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及经典例题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66.55 KB
- 文档页数: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解析1.热带的气候类型(1)名称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气候资料图(3)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的是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面积最广的是非洲;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
【例1】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在()。
A.亚洲 B.欧洲C.非洲D.大洋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主要的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地区。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在非洲面积最大。
答案:C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在地球的五带中,温度的较低纬度部分,既不像热带那样炎热,也没有温带其他部分那样有漫长的冬季,非常适宜人类生存,被单独划分出来,称为亚热带。
(1)名称亚热带的大陆东、西两岸,气候迥然不同。
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2)气候资料图(3)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各月气温均在0 ℃以上;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多雨,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释疑点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以外,各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只是因为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最广泛,我们称之为地中海气候。
【例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
(2)该气候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学会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做这部分题的关键。
从气温曲线最冷、最热月来看,应该属于亚热带;从降水来看冬季多,夏季少,应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1)地中海(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3.温带的气候类型(1)名称温带的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温带。
七上地理讲义世界的气候类型1.“以温定带”“以水定型”2.3. 各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各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为()A.北半球夏季B.北半球冬季C.南半球夏季D.南半球冬季2.M地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3.图所示甲区域与丙区域气候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球的形状与运动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4.造成乙、丁两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球的形状与运动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5.以下气候资料图符合北京气候特征的是7.根据右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A地区属于A.全年多雨的地区B.常年湿润的地区C.夏季多雨区D.冬季多雨区8.甲地对应的景观应该为()A热带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9..符合我们家乡青岛的气候类型图是()A.甲B.乙C.丙D.丁10.读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反映的是温室效应B.此图形成的原因是郊区排放热量多C.此图是反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D.此图形成的原因是海陆差异11.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气候分布地区示意图”,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都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12.读“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温带地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由西向东分别是()A.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读气候资料图,完成15~16题。
13.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A.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 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14.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15.读图1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图2各地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1)A气候类型在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区(3)居住在E地的人出行经常随身携带雨(4)夏季,D处阳光明媚,吸引大量的E地居民前来度假,请分析D处优越的气候条(5)青岛对应的气候资料图是___,气候特16.读下图气候资料,完成题目要求。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1、天气的特征是多变,气候的特征是稳定。
2、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深,降水可能性越大,白色越浅,降水可能性越小。
3、日平均气温=2点+8点+14点+20点气温之和除以4;气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4、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除南极洲之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世界“雨极”(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南极洲。
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①从纬度位置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的,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快、海洋吸热慢、放热慢。
③从海拔高度看: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7、一年中,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海洋上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出现时间比陆地拖后一个月。
8、根据温度判断半球,温度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温度向南降低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9、世界年降水分布规律: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降水从赤道向两季逐渐递减。
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降水很少,东岸降水较多。
10、分析气候的两个要素为气温和降水。
1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两个纬度不同的地区气候差别受纬度位置影响;一个沿海地区,一个内陆地区气候差别受海陆分布影响;海拔不同地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气候差别受地形地势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热岛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与人类有关的气候问题受人类活动影响。
七上第四章天气和气候知识点1.天气和气候区别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其突出特点是多变。
可以描述为:晴,雨,气温高,风力大……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可以描述为: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例:1.下列诗句中,描写气候的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诗句。
以下四句诗中,描述天气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吹来舶棹风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下列描述属于天气的是:A.明天将出现大风、降温现象B.黑龙江冬季漫长寒冷多冰雪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D.武汉冬冷、夏热、春暖、秋凉知识点2.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1.卫星云图的判读: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
例:1.“每年夏秋季节,从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用符号表示这种天气为()2.(2016.市北)0下列天气符号所反映的天气,最适合外出游玩的是()3.(2016.市南)雾霾是目前我国常见的一种灾害天气,下列表示霾的天气符号是()4.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A. B. C. D.5.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A.西北风六级 B.西南风八级 C.东北风六级 D.东南风八级6.卫星云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
当北京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地区当时是: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阴转晴天气 D.晴转阴天气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读某日美国本土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问题.7.美国南部地区的天气为___A.中雨 B.冰雹 C.雾天 D.阴雨天气8.该日,下列城市的天气对出行最有利的是___A.芝加哥 B.洛杉矶 C.休斯敦 D.纽约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点一:气温1.和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深刻,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2.气温是指的温度,单位是(℃)。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点解析1.地球的形状与气候(1)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一天中,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最大值为90°,即太阳直射。
(2)太阳辐射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谈重点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原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气温也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释疑点气温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一地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气温就会越高。
析规律纬度、太阳高度、获得的太阳光热与气温的关系【例1】)A.地球形状B.地球运动C.地表起伏D.海陆分布解析:由于地球的球状特征,纬度不同,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
答案:A2.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自转和公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强度。
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释疑点昼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一半是白昼,背向太阳的一半是黑夜,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上有了昼夜更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①地球公转特征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
谈重点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特征,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在南、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②四季更替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
1、天气的特征是多变,气候的特征是稳定。
2、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深,降水可能性越大,白色越浅,降水可能性越小。
3、日平均气温=2点+8点+14点+20点气温之和除以4;气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4、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除南极洲之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世界“雨极”(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南极洲。
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的,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快、海洋吸热慢、放热慢。
③从海拔高度看: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7、一年中,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海洋上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出现时间比陆地拖后一个月。
8、根据温度判断半球,温度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温度向南降低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9、世界年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降水从赤道向两季逐渐递减。
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降水很少,东岸降水较多。
10、分析气候的两个要素为气温和降水。
1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两个纬度不同的地区气候差别受纬度位置影响;一个沿海地区,一个内陆地区气候差别受海陆分布影响;海拔不同地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气候差别受地形地势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热岛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与人类有关的气候问题受人类活动影响。
12、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
1 / 4 昼夜交替四季变化时间差异产生现象五带划分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球的公转13
①在上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②A这一天是秋分,9月
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月22 ③B这一天是冬至,12
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
21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这一天是春分,3月④C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半球22这一天是夏至,6月⑤D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其中,寒带(极圈以14内)特有的现象是极昼极夜,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特有的现象是太阳直射,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则表现出明显的四季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15 成因: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
后果:海平面上升;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16、臭氧层空洞成因:大量排放氟氯化合物破坏高空臭氧层。
后果: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热岛效应17 成因:人口密度,工业集中的城市
后果: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较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层云增多。
、填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征18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高定球、以水定带、以温定型
特征判断依据气候类型判断依据分布温度带赤道附近,包括南美洲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
注:①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被称做“地球之肺”。
②斑马、长颈鹿、角马、狮子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大代表动物。
③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及
印度洋之间形成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注:①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子较小,表面为蜡质层。
②地中海沿岸是欧洲以阳光、大海、沙滩为特色的旅游胜地。
③地中海气候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大洲上。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形成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注:①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形成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②温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是受来自海洋上的西风影响。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部自然景观差异巨大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不同的影响,降水有多到少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为温带森林、森林草原、温带草原、半荒漠、温带荒漠。
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以俄罗斯和加拿大两国面积最大
19、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当中,只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两种,只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三种。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