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化学元素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46.75 KB
- 文档页数:8
第二章化学元素的起源2-1 宇宙如何创生——传说和思考2-2 科学家的发现:宇宙是在膨胀中2-2-1问题之一:夜里的天空为什么是黑色的?奥伯斯佯谬天地不断膨胀,星系离我们高速远去,星光照不到地球2-2-2问题之二:天体的光谱为什么会有红移?多普勒效应分光学定律谱线红移哈勃定理2-3 宇宙大爆炸理论2-3-1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伽莫夫的大爆炸理论(宇宙的原始状态)宇宙的温度为2.7开2-3-2宇宙大爆炸的八个阶段大爆炸理论成功之处(4)2-3-3宇宙从何而来?“暴涨宇宙”的概念宇宙生于“无”的理论2-3-4宇宙又往何处去?——无限膨胀暗物质23% 暗能量73%2-4 化学元素的诞生2-4-1化学元素的最初核合成——大爆炸中的核合成2-4-2化学元素的恒星核合成星云气体→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和超新星爆发铁峰A8沟霍伊尔假说碳氮氧循环2-4-3化学元素的超新星核合成2-4-4地球的形成地球的年龄——45/46亿年2-5“元素元素王国”的边界地球上发现的最后一个天然元素——92号元素铀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元素——93号元素镎第三章生命元素的形成和演变3-1 生命起源的研究3-1-1生命是谁创造的?神创论自生论3-1-2生命起源的学说之一(化学进化说——4个阶段)米勒实验奥巴林的学说热聚合假说3-1-3生命起源的学说之二(早期宇宙胚种说)孢子说陨石说3-1-4生命起源的学说之三(新宇宙胚种说)星际分子说银河-太阳起源说3-1-5生命起源的学说之四(新地球生成论)火山爆发起源说深海烟囱起源说3-1-6 生命进化的历程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顺序3-2生命元素的形成3-2-1生命起源时对化学元素最初的自然选择能参与生命物质组成的元素的特点(3点)3-2-2生命体演化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化学元素的规律(5条)3-2-3生命元素的组成人体内元素的分类(5类)3-3生命体中化学元素的来源3-3-1地球是生命体元素的源泉生命的初期进化是在海洋中进行的3-3-2生命体中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天然淡水3-3-3生命体中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二:海洋3-3-4生命体中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三:土壤岩石3-3-5生命体中元素的主要来源之四:大气3-4生命元素的主要形态和主要特性3-4-1生命体中的主要生命物质3-4-2生命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4类)3-4-3生命元素的主要特征(5个)人体内平衡机制的失调表现(2条)3-4-4生命元素与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密切相关3-5影响生命元素演变的环境因素3-5-1生命外部环境的差异和变化所造成的影响3-5-2地球环境被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影响第四章生命中的主量元素(一)4-1 碳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图)生命中的主量元素(11个)占人体总重量的99.9%碳在地球上所有活细胞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8%具有手性——碳元素的一个重要特点4-1-1生命为什么选择碳?选择碳而不是硅的原因(3点)4-1-2生命中的碳元素主要起什么作用?组成生命的四类基本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4-2 糖类化合物——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为生物提供能量、储藏生物能、作为支持结构、通讯识别单糖和二糖具有甜味,与羟基多少成正相关4-2-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辅酶Ⅱ(NADP+)NADPH4-2-2单糖——不能再水解的多羟基醛或酮1、葡萄糖:D型(右旋)、L型(左旋)形成环式结构的葡萄糖:α型、β型(结构较稳定,天然产出的葡萄糖晶体构型)2、果糖、半乳糖半乳糖血症3、核糖、脱氧核糖4-2-3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同分异构体)4-2-4多糖淀粉由α-葡萄糖组成(直链淀粉遇碘产生蓝色、支链淀粉遇碘产生红色)纤维素由β-葡萄糖组成纤维素的作用糖原、葡聚糖、壳多糖/几丁质4-2-5黏多糖透明质酸/糖醛酸:氨基酸和糖酸构成硫酸软骨素、肝素4-2-6复合多糖糖蛋白:润滑、运输、识别、保护等生理功能蛋白多糖4-2-7红血球的糖蛋白与血型红细胞血型抗原功能(6点)4-2-8维生素C(6-碳糖酸、抗坏血酸)缺乏维生素C,得坏血病维生素C的功能、过量摄入的危害4-3 糖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4-3-1糖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4点)4-3-2糖类化合物的生物信息识别功能4-4 脂类化合物脂类及其衍生物:中性脂肪、蜡、磷脂、糖脂、甾族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脂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4-4-1中性脂肪、脂肪酸及蜡中性脂肪=一个甘油+三个脂肪酸(酶催化下脱水)必需脂肪酸(维生素F):亚油酸、α-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顺式脂肪酸(氢原子位于同一侧)、反式脂肪酸(氢原子位于两侧)4-4-2磷脂和糖脂磷脂:甘油磷脂、神经鞘磷脂糖脂中比较重要的是:糖甘油酯、糖鞘脂4-4-3甾类化合物两种甾类化合物:胆固醇、维生素D2甾酸、甾类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4-4-4脂溶性维生素——可蓄积维生素D及生理功能,儿童发育期缺乏得佝偻病,成人缺乏得软骨病然而太多会危害软组织维生素A——视觉维生素,缺乏会得夜盲症,免疫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维生素E——有效的抗氧化剂维生素K——帮助凝血4-4-5植物甾醇的研究4-4-6脂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5点)4-5 碳在生命体中的代谢与平衡4-5-1碳营养源4-5-2碳在生物体内的循环4-5-3糖类代谢的疾病——糖尿病糖代谢的主要过程维持血糖的正常浓度的两种机制4-5-4脂类代谢的疾病——心血管疾病脂类代谢的主要过程4-5-5用“碳”来毁灭生命?