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城镇”最美小镇规划设计案例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3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坐落于长沙县果园镇西北部,接近长沙市三环,处在长沙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距长沙县城10分钟车程,距市区25分钟车程。
是以浔龙河1.4万余亩原生山河资源(包括近8000亩山地,2000余亩水域,以及4800余亩建设用地)为基础,结合全球最前沿的小镇规划与本土人文风情而打造的世界级田园综合体,旨在为湖南呈现一个既生态环保又原味浓情的理想小镇。
项目依托生态农业基础,充分结合政府PPP模式,围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宜居城镇来营造乐农、慢游、宜居的生活之境,形成了以景观农业+旅游产业+生态居住为产业核心,以颐养产业、第二居所、亲子产业、文创产业、农业产业为辐射产业的整体布局规划。
建设成就: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公布190个宜居示范小镇和575个宜居示范村庄中,湖南长沙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被纳入第四批宜居示范村庄之列,成为湖南农村“公共工程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城乡一体化探索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功案例。
案例意义:浔龙河生态城镇模式,是棕榈股份“穷山恶水如何变成青山绿水,青山绿水又如何成为金山银山”的成功范例。
项目按照“政府推动和监管、企业市场运作、基层组织保障、群众参与决策”的方式,通过村民集中居住促进公共服务集中推进、环境集中保护和资本集中下乡,让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有机融合,形成新型农村社区,既实现了当地村民就地城镇化,又打通了城市居民下乡的通道;通过土地集中流转,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山水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现代休闲旅游和小城镇商居开发建设的一、二、三产业,促进村民就地就业,进而形成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
项目基础条件1 地理区位项目位于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区位优势明显,接近长沙市三环,处在长沙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距长沙县城10分钟车程,距市区25分钟车程,距黄花国际机场25分钟车程。
2 土地人口现有土地总面积11584亩,其中耕地1177亩、林地6645亩、水塘197亩、宅基地573亩、公共道路512亩、其它2472.95亩;有13个村民小组、472户,户籍人口1562人。
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生活于一体,跨产业、跨功能的综合体。
发展田园综合体需要做到发展优势项,做出特色,保存长久生命力,这样才能使之得到循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田园综合体建设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力图归纳总结田园综合体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及对投资田园综合体的启示。
一、台湾清境农场——“小瑞士”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台湾农业的成功转型,甚至可以说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产”融合促进了台湾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
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已经走红国际市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的游客不断增多。
清境农场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经典项目之一,创建于1961 年,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临近合欢山,面积700 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的美名,是台湾最优质的高山度假胜地。
清境乡村农场利用优质的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场和风情民宿,吸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的山地田园风光。
清境乡村花园-- 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花草草所交织成的百花风貌,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世界,清境农场也因此而有“小瑞士” 之美名。
登高远眺清境云雾,山岚徐徐弥漫,如梦如幻,小瑞士花国又有了“雾上桃源”这一美称。
