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处理系统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36
先进炼油化工技术原油评价及原油数据库系统原油评价广泛应用于原油采购、加工排产、炼油厂设计、流程优化、技改技措等生产环节。
准确丰富的原油评价数据是 炼油厂生产的基础,是提高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数据。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原油评价历史悠久,技 术成熟,是国内行业的权威和技术引领者。
60多年来,评价的原油超过]000个,为国内外几十家客户提供原油评价月服务。
原油评价数据库广泛应用于原油采购、原油排产、计划优化等炼油环节。
原油采购成本是炼油厂加工成本的重头,原油 的,性质影响到炼油厂全流程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原油评价数据库系统是炼油资源优化和加工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基础。
通过对原油进行实沸点蒸馏及对原油,性质、馏分油性质进行分析,可对其加工性能进行评价。
涉及的分析方法基本采 用国家标准(GB)和行业标准(SH)。
个别项目,如四组分分析,采用了石科院的试验方法。
这些方法绝大部分等效或 等同于ISO 标准或 ASTM 标准,如实沸点蒸馏,是根据ASTM D-2892和ASTM D-5236标准,在德国i-FISCHER 生产的2892CC-50L 和5236CC-20L 型蒸馏设备上进行的。
其他性质,如馏程、密度、残炭、硫含量等项目也是在 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化仪器上测试的。
同时还可根据客户需求对润滑油潜含量、沥青,性质、原油腐蚀性、原油混合相容 性进行实验研究及评价。
对于实际炼油厂样品,还可以进行全厂采样,做全厂硫平衡和酸平衡,并对硫和酸等杂原子 化合物进行碳数和类型分析表征。
2 ..................."':":';;:;:“开拓更广更深的领域L —■ 60年历史■现代分析仪器和方■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超过1000个法的应用■酸腐蚀和硫腐蚀原油■采用ISO 或ASTM ■评价方法的标准化■基本涵盖中国所标准蹄方法■原油评价软件开发有油种及世界大■采用软件管赣油■数据关联和原油快部分油种働城库舷术石科院原油评价数据库系统是由几十年积累的原油评价数据及其相应的应用软件组成。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操作规程原油系统操作规程编号:WI/ C4-01版本:C4编制:工程设备部、生产部审核:陈珊珊日期:2009/10/10批准:陈坚日期:2009/11/02受控状态:受控目录第一章一库区原油系统操作概述1. 作业程序规定2. 原油储罐的操作3. 输油泵的操作4. 计量系统的操作5. 阀门的操作6. 输油臂的操作7. 登船塔的操作8. 激光靠泊系统的操作9. 泄压系统的操作10. 排污(底)油系统的操作11. 加热系统的操作12. 系统操作的安全事项和环境管理第二章二库区原油系统操作概述1. 原油储罐的操作2. 输油泵的操作3. 计量系统的操作4. 阀门的操作5. 泄压系统的操作6. 排污油系统的操作7. 系统操作的安全事项和环境管理第一章一库区原油系统操作概述本规程适用于岙山库区原油系统的运行操作。
岙山库区原油运行系统是由31台钢质外浮顶油罐,一座输油泵房,一座燃料油泵房,一座奥里油泵房,一座航煤泵房,一座柴油泵房,一座计量站,二个泊位等各种设施经输油管线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输油系统。
其中一期工程二台非保温罐,二台保温油罐;一扩工程四台保温罐;二期一阶段工程四台保温罐;二期二阶段工程六台保温罐;三期一阶段工程四台非保温罐;三期二阶段工程三台保温罐;兴源成品油一阶段六台保温罐共计174万立方。
功能介绍:本系统可实现原油卸船入罐储存,装船外运,罐与罐之间的循环,保温储存及二个泊位二条船之间的过驳等作业。
本系统1 #泊位最大卸油能力:12000m3/h最大装船能力:6000m3/h2 #泊位最大卸油能力:5100m3/h最大装船能力:5100m3/h1. 作业程序规定1.1 作业是指油船靠泊、油品装卸、倒罐、循环、油品混兑、计量、油污水接卸处理。
1.2 原油系统运行作业程序:生产部储运调度科根椐执行部门的船舶抵港通知单,编制《作业计划书》, 各岗位依据《作业计划书》及调度指令完成作业。