第五章生命中的主量元素(二)5-1 氮与生命5-2 氨基酸5-2-1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和非必须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5-2-2非蛋白质氨基酸5-3 肽5-3-1多肽5-3-2一些具有重要功能的多肽几种重要多肽:谷胱甘肽、血管扩张素(致渴剂)、促睡眠肽、内啡肽、泛素5-4 蛋白质——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形成过程5-4-1蛋白质的结构(4类)蛋白质的变性、复性5-4-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具有碳氢元素分子化合物所有的生理功能——提供能量2、6点其他重要生理功能3、近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的一些其他功能→根据营养价值的不同,可分为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5-5 酶、维生素、激素5-5-1酶1、酶是最大最特殊的一类蛋白质,类似催化剂酶的特殊性酶的新定义2、酶的结构组成和分类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简单蛋白如有一个非蛋白的化学基团(辅助因子)→是金属:激活剂→复杂有机化合物→辅基→辅酶根据酶在生化反应中的作用,分成六大类3、酶的特性(4点)4、解释酶特异性的一些学说锁匙学说、诱导契合学说5、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1)激活剂(3种)(2)抑制剂常见不可逆抑制剂(3类)6、酶的生理效应的研究5-5-2维生素(B族)——酶的辅酶的组成部分1、维生素B1——抗脚气病、抑制胆碱酯酶活性2、维生素B2——促进生长发育,缺少时会患口腔炎、皮炎、微血管增生症3、维生素B3——缺少时产生癞皮病、角膜炎、神经和消化系统障碍4、维生素B6——缺少时产生皮炎、舌炎、贫血、过敏5、维生素B12——缺少时恶心贫血、老年痴呆6、泛酸(维生素B5)——缺乏会造成胃肠道不适7、叶酸(维生素B11)8、生物素(维生素B7)9、其他B族维生素(1)硫辛酸、肌醇和胆碱(2)维生素U和维生素P10、维生素与健康5-5-3激素定义与维生素不同之处——缺乏时即使口服足量激素症状也得不到缓解激素的作用:促进刺激、抑制可由内分泌腺、组织、神经分泌激素的来源(4类)一些主要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旁激素、降钙素、肾上腺激素和去甲肾上激素、胰岛素、前列腺素、性激素、褪黑激素5-6 核酸和基因5-6-1核酸核酸作用核算结构(核糖、磷酸、碱基构成)碱基有两种——嘌呤和嘧啶(5种)核苷酸(8种)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RNA有三种染色体——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5-6-2基因的研究5-6-3生命的遗传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翻译)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中心法则5-7 生命体中其它重要的含氮小分子化合物5-7-1神经递质内啡肽多巴胺5-羟色胺苯乙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7-2生物碱烟碱古柯碱金鸡纳碱罂粟碱和吗啡碱咖啡碱秋水仙碱东莨菪碱与毒扁豆碱龙葵碱5-7-3植物中的硝酸盐氮5-7-4人体内的一氧化氮5-8 氮元素在人体中的代谢与平衡大气中的氮进入土壤和植物中的方法(3种)氮元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氨基酸代谢库(图)氮代谢途径(图)腐败作用主要的化学反应第六章生命中的主量元素(三)6-1 氧和生命6-1-1氧生于水——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机制(图)6-1-2氧与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公式6-1-3生命体中氧的吸入和运输氧通过肺部、皮肤扩散到血液中,血液是运输氧的工具血红蛋白的功能:在血液中装载和卸去氧、作为酸碱缓冲剂,还能结合CO2和CO 6-2 氧的功与过6-2-1氧的“功绩”6-2-2氧又是一种潜在的“毒物”6-2-3生命中的过量氧是有害的6-2-4氧自由基真是衰老的罪魁祸首吗?6-2-5生命体中的抗氧化合物6-2-6重要的是缺氧同样有害6-3 生命中的氢元素氢原子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4点)6-3-1氢离子和酸碱平衡6-3-2氢离子和体液6-3-3人体对氢离子的调节6-3-4氢离子和人的味觉6-3-5人体内的氢和医疗诊断6-3-6氢的氧化是生物氧化过程的本质6-4 水和生命6-4-1谁的化学特性6-4-2人体中的水6-4-3水的生理功能6-5 钙和磷6-5-1骨骼、牙齿及血浆6-5-2钙离子的主要生理作用6-5-3成骨与破骨6-5-4钙的营养吸收6-5-5磷化物——人体能量的仓库葡萄糖氧化的两个阶段(厌氧阶段和需氧阶段)6-5-6磷的生理作用和营养吸收6-6 钠和钾6-6-1人体中的钠和钾钠离子和钙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6-6-2钠和钾的生理作用6-6-3离子通道和Na+-K+泵6-6-4人体对钠和钾的吸收6-6-5钠和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6-7 氯和硫6-7-1氯6-7-2硫6-8 镁6-8-1镁与叶绿素6-8-2镁和人体第七章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7-1 人体中必需(及可能必须)的微量元素7-1-1碘7-1-2锌7-1-3硒7-1-4铁7-1-5铜、钼、钴、铬7-1-6掹、硅、镍、硼、钒7-2低剂量可能具有人体所必需功能但具有潜在毒性的微量元素7-2-1氟7-2-2锡、锂、铝7-3 可能具有人体所必需的功能但具有较大毒性的元素7-3-1铅7-3-2汞7-3-3镉7-3-4砷7-4对微量元素的研究7-4-1微量元素缺乏与过量时对生命的影响7-4-2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7-4-3人体中微量元素分布、代谢及平衡的研究7-4-4人体中微量元素存在现状的忧虑第八章人类与地球共命运8-1 人类与环境8-2 人类对生命元素循环的严重破坏造成了地球环境的严重污染8-2-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8-2-2地球上的碳循环和人类对其的严重干扰8-2-3污染气体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释放引起了全球性的严重大气污染8-2-4含磷、氮的废水造成了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工业污染使水循环遭受破坏8-3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8-4 我们应与地球共命运——建立绿色的家园。
高中化学提纲教案模板课题:化学元素的周期律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基本特点;2. 掌握化学元素周期律规律的基本原理;3. 熟练运用周期表进行元素分类和预测元素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基本特点;2. 化学元素周期律规律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一、周期表的构成和基本特点1.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建立历程;2. 一级、二级和三级半径概念;3. 周期表中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基本特点。