“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落羽松步道”、“主题花园”等,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欧洲花园般的景色让民众可以放松身心,别有洞天的景色,辽阔的绿意,遍洒的花海,使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
清境乡村亲子体验—海拔2000 多米的草原上,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更可以和羊咩咩合影,分队表演令人赞叹,工作人员会给小朋友讲解羊咩咩的趣事,讲述清境农场的历史。
大溪花海农庄是春天常在的地方,台湾人气剧《流星花园》里面的薰衣草花海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徜徉花海中,品尝地道的熏衣草奶茶,大人小孩都乐在其中。
六福村主题乐园,有原始的非洲部落、西部牛仔、阿拉伯皇宮等。
乡村振兴10个案例解析,如何做?2018-04-10至道空间来源:景观中国网(ID:LACweb)乡村建筑设计01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江南村落,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与生活条件,当地政府决定外迁居民,并在老村落的南侧进行回迁安置。
设计试图从类型学的思考角度抽象共性特点,还原空间原型,尝试以较少的基本单元通过组织规则实现多样性的聚落形态,形成带有公共院落的规模组团,与传统行列式布局相比,在土地节约性、庭院空间的层次性和私密性上都有显著提升。
02安吉山川乡村记忆馆地块位于安吉山川乡船村主干道边,紧邻溪水,建筑原始状态很差,屋面瓦、墙体基本报废,只有几根红砖柱和木屋架尚能加固使用。
设计师在大空间中尽量多的设置天窗,使风景最大化的映入室内,也尽可能减少对周边民宅的干扰。
施工中大量使用就地取材的乡土材料,门窗由村里的老工匠制作。
03莫干山大乐之野庾村民宿民宿位于浙江莫干山镇庾村国营时期蚕种厂的西侧,旧有的建筑散落在场地上,有些已破旧坍塌,树木填充了村落肌理的剩余空间。
设计采取风景内化的策略,不仅是建立对于不利外部的防御性,反之也让被渗透的内部成为景观中一部分。
同时民宿也为小镇提供了可共享的公共空间造就了公共区与民宿之间特殊的流线关系,和多样的游走体验。
04木兰围场自古以来的建筑形象功能就与符号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本案建造场所是一片大草原,如何的建筑才能不违和的融入场所呢?我们试图从蒙古包中寻求灵感,其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却是草原的图腾。
我们以传统的蒙古包为母题,从平面,立面到装饰纹样,向传统精神致敬。
乡村景观设计05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将动态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景观体验来设计,使埋没于偏远贫困地区达数十年之久的城头山遗址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不仅保护了古城遗址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而且还将其发展成为了具有旅游休闲价值的参观和体验区。
作品展示了景观设计是如何将一个湮没无闻的考古遗址转变为一个能给当地发展带来效益的集教育性、娱乐性、生产性及经济性于一体的文化游览区。
以乡村旅游为主的农业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浅析——以溧阳上兴花村规划为例发布时间:2023-03-16T07:22:27.34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2期作者:姜梦姣[导读] 乡村旅游既融合三产,又连通城乡,更富含“乡愁”,适应城市群居民日益增长的周边短途休闲度假消费需求,呈现出超出一般旅游业态的蓬勃活力,成为一股新的潮流。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摘要:当前,乡村振兴受到国家及人民的高度重视,为有效地解决乡村快速发展导致的各类社会问题,乡村旅游日渐兴起,建设逐渐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文主要根据溧阳上兴花村规划,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特色小镇;规划策略1.研究背景1.1政策背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溧阳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聚焦特色优势,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标杆。
我国始终将“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乡村发展一直是各大政策聚焦的一大重点问题。
以全域旅游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乡村发展的新热点。
1.2市场现状乡村旅游既融合三产,又连通城乡,更富含“乡愁”,适应城市群居民日益增长的周边短途休闲度假消费需求,呈现出超出一般旅游业态的蓬勃活力,成为一股新的潮流。
然而我国乡村旅游目前仍有配套设施落后导致体验感差、大拆大建破坏生态环境、批量生产缺乏新意同质化现象严重、粗放经营管理混乱、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等诸多问题。
