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ppt课件:中班歌曲:春天
- 格式:ppt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5
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精选19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精选1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养幼儿观察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准备: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活动过程:1、观察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讨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认识春芽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唱准音调。
2、引导幼儿去感受和表现声音力度的强弱。
3、鼓励幼儿乐于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和做动作。
活动准备:1、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带。
2、种子在雨中发芽长大的图片。
活动过程:1、讨论下春雨的情景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2、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
3、教师根据图片讲解歌词内容并用手势和动作表现种子说话的声音是弱的。
4、幼儿学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齐唱、分组唱、领唱。
效果分析:孩子们虽然对春天这个季节概念有点模糊不清,但通过观察实物芽芽以及观察图片,能大胆说出图片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张文豪小朋友在看到种子刚刚露出尖尖的小芽的图片时,幼稚地大声叫着:“种子冒尖了!”还有的孩子在讨论种子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时说出像小虫子、象枣核、象小兔的耳朵。
在到室外寻找植物发生的变化时,由于是初春,很少能发现植物的变化,但细心的孩子还是通过拨拉草坪上的枯草发现了刚刚露出点点绿意的小芽芽。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春天》教案:春天一、活动目标:1.学习和认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学习歌曲《春天》,理解歌曲内容,能够模仿演唱。
3.练习语音的发放,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和表情演唱能力。
4.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投影仪、幻灯片、音乐播放器、音乐CD、卡片、手工纸、彩笔等。
2.教学内容:歌曲《春天》,春天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幻灯片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者数量丰富的真实春天物品,引导幼儿关注春天的特点,了解春天的变化。
2.引入歌曲:教师可以对幼儿说:“小朋友们,春天来啦!春天可是个美好的季节呢,它有什么特点和变化呢?来听一首歌曲《春天》,看看歌词里面有说到春天的哪些内容。
”教师播放《春天》音乐,旁边配有歌词的幻灯片或卡片供幼儿参考。
3.学唱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表现状况,采用逐字教唱或逐句教唱的方法,向幼儿展示和教唱《春天》歌曲。
在学唱过程中要有动作配合,如拍拍手、摇摇头、跳跳舞等,以增加儿童的参与和互动。
4.归纳讨论歌曲内容: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中的内容,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分享和讨论他们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问:“歌曲里面有没有提到春天的温暖、花草的变化、小动物的活跃等呢?你们在春天里喜欢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分组练习和表演:教师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可以选择一个部分或全部的歌词进行表演。
可以借助手工纸、彩笔等制作简单的道具或服装,让幼儿在表演中更好地体验春天的气氛和情感。
6.音乐鉴赏:教师可以播放其他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春天在哪里》等等,并向幼儿介绍作曲家或演奏家的相关信息,让幼儿对音乐的类型和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四、巩固与展示:1.教室布置: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到教室内布置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小展览,在展览中展示孩子们的绘画、手工制作作品,同时播放春天的音乐,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沉浸式体验春天的环境。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中班音乐《春天》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春天》教案(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春天》内容,熟悉曲调,并学会演唱。
2、感知三拍子音乐的节奏。
3、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到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图片,黑板,彩色粉笔2、配套磁带或光盘。
活动过程:1、复习《蝴蝶飞》。
老师弹《蝴蝶飞》的曲子,幼儿做蝴蝶飞的动作。
2、新授歌曲《春天》。
(1)引导幼儿谈谈春天的特征,听《春天》这首歌的录音。
师:春天来了,杨柳随风飘扬燕子从南方飞来,绿绿的秧苗在田野里点头微笑,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阵阵香味。
春天真美好。
现在,这美丽的景色被写成了优美的歌曲,请听。
(2)学习歌词。
师示范唱歌,幼儿初步了解内容,讲述歌曲说了些什么。
师一边朗诵歌词,一边用图画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幼儿随音乐节奏说歌词。
3、学唱歌曲。
(1)师边弹钢琴边唱,幼儿跟着轻声唱。
(2)师突出唱“啦”时的强弱表现。
(3)用不同的方法练习,巩固。
4、师幼共同演唱歌曲2—3遍,幼儿分组:一组表演动作,一组唱歌,一组拍手打节奏。
三组乱换。
活动延伸:1、让幼儿根据春天的特征自编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并演唱。
2、画出春天的景物。
小百科: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篇2设计思路:让孩子表现春天自然界变化的一个过程,因为春天大自然的各种东西都是活的,让孩子来表现这个过程是一种挑战,但是,这能够让孩子从小就积累生活中的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对他后继发展是有益的。
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导入来引出主题,第二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指导来引导孩子把春天万物的变化用动作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是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注重指导策略的艺术。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春天》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春天》这首歌曲,培养幼儿对春天的感受,激发他们对季节变化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培养幼儿的唱歌技巧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春天》的歌词和旋律。