二、元素周期律规律的原理1. 周期性规律的核心思想;2.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性质;3.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方法;2. 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预测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和解释教学相结合;2. 实验观察分析法;3. 讨论和思考交流。
教学过程安排:1. 介绍周期表的历史和构建;2. 分析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基本特点;3. 讲解元素周期律规律的原理;4. 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方法和性质预测;5. 实验操作展示元素周期性规律;6. 讨论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评价方法:1. 单元测验;2.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3. 讨论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1. 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3.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资料准备:1. 周期表实物展示;2. 实验化学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实验器材;3.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相关资料。
生物化学基础复习提纲生物化学专业复习提纲第一章糖类本章节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糖的定义和分类。
2.、葡萄糖代表的单糖的分子结构、分类、重要理化性质。
3,比较三种主要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的组成、连接键的种类及其环状结构。
4,淀粉、糖原、纤维素的组成单位和特有的颜色反应及生物学功能。
5,糖胺聚糖、糖蛋白、蛋白聚糖的定义及键的连接方式。
6,了解糖的生理功能。
,其中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是第1-4,糖这章很少会出现大题,不过在填空和选择中却每年都会出题,所以大家要注意一下这章中重要知识点,以填空或选择提的形式掌握。
基础阶段,复习时间是从5月份至8月份,对于上面所述的知识点要熟悉,尽量掌握,一些比较零碎的需要加强记忆的知识点,大家最好做一下总结笔记,以便在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较强理解和记忆,得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反复阅读教材熟悉相应知识点,通过对相应知识点的总结及对应练习题的练习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当然,在下面的章节中,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方法也是一样的,希望大家能尽量按照我所建议的复习要求和方法去做,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下面就对糖这章的知识点进行一下讲解。
【知识点1】糖的定义和分类:定义糖类是含多羟基的醛或酮类化合物。
化学本质:大多数糖类物质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单糖的化学本质是多羟基的醛或酮分类:根据分子的结构单元数目,糖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
掌握常见的单糖、寡糖、多糖有哪些【例题1】琼脂和琼脂糖(09)A、主要成分相同,属同多糖B、主要成分不同,属同多糖C、主要成分相同,应用不能代替D、主要成分不同,应用不能代替分析:琼脂糖属于多糖,而琼脂的成分包括琼脂胶和琼脂糖,是一种半乳糖聚合物,不是多糖。
两者主要成分是相同的,两者各有应用上的特点解题:c易错点:区别琼脂和琼脂糖的概念【知识点2】以葡萄糖代表的单糖的分子结构、分类、重要理化性质。
第二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学习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______________性:从元素种类看,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为细胞所特有。
2、______________性:从元素含量看,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元素元素含量:(1)占人体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2)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2、组成细胞元素大多以( )的形式存在化合物含量:(1)占细胞鲜重比例最高的化合物是______。
(2)占细胞干重比例最高的化合物是______。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组织中的有分类依据含量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作用 最基本: 基本:水( ) 无机化合物 (1%-1.5%) (7%-10%) 有机化合物 脂质(1%-2%) ( ) 核酸关有机物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还原糖的鉴定(1)实验原理:(2)选材要求:(3)试剂:试剂(甲液:乙液:)使用方法:①甲乙液必须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②须用加热2)脂肪的鉴定:(1)实验原理:(2)选材要求:(3)注意的问题:①需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是方法②酒精的作用是:③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苏丹Ⅲ:染色,苏丹Ⅳ:染色④使用显微镜观察,视野中可见被染成色的3)蛋白质的鉴定:(1)实验原理:(2)选材要求:(3)试剂:试剂(A液: B液:)使用方法:先加入,后加入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试剂:颜色变化:(5)两种试剂的比较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甲液乙液A液B液成分鉴定物质使用方法反应条件反应现象。