2.溧阳上兴镇花村特色规划发展路径2.1基本概况上兴镇隶属于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地处溧阳市西北,东与竹箦镇相邻,南与南渡镇接壤,西与溧水县白马镇、高淳县桠溪镇毗邻,北与句容市天王镇毗连,镇人民政府距溧阳市人民政府27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45.6平方千米。
上兴镇是溧阳西门户、南京后花园,它接轨南京,是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图2-1)。
基地位于镇区中心片区,西接曹山风景区,东接产业集聚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现代农庄规划精选案例赏析江苏常州武进区湖塘镇现代农业乐园----湖塘镇作为常州市武进区的城市中心区,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湖塘镇产业功能、商业休闲与住宅配套等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城乡统筹建设需要寻找新的突破与发展路径。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现代农业乐园项目策划》中,创新性的运用了"村园合一,寓农于乐"的手法,进行新型现代农业乐园的打造。
通过对美丽乡村的环境营造,乡土游乐活动、民俗体验活动的开发,与周边项目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打造华东地区城乡统筹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新亮点。
一、项目背景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现代农业乐园项目地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青洋路以东,采菱港以西,规划面积1666亩。
本项目规划范围内自然生态资源良好,有大部分农业用地,鱼塘众多,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和渔业养殖。
三勤当地的农耕历史久远,遗留下来众多的农耕民俗文化、南田文化,为项目开发农业乐园提供了入手点。
项目地内已有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良绿花卉产业园、龙安园林、常州牡丹园、天水渔业等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为项目奠定了一定的农业科技资源基础。
但是,项目地内包含500KV、220KV的高压走廊和一条微波走廊,在建设上受到一些控制或限制,高压走廊在规划布局时需要特别考虑,不得布置建筑物,但可用于其它功能的用地(如游步道、绿地等)。
二、"村园合一,寓农于乐"式现代农业乐园策划思路农业旅游项目该如何创新,与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相协调,是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对该现代农业乐园项目进行策划时主要考虑的问题。
经过研究讨论,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最终确立了该项目的规划思路:以"村园合一,寓农于乐"为目标,打造"乡土、乡情、乡趣"的特色产品,达到"配套城市、服务市民、自我造血,富民富村"的目标,在尽可能小的土地调整、拆迁与新建的前提下,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通过对农业、农事活动的休闲娱乐化转换,拓宽传统农业功能与农民收益方式。
18个美丽乡村设计经典案例!乡村振兴就要这样搞二十大以来乡村发展迎来新的转折理想田园生活重构乡村美学认知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宜居空间最美的18个美丽乡村改造建设案例和大家一起分享01山东淄博红叶柿岩项目读道文旅规划设计开业首年接待120万游客,中国最【红】景区景区位于淄博博山区,以齐长城文化、万亩原生红叶为基地,通过项目主题再造为撬动引爆,以网红电视剧为品牌推广,项目落地后首个十一小长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位列山东省同期新开业景区(收费)中游客数第一名。
项目地位于博山区西南4.6公里,地处原始古老峡谷之中,群山环抱,具有独特原生态乡村气息,有至今保留完好的明清石材建筑。
影视剧取景地、举办红叶节、山地马拉松等标签使得项目地旅游发展有一定基础,但是现状建设项目较分散,时间、空间维度跨度较大,如何化零为整成为面临的首要问题。
规划深挖“长城、琉璃、红叶、山水、古村”五大资源,设计全国首个全长2.2公里五层回旋漂流成为网红IP,搭建了琉璃栈道、琉璃天桥、琉璃佛、悬空寺、圆梦塔等一批次网红场景,导入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绿水青山带笑颜》拍摄基地。
实现山水资源、村落建筑、业态团队的价值提升,符合潮流化市场趋势。
旅游区落地投资约10亿,带动返乡就业1500人,年接待100万人,联动周边片区十几个乡村旅游,成为山东知名山岳主题旅游景区。
规划设计团队充分挖掘并利用项目地已有的“长城、琉璃、红叶、山水、古村民宿”五大资源,将自然要素与地方乡土文化充分结合,通过将资源产品化、资产化、旅游化来实现项目地资源兑现为旅游产品。
即运用智力整合、结合本土原始的旅游资源,策划、寻找、凝合品类,创新、聚焦出个性的旅游IP产品,用种种系统的建构活化出氛围、场景、玩法,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旅游需求,引爆旅游目的地,延伸旅游产业链,创造和获取市场价值。
