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全解小册子
- 格式:pdf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8
2022-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
册教材
本文档是关于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的详细介绍,内容如下:
1. 课本概述:
- 课本名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学年:2022-2023学年
- 适用对象:七年级学生
2. 内容概述:
- 本册语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本引导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认知与理解,提升语文素养。
- 本册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课文注释、练题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
3. 课程特点:
- 注重文本解读:通过注释、课文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 综合素养培养:既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对文化的理解和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选材多样化:语文课本选取了丰富多样的文本材料,包括古诗词、现代小说、古代寓言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和体验语言和文学的魅力。
- 任务驱动研究:通过各种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研究语文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研究目标: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技巧;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 培养学生研究语文的兴趣和惯。
以上是关于2022-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各位学生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第五、六单元汇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第五单元汇总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7 猫猜谜语: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现代作家、学者。
福建长乐人,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
郑振铎(1898—1958)检查预习走近作者忧 郁 污 涩 怅 然 蜷 伏 惩 戒 凝 望 诅 骂 怂 恿 叮嘱yōuyùsèchàng quán chéng níng zǔsǒngyǒngdīngzhǔ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第一、二次养猫:来 历 外 貌性 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对我的影响第一次:花白猫(1—2)第二次:小黄猫(3—14) 次别内 容项目从隔壁要来的从舅舅家要来的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的很活泼更加活泼宠 物宠 物病死被一个过路人捉去一缕酸辛怅然愤恨诅咒路人第三次养猫(重点):来 历 外 貌性 情 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对我的影响第三次:丑猫(15—34)次 别内 容项 目遭人遗弃,拾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不活泼 忧郁 懒惰 若有若无,大家不喜欢,不大注意它。
被我打伤致死更难过得多。
永不养猫。
精读课文 细节探究第一只猫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
—、自身的形态,刚送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
二、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附目录完整版共169 页最新(1)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说课稿全集全册完整版目录1、《春》(朱自清)说课稿一、说教材《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
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这篇文章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写景物以及寓景于情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①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细致写景状物的方法②妙融合4、课时安排:2课时二、说教法1、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
2、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通过讨论深化对本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阅读欣赏以及思维能力3、多媒体辅助法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一)预习清障法: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二)自主悟读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个性阅读和感悟,加深其对文章主旨及感情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三)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有利于形成学生不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优势互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
三、说教学程序1、课前预习要求①初读课文圈点生词,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②读熟课文,感知内容,为研读课文做准备。
③查阅朱自清的相关简介。
2让学生听一段有关春天的音乐《春之声》,想象春天美丽的画面,“面对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的美丽春色,音乐家用音符节奏表现,画家用线条色彩描绘,而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
最新部编版语⽂七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附⽬录完整版共154页⼈教部编最新⼈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2019年秋初中⽬录1、《春》(朱⾃清)说课稿⼀、说教材《春》是初中语⽂⼈教部编版第⼀册第⼀单元的第⼀篇⽂章,是朱⾃清的⼀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
作者抓住春天的特征,⽤诗意般的语⾔来描绘春回⼤地,万物复苏,⽣机勃发的景象,赋予它以感情和⽣命,⽽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油然⽽现。
这是⼀⾸抒情诗,⼀幅风景画,更是⼀曲春天的赞歌,本单元第⼀篇课⽂,由《春》这⼀课开始,为学习后⾯三篇感情基础,让学⽣在实践中掌握最基本的语⽂学习⽅法。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最新课标的教学⽬标和要求。