元素【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和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要点梳理】要点一、元素(专题课堂《元素》)1.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氕、氘、氚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这三种原子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再如: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和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由于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都是碳元素。
2.元素的种类:共有100余种。
按质量计,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如下图所示)。
3.元素的分类: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碳、氢、氧等为非金属元素,铁、铜、铝为金属元素。
【要点诠释】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2.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
因此,根据“偏旁”可以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4.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如下图所示):(1)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其中只涉及类别,而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当讨论物质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某物质的分子是由多少原子构成的”。
如: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描述为“分子由原子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4)“水”、“铁”、“元素”、“组成”等都是宏观概念;“分子”、“原子”、“构成”等都是微观概念。
在描述时,注意宏观概念对应宏观概念,微观概念对应微观概念。
要点二、元素符号1.书写方法:(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1.元素的周期表1.1元素的原子结构1.1.1原子核的组成1.1.2原子的亏电子和格外电子1.2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和结构1.2.1门捷列夫的周期表1.2.2长期周期表1.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1.3.1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类金属元素1.3.2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1.3.3元素的电负性2.原子与离子的形成2.1原子的稳定结构2.1.1基本原子结构和壳层排布2.1.2原子键属性和核电相互作用2.2原子的共价键和离子键2.2.1共价键的形成和性质2.2.2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2.3同位素的概念和应用2.3.1同位素的定义和性质2.3.2同位素的应用3.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3.1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分类3.1.1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3.1.2化学反应的分类3.1.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确定3.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3.2.1化学方程式的表示3.2.2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3.2.3平衡方程式的应用4.氧化还原反应4.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分类4.1.1氧化和还原的定义4.1.2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4.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4.2.1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4.2.2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概念4.3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4.3.1电堆和电池的原理4.3.2金属腐蚀和防腐蚀5.酸碱中和反应5.1酸的定义和性质5.1.1酸的定义和酸的特征5.1.2强酸和弱酸的区别5.2碱的定义和性质5.2.1碱的定义和碱的特征5.2.2强碱和弱碱的区别5.3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论5.3.1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5.3.2酸碱指示剂的作用5.3.3pH值的概念和意义5.4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5.4.1酸碱滴定和滴定计算5.4.2金属与酸的反应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复习提纲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进行复习。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以及记忆口诀知识改变命运,想要了解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小伙伴赶紧来看看吧!下面由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以及记忆口诀”,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1)周期表的编排原那么: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2)周期表的结构:①七个横行,7个周期——三短(2、8、8)、三长(18、18、32)、一不完全;②18个纵行(列),16个族。
7个主族(ⅠA~ⅦA),(1、2、13~17列);7个副族(ⅠB~ⅦB),(3~12列);Ⅷ族:3个纵行,(8、9、10列);零族:稀有气体(18列);另外,周期表中有些族有特殊的名称: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不包括氢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O、F除外)=价电子数。
