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前方:珊溪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实践与政策设计(张红举 主编)思维导图
- 格式:xmin
- 大小:6.56 KB
- 文档页数:1
我国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框架研究张丛林;乔海娟;董磊华【摘要】目前,我国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已有实践成果,从法律法规、补偿资金、补偿方式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继而从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有关概念、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阐明了改革思路,提出了构建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5页(P8-12)【关键词】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框架;改革思路;政策建议【作者】张丛林;乔海娟;董磊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100190,北京;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310012,杭州;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00024,北京;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00011,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4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水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逐步实现对水生态、水环境消费的“约束”和相关保护行为的“激励”,为水安全提供保障。
建立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利于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各利益相关方公平、协调发展。
构建水流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水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各方面工作进展不尽相同(见表 1)。
有关水流生态保护补偿的规定散见于有关法律法规中,仅有原则性、鼓励性内容而无具体的财税和体制机制等安排条款。
对于江河源头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以及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生态保护补偿,所涉及的补偿主体和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均未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中得到充分说明。
实践中,各地实施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所需资金主要通过申请财政转移支付或生态工程项目拨款实现,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地理实践力考查路径及命题实践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考查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目的与方法 (3)二、地理实践力考查的理论基础 (4)1. 理论框架 (5)2. 核心要素 (7)三、地理实践力考查的路径 (8)1. 实地考察 (9)目的与准备 (10)方法与技术 (11)成效评估 (12)2. 地图技能 (13)地图阅读 (14)地图制作与应用 (15)3. 数据收集与分析 (17)数据来源与采集 (18)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19)4.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20)遥感技术 (21)地理信息系统 (22)四、地理实践力命题实践 (23)1. 命题原则与要求 (25)2. 命题类型与设计 (26)开放性试题 (27)探究性试题 (29)应用性试题 (30)3. 命题流程与实施 (31)4. 命题评价与反馈 (33)五、地理实践力考查的实施策略 (34)1. 教学与培训 (35)2. 考试组织与管理 (36)3. 考试效果评估与改进 (37)六、结论与展望 (38)1. 研究总结 (39)2.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40)一、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围绕地理实践力考查路径及命题实践展开讨论,旨在为地理学科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地理实践力考查方法和命题实践策略。
通过对地理实践力的定义、内涵、特点以及在地理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地理实践力考查的路径选择原则,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评价体系等方面。
针对地理实践力考查的命题实践,本文从试题设计、试题类型、试题难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地理学科教师提供一套实用的命题实践策略。
通过本文档的研究和实践,有助于提高地理学科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地理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1. 考查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的全面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对地理学科的考查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层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对地理现象有直观认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专题03 等高线地形图识图填空一、等高线地形图:读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该图中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
(2)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地形部位②是:____;②、②、②、②四地形部位,适合攀岩运动的是____。
(3)该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是____米,②山顶的海拔范围是____。
(4)图中“小河”两字所在河段的流向是____。
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河流,其中画错的一条是____,理由是____。
(5)如果图中A点的温度是12.4°C,那么B点的温度是____°C(6)地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爬山运动,A和B所在地,爬山比较轻松的是____;为什么?____。
(7)甲、乙、丙、丁适合修建水电站大坝的是____。
二、解题技巧:1、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线都是一些闭合的曲线,即使在某一张图上有断开的现象,也会在相邻的图上闭合。
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时要做到“一读二看”:“一读”是指读数值,读数值可知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和等高距等;“二看”是指看疏密和看形状,看疏密可知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看形状可判断不同的山体部位。
2、易混淆的概念:(1)山峰与盆地:山峰与盆地等高线上的数值分布相反(如下图)。
②山峰:等高线数值中心大,四周小;表示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等高线数值中心小,四周大;表示中间低,四周高。
(2)山脊与山谷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如下图)②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
②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
知识点速记1、地形类型:利用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形类型,小于200米是平原;200~500米是丘陵;大于500米且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大于500米且边缘等高线密集、内部等高线稀疏的是高原。
2、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部位的表示方法如下:3、坡度判读: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4、河流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发源于山谷,由高处流向低处。