2.歌曲《春天》的节奏和曲调。
3.介绍春天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向往和喜爱。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2.打印或书写歌曲《春天》的歌词。
3.准备一些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小道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利用图片或小道具引入话题,向幼儿介绍春天的特点,如花草生长、阳光明媚等。
2.播放歌曲《春天》,让幼儿听一遍,感受歌曲氛围。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春天》1.引导幼儿跟随节奏唱歌曲《春天》,教授歌词和旋律。
2.分段教唱,反复练习,确保幼儿掌握歌曲内容和节奏。
第三课时:歌曲表演与欣赏1.学生分组表演《春天》,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
2.教师点评演出,鼓励幼儿积极表现。
3.欣赏其他组的表演,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给幼儿讲解《春天》的意境和内涵,引导他们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
2.指导幼儿自行创作关于春天的小故事或图画。
3.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加深对季节变化的认识。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春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唱歌曲《春天》,提高了音乐鉴赏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和富有成效。
希望通过这节音乐教案的设计,能够让幼儿在音乐欣赏和表达方面有所提升,同时也希望能够开拓幼儿对春天的认识和想象,为他们的成长和学习提供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春在哪里》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学科领域:语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4.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了解春天的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春天的景物。
2.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音乐CD《春天在哪里》。
环境准备:1. 保持教室整洁、明亮。
2. 布置一些春天的元素,如花朵、绿草等。
三、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5分钟)a. 教师向幼儿问好,引导幼儿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b.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c. 教师简要介绍春天的特征,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2. 观察春天(10分钟)a. 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物。
b. 邀请幼儿用自己的画笔或彩泥创作春天的作品。
c.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语言表达(5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物和感受。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交流。
c. 教师记录幼儿的语言表达,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4. 活动总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春天的特征和重要性。
b. 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c. 教师鼓励幼儿多观察大自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评价幼儿在创作春天的作品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4. 搜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户外活动,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中班音乐《春天》教案1课题:《春天来了》选用教材:《走进音乐世界》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思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中的新教学理念其一。
本课选用贴近孩子的生活、以孩子最感兴趣的春游活动为主题的歌曲。
教学过程:通过歌曲听辨、唱游、律动等自主探究手段,让学生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和鸟语花香的景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本课的教学设计将情境、情感和学习内容三者有机结合,通过“听听、看看、唱唱、动动”等音乐活动,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使学习活动趣味盎然、高潮迭起。
教学目标:1、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喜欢聆听乐曲《郊外去》、《野蜂飞舞》。
在听赏中能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音乐的快慢、强弱对比。
并能用跑、跳、蜜蜂飞舞等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3、能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有创造性地用动作来表现歌曲,主动用歌声、动作来表现对春天美好向往的情感。
4、通过音乐的学习来认识、亲近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2、能感受两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能用动作(或律动)主动参与表现音乐中的快慢、强弱变化节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和表现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并能大胆、自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学习活动。
激发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情感。
教具准备:音响、课件、打击乐器、“小明星”奖章等教学方法: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游戏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表:教学环节教学步骤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说说看看)1.听音乐《春之声圆舞曲》进入教室。
师生问好。