非金属的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
4)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主族元素: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确定族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最后的差值即可确定。
1)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
常用规律如下:主族元素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同一主族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
2)原子半径大小比拟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区分规律: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单元2 生命必需元素【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及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上网)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主动获取信息。
(2)调查市场上的营养品、保健品,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切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板书设计】单元2 生命必需元素一、人体的组成元素:50余种1、常量元素:11种(O、C、H、N……)各含量都大于0.01%,占人体总质量的99.95%。
2、微量元素:如Fe、Zn、Se……各含量小于0.01%。
二、重要元素与人体健康。
食物(主要)三、补充途径药物(辅助)【知识反馈】1、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会产生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
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2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依次为3∶4∶1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2、学习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后,下列四位同学对知识的归纳整理A. 小方认为人体缺乏下列元素,会得不同疾病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钙会得甲状腺肿大缺碘会得佝偻病B. 小槐搜集资料发现,生活中人们常通过下列途径来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喝喜旺钙奶补充铁元素食用云鹤牌碘盐补充钙元素服朴雪(补血)口服液补充碘元素C.小蓉为下列元素各设计了一句广告词来反映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碘抗癌之星硒智力之星氟龋齿之星D.小红搜集资料发现,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会对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他提出下列建议:少吃油条加醋后可长时间炖煮治疗胃酸过多尽量不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舒平使用铝锅因油条中含有明矾[KAl(SO4)2·12H2O]3、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K ”牌咖啡,滴滴香浓,绝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 .“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C .“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D .食用合格“食盐”可预防某种甲状腺疾病4、人们每天摄取食物不断补充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但有时也会摄入某些有害的元素。
蛋白质化学蛋白质的分子组成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有哪些特点?⑴均含C、H、O、N 四种元素,其中N为特征性元素;⑵各种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2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3氨基酸的通式?COOH(羧基)┃(氨基)H2N━C━H┃R(侧链R基)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共同结构特点?除脯氨酸和甘氨酸外,其余均属于L-α-氨基酸5氨基酸的分类?蛋白质的分子结构1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包括哪些?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2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什么?通过肽键连接3蛋白质多肽链的方向是怎样的?N-端→C-端4何谓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一级结构: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二级结构:多肽主链各原子在各局部的空间排布三级结构:多肽链内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即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旋、折叠,从而形成的特定的空间结构。
四级结构: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缔合而成的空间结构5牛胰岛素一级结构有何特点?⑴牛胰岛素由A、B两链两链构成⑵ A链含21个氨基酸残基,B链含30个氨基酸残基⑶ A、B两链通过二硫键连接⑷胰岛素分子中一共有3个二硫键,其中A链有1个二硫键,链间有2个二硫键6何谓肽键平面?由于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使参与肽键构成的六个原子被束缚在同一平面上,这一平面称为肽键平面或肽平面7蛋白质二级结构有哪些基本形式?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8 α-螺旋有何结构特征?⑴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通常为右手螺旋⑵螺旋每圈包含 3.6个氨基酸残基,螺距为0.54nm;相邻两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轴心距0.15nm⑶螺旋以链内氢键维系。
