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综合英语教学改革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我国与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持续扩大,而且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社会越来越需要既有专业技术特长又有一定英语应用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因为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现在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他们的英语水平在中学时期便成绩平平,有的甚至很差,对英语厌学、弃学现象严重。
学生学了七、八年的英语仍然是口难开、笔难动。
当前,如何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使英语真正使成为学生娴熟的技能,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独立学院亦如此。
1当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1)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
独立学院学生属第三批录取的本科生,录取分数与二本有较大差别。
以近几年湖北省招生录取分数线为例,二本与三本的分数差在40-80分左右。
同时我们还发现教学班级内学生个人英语成绩差别较大,以我们学校为例,一个教学班内最高分有120多分,最低分只有39分。
让英语基础相差如此悬殊的学生坐在同一个课堂上听课,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为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任课教师统一教学的水准不好把握,使教学的难度明显增大。
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要求本科学生毕业英语应该达到四级水平,在这种要求下,教师和学生都有沉重的负担,时间一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2)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作为主角处于主动的地位,学生仅仅被动地接受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每篇课文的讲授内容一般都是领读生词、讲解课文、分析语法、做做练习、对对答案,现在学生都有跟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这种八股式的教学方式,早已使他们失去了“好奇心”,他们往往是不爱问、不想问,也不知道如何问,这样的课堂教学其效果能理想吗?(3)英语教学师资不足。
长期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受大学扩招的影响,大学英语师资短缺。
一是数量上的短缺,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当前我国讲授大学英语课的师生比是1:130,在湖北省的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师每周的教学工作量为12课时,而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每周教学工作量高达16课时,有的老师甚至高达20课时。
独立学院英语精读教学改革刍议摘要:作为我国高校领域诞生的新力量和新模式,独立学院成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然后,随着目前独立学院脱离母体的改革不断深入和当前英语专业面临的新形式和新挑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改革迫在眉睫。
英语精读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本专业必修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英语精读的改革成败直接影响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改革成果,如何通过英语精读课堂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使其具备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是改革的关键。
作为一线教学教师,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高校英语精读教学改革1 独立学院英语精读课存在的问题1.1 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思想落后独立学院过去的发展一直是遵循和模仿挂靠大学的模式,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与公立母体学校如出一辙,没有自己特色的培养目标和与之相关的课程设置标准,人才培养的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教学实践环节,由于大部分学校过分的强调四、六级的通过率,形成教师上课讲知识、讲语法多,而轻视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局面。
这种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刻板。
灌输式的教法使学生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和灵活性,导致学生过分依赖课堂教学、被动学习的恶性循环。
长久以来,我国英语专业把语法和阅读摆到了极为突出的位置,忽略了英语能力是“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
这虽然曾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如果继续坚持,势必会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优势,也会使独立学院在高校英语教育领域失去生存基本。
1.2 教学设备落后、教学理论陈旧目前,科技发展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
目前,许多独立学院不重视英语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设备仍然比较简陋。
语音教室和多媒体设备严重不足,学生无法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训练和实践,教学仍旧停留在以黑板为主要教学媒介;以教师为主要教学主体;以课本为主要教学依托的窘迫地位。
-131-文化教育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樊绪岩(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加入WTO 以来,各个领域都已迈开了国际化步伐,逐渐与国际接轨,英语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
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很多方面与国际化的要求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极不相称,毕业后的学生无法正确用英语进行交流。
所以,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新兴的独立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
1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分析1.1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而且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独立学院招生属于第三批录取计划,学生的高考分数较普通高校一批录取的本科生低100分左右,较二批本科生低50分左右,特别近几年来扩大招生,一些文化基础较弱的学生涌入高校。
专业、生源地等因素使得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相差较大,以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08级学生为例,一个自然班内英语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近100分。
这样无疑给按照同一进度进行的英语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学生们对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难以接收,加之老师疲于完成教学进度,课堂时间紧,很难让每名学生都有充分的思考时间,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因老师用英语授课而跟不上。
1.2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围绕词汇、语法,缺乏课堂互动和师生交流: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查出生词,了解全文,课堂上教师用翻译法讲解重点词汇语法难点并且翻译全文,然后布置学生课下完成书后练习,课上以提问的方式讲解答案。
造成老师是讲课主体,学生是听众,他们没有真正的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的机会,难免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学生们会写单词,听不懂读不出来已经不是新鲜事,更谈不上能说几个完整的句子。
同时,因独立学院大多依托于“母体”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对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推广措施和力度不大,黑板、粉笔、教材、录音机、磁带就是老师全部的教学工具。
1.3大学英语教学师资不足、投入不够。
独立学院是新生的教育机构,主要依托“母体”大学,外语教师队伍以兼职教师居多,学院专职教师较少,教师队伍不稳定。
