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服机械常见机构及传动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8
标题:探索机械传动机构:物体上下、左右、水平移动的奥秘一、概述机械传动机构作为现代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在各种工程和制造系统中将能量、运动和力量传递给机器及设备的重要任务。
其中,能让物体上下、左右、水平移动的机械传动机构更是各个领域中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一机械传动机构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基本原理1. 上下移动的机械传动机构上下移动的机械传动机构是指一种能够使物体在垂直方向上运动的装置。
常见的机械传动机构包括螺旋升降机构、液压升降机构和链条传动升降机构等。
这些机构通过合理设计的齿轮、链条或液压系统,实现了物体的平稳、可控的上下运动,广泛应用于电梯、升降台等各种场合。
2. 左右移动的机械传动机构与上下移动相似,左右移动的机械传动机构是指一种能够使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装置。
常见的机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链条传动和滑轨传动等。
这些机构通过不同的传动原理,使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实现精确、平稳的移动,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械设备等领域。
3. 水平移动的机械传动机构水平移动的机械传动机构是一种能够使物体在平面内进行水平移动的装置。
其中,常见的机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传动、凸轮传动和导轨传动等。
这些机构通过合理设计的传动装置,实现了物体在水平平面内的平稳、精确运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床设备、数控机器人等领域。
三、应用与发展上述三种机械传动机构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稳定性、精度和可靠性深受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青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和先进技术得到应用,各种机械传动机构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结合智能控制技术,使得机械传动机构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定位,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又采用轻质材料和复合材料,使得机械传动机构在减重的同时具备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四、个人观点与展望机械传动机构作为工程领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在现代制造业和自动化领域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常用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
机构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物理工具,它通过结构、运动和力的转换实现各种工作。
常用机构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种:
1.齿轮机构:由齿轮和齿轮组成,通过啮合传递转矩和动力。
2.链传动机构:通过链条连接的轴和齿轮传递动力,常见于自行车和摩托车等车辆中。
3.凸轮机构:通过凸轮和连杆实现线性或旋转运动,常见于汽车发动机中的气门机构。
4.摆线机构:通过与摆线齿轮啮合的摆线齿轮实现线性或旋转运动。
5.蜗杆机构:由蜗杆和蜗轮组成,通过螺旋传递转矩和动力,常见于电动工具和机床中。
6.滚柱机构:由滚柱和导轨组成,通过滚动运动实现线性运动,常见于工业机械和自动化设备中。
以上是常用机构的类型和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机构在不同的应用中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 1 -。
第二章服机械常见机构及传动原理2.1有关机构的基本概念一、机器的特征:1、任何机器都是人为的实物组合体。
2、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完成能量的转换,做有用功。
注:机构的特征为第1、2点。
二、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刚性体的组合系统。
(机械:在工程上,机器和机构的总称)三、(机构的)构件:机构中,参与运动的刚性体。
(一)构件与零件的区别:1、零件是指机器的制造单元,是单一的实物体。
2、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若干个零件组成的刚性体。
(二)构件与机构的区别:机构是由构件组成的,但是若干个构件并不一定都能组成机构(如三杆)。
(三)机构中的构件可分为三类:机架、原动件、从动件。
1、机架:机架是机构中视作固定不动的构件,它支承这其他可动构件。
在机构图中,机架上常标有斜线以示区别2、原动件:原动件是机构中接受外部给定运动规律的可动构件,原动件又称输入构件。
在机构图中,常标有箭头以示区别。
3、从动件:从动件是机构中岁原动件而运动的可动构件。
当从动件输出运动或实现其功能时,便称其为输出构件或执行件。
四、运动副的种类及代表符号(一)概述1、运动副:两构件相互接触而又保持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
2、运动副的作用:用来约束构件的自由运动,即去除构件不需要的运动,而留下我们期望的运动。
3、运动副的理解:(1)运动副是一种连接;(2)运动副由两个机构组成;(3)组成运动副的两个构件之间有相对运动。