螺旋中每个氨基酸残基的羰基氧与它后面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的亚氨基氢形成氢键9维系蛋白质各级结构的化学键是什么?维系一级结构的化学键:肽键维系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氢键维系三级结构的化学键:氢键、盐键(离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二硫键维系四级结构的化学键:氢键、离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哪些氨基酸在280nm处有紫外吸收峰?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2什么是氨基酸的等电点(pI)?氨基酸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即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3怎样测定氨基酸等电点?氨基酸等电点是由α-羧基和α-氨基的解离常数的负对数pK1和pK2决定的:中性氨基酸:pI=(pK1+pK2)/2酸性氨基酸:pI = (pK1 + pK R )/2碱性氨基酸:pI = (pK2 + pK R )/24什么是蛋白质的两性解离?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酸性侧链氨基酸含有酸性侧链基团——羧基,能够发生酸式电离成为阴离子;而碱性侧链氨基酸含有碱性侧链基团——氨基、胍基、咪唑基,能够发生碱式电离成为阳离子5当溶液PH小于、等于、大于PI时,蛋白质在溶液中分别带何种电荷?小于PI时:蛋白质在溶液中带正电荷等于PI时:蛋白质在溶液中净电荷为零大于PI时:蛋白质在溶液中带负电荷6蛋白质的电泳速度取决于什么因素?蛋白质所带净电荷的多少及蛋白质分子形状和大小7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因素是什么?水膜(水化膜)、电荷8何谓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因受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的空间结构(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并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的现象9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什么?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构象)被破坏,即维系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断裂,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松散无序10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原理?⑴盐析法:盐离子的亲水性强于蛋白质,可以夺去蛋白分子表面的水膜;盐离子为强电解质,可抑制蛋白质的解离,使蛋白质所带电荷下降⑵有机溶剂法: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与水的亲和力强于蛋白质,能够夺取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膜,在溶液pH等于等电点的条件下(即净电荷为零)可以沉淀蛋白质⑶重金属盐法:调节蛋白质溶液的pH值使之大于等电点,此时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易与重金属阳离子结合而沉淀⑷生物碱试剂法:调节蛋白质溶液的pH值使之小于等电点,此时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可以和生物碱试剂(如苦味酸、三氯乙酸)的酸根阴离子结合而沉淀⑸等电点法:在溶液pH等于等电点的条件下(即净电荷为零)可以沉淀蛋白质11常用的鉴定蛋白质N末端及C末端氨基酸的方法有:N末端:桑格反应(氨基酸与2,4-二硝基氟苯(DNFB)的反应、Sanger反应、FDNB)、艾德曼反应(Edman降解法、PTH法)、丹磺酰氟法(DNS-CL法)C末端:肼解法、还原法、羧肽酶法12常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盐析、透析、电泳、超速离心法(沉降法)、色谱法(又称层析法,分为分子筛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13凝胶过滤法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分子筛是根据蛋白质颗粒大小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一定型号的凝胶网孔大小一定,只允许相应大小的分子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大分子则被排阻在外核酸化学核酸的分子组成1核酸分为哪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核苷酸3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有哪些?磷酸、戊糖、碱基(含氮碱)4 DNA与RNA的基本组成成分上有何区别?⑴戊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⑵碱基:DNA主要是A、G、C、T四种碱基,RNA主要是A、G、C、U四种碱基5戊糖、碱基、磷酸是通过什么化学键连接起来的?戊糖与碱基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核苷,核苷与磷酸通过磷酸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6碱基分为哪两大类?嘌呤碱、嘧啶碱7 RNA和DNA中的主要碱基分别有哪些?RNA中的主要碱基:A、G、C、U四种碱基DNA中的主要碱基:A、G、C、T四种碱基核酸的分子结构1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是什么?3‟,5‟-磷酸二酯键2 DNA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的要点有哪些?⑴ DNA分子中两链平行,走向相反,一条为5‟ →3‟另一条为3‟ →5‟,两链均为右手螺旋;⑵ DNA两链中,磷酸脱氧核糖链位于螺旋的外侧,碱基对位于螺旋的内侧;⑶ DNA两链遵循碱基互补规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⑷螺旋的横向稳定因素为氢键,纵向稳定因素为碱基堆积力;⑸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每一圈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⑹双螺旋表面有两条沟槽:宽而深的为大沟,窄而浅的为小沟3 Chargaff法则(不同生物DNA碱基组成的规律)有哪些?⑴ DNA碱基组成有物种差异,没有组织差异;⑵ DNA碱基组成不因年龄、环境及营养而改变;⑶ D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摩尔百分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A=T、G≡C、A+G=T+C4三种主要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什么?