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操作规程原油系统操作规程编号:WI/ C4-01版本:C4编制:工程设备部、生产部审核:陈珊珊日期:2009/10/10批准:陈坚日期:2009/11/02受控状态:受控目录第一章一库区原油系统操作概述1. 作业程序规定2. 原油储罐的操作3. 输油泵的操作4. 计量系统的操作5. 阀门的操作6. 输油臂的操作7. 登船塔的操作8. 激光靠泊系统的操作9. 泄压系统的操作10. 排污(底)油系统的操作11. 加热系统的操作12. 系统操作的安全事项和环境管理第二章二库区原油系统操作概述1. 原油储罐的操作2. 输油泵的操作3. 计量系统的操作4. 阀门的操作5. 泄压系统的操作6. 排污油系统的操作7. 系统操作的安全事项和环境管理第一章一库区原油系统操作概述本规程适用于岙山库区原油系统的运行操作。
岙山库区原油运行系统是由31台钢质外浮顶油罐,一座输油泵房,一座燃料油泵房,一座奥里油泵房,一座航煤泵房,一座柴油泵房,一座计量站,二个泊位等各种设施经输油管线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输油系统。
其中一期工程二台非保温罐,二台保温油罐;一扩工程四台保温罐;二期一阶段工程四台保温罐;二期二阶段工程六台保温罐;三期一阶段工程四台非保温罐;三期二阶段工程三台保温罐;兴源成品油一阶段六台保温罐共计174万立方。
功能介绍:本系统可实现原油卸船入罐储存,装船外运,罐与罐之间的循环,保温储存及二个泊位二条船之间的过驳等作业。
本系统1 #泊位最大卸油能力:12000m3/h最大装船能力:6000m3/h2 #泊位最大卸油能力:5100m3/h最大装船能力:5100m3/h1. 作业程序规定1.1 作业是指油船靠泊、油品装卸、倒罐、循环、油品混兑、计量、油污水接卸处理。
1.2 原油系统运行作业程序:生产部储运调度科根椐执行部门的船舶抵港通知单,编制《作业计划书》, 各岗位依据《作业计划书》及调度指令完成作业。
原油洗舱程序以及惰气系统之操作与保养1.原油洗舱系统1.1应该执行原油洗舱的舱数:在卸油过程或者在航行中有部分舱间已经卸干的舱间,除了不适合的油品或者输油站有特别规定外,应尽可能全数执行原油洗舱。
如果无法全数原油洗舱,依MARPOL规定每个航次至少应清洗全部货舱的25%,再加上重压载货舱(HEA VY BALLAST TANK)1.2不适合原油洗舱的油品可以由IMO出版的CRUDE OIL WASHING SYSTEM查出,并载明于原油洗舱手册内,现将不适合原油洗舱的油品列出:A.在卸油当时的货油温度,油品的黏度不得超过600CSTB.在卸油之当时货温必须大于熔点10℃以上C.洗舱油应避免残存于洗舱管路凝固D.提供下列部分不适合原油洗舱之油品名,以供参考:Amna Ardjuna Boscan Bu Attifel Cabinda Cinta Duri CambaJatibarangLabuanLagunaLagunillasLucinaMayaMinas(Sumatra Heavy)Minas(Sumatra Light)SarirShengliTspisTia Juana PesadoTila1.3原油洗舱手册:依IMO规定各轮应该备有原油洗舱手册,并经船级社认可签认,以实施原油洗舱以及海水洗舱时应考虑参考使用,并为IOPP证书认证时不可缺少的必备文件,需要妥善保管,善加利用。
1.4洗舱的范围与管路压力上层洗舱(TOP W ASH OR SIDE W ASH):洗舱机应设定自30°--MAX--30°如果因时间限制可设定自120°--30°。
底部洗舱(BOTTOM WASH):洗舱机应设定自30°--0°--30°--0°全程洗舱(FULL CYCLE):洗舱机应设定0°--120°--0°--30°--0°洗舱时甲板管路压力应至少为7Kg/cm2 但是不大于9 Kg/cm21.5洗舱的顺序a)应该将洗舱油的舱间先卸空,使用他舱货油洗舱后灌入干净的洗舱油。
目录第1章原油预热控制系统 (1)1.1 工程背景及说明 (1)1.2 CAD流程图 (2)第2章标准节流装置设计及计算程序设计 (3)2.1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 (3)2.2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数据 (5)第3章调节阀选型及计算 (6)3.1 调节阀的选择 (6)3.2调节阀口径计算 (7)第4章课程设计心得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1)第1章原油预热控制系统1.1 工程背景及说明精馏原稳主要由缓冲、换热、加热和分馏四部分组成。
由转油站来的脱水净化原油(50度),进入卧式密闭缓冲罐,用进料泵增压换热器去原油加热炉升温至200~220度,然后进入稳定他进行稳定,稳定只设精馏塔。
原油稳定装置缓冲-换热部分工艺流程中,原有缓冲101-1/2及其配套设施可构成冗余系统,接收油站来油,并进行初步的油气分离。
脱出气送深冷装置,原油经泵101-1/2输入罐101-1/2 1012-1/2与泵101-1/2输入的稳油换热后输往加热炉。
图1-1工艺流程图图1-1为原油预热控制系统流程图。
两套单回路系统:液位选择报警(LSA102A/B)和气动调节阀(DG200/150)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原油的流量来控制原油缓冲罐101-1/2的液位:压力指示控制器(PIC101)和气动调节阀构成另一套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脱出天燃气管道的压力。
