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R-能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47
构建能力模型的主要步骤简述构建能力模型的主要步骤简述能力模型是指对个人或组织所需具备的能力进行系统化的描述和分类,并通过评估和开发来提升这些能力的框架。
能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本篇文章将简述构建能力模型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需求分析构建能力模型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组织或个人的具体需求。
这一步骤包括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了解组织或个人的目标、战略以及所需的核心能力。
同时,也需要分析外部环境,了解行业趋势和竞争情况,以确定需要具备的能力。
第二步:能力识别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能力识别。
这一步骤旨在确定组织或个人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能力识别,如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梳理出对组织或个人成功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步:能力分类在能力识别的基础上,对能力进行分类。
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对能力进行分类,如知识、技能、经验等维度。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能力模型,并便于后续的能力评估和发展。
第四步:能力测评在构建能力模型的过程中,能力测评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能力测评,可以对个人或组织的现有能力进行评估,并发现存在的差距和提升空间。
能力测评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考试、绩效评估、360度反馈等。
通过测评结果,可以为后续的能力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第五步:能力发展基于能力测评的结果,进行能力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能力发展计划应具体、可行,并与个人或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能力发展可以包括培训、项目经验、导师指导等方式,旨在提升个人或组织的核心能力。
第六步:能力衡量能力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进行定期的能力衡量和调整。
通过能力衡量,可以评估能力发展计划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能力衡量可以采用各种指标和方法,如绩效评估、能力测试等。
在构建能力模型的过程中,以上述六个步骤为基础,可以帮助个人或组织全面了解自身的能力需求和能力现状,并制定相应的能力发展计划。
Mercerp模型管理模式大局观三大企业资源长期连续性中期生产率短期屈服Mercerp模型管理模式在企业资源管理中担当重要角色,通过综合考虑企业的长期连续性和中期生产力,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合理运营。
然而,在繁忙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也面临着短期屈服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Mercerp模型管理模式的大局观和它在三大企业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首先,Mercerp模型管理模式的大局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企业资源的全面考量,该模式能够在长期视角下进行规划和决策,使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对未来需求和风险进行预测,并做出相应的资源调整和优化,以保证企业的长期连续性和稳定发展。
这种大局观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并确保企业在不同市场条件下仍能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Mercerp模型管理模式在三大企业资源管理中具有广泛应用。
首先,它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对员工的培训、选拔和激励措施的科学设计和实施,企业能够获得高效的人力资源支持,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其次,该模式可应用于物资资源管理。
通过对企业供应链和物料库存的优化控制,企业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物资的可及性和供应稳定性。
最后,Mercerp模型管理模式可应用于财务资源管理。
通过对企业资金和投资的精细管理,企业能够提高财务回报率,保持良好的财务稳健性和流动性。
然而,在繁忙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也可能面临短期屈服的挑战。
短期屈服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剧烈波动,以及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而导致的。
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企业需要灵活应对,快速调整资源配置,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这方面,Mercerp模型管理模式也提供了解决方案。
通过建立敏捷的管理机制和决策流程,企业能够在短期内做出及时反应,并调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Mercerp模型管理模式在三大企业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世岗位评估体系(Mercer)目录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 3..岗位评估要素................................................ 3..岗位评估要素 1 :对组织的影响( 1 ) ..................... 4.岗位评估要素 1 :对组织的影响( 1 ) ..................... 5.岗位评估要素 1 :对组织的影响( 1 ) ..................... 6.岗位评估要素 1 :对组织的影响(2)......................................... 7.岗位评估要素 1 :对组织的影响(3)......................................... 8.岗位评估要素2:管理..................................... 9..