⑴ mRNA功能: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作为“模板”⑵ tRNA功能:选择性转运氨基酸,辨认密码,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接合器”⑶ rRNA的功能:作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而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6 mRNA的帽子结构和尾巴结构分别是什么?帽子结构:真核生物mRNA 5‟端的一个甲基化的鸟苷酸(m7GpppNmp)尾巴结构:真核生物mRNA 3‟端的一段多聚腺苷酸(多聚A或polyA)7 tRNA二级结构的形状是什么?形状:“三叶草”形8 tRNA二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⑴tRNA三叶草型的二级结构可分为氨基酸接受区、反密码区、二氢尿嘧啶区、TψC区和可变区。
第二章化学元素的起源2-1 宇宙如何创生——传说和思考2-2 科学家的发现:宇宙是在膨胀中2-2-1问题之一:夜里的天空为什么是黑色的?奥伯斯佯谬天地不断膨胀,星系离我们高速远去,星光照不到地球2-2-2问题之二:天体的光谱为什么会有红移?多普勒效应分光学定律谱线红移哈勃定理2-3 宇宙大爆炸理论2-3-1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提出伽莫夫的大爆炸理论(宇宙的原始状态)宇宙的温度为2.7开2-3-2宇宙大爆炸的八个阶段大爆炸理论成功之处(4)2-3-3宇宙从何而来?“暴涨宇宙”的概念宇宙生于“无”的理论2-3-4宇宙又往何处去?——无限膨胀暗物质23% 暗能量73%2-4 化学元素的诞生2-4-1化学元素的最初核合成——大爆炸中的核合成2-4-2化学元素的恒星核合成星云气体→主序星→红巨星→白矮星和超新星爆发铁峰A8沟霍伊尔假说碳氮氧循环2-4-3化学元素的超新星核合成2-4-4地球的形成地球的年龄——45/46亿年2-5“元素元素王国”的边界地球上发现的最后一个天然元素——92号元素铀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元素——93号元素镎第三章生命元素的形成和演变3-1 生命起源的研究3-1-1生命是谁创造的?神创论自生论3-1-2生命起源的学说之一(化学进化说——4个阶段)米勒实验奥巴林的学说热聚合假说3-1-3生命起源的学说之二(早期宇宙胚种说)孢子说陨石说3-1-4生命起源的学说之三(新宇宙胚种说)星际分子说银河-太阳起源说3-1-5生命起源的学说之四(新地球生成论)火山爆发起源说深海烟囱起源说3-1-6 生命进化的历程生命起源和进化的顺序3-2生命元素的形成3-2-1生命起源时对化学元素最初的自然选择能参与生命物质组成的元素的特点(3点)3-2-2生命体演化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化学元素的规律(5条)3-2-3生命元素的组成人体内元素的分类(5类)3-3生命体中化学元素的来源3-3-1地球是生命体元素的源泉生命的初期进化是在海洋中进行的3-3-2生命体中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天然淡水3-3-3生命体中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二:海洋3-3-4生命体中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三:土壤岩石3-3-5生命体中元素的主要来源之四:大气3-4生命元素的主要形态和主要特性3-4-1生命体中的主要生命物质3-4-2生命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4类)3-4-3生命元素的主要特征(5个)人体内平衡机制的失调表现(2条)3-4-4生命元素与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密切相关3-5影响生命元素演变的环境因素3-5-1生命外部环境的差异和变化所造成的影响3-5-2地球环境被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影响第四章生命中的主量元素(一)4-1 碳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图)生命中的主量元素(11个)占人体总重量的99.9%碳在地球上所有活细胞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8%具有手性——碳元素的一个重要特点4-1-1生命为什么选择碳?选择碳而不是硅的原因(3点)4-1-2生命中的碳元素主要起什么作用?组成生命的四类基本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4-2 糖类化合物——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为生物提供能量、储藏生物能、作为支持结构、通讯识别单糖和二糖具有甜味,与羟基多少成正相关4-2-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辅酶Ⅱ(NADP+)NADPH4-2-2单糖——不能再水解的多羟基醛或酮1、葡萄糖:D型(右旋)、L型(左旋)形成环式结构的葡萄糖:α型、β型(结构较稳定,天然产出的葡萄糖晶体构型)2、果糖、半乳糖半乳糖血症3、核糖、脱氧核糖4-2-3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同分异构体)4-2-4多糖淀粉由α-葡萄糖组成(直链淀粉遇碘产生蓝色、支链淀粉遇碘产生红色)纤维素由β-葡萄糖组成纤维素的作用糖原、葡聚糖、壳多糖/几丁质4-2-5黏多糖透明质酸/糖醛酸:氨基酸和糖酸构成硫酸软骨素、肝素4-2-6复合多糖糖蛋白:润滑、运输、识别、保护等生理功能蛋白多糖4-2-7红血球的糖蛋白与血型红细胞血型抗原功能(6点)4-2-8维生素C(6-碳糖酸、抗坏血酸)缺乏维生素C,得坏血病维生素C的功能、过量摄入的危害4-3 糖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4-3-1糖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4点)4-3-2糖类化合物的生物信息识别功能4-4 脂类化合物脂类及其衍生物:中性脂肪、蜡、磷脂、糖脂、甾族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脂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4-4-1中性脂肪、脂肪酸及蜡中性脂肪=一个甘油+三个脂肪酸(酶催化下脱水)必需脂肪酸(维生素F):亚油酸、α-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顺式脂肪酸(氢原子位于同一侧)、反式脂肪酸(氢原子位于两侧)4-4-2磷脂和糖脂磷脂:甘油磷脂、神经鞘磷脂糖脂中比较重要的是:糖甘油酯、糖鞘脂4-4-3甾类化合物两种甾类化合物:胆固醇、维生素D2甾酸、甾类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4-4-4脂溶性维生素——可蓄积维生素D及生理功能,儿童发育期缺乏得佝偻病,成人缺乏得软骨病然而太多会危害软组织维生素A——视觉维生素,缺乏会得夜盲症,免疫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维生素E——有效的抗氧化剂维生素K——帮助凝血4-4-5植物甾醇的研究4-4-6脂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5点)4-5 碳在生命体中的代谢与平衡4-5-1碳营养源4-5-2碳在生物体内的循环4-5-3糖类代谢的疾病——糖尿病糖代谢的主要过程维持血糖的正常浓度的两种机制4-5-4脂类代谢的疾病——心血管疾病脂类代谢的主要过程4-5-5用“碳”来毁灭生命?