)、社会学概要、社会学基础、社会学理论实践、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学入门、社会学通论、社会学原理、社会学专业导论、社会学专业导论课等59 《中国哲学史(上下)》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1-010841-4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核心课)、中国哲学史(马)、中国哲学史(社)、中国哲学思想史等60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1-010837-7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国际共运史、国际共运史与当代国外社会主义运动等6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1-010785-1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与经典、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6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1-010528-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列宁哲学著作选读、马恩哲学著作选读、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马列经典著作选读、马列原著选读、马列原著选讲、马列哲学原著选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一)、马列主义原著选读、马哲经典导读、马哲经典著作导读、马哲原著导读、马哲原著选读等。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一、页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二、目录1.页2.目录3.摘要4.背景和现状分析4.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4.2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挑战4.3马工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作用5.项目目标5.1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5.2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5.3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创新发展6.教学方法和策略7.教学内容安排8.教学评估和反馈9.教学资源与支持10.结论与建议三、摘要本教案旨在为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教学方案。
教案结合现代教育背景,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明确项目目标,并详细规划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估体系,旨在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强化师资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四、背景和现状分析4.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1.1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石,对于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1.2在当今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4.2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挑战2.1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和参与,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2.3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培训,影响教学质量。
4.3马工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作用3.1马工程作为一个专门的项目,致力于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2通过马工程,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3马工程还可以促进教育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
五、项目目标5.1提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1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含原著)教学大纲主讲教师:郑忆石 钟锦前言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发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功能,离不开对这门学科的正确认识、理解。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有其萌芽、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其间,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面临怎样的历史抉择?他们又说了些什么?他们的理论对其时和后世有何影响?我们该如何把悟其理论的内在脉络、理解其前后的不尽一致处?如何在“我们走近马克思”的同时使“马克思走近我们”?……弄清上述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评价其是非得失。
因之,尽可能较为真实地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是该门课程的讲授主旨。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 前言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命运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影响三、“读史使人明智”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简介一、何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特征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分期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习方法《第一章》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绪论,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走进马克思》陈学明、马拥军著,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4、《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任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被肢解的马克思》陈先达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对象上有何区别?2.如何理解“实事求是”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客观环境、主体动因第一节 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一.“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十九西欧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1.尖锐的经济矛盾2.激烈的政治冲突二.“已有的思想材料”: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启迪1.理论转折的先兆2、理论遗产的启迪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理解了历史一、家庭教育及其烙印1、熟读萨翁十四行:超常的记忆力2、“为伊消得人憔悴”:求真精神和谨严学风3、盗火种的普罗来修斯:远大的抱负和无畏的勇气二、理论探索的特色1、鲜明的实践批判性2、深刻的理论批判性3、无情的自我批判性《第二章》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章:第一节,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王斯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简明世界史》(近代部分),北京大学历史系简明世界史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4.《革命的年代》(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王章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6.《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7.《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1975年版8.《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马泽民著,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9.《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赵修义、童世骏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0.《马克思传》(德)弗·梅林著,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11、《卡尔·马克思传》(英)戴维·麦克莱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思考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理论探索的启示何在?第三章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孕育阶段1842——1844年)第一节 从思辨唯心主义到人本唯物主义1.大学时期(1835.10——1841.3):批判宗教,论证自由代表作:《博士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2.《莱茵报》时期(1842.4——1843.3):信仰动摇,转向现实代表作:《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3.克罗茨纳赫时期(1843.5——1843.5):寻求钥匙,提出新见代表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4.《德法年鉴》时期(1843.9——1844.8):区分解放,获取武器代表作:《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二节 从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1844、2 — 1844、8):走向历史的深处2.《神圣家族》时期(1844、10 — 1845、1):唯物史观的初步阐发《第三章》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节,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简明世界史》(近代部分),北京大学历史系简明世界史编写组,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3.《青年时代的探索和世界观的转变——从<博士论文>到<导言>的学习与研究》高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4.《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侯才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吴晓明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6.《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冯景源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7.《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8.《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陈先达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思考题:1.何谓“苦恼的疑问”?其实质是什么?2.推动马克思从思辨唯理主义向自然人本主义过渡的根本原因何在? 3.为什么说“政治解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4.马克思从历史的表层走向“历史的深处”的入口处在哪里?第四章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阶段1845——1848年) 第一节 新世界观界碑的树立(1845春)代表作:《关于费尔巴哈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创立(1846夏)代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三节 唯物史观的阐述(1847年)代表作:《哲学的贫困》《全集》第2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四节 唯物史观的问世(1848年2月)代表作:《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四章》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章:第四节,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吉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编写组,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3、《世界工人运动中的国际性组织史纲》林建华、魏立中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4.《超越人本主义——青年马克思与人本主义哲学》许俊达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马克思的哲学历程》张奎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6.《东方复兴之路》江丹林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7.《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周宏著,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8.《重新理解马克思》俞吾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为马克思辩护》杨耕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思考题:1.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文件”?2.何谓唯物史观的“研究起点”和“逻辑起点”?两者具有什么关系?3.马恩时代历史向世界史转变的标志有那些?4.为什么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5.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分析的辩证性体现在哪里?第五章 中期马克思主义哲学(验证、发展阶段1848—1872年)第一节 欧洲革命对唯物历史观的检验(1848——1852年)代表作:《法兰西的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一、1848年欧洲革命对唯物史观提出的新要求二、1848年欧洲革命对唯物史观的验证二、唯物史观的新发展第二节 天命之年的成果(1867年)代表作:《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6卷)一、《资本论》的创作历程。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问题及要点整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836-1848)问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一、时代背景二、思想背景(1)、时代背景(实践条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革命蓬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背景(理论条件)1.马克思主义的德国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2.马克思主义的英国理论来源:英国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的法国理论来源:法国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利叶等人的思想的影响问题2: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哲学史意义?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问题3:名词解释物质利益难题参见:教材16页到17页问题4:简答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参见:教材22页到23页问题6:马克思恩格斯如何在莱茵报时期开始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回答: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他对国家、法和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的发展上。
在马克思参加《莱茵报》工作期间,恩格斯在思想趋向上和马克思一致,同主义立场,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展开了尖锐的、无情的批判,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在哲学上,当时恩格斯虽然还把世界历史看作是精神的辩证发展,但他坚持哲学和行动、主体和客观力量的结合,强调实践上的批判是必要的。
在这一阶段,恩格斯也和马克思一样,还处在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源问题上,看到了“工业国”所必然引起的矛盾,看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冲突,但还没有进一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也还没有指明这种革命的性质。
在物质利益和思想原则的关系问题上,看到了在英国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动的支配作用,但还没有得出物质利益决定思想原则是普遍规律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