(二)运动副的分类1、按运动的范围分类:平面运动副和空间运动副。
(1)平面运动副:运动副只允许相邻两构件在同一平面或相对平行的平面内做相对运动。
(2)空间运动副:运动副允许相邻两构件的相对运动不只局限在平行的平面内。
2、按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分类:低副和高副。
(1)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
如转动副、移动副、球面副。
①转动副:只允许两构件相对转动的运动副。
若两构件之一是固定不动的,则称为固定铰链;若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都是运动的,则称为活动铰链。
传动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传动系统主要由电动机、减速离合器组成。
套桶式全自动洗衣机使用一台电动机完成洗涤和脱水。
洗涤时,波轮转速较低(140~200 r/min);而脱水时,脱水桶转速较高(约800r/min)。
因此,要对电动机1370r/mim的输出转速经常减速处理,以适应两项工作的不同要求,这主要由洗衣机的传动系统来完成,传动系统的工作示意如图6—31所示。
图6—31 套桶式全自动洗衣机传动系统示意图1.电动机的技术参数电动机是整个洗衣机工作的动力来源。
我国现阶段生产的套筒式洗衣机大多采用的是电容运转式电动机,产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3758—1996《家用洗衣机用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目前常用的电容运转式电动机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表XD型洗衣机电动机技术参数2. 减速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早期设计的小波轮全自动动洗衣机的离合器没有减速功能,故洗涤和脱水转速相同。
新型大波轮全自动洗衣机的离合器都具有洗涤减速功能,称为减速离合器,其种类很多,但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有两种:单向轴承式减速离合器与带制动式减速离合器。
(1)单向轴承式减速离合器1)基本结构单向轴承式减速离合器主要由离合器和行星减速器两部分组成,其具体结构如书插页的设计装配图6-32.图6-33和图6-34所示。
①离合器主要结构如图6-35所示,离合器中部有两根轴:输入轴1和脱水轴18。
输入轴1的下端加工成四方形,与之相配的带轮3和离合套20的内孔也是方形。
离合套20和带轮3被螺母2固定在输入轴1上,由于方轴与方孔的紧密配合,从而带轮3、输入轴1和离合套30联成了一体。
输入轴1的上端加工成齿形花键,和行星减速器的中心轮内孔配合联接输入轴1的外部是脱水轴18。
在衣服洗涤时,脱水轴静止不转;而洗涤结束后,脱水轴应将带轮3的高转速直接传递给脱水桶,完成脱水功能。
这种转换功能是由方丝离合弹簧4完成的。
方丝离合弹簧的形状呈锥形,上端几圈的直径比下端略小一些。
机械带传动的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和传动形式带传动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机械传动装置,它是利用传动带作为中间的挠性件,依靠传动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1—主动轮2—从动轮3—传动带带传动由主动轮1、从动轮2和挠性传动带3组成。
当主动轮回转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传动带运动,而传动带又带动从动轮回转,这样就把主动轴的运动和动力传给从动轴。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使用场合和转动方向不同,带传动还有不同的传动形式。
根据两轴在空间的相互位置和转动方向的不同,带传动主要有开口传动、交叉传动和半交叉传动3种传动形式。
2、带传动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根据传动原理,带传动可分为摩擦型带传动和啮合型带传动两类。
带传动的主要类型是摩擦型带传动。
这种带传动中,由于带紧套在两个带轮上,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压力,当主动轮回转时,依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拖动从动轮一起回转而传递一定的运动和动力。
根据带的截面形状,常用的摩擦型带传动可分为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传动和圆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是依靠带上的齿与带轮轮齿的相互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比较典型的是同步带传动,它除保持了摩擦带传动的优点外,还具有传递功率大、传动比准确等优点,故多用于要求传动平稳、传动精度较高的场合。
(1)带传动的主要优点①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中心距最大可达10m。
②带传动是弹性体,可缓冲、吸振,传动平稳,噪声小。
③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维护方便,成本低廉。
④过载时,带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其他零件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2)带传动的主要缺点①带传动的结构不够紧凑,传动装置的外廓尺寸较大。
②带在带轮上有弹性滑动,瞬时传动比不恒定,且传动效率低,带的寿命较短。
③因需要张紧,对轴的压力大。
④带传动中的摩擦会产生电火花,不适宜用在高温、易燃、易爆或经常与油水接触的场合。
常用机构的原理及应用常用机构是指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类机械装置,其通过一定的结构组合,能够将运动与力量进行有序的传递和转换。
常用机构的原理和应用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机械工程、动力学、材料科学等。