特此,规划设计团队针对如上资源制定的五大发展策略为“兑现长城文化,打造艺术文化世界”、“文化、生态合二为一,打造“琉璃童话世界”、“生态、产业景观化,打造绚丽多彩世界”、“山水资源兑现,打造生态童话世界”、“乡村振兴,打造艺术乡村世界”。
都市微农业景观设计探析———记常州市杨桥古镇农业景观规划覃文勇,刘啟香(常州大学,江苏常州213164)当前都市用地寸土寸金,难以开展大面积的农业活动,微农业景观的成功实施将成为有效解决途径。
以常州市杨桥古镇农业景观规划为个案,分析探索都市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实现和营造适合使用者心理、生理和行为需求的人性化景观;拓宽农业的发展途径和农业景观的应用领域,为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微农业;景观设计;杨桥古镇;都市农业念还停留在宏观层面。
杨桥古镇周边存在大量旅游景点,开发成可食可赏的农业景点,竞争力大(图1)。
1.2设计构思及理念设计充分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同时增加城乡之间的互动。
促进农村生态文化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土地、生态、人文、劳力、资金等资源,这些要素在休闲农业这一新兴产业上得到有效的调整,推动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开辟农村就业的新渠道,休闲观光农业对就业人员的从业技能的要求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业门槛,在吸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民就业方面有优势。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打破了传统农业以及二、三产业的界限,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的局面。
设计理念采用“一体、和谐、共生”,即生态一体化、人居田园和谐化、景观旅游共生化。
在现有农业基础上,立足村庄原有的古镇风貌、绿色环保以及生态休闲的特点,充分利用村庄已有的农业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摘、可食、可赏”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村镇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村庄景观。
设计想法来源于实地考察过程中看见的桃花,以桃花为出发点,将桃花与叶子作为设计构图的母本,整体布局以曲线为主对区域功能进行划分。
道路规划确保了道路本身的流畅、自然及路面的质量,更注意所经地区的视觉观赏效果,使风景特征能够沿途展现出来,让游人感受到流畅的线形美,流动的景观美。
特色农业小镇建设案例与启示1.特色农业小镇建设案例“陵城西葫小镇”位于德州市陵城区以南5 km,地处全区万亩蔬菜大棚生产基地,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陵城西葫”的主产地。
该小镇中心是由原南李、前李、西李、后寺、王芽5 个行政村庄合并而成,同时辐射带动周边10 个村庄。
20 世纪90年代随着冬暖式大棚的推广普及,这5 个村的村民开始转为种植大棚蔬菜,为后来大棚蔬菜产业园区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五李社区”建设积累了经济资源。
传统乡村文化是该小镇的顺利建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五李”村从历史上本来就同根同源,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这对今后建设特色农业小镇有启发意义。
该社区先后荣获“省级文明社区”、“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荣誉称号,2012 年9月30 日,“五李社区”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典型案例登上央视《焦点访谈》栏目;2014 年1 月注册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引进了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和物联网智慧农业自动管理系统,大棚收益比原来传统模式种植方式提高2 倍;为了进一步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合作社引进了韩国西葫芦保鲜套袋技术,可以延长保鲜期20 d,提高了西葫芦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并于2014 年3 月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2015年与深圳智诺集团合作建设阴阳双面示范棚基地,并将阴阳双面示范棚建设融合进“特色生态农庄”项目中。
该小镇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社区居民主体地位的关系,做到规划目标起点高、操作过程全公开,实施阳光操作。
具体做到了“两气三高四全”:“两气”是指在房屋设计上“大气”、“洋气”;“三高”是指高端定位、高标准选材、高质量建设;“四全”是指全程阳光操作、全程群众参与、全程账目公开和全程审计监督。
具体工作中,积极探索了“广宣传、都参与;深调研、摸清脉;勤沟通、举措准;阳光做、民心稳”的“两区同建30字方针”,也被称为“五李模式”。