独立学院综合英语教学改革【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型的重要形式,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事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使用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独立学院;综合英语;改革;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传统教学法Innovation in Integrated English Teaching in Private CollegeJIANG Yan-yan(Guangxi University XingJi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Liberal Arts, Nanning Guangxi,530005,China)【Abstract】Innov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in China because the current integrated English does not seem to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is essay will try to combine new methodologies-CLT and TBLT with traditional method—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 to make some changes to private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Syllabus for 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Key words】Private college;Integrated english;Innovation;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Traditional language teaching0引言近年来,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英语人才已经满足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
正是由于深刻认识到社会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英语专业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了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些人才应预备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教学目的与要求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主要通过语言听说基础训练和篇章讲解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各种问题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综合英语教程改革最明显的特点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增加了大量的任务型活动和研究性活动。
而独立学院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型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它们对与综合英语的改革更是刻不容缓。
因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动机不足,过于依赖老师,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方法也不正确;通过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的比例相对较低。
因此我们必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对综合英语进行改革。
1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依据1.1交际教学法(简称CLT)Richards and Rogers (1986,引自Knight,2001)提出CLT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的第二语言教学。
它的目的是以提高交际能力为主和承认语言和交流的相互依存性,是培养听说读写技巧的新型教学法。
Knight(2001)认为CLT的目的是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而不是通过背诵语法规则来控制语言。
Sauvignon (1991,引自Li,1998)提出CLT的特征有:以交际为目的;强调有意义的任务而不是语言(形式或单词);把任务结合到真实的语境中;使用真实的材料;安排小组活动;创造舒适的语言环境。
1.2任务型教学法(简称TBLT)Ellis(2003)把任务(task)定义为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运用活动。
TBLT 是CLT的最新发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
Beretta and Davies(1985, 引自Knight,2001)提出TBLT指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活动。
何安平(2002)认为TBLT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启示下提出的外语学习途径。
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几个环节:课堂导入;参与任务;学习新知;巩固新知和操练运用。
1.3传统英语教学法的特点张成栋(2000)认为,传统教学法以语言教学应围绕着语言、语法和词汇展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语言,重视语言的准确性,重视语法条目和词汇的交接。
不足之处是片面地将语言分割成鼓励的语言点。
教师是一切的权威,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灌输。
最常用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已成本族语,住在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2在综合英语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2.1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但一定要布置具体的任务,而不是任由学生随便查几个单词,随意浏览课文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使用任务型中的参与任务,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配任务。
如:一个同学查生词,一个同学处理语法难点,一个同学负责把握整篇文章的逻辑和大意。
一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文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
只有在课前把每个同学的任务都布置好,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使课堂效率更高。
2.2课堂导入。
问题设置要求与文章的主题紧密联系的,有助于帮助学生积极快速地进入状态。
这也体现了CLT的特征: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是以交际为目的,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意思,而不指出学生的语法或单词错误。
把问题的设计结合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为课堂创造出一个舒适的语言环境。
2.3参与任务。
通过对设计提问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鼓励学生发言。
并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引导他们回答,使他们向其他同学寻求帮助,并允许有不同意见。
CLT的交际不仅限于口语上的,还包括读者与作者感情上的交流。
当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不仅能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包括单词和句子的意思,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的目的。
这才是教育更深一层的含义。
而要能达到深层的含义,要建立在对单词和句子理解的基础上。
2.4学习、巩固新知。
通过老师的提问、同学的回答和其他同学的补充,同学都能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学习了新的语言表达。
但还应该把生词和相关的语法点,如复杂句,倒装句等使用语法翻译法做详细的讲解,并配有例句和练习。
不能想当然的以为学生们都已经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预习了课文,就不在课上做详细解释。
这种假设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是不切合实际的。
2.5操练运用。
我把活动设计为让几个学生分段复述文章。
复述文章的任务设计是学生的个人活动。
但是我会先给学生时间做准备,否则学生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被点名,会在紧张的心理压力下发挥失常,自信心更容易被打击。
课后练习对单词和语法的训练仍然是必要的。
3结束语独立学院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西方的先进教学理论,完全摈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而应以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特点,并对他们的需求做出分析,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英语考试的过级率。
我们要有目的地借鉴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并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
如何能够更好的综合运用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1]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 [M].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3.[2]Knight,P. The development of EFL methodology. In C. N. Candlin & N. Mercer (Ed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Its Social Context: A reader[M]. London: Rouledge,2001:147-166.[3]Li, D. F. Teachers’perceived difficulties in introduction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South Korea. In D. R. Hall & A. Hewings (Eds), Innov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 reader [M].London: Routledge,1998:149-166.[4]Richards, J.C. & Rogers, T. 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69.[5]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7.[6]张成栋.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相结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J].辽宁财专学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