第五章生命中的主量元素(二)5-1 氮与生命5-2 氨基酸5-2-1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和非必须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5-2-2非蛋白质氨基酸5-3 肽5-3-1多肽5-3-2一些具有重要功能的多肽几种重要多肽:谷胱甘肽、血管扩张素(致渴剂)、促睡眠肽、内啡肽、泛素5-4 蛋白质——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的形成过程5-4-1蛋白质的结构(4类)蛋白质的变性、复性5-4-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具有碳氢元素分子化合物所有的生理功能——提供能量2、6点其他重要生理功能3、近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的一些其他功能→根据营养价值的不同,可分为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5-5 酶、维生素、激素5-5-1酶1、酶是最大最特殊的一类蛋白质,类似催化剂酶的特殊性酶的新定义2、酶的结构组成和分类完全由氨基酸组成——简单蛋白如有一个非蛋白的化学基团(辅助因子)→是金属:激活剂→复杂有机化合物→辅基→辅酶根据酶在生化反应中的作用,分成六大类3、酶的特性(4点)4、解释酶特异性的一些学说锁匙学说、诱导契合学说5、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1)激活剂(3种)(2)抑制剂常见不可逆抑制剂(3类)6、酶的生理效应的研究5-5-2维生素(B族)——酶的辅酶的组成部分1、维生素B1——抗脚气病、抑制胆碱酯酶活性2、维生素B2——促进生长发育,缺少时会患口腔炎、皮炎、微血管增生症3、维生素B3——缺少时产生癞皮病、角膜炎、神经和消化系统障碍4、维生素B6——缺少时产生皮炎、舌炎、贫血、过敏5、维生素B12——缺少时恶心贫血、老年痴呆6、泛酸(维生素B5)——缺乏会造成胃肠道不适7、叶酸(维生素B11)8、生物素(维生素B7)9、其他B族维生素(1)硫辛酸、肌醇和胆碱(2)维生素U和维生素P10、维生素与健康5-5-3激素定义与维生素不同之处——缺乏时即使口服足量激素症状也得不到缓解激素的作用:促进刺激、抑制可由内分泌腺、组织、神经分泌激素的来源(4类)一些主要激素:甲状腺激素、甲状旁激素、降钙素、肾上腺激素和去甲肾上激素、胰岛素、前列腺素、性激素、褪黑激素5-6 核酸和基因5-6-1核酸核酸作用核算结构(核糖、磷酸、碱基构成)碱基有两种——嘌呤和嘧啶(5种)核苷酸(8种)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RNA有三种染色体——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5-6-2基因的研究5-6-3生命的遗传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翻译)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中心法则5-7 生命体中其它重要的含氮小分子化合物5-7-1神经递质内啡肽多巴胺5-羟色胺苯乙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7-2生物碱烟碱古柯碱金鸡纳碱罂粟碱和吗啡碱咖啡碱秋水仙碱东莨菪碱与毒扁豆碱龙葵碱5-7-3植物中的硝酸盐氮5-7-4人体内的一氧化氮5-8 氮元素在人体中的代谢与平衡大气中的氮进入土壤和植物中的方法(3种)氮元素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氨基酸代谢库(图)氮代谢途径(图)腐败作用主要的化学反应第六章生命中的主量元素(三)6-1 氧和生命6-1-1氧生于水——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机制(图)6-1-2氧与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公式6-1-3生命体中氧的吸入和运输氧通过肺部、皮肤扩散到血液中,血液是运输氧的工具血红蛋白的功能:在血液中装载和卸去氧、作为酸碱缓冲剂,还能结合CO2和CO 6-2 氧的功与过6-2-1氧的“功绩”6-2-2氧又是一种潜在的“毒物”6-2-3生命中的过量氧是有害的6-2-4氧自由基真是衰老的罪魁祸首吗?6-2-5生命体中的抗氧化合物6-2-6重要的是缺氧同样有害6-3 生命中的氢元素氢原子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4点)6-3-1氢离子和酸碱平衡6-3-2氢离子和体液6-3-3人体对氢离子的调节6-3-4氢离子和人的味觉6-3-5人体内的氢和医疗诊断6-3-6氢的氧化是生物氧化过程的本质6-4 水和生命6-4-1谁的化学特性6-4-2人体中的水6-4-3水的生理功能6-5 钙和磷6-5-1骨骼、牙齿及血浆6-5-2钙离子的主要生理作用6-5-3成骨与破骨6-5-4钙的营养吸收6-5-5磷化物——人体能量的仓库葡萄糖氧化的两个阶段(厌氧阶段和需氧阶段)6-5-6磷的生理作用和营养吸收6-6 钠和钾6-6-1人体中的钠和钾钠离子和钙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6-6-2钠和钾的生理作用6-6-3离子通道和Na+-K+泵6-6-4人体对钠和钾的吸收6-6-5钠和钾对植物生长的作用6-7 氯和硫6-7-1氯6-7-2硫6-8 镁6-8-1镁与叶绿素6-8-2镁和人体第七章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7-1 人体中必需(及可能必须)的微量元素7-1-1碘7-1-2锌7-1-3硒7-1-4铁7-1-5铜、钼、钴、铬7-1-6掹、硅、镍、硼、钒7-2低剂量可能具有人体所必需功能但具有潜在毒性的微量元素7-2-1氟7-2-2锡、锂、铝7-3 可能具有人体所必需的功能但具有较大毒性的元素7-3-1铅7-3-2汞7-3-3镉7-3-4砷7-4对微量元素的研究7-4-1微量元素缺乏与过量时对生命的影响7-4-2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7-4-3人体中微量元素分布、代谢及平衡的研究7-4-4人体中微量元素存在现状的忧虑第八章人类与地球共命运8-1 人类与环境8-2 人类对生命元素循环的严重破坏造成了地球环境的严重污染8-2-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8-2-2地球上的碳循环和人类对其的严重干扰8-2-3污染气体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释放引起了全球性的严重大气污染8-2-4含磷、氮的废水造成了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工业污染使水循环遭受破坏8-3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8-4 我们应与地球共命运——建立绿色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