目前,该小镇立足自身优势,在乡村旅游、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上做好文章,力争建成全市“特色农业小镇”示范点。
“柑橘小镇”的建设案例:宁波象山县定塘镇打造国家级柑橘强镇一、定塘镇打造“柑橘小镇”的优势条件分析1、产业基础良好。
定塘镇是象山县柑橘种植大镇,全县柑橘种植面积10万余亩,定塘镇达2万余亩,优质柑橘品种红美人、春香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截止2016年,红美人柑橘面积达到6000亩,建成象山定塘国维果蔬专业合作社、象山定塘绿森果蔬专业合作社、象山定塘精创家庭农场、象山薛峰家庭农场、象山定塘阿权家庭农场、象山勃邦果蔬专业合作社等6大红美人柑橘示范基地。
其中柑橘产业成功创建了优质杂柑精品园。
象山县英姿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优质杂柑示范基地入选为宁波市现代农业精品园。
2、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定塘农业主导产业效益近几年总体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区势,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促进全镇农业产业显著提升;另外,社会资本投资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势头良好。
象山县综合实力强,民营经济发达,工商资本介入在为现代农业产业活跃,“田园定塘”是投资较为集中的区域,设施种养、农旅结合、农产品加工和经销等方向成为工商资本投资的热点。
3、现代农业服务框架基本成型。
“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机制健全、责任落实,运行效果良好;与科研院校的横向技术支撑体系稳固,实现常态化运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初步建立,以定塘龙兴公司、柑橘产业联盟为代表开展的社会化科技服务显现效果,以订单为纽带的“龙头企业(示范性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技术服务模式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托管模式也已启动示点,有效促进了全镇农业主导产业良种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4、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良好。
象山港大桥的建成通车,使象山县融入宁波1小时交通圈,融入杭州、上海3小时交通圈,巩固了象山县海洋经济桥头堡地位。
定塘离县城40分钟车程,南线沿海大道通过县道“马漕线”贯穿整全镇,“甬台温”高速复线新桥连接线已开建,届时定塘镇交通条件将更加优越。
依托“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宁波市现代农业先导区”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区”等平台建设,区域内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提升。
农业特色小镇经典案例分析之中国无锡田园东方一、地理位置无锡田园东方由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投资50亿元建成,项目位于无锡市阳山镇.地处我国的“长三角”地区,东邻上海、苏州,西接南京,南临太湖.北靠长江。
二、周边环境自然环境方面,“水蜜桃之乡”阳山镇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桃林大约2万亩,生态林7000多亩,山地约1O平方公里,素有“绿色大氧吧”的美誉。
旅游资源方面,阳山镇拥有亿年火山、万亩桃园、千年古刹,百年书院。
三、交通环境高铁:距苏州、常州15分钟左右、距上海45分钟车程;距上海浦东机场及南京禄口机场约1小时30分钟车程。
新长铁路、陆马快通、锡宜高速、342省道穿境而过,西环线对接市区高架、靠近京沪、沪宁高速。
四、核心竞争力依托自身在生态、苗木、景观、田园、文旅、置地及婚尚等业务板块上实现产业链高度整合和长期的行业积累,迎合了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与产业趋势。
五、项目内的旅游地产板块将田园东方居住板块的产品归类于旅游地产中的旅游度假地产。
因为这里购买的别墅主要用于度假.作为远离城市的“第二居所”,用来满足自己逃离都市,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
由于购买该项目地产的用途多为度假,非节假日的空住率较高,闲置的度假别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该旅游地产项目也推出了分时度假的模式.实现了业主与开发商的双赢。
六、运营模式项目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的产品功能,通过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复合功能。
七、盈利模式1.地产项目盈利。
田园东方地产销售是其获得利润重要的一环,在销售手段方面主要有预售和现售两种。
预售不仅可以取得与现售相同的高额利润,还可以保证项目开发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