下面将具体介绍几个常用机构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
1. 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是最常见的机构之一,它由曲轴、连杆和滑块组成。
原理是通过曲轴的旋转运动,使得连杆产生直线往复运动。
这种机构广泛应用于内燃机、石油设备等领域,如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机构实现了汽缸内活塞的往复运动。
2. 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是利用齿轮齿面的传动原理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构。
通过不同齿数的齿轮相互啮合,实现转速和转矩的传递。
齿轮传动机构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广泛,如汽车的变速器、工业机械的传动装置等。
3. 万向节机构万向节机构是一种能够传递大角度和不连续转动的机构。
它由两个十字交叉的万向节和两个连接杆组成,主要用于传递转动轴的不同转动方向。
应用于汽车转向系统、机械手等领域,实现了灵活的转动和控制。
4. 摆线传动机构摆线传动机构是一种利用摆线齿轮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力量的机构。
它具有连续平稳的运动特点,广泛应用于钟表、缝纫机以及高精度机床等领域。
5. 套索机构套索机构利用钢丝绳或带子的弯曲弹性来传递运动和力量。
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等特点。
套索机构广泛应用于起重机械、电梯等大型设备中,实现了重物的升降和运输。
6. 锁紧机构锁紧机构是一种能够实现连接件的可靠锁紧和松开的机构。
它主要应用于机械设备的组装和分解过程中,保证连接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这些常用机构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行业中,曲柄滑块机构用于内燃机的工作过程,齿轮传动机构用于变速器的转动传动,套索机构用于汽车升降设备的操作等。
在航天工程中,常用机构被用于卫星的稳定控制、载荷的升降等方面。
在机械制造领域,常用机构是实现各种机械设备运动和力量传递的核心部件。
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传动机构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一种机械结构,它通过将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机器的正常工作。
传动机构可以将动力转换成不同的形式,如旋转运动、直线运动或者倾斜运动,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工业机械、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一、传动机构的分类传动机构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电动传动三种类型。
1.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利用机械结构来传递力和运动,主要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离合器和联轴器等。
这些机械传动装置能够将一个旋转运动转换成另一个旋转运动或者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协调运动。
2. 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传递压力,通过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液压元件来实现各种运动的传递。
液压传动具有传递力矩大、平稳运转、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和重型车辆中。
3. 电动传动电动传动是利用电能来驱动机械设备的传动方式,主要包括电动机、齿轮减速箱、联轴器等。
电动传动具有功率大、调速范围广、反应灵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工业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
二、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主要取决于传动装置的类型和结构,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1.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的机械传动形式,主要包括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
当两个齿轮啮合时,通过齿轮的轮齿相互咬合,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转速的变换。
齿轮传动可以改变动力的旋转速度和扭矩,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2. 皮带传动皮带传动是利用柔性皮带传递动力的机械传动形式,通过带轮的转动来驱动机械设备。
当两个带轮之间连接一根皮带时,通过带轮的转动,皮带可以传递动力和转速,实现机械设备的驱动。
皮带传动具有传递平稳、噪音小、维护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传动装置中。
3. 液压传动液压传动通过液压油的流动来传递动力,并实现机械装置的运动。
第二章服机械常见机构及传动原理2.1有关机构的基本概念一、机器的特征:1、任何机器都是人为的实物组合体。
2、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能完成能量的转换,做有用功。
注:机构的特征为第1、2点。
二、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刚性体的组合系统。
(机械:在工程上,机器和机构的总称)三、(机构的)构件:机构中,参与运动的刚性体。
