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与执法程序(PPT52页)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53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指城市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对城市管理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和整治的一种行政行为。
它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维护城市的秩序和正常运行,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
首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为了维护城市秩序和公共利益。
在一个庞大的城市中,市民的行为各式各样,有的人可能会违反规定擅自搭建临时建筑物,有的人可能会乱丢垃圾,有的人可能会破坏公共设施等等。
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可以及时惩处违法行为,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维护城市的秩序和公共利益,使市民能够安居乐业。
其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为了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窗口,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对外交往和投资等方面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通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可以加强对乱贴乱画、乱涂乱写等不文明行为的打击力度,促使市民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文明礼仪,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为城市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再次,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为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中的商业活动日益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法商家的存在。
他们可能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通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可以加强对不法商家的整治和打击,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最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为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生产的中心,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压力都非常大。
通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可以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程度。
综上所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维护城市的秩序和公共利益,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上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沪城管规〔2021〕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上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上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市、区城管执法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合称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实施城市管理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原则)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实施执法活动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文书规范。
第四条(回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应当主动回避,案件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应当依法审查,由机关负责人在3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回避决定作出前,主动回避或者被申请回避的执法人员不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第五条(执法人员规范)执法人员从事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活动时,应当着统一制服,佩带统一标志标识,使用统一格式的执法文书,并主动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活动必须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共同进行。
第六条(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应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第七条(信息化建设)城管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实行案件统一网上办理,推进执法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第二章管辖第八条(地域管辖)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区城管执法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辖,按规定由市城管执法部门管辖的案件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