2.“说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春天!师:春天美吗?生:美!师: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吗?(学生自由说出春天的各中景色)3.“看看”——师:在美丽春天里,人们都喜欢去春游,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有关春天的相片和图片(播放本班同学去春游的相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图)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学生一走入教室就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2024年《春天在哪里中班语言》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季节与自然》中的《春天在哪里》。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特征;学习描述春天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春天的特征,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描述春天。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描述春天的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春天,了解春天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春天图片、PPT、词语卡片、句子卡片、录音机、音乐CD。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春天的音乐,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幼儿感受春天的氛围。
2. 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春天的特征。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教授描述春天的词语,如“春暖花开”、“绿草如茵”等。
(3)教师出示句子卡片,教授描述春天的句子,如“春天来了,小草绿了。
”等。
3. 互动(10分钟)(1)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巩固所学词语和句子。
(2)幼儿分组,每组用词语和句子描述春天的特征,进行交流。
4. 实践(10分钟)幼儿动手操作,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春天的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春天在哪里》2. 内容:(1)春天的特征(2)描述春天的词语(3)描述春天的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词语和句子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春天。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小草绿了,小花开了,天气暖和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春天,并用所学词语和句子进行描述,加强实践与生活相结合。
《春天在哪里中班语言》幼儿园优质课件《春天在哪里》中班语言优质课件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季节变化》,详细内容围绕“春天在哪里”这一主题,通过儿歌、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和感知春天特征,以及春天给大自然和人们生活带来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儿歌《春天在哪里》内容,感受春天美好。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完整句子表达自己对春天认识。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唱儿歌《春天在哪里》,感知春天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挂图、实物(春天植物、花朵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春天图片和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特征,激发幼儿对春天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春天在哪里》,通过示范、跟唱、分组唱等形式,让幼儿掌握儿歌旋律和歌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春天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对春天认识。
4. 互动游戏(10分钟)组织“春天词语接龙”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春天词汇记忆。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句子表达自己对春天喜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春天在哪里》2. 板书内容:春天特征: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儿歌《春天在哪里》歌词春天图片和实物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春天画,并和家人分享你作品。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春天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表现,针对幼儿在表达、合作等方面不足,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春游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春天美好,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情感。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我深知选择合适教学内容对于幼儿学习至关重要。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天来了》ppt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培养幼儿对春天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春天来了》。
2.春天相关的图片和道具,如花朵、昆虫等。
3.课堂音乐和歌谣,如《春天的故事》等。
4.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用具。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美丽的春天风景视频,为幼儿创造一个春天的氛围。
2.谈论视频中的内容,引导幼儿谈论和描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步骤二:学习歌谣1.教师播放《春天的故事》歌谣音乐,引导幼儿一起听歌。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春天的故事》歌谣,重点是歌词中描述春天特点的部分。
步骤三:认识春天的花朵1.教师出示种类不同的花朵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辨认。
2.教师介绍不同花朵的名称和特点,鼓励幼儿说出他们对花朵的感受和喜好。
步骤四:绘画春天的美景1.教师提供彩色纸、颜料和画笔等绘画用具。
2.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例如绘制春天的花、草、蓝天等。
步骤五:小组合作游戏1.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安排一位“花朵观察员”和一位“春天的诗人”。
2.“花朵观察员”负责观察花朵的颜色和形状,然后向“春天的诗人”描述,诗人根据观察员的描述创作一首诗。
3.各小组进行展示,欣赏彼此的作品。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认识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学会了用歌谣和绘画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他们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五、延伸活动1.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外出观察春天的特点,比如散步、野餐等。
2.观察野花: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野花,让幼儿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课堂氛围活跃,幼儿积极参与。
课后延伸活动的设计也有助于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