岗位评估要素3:职责范围 (10)岗位评估要素4:沟通 (11)岗位评估要素5:任职资格 (13)岗位评估要素6:问题解决 (14)岗位评估要素7:环境条件 (15)岗位评估点数与级别转换表 (16)岗位评估表 (17)职责范围 2管理占下属人数下属的种类3责任范围i 工作独立性工作多样性业务知识面4沟通技巧*内、外部联系工作复杂性5任职资格6问题解决 7 环境条件'教育背景‘创造性11风险工作经验---------------- ► 复杂性--------- ►点因素法岗位评估体系岗位评估要素职责大小 1影响八对组织的影响组织规模岗位评估要素1 :对组织的影响(1)组织规模表(人民币000, 000 )表A表B 表C 表D 表E 表F程销售/生产销售/特殊服务销售或贸易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组织员工总数度(高附加值的)/装配加工(低附加值的)(中附加值的)销售额销售额销售额总资产保费收入1 18 45 72 358 45 102 18 36 45 90 72 143 358 717 45 90 10 253 36 72 90 179 143 287 717 1,433 90 179 25 504 72 143 179 358 287 573 1,433 2,866 179 358 50 1005 143 287 358 717 573 1,147 2,866 5,733 358 717 100 2006 287 573 717 1,433 1,147 2,293 5,733 11,465 717 1,433 200 4007 573 1,147 1,433 2,866 2,293 4,586 11,465 22,930 1,433 2,866 400 8008 1,147 2,006 2,866 5,016 4,586 8,026 22,930 40,128 2,866 5,016 800 1,4009 2,006 3,511 5,016 8,778 8,026 14,045 40,128 70,224 5,016 8,778 1,400 2,50010 3,511 6,145 8,778 15,362 14,045 24,578 70,224 122,892 8,778 15,362 2,500 4,00011 6,145 10,753 15,362 26,883 24,578 43,012 122,892 215,061 15,362 26,883 4,000 7,00012 10,753 18,818 26,883 47,045 43,012 75,272 215,061 376,358 26,883 47,045 7,000 12,00013 18,818 28,227 47,045 70,567 75,272 112,907 376,358 564,536 47,045 70,567 12,000 18,00014 28,227 42,340 70,567 105,851 112,907 169,361 564,536 846,805 70,567 105,851 18,000 27,00015 42,340 63,510 105,851 158,776 169,361 254,041 846,805 1,270,207105,851 158,776 27,000 40,0001,270,2 1,905,311663,510 95,266 158,776 238,164 254,041 381,062 07 0 158,776 238,164 40,000 60,0001,905,3 2,857,961795,266 142,898 238,164 357,246 381,062 571,593 10 5 238,164 357,246 60,000 100,0002,857,9 4,286,9418142,898 214,347 357,246 535,869 571,593 857,390 65 8 357,246 535,869 100,000 150,000岗位评估要素1 :对组织的影响(1)组织规模核对表■根据组织规模表F栏(员工人数),1 2 3 4 5678910 11 1213 14 15 16 171819201 1 12 23 32 2 2 23 34 43 2 3 3 34 45 54 3 3 4 4 45 56 67 75 3 4 4 5 5 56 67 78 86 4 4 5 5 6 6 67 78 89 9根据7 4 5 5 6 6 7 7 7 8 8 9 9 10 10表8 5 5 6 6 7 7 8 8 8 9 9 10 10 11 11 -A -—9 5 6 6 7 7 8 8 9 9 9 10 10 11 11 12 12 - - - -E得到10 6 6 7 7 8 8 9 9 10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 - - 的11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 - 组织12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 规模13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3 14 14 15 15 16 1614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4 15 15 16 16 1715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5 16 16 17 1716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6 17 17 1817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7 18 1818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8 191 19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192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岗位评估要素1 :对组织的影响(1)对组织的影响(1)13-受其他组织部分 影响的组织首脑 14 -组织首脑 15-组织首脑及董 事会主席 脑 1314 15该指南主要用于在组织中处于同等汇报体系的业务单位 岗位评估要素1 :对组织的影响(2)对组织的影响(2)程度 1执岗人从事的工作 被主管仔细和持续地控制. 极小影响 6执岗人对职能部门/业务 单位的业绩的负有有限影 响。
国际常用的有海氏三因素八维度分析法和美世(Mercer)国际职位评估法。
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它通过“知能”、“解决问题”、“应负责任”这三个方面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且通过较为正确的分值计算确定岗位的等级。
为什么用这三个要素来评估一个岗位是科学的呢?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
海氏评估法对所评估的岗位按照以上三个要素及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岗位评估分,即岗位评估分=知能得分+解决问题得分+应负责任得分。
其中知能得分和应负责任评估分和最后得分都是绝对分,而解决问题的评估分是相对分(百分值),经过调整后为最后得分后才是绝对分。
利用海氏评估法在评估三种主要付酬因素方面不同的分数时,还必须考虑各岗位的“形状构成”,以确定该因素的权重,进而据此计算出各岗位相对价值的总分,完成岗位评价活动。
所谓职务的“形状”主要取决于知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相对于岗位责任这一因素的影响力的对比与分配。