一套串级控制系统:液位变送器(LT101A/B)输出信号经液位电磁阀激动器计算机处理,与流量记录累计控制器(FRQC101)的信号共同作为流量控制器(FC101)的输入构成串级控制系统,控制换热罐101-1/2及102-1/2的进油流量。
此外,还有压力指示,液位指示液位指示报警,流量计记录和液位记录控制报警各类控制及显示仪表若干。
1.2 CAD流程图图1-2 CAD工艺流程图图1-2为原油预热控制系统流程图。
两套单回路系统:液位选择报警(LSA102A/B)和气动调节阀(DG200/150)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原油的流量来控制原油缓冲罐101-1/2的液位:压力指示控制器(PIC101)和气动调节阀构成另一套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脱出天燃气管道的压力。
稀油站的工作原理稀油站是一种用于处理原油中含有高含量稀油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原油分离、稀油回收和废水处理三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稀油站的工作原理。
一、原油分离原油分离是稀油站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原油中的稀油和水分离开来。
首先,原油通过管道输送到稀油站,并经过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然后,原油进入分离器,在分离器内部,原油与一定比例的注水混合,形成乳状液。
乳状液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器,通过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等方式,将稀油和水分离开来。
分离后的稀油被收集起来,用于后续的处理和利用,而分离出的水则进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二、稀油回收稀油回收是稀油站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将分离出的稀油进行回收和提纯。
分离出的稀油首先经过初步的过滤和除杂处理,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
然后,稀油进入脱水塔,通过加热和蒸发的方式,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提高稀油的纯度和质量。
脱水后的稀油再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器和精馏塔,进一步提纯和分离,得到高纯度的稀油产品。
稀油产品可以用于石化行业的生产和加工,也可以作为燃料使用。
三、废水处理废水处理是稀油站的第三步,其目的是对分离出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分离出的废水首先经过初步的沉淀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然后,废水进入生物处理系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分解。
生物处理后的废水再经过沉淀池和过滤器等设备,去除其中的残留固体和杂质。
最后,经过消毒和中和等处理,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安全排放或进一步利用。
总结:稀油站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原油分离、稀油回收和废水处理三个步骤。
通过分离器、分离塔、脱水塔、精馏塔等设备,将原油中的稀油和水分离开来,并将稀油进行回收和提纯。
同时,通过沉淀池、过滤器、生物处理系统等设备,对分离出的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稀油站的工作原理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原油处理方式,能够实现原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废水的安全处理。
井口平台包括BZ29-4WHPC 、BZ35-2WHPB 、KL10-1WHPA 、BZ28-2WHPA 等26座有人驻守平台和CFD18-1WHP 、BZ26-3WHPB 、BZ34-1WHPB 等9座无人驻守平台。
通过对各平台油气系统处理能力要求等关键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处理流程和能力进行统计、归纳,形成最终的标准化处理系列及标准化设计建议。