第十七章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思维导图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自然条件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环境要素田纳西河流域自然条件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的地形,地形起伏较大陆路交通不便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温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资源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建船闸相结合,兼顾养殖、旅游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需水季节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早期不合理的开发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综合开发模式如下:思维建模河流的航运条件条件常用答题用语河流特征流速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流量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冰期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河道形态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人口、城市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补充点拨河流梯级开发的利与弊(1)利:拦河大坝可以拦水;水库可以养殖;发展旅游业;防洪和灌溉;加深航道,利于航运。
(2)弊:不利于鱼类洄游产卵,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回水淹没农田,有时需要移民;施工会破坏环境和水体;水流减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水的自净能力下降。
三、水利工程的评价1.可行性评价(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主要看其资源条件,即水能丰富程度。
落差大、流量大的峡谷地带水能丰富。
(2)社会经济条件①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工程条件:峡谷河段,筑坝工程量小;地质基础好,安全性好;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
珊溪水利枢纽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送审稿)一、工程概况珊溪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境内飞云江干流中游,界于东径119°47'-120°15 ',北纬27°36'-27°50'之间(不包括引水渠道),由珊溪水库和赵山渡引水工程两部分组成,是一个以城市供水和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和防洪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
珊溪水库坝址位于温州市文成县珊溪镇上游约1KM处的渔秀村附近,水库正常蓄水位142m,总库容18.24亿m3,为多年调节水库。
赵山渡引水工程渠首位于瑞安市龙湖镇上游的赵山渡,距珊溪水库坝址35KM;引水工程反调节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22m,总库容3414万m3,调节库容427万m3,为日调节水库。
引水工程输水总干渠长度13.364KM,设计输水流量36 m3/S;北干渠长19.102KM,输水流量24 m3/S;南干渠长度16.703KM,输水流量12 m3/S。
工程供水范围以飞云江为界分为南北两个供水区。
南供水区为赵山渡坝址以下飞云江南岸,可分为马屿平原供水区、瑞平平原供水区和鳌江平原供水区;北供水区为赵山渡坝址以下飞云江以北,分为陶山平原供水区和温瑞平原供水区。
二、划分原则: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分级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
各级保护区应有明确的地理界线”。
因此,为有效保护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饮用水质,应及时划定各级保护区的地理范围。
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应根据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并遵循以下原则:(l)一级保护区的水域上、下游范围不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带划定的范围,其上游侧边界至取水点的径向流程时间大于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或水质指标衰减到期望的浓度水平所需的时间。
(2)一级保护区的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相应水域长,沿岸纵深不小于饮用水源卫生防护带划定的范围。
第十二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思维导图:二、环境问题1.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噪声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破坏土地盐碱化全球变暖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能源短缺3.环境问题的分布(1)城市与农村的地域差异1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原因: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农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原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差异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
原因:过分消耗资源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原因:①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②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分布的全球性与局域性①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②局域性的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事件,有些已演变成社会公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4.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①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②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三、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1)工业上推行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
①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珊溪-赵山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4.10•【字号】温政办〔2020〕30号•【施行日期】2020.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珊溪-赵山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温州市珊溪-赵山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4月10日温州市珊溪-赵山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珊溪-赵山渡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在该水源地保护区范围调整后更大力度地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规范化管理,消除水源地风险隐患,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温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划、立、治”三项任务要求,以珊溪-赵山渡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以下分别简称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为主,兼顾集雨区内其他区域,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提升工作,切实消除饮用水水源风险隐患,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饮水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HJ/433-2008)和《关于答复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有关问题的函》(环办环监函〔2018〕767号)等相关规范要求,从2020年初开始到2022年12月底,完成珊溪-赵山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整治提升,建立完善的水源保护区规范化管理体系,水体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得到有效控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达到100%,实现经济社会与水源保护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