(一)构件与零件的区别:1、零件是指机器的制造单元,是单一的实物体。
2、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若干个零件组成的刚性体。
(二)构件与机构的区别:机构是由构件组成的,但是若干个构件并不一定都能组成机构(如三杆)。
(三)机构中的构件可分为三类:机架、原动件、从动件。
1、机架:机架是机构中视作固定不动的构件,它支承这其他可动构件。
在机构图中,机架上常标有斜线以示区别2、原动件:原动件是机构中接受外部给定运动规律的可动构件,原动件又称输入构件。
在机构图中,常标有箭头以示区别。
3、从动件:从动件是机构中岁原动件而运动的可动构件。
当从动件输出运动或实现其功能时,便称其为输出构件或执行件。
四、运动副的种类及代表符号(一)概述1、运动副:两构件相互接触而又保持一定相对运动的连接。
2、运动副的作用:用来约束构件的自由运动,即去除构件不需要的运动,而留下我们期望的运动。
3、运动副的理解:(1)运动副是一种连接;(2)运动副由两个机构组成;(3)组成运动副的两个构件之间有相对运动。
(二)运动副的分类1、按运动的范围分类:平面运动副和空间运动副。
(1)平面运动副:运动副只允许相邻两构件在同一平面或相对平行的平面内做相对运动。
(2)空间运动副:运动副允许相邻两构件的相对运动不只局限在平行的平面内。
2、按两构件的接触情况分类:低副和高副。
(1)低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
如转动副、移动副、球面副。
①转动副:只允许两构件相对转动的运动副。
若两构件之一是固定不动的,则称为固定铰链;若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都是运动的,则称为活动铰链。
表示方法:②移动副:只允许两构件沿某一直线做相对移动的运动副。
表示方法:③球面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
(2)高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
如轮齿啮合。
(三)低副和高副的特点:1、低副和高副由于直接接触部分的几何特性不同,因而在使用上各有优缺点。
2、组成高副的构件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对应运动,但由于点或线接触,因而接触处的单位压力大,容易磨损,寿命短。
3、低副承受载荷时,单位压力小,因此承载能力大,低副构件容易制作和维修,但摩擦损失比高副大,效率低。
2.2 传动原理图一、传动原理图的定义:1、仅表示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
2、包括从原动机开始的整个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时,应绘制传动原理图。
二、绘制传动原理图的目的:由于服装机械大多具有结构紧凑、可视性差、运动复杂的特点,绘制传动原理图有助于了解机器各构件的构造、传动方式、运动特性及调试部位。
三、机构运动简图:为了便于研究机构的运动,可以撇开构件、运动副的外形和具体构造,而只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表示机构的组成和传动情况。
这样绘制出能够准确表达机构运动特性的简明图形就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四、机构示意图:1、只是为了表明机构的运动状态或各构件的相互关系,也可以不按比例来绘制运动简图,通常把这样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2、以上两种一般只绘制某一个或几个执行机构、传动或驱动机构。
五、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和步骤:1、全面了解机构的组成和运动情况,明确机构中的运动件、机架、原动件和执行件,然后沿着运动传动路线分析构件的相对运动关系,弄清运动副的性质(构件用数字编号,运动副用字母代表)。
2、选择视图面,一般选择与各构件运动平面相互平行的面作为绘制简图的视图面。
这样容易表达清楚。
3、测量尺寸,选择适当的比例。
4、用运动副及构件符号绘制出机构简图(从主动件开始依次绘图)。
2.3 服装机械常见结构服装机械常见的机构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一、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是由一些刚性构件用低副联接而成的机构。
缝纫机中广泛采用这种机构以实现刺料、送料、摆针、落刀等动作。
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两杆机构,如电动机、风机等,但要能满足运动转换的要求,必须用四杆机构以及四杆以上的多杆机构。
I.四杆机构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曲柄摇杆机构1、定义: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若一为曲柄,另一个为摇杆,则称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
2、曲柄摇杆机构的作用:将曲柄的回转运动转换成摇杆的往复摆动;或将摇杆的往复摆动转换成曲柄的转动。
例如: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机构,脚踏板往复摆动(摇杆),通过连杆,传动曲轴完成整周回转。
摇杆作为主动件。
而在工业平缝机抬牙机构中,曲柄很短,所以采用偏心轮。
3、相关定义:(1)铰链四杆机构:将四个构件一四个转动副(铰链)联接而成的平面机构。
(2)连架杆:铰链四杆机构中与机架相连的构件。
(3)曲柄:连架杆若能绕机架做整周转动,则称为曲柄。
(4)摇杆:连架杆若只能绕机架在小于360度的范围内作往复摆动,则称为摇杆。
(5)连杆:与连架杆相连的构件。
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二)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若均为摇杆,则称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如港口用起重吊机是典型的双摇杆机构,钓钩的移动轨迹近似水平线。
(三)曲柄滑块机构:该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即把摇杆做成滑块形式。