2 油气处理系统分析海上平台油气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原油处理系统和天然气压缩机处理系统。
原油处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原油分离级数、各级分离器处理效果,一级分离器停留时间和处理规模。
天然气压缩机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处理级数和处理规模。
2.1 中心平台根据18座样本平台,按照油品性质分为轻质、中质、重质原油三类油品,其中轻质原油处理平台5座,中质原油处理平台6座,重质原油处理平台7座。
根据统计各平台流程,“一级分离+二级分离+电脱水”的流程出现12次,“一级分离”的流程出现3次,“一级分离+二级分离”的流程出现2次,“一级分离+二级分离+三级分离”的流程出现1次。
因此,对于轻质、中质、重质原油三类油品,除部分平台依托下游平台处理以及轻质原油涉及二级分离以外,均定为一级分离+二级分离+电脱水的处理流程。
另外,根据各油田的分离器停留时间及含水率统计情况分析,初步定义一级分离器出口含水30%~50%,二级分离器出口含水不高于10%~30%,电脱水器出口含水率0.5%~2%。
同时根据平台的配产数据和原油系统处理能力,将一级分离器油水处理能力进行组合,可将平台配产分为4档,初步实0 引言自渤海油田第一个海上平台投产以来,目前共有45个油气田进行开发建设,其中包括153座海上平台、242条共计约2 160公里海底管线、6个陆上终端和5条FPSO 。
随着海上生产设施的逐渐增多,海洋平台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若对渤海油田的生产设施加以总结归纳,定制一套适用于渤海油田设计的标准化工艺流程,不仅能够加快进度,节省时间,又能保证设计质量,节约投资成本[1]。
油田集输系统技术引言油田集输系统是指将采油平台产出的原油和天然气从油田运输到终端处理设施的一系列技术和设备。
这些系统不仅需要高效地将油气从采油平台输送出来,还需要保证输送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
本文将介绍油田集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 采油平台采油平台是油田集输系统的起点,也是油田内最关键的设施之一。
采油平台通过井口设备将原油和天然气从井下抽上来,并进行初步的分离处理。
井口设备包括沉积器、分隔器、压力表等。
采油平台还配备有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井口的产量和压力变化。
2. 输送管道输送管道是油田集输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输送管道需要经过地下和水下等复杂环境,因此其设计和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常用的输送管道材料包括碳钢、合金钢和玻璃钢等。
另外,管道内部的防腐涂层和保温层也是必备的,以保证输送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3. 压力管理油田集输系统中的压力管理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
压力管理包括管道内部和外部的压力监测与控制。
内部压力监测主要通过传感器来实现,而外部压力控制则通过调整泵站的工作状态来实现。
采用先进的压力管理技术可以有效预防管道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发生。
4. 分离处理原油和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需要进行分离处理,以便进一步提纯和利用。
常用的分离处理设备包括分离器、沉积器和过滤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将固体颗粒、液体和气体分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5. 优化控制优化控制是油田集输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可以使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优化控制主要包括流量控制、温度控制和密度控制等。
采用先进的优化控制技术可以提高输送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安全监测安全监测是油田集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监测主要包括对管道和设备的定期检查、泄漏检测和火灾监测等。
这些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预防。
7. 环保措施油田集输系统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