⼆、说教学⽬标1.学习欣赏感悟,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法,初步掌握⽐喻、拟⼈、引⽤等修辞⼿法。
3.感悟作者充满诗情画意和⾳乐之美的语⾔,领悟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写景的⽅法,初步掌握⽐喻、拟⼈、引⽤等修辞⼿法。
2.学习⽤充满诗情画意和⾳乐之美的语⾔,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说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新课: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当⼤雪纷飞的时候,每个⼈都会在⼼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温暖,带给⼈希望,带给⼈⼒量。
每当春回⼤地的时候,⼈们往往情不⾃禁地吟诗作⽂。
(引导学⽣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朱⾃清先⽣的散⽂——《春》(出⽰课题)。
明确⽬标。
⼀、读春1.听⼀听:听⽼师范读课⽂,整体感知,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字词。
2.读⼀读:有感情地朗读,读得热情洋溢,有滋有味,有情有境。
3.记⼀记:每学习⼀篇课⽂,我们⾸先都要积累⼀些新词。
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字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4.想⼀想:《春》中描写了春天的哪⼏种代表性的事物?⽂章依次描写了哪⼏幅图画?请⽤简明的语⾔加以概括。
描写了春天的代表性事物:⼭、⽔、⽇、草、花、风、⾬;依次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图、迎春图。
初语七上教案执教者七上语文第01课. 春. 教案教学目标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整体感悟①导入新课课文中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研读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问题组]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初一语文全解上册人教版电子版1、5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当班主任宣布班委会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B.在“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中,学校专门开辟了“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有奖问答”等。
C.立志奋斗才能梦想成真,青年需要创造奋斗精神,在拼搏中放飞人生梦想。
D.惩戒权是教师所固有的一种权力,也是由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一种教育方式。
(正确答案)2、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的新文学团体是()[单选题] *新文学新闻社左翼作家联盟创造社(正确答案)3、“间隔”“亲密无间”的“间”读音都是“jiàn”。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对《红楼梦》第一回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故曰“甄士隐”;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故曰“贾雨村”。
B.癞头僧看见英莲,乃指着她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后两句即暗示元宵佳节英莲丢失,甄家被烧。
C.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得换人形,后来绛珠仙子用她一生的眼泪来还他。
这就是金玉良缘。
(正确答案)D.中秋佳节,贾雨村借着酒兴,口占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清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诗对月寓怀,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5、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徘徊(huái)嗔怪(chēn)炽热(chì)拈轻怕重(niān)B.吞噬(shì)屏息(píng)狩猎(shòu)振聋发聩(kuì)(正确答案)C.恪守(kè)栈桥(zhàn)诓骗(kuāng)戛然而止(jiá)D.稽首(qǐ)荣膺(yīng)龟裂(jūn)吹毛求疵(cī)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红缯zēng 紫绡xiāoB、龟裂guī记载zài(正确答案)C、贮藏zhù焦核héD、宠幸chǒng 炫耀xuàn7、1《项链》的作者是莫泊桑,他和欧亨利、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初语七上教案执教者七上语文第01课. 春. 教案教学目标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整体感悟①导入新课课文中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研读与赏析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问题组]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
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七年级上册语文中学教材全解电子版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惆怅chàng 携手xié(正确答案)B、寥廓guō沧海桑田cāngD、峥嵘zēn 飞翔xiáng2、1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在接待和答询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要抓住关键,恰当回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阻挠(náo)否极泰来(fǒu)B、奇葩(pā)忍俊不禁(jìn)C、创造(cào)羽扇纶巾(guān)D、抨击(pēng)良莠不齐(yǒu)(正确答案)5、1议论文中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格言出自于荀子的《劝学》。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劝学》的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一人不排队挤上公交车,众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这个挤公交的人语言幽默、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钦佩jīn战战兢兢kè(正确答案)B、萧瑟xiāo溘然长逝kèC、精湛zhàn 侃侃而谈kǎnD、妊娠rèn 目瞪口呆dèng1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马厩(jì)嶙峋(lín)(正确答案)B、惬意(qiè)珍馐(xiū)C、钳制(qián)敕造(chì)D、搭讪(shàn)粜卖(tiào)1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翩然偏执扁舟翩跹(正确答案)B、阡陌陷阱纤维纤夫C、缥缈剽窃漂白饿殍D、点缀辍学拾掇赘述13、1“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这句话中小王使用的语言不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