(四)摆动导杆机构在导杆机构中,如果导杆能做整周运动,则称为回转导杆机构,如果导杆仅能在某一角度范围内往复摆动,则称摆动导杆机构。
图a)为曲柄滑块机构,若将曲柄1作为机架,连杆2作为主动件,则连杆2和构件4将分别绕铰链B和A做转动,如图b)所示。
若AB<BC,则杆2、4可做整周回转,故称为转动导杆机构;若AB>BC,则杆4只能做做往复摆动,故称为摆动导杆机构。
II.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1、优点:由于低副是面接触,压强低,磨损小(寿命长),而且构成运动副的表面为圆柱面或平面,制作简单。
2、缺点是:由于低副中存在间隙,机构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差,往往由于运动副的增加,造成较大的累积误差;另外,平面连杆机构不易精确地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
3、因此,平面连杆机构常用于速度较低的场合。
二、凸轮机构(一)凸轮机构的组成、作用、应用:1、凸轮机构的组成: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部分组成,属于高副机构。
2、凸轮机构的作用:将凸轮的连续转动或移动转换为从动件的连续或不连续的运动或摆动。
3、凸轮机构的应用:缝纫设备中,许多构件要求完成复杂,精确地运动,而凸轮机构利用凸轮特定的轮廓曲面,可推动从动件完成预定的运动。
因此,凸轮机构在各类缝纫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凸轮机构特点1、优点:由于这种机构结构紧凑,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自动机械或半自动机械中。
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便于准确地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
2、缺点: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构件易磨损,不适应高速运动,传递动件受限制,另外高精度凸轮加工比较困难。
(三)凸轮机构的类型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1)盘形凸轮:它是凸轮的最基本型式。
这种凸轮是一个绕固定轴转动并且具有变化半径的盘形零件。
(2)圆柱凸轮:将移动凸轮卷成圆柱体即成为圆柱凸轮。
(3)移动凸轮:当盘形凸轮的回转中心趋于无穷远时,凸轮相对机架作直线运动,这种凸轮称为移动凸轮。
2、按从动件类型分类(1)尖端从动件结构最简单,尖顶能与任何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触,以实现从动件的任意运动规律。
但因尖顶易磨损,仅适用于轻载低速凸轮结构。
(2)滚子从动件滚子从动杆的一端装有可自由转动的滚子,滚子与凸轮之间为滚动摩擦,磨损较小,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因此应用最普遍。
(3)平底从动件平底从动杆的一端为平面,直接与凸轮轮廓相接触。
若不考虑摩擦,凸轮对从动件的作用力始终垂直于端平面,传动效率高,且与接触面间易形成油膜,利于润滑,所以常用于高速凸轮机构。
它的缺点是不能用于凸轮轮廓有凹曲线的凸轮机构中。
3、按凸轮与从动件的锁合方式分类(1)力锁合:依靠重力或弹簧力来保证锁合。
(2)结构锁合:依靠凸轮和从动件的结构来实现。
如套结机、钉扣机、锁眼机的凸轮和转子。
三、齿轮机构(一)齿轮机构的用途齿轮传动是近代机械传动中用得最多的传动形式之一。
它不仅可以用于传递运动(如各种仪表机构),而且可用于传递动力(如常见的各种减速装置、机床传递系统等)。
(二)齿轮机构的特点1、优点:(1)能保证传动比恒定不变;(2)适用的载荷和速度范围广,传递的功率可由很小到几万千瓦,圆周速度可达150m/s;(3)结构紧凑;(4)效率高,一般效率η=0.94-0.99;(5)工作可靠且寿命长。
2、缺点:(1)对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较高,若齿轮制造精度低,传动时的振动和噪音就大;(2)不适宜两轴间距离大的传动。
(三)齿轮机构的分类:1、平面齿轮机构(1)直齿圆柱齿轮特点:直齿轮啮合时,齿面的接触线与齿轮的轴线平行。
直齿圆柱齿轮啮合是沿整个齿宽同时进入啮合和退出啮合的,轮齿上的载荷突然加上和卸掉,所以传动平稳性差,容易造成冲击和噪音,而且对制造误差很敏感,齿廓磨损不均匀。
一般不适用于高速、重载的传动。
(2)斜齿轮啮合特点:两斜齿啮合传动时,从啮合开始,其齿面上的接触线先由短变长,然后由长变短,直至脱离啮合。
这样不但延长了每对轮齿啮合时间,增加了重合度;而且两轮轮齿是逐渐进入啮合,减小了传动时的冲击、振动噪音,从而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
适用于高速重载机械。
缺点是运转时会产生轴向推力,造成机械振动,需安装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
(3)人字齿轮机构特点:左右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轴向力互相抵消,一般螺旋角β=25°-35°,但制造困难,一般用于高速大动力传动中。
2、相交轴齿轮机构两齿轮的传动轴线相交于一点,这是一种空间齿轮机构。
3、涡轮蜗杆机构(1)定义:在一对螺旋齿轮传动中,当小轮的直径很小且螺旋角很大时,则齿轮就变成几条绕在圆柱面上的螺旋齿,很像一个螺杆,故称蜗杆。
而大轮直径大,螺旋角小,称为蜗轮。
一般蜗杆齿数(或称头数),一般为1~4。
主动件一般是蜗杆。
(2)蜗轮蜗杆机构的特点:①传动工作平稳,噪音低,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单级传动比为8~80);②但传动效率低(一般效率70%~80%),易磨损、发热,制造成本高,轴向力大,常用于传动比较大,结构要求紧凑,传动功率不大的场合。
(3)应用:由于可以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在套结机、钉扣机、锁眼机等专用缝纫机中应用非常普遍。
附:一、问题与思考1、简述服装机械特点及绘制传动原理图的目的。
2、简述绘制传动原理图的步骤。
3、简述低副和高副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