田园东方地产项目销售带来的大量资金又会反哺其他项目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解决了旅游项目短期难以实现盈利的通病。
2.旅游项目盈利。
旅游项目亦是田园东方获得利润的重要来源,但旅游项目的盈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项目的经营也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
创意休闲农业设计:有机休闲农业观光度假小镇——山合水易“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业观光度假小镇”休闲农业规划设计——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休闲农业已经发展很久,陈旧的规划方式已经留不住游客。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开拓创新,设计出辽宁大连国际有机休闲农业观光度假小镇,成为了一项创意休闲农业设计的典范。
“男耕女织”的美好劳动场景是农耕文化的起源说,以有机种植和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农场正是能够再现农耕过程、带来农耕乐趣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和乡村旅游形式,期间的农业劳动的过程体验是一种良好的旅游资源,备受都市人的追捧。
项目简介:本项目是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关于有机旅游的一次规划设计,地点位于辽宁大连瓦房店市的炮台镇长岭村,柏岚村以西,沈大高速西约2公里处。
整个项目地以田园风光为主。
共有土地约41.9公顷,土地性质为一般农田地块北高南低,土地平坦,最大高差约2米。
目前项目地中种植着各类果树和农作物,正在进行有机种植土壤的培养工作。
该区域距离大连约50公里,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
通过项目策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完成,未来,将该区域建成以有机种植为核心,以休闲生活方式为主题,以田园体验、休闲度假、小型会议接待为功能的有机休闲农场。
文化特色:在项目中,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主要从以下十个要素下手,将农耕文化与一种极致的有机生活方式紧密得结合,其中包含,研有机(研究最新的有机科技和有机理念)、学有机(学习有机概念,有机产品,有机生活理念)、吃有机(有机蔬菜,有机果品)、住有机(帐篷、木屋,最贴近自然)、行有机(步行、人力车,远离拥堵、尾气)、游有机(沉浸在最接近自然的环境)、购有机(把有机食品带回家)、娱有机(在自然中嬉戏,自然中沉静,在自然中品味人生)、体有机(从事有氧体育活动,给身体最自然的)、悟有机(回归大自然,感悟天人合一)。
核心理念:本项目中,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紧扣有机主题,从细节创意——水塘、道路、植物等入手,原则上对其生长环境不做大型的调整,而是通过对周边景观提升、环境利用、借景、借势等手法,营造一种自然和谐的环境。
农业特色农村复合城镇成功案例:发展战略的盈利模式农业特色农村复合城镇成功案例:发展战略与盈利模式导向:田园综合体是一个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田园生活于一体的综合体,跨越产业和功能。
农村综合体的发展需要实现发展优势,打造特色,保持长期活力,实现循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农村综合体建设成功案例的基础上,试图总结出农村综合体的运作模式、盈利模式及其对农村综合体投资的启示。
首先,台湾“小瑞士”清景农场——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台湾农业的成功转型,“三产品”的整合促进了台湾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
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
来自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的游客正在增加。
景清农场是台湾经典的休闲农业项目之一。
成立于1961年,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
它靠近阿尔比齐亚山,占地700公顷,海拔1748米。
它有“雾中桃源”的美称。
它是台湾最高质量的避暑山庄。
景清农村农场利用优质的草原和山地景观资源,建造特色农场和定制小屋,吸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的山地田园风光。
清静农场总体规划线:汽车路线和六大步道有着深刻的意境。
六大步道能让人深刻感受到清晰环境的真实面貌。
位于青青草原周围的六条主要小径:大面积的茶园,绿草如茵,犹如[翠湖步道],与牛羊密切接触的是农场畜牧中心[畜牧步道],雪松林,寻求隐居与宁静。
享受森林浴的最佳地点是[柳树小径],日落风景的最佳视角是[日落小径],步步高是[步步高小径],最受欢迎的指标是全白法国菊花玛格丽特,这是非常欧洲风格的[玛格丽特小径]。
一组连接南北的小径是徒步旅行、徒步旅行和欣赏风景的连接网络。
点数:旅游中心、休闲中心和特色家居互为补充:草原、牧场、园林和茶园融为一体,分散景区节点,在草原、牧场、园林和茶园等各个区域创造不同主题的景观和娱乐活动。
在这片辽阔的仙境中,最受欢迎的景点是清景农场的青青草原,它以“羊咩剥秀”的招牌而闻名,深受大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