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企业中的岗位可分为三种类型:①“上山”型。
此岗位的责任比知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
如公司总裁、销售经理、负责生产的干部等。
②“平路”型。
知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此类职务中与责任并重,平分秋色。
如会计、人事等职能干部。
③“下山”型。
此类岗位的职责不及职能与解决问题能力重要。
如科研开发、市场分析干部等。
通常要由职务薪酬设计专家分析各类岗位的形状构成,并据此给知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因素与责任因素各自分配不同的权重,即分别向前两者与后者指派代表其重要性的一个百分数,两个百分数之和应恰为100%。
能力模型建立程序能力模型是指根据组织或个人的需求和目标,对所需的能力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评估和规划的一种方法。
通过能力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了解当前的能力状况,发现存在的差距,制定合理的能力提升计划,以支持组织或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下面将介绍一个能力模型的建立程序。
一、明确建立能力模型的目的和需求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要建立能力模型,以及建立能力模型的具体目的和需求。
例如,组织可能需要了解员工的能力情况,以便进行人员调配和岗位安排;个人可能需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以便规划个人职业发展等。
二、确定能力模型的维度和要素在建立能力模型之前,需要确定能力模型的维度和要素。
维度是指对能力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基本分类要素;要素是指具体的能力描述。
一般来说,能力模型可以从技术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个角度进行划分。
三、收集能力数据为了建立能力模型,需要收集相关的能力数据。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1.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问卷,通过让被评估者自评或他评的方式,收集相关的能力数据。
问卷可以包括针对每个要素的能力问题,例如“你对于某某技术是否熟练?”等。
2. 面谈:通过面谈的方式,向被评估者收集相关的能力数据。
面谈可以包括开放性的问题和结构性的问题,以便全面了解被评估者的能力情况。
3. 观察:观察被评估者在实际工作中展示的能力,收集相关的数据。
可以通过项目评估、绩效评估等方式进行观察和记录。
四、分析能力数据在收集到能力数据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计算,以便得出能力模型的分布情况、差距情况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找出能力提升的重点和方向。
五、建立能力模型根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开始建立能力模型。
建立能力模型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已有的标准或模板,也可以根据组织或个人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建立能力模型的核心是要将各个要素进行组织和分类,并给出相应的能力描述和评估指标。
mercer方法论摘要:一、Mercer方法论简介1.背景与发展历程2.方法论的核心理念二、Mercer方法论的应用领域1.人力资源管理2.绩效评估与激励3.市场研究与消费者洞察三、Mercer方法论的关键步骤1.问题定义与目标设定2.数据收集与处理3.分析与解读4.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四、Mercer方法论的优势与特点1.系统性2.定制化3.跨学科与跨文化4.结果导向五、Mercer方法论在我国的实践与案例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2.政府政策研究与评估案例六、Mercer方法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与挑战1.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2.技术创新与行业变革3.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正文:一、Mercer方法论简介1.背景与发展历程Mercer方法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历经百年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
其方法论以严谨的科学研究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为各类组织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2.方法论的核心理念Mercer方法论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潜能、价值与权益,注重组织与员工的协同发展。
其方法论围绕组织战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咨询服务。
二、Mercer方法论的应用领域1.人力资源管理Mercer方法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客户提供从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人才招聘、培训发展、薪酬福利等全方位解决方案。
2.绩效评估与激励Mercer方法论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实现绩效管理与激励计划的有机结合,提升组织绩效。
3.市场研究与消费者洞察Mercer方法论在市场研究领域具备深厚的专业底蕴,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客户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与消费者画像。
三、Mercer方法论的关键步骤1.问题定义与目标设定在项目启动阶段,Mercer方法论团队与客户深入沟通,明确问题定义与目标,确保项目方向的准确性。
2.数据收集与处理Mercer方法论运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大数据挖掘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专业处理与分析。
国际常用的有海氏三因素八维度分析法和美世(Mercer)国际职位评估法。
海氏三要素评估法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岗位评估方法。
据统计,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3以上的企业岗位评估时都采用了海氏三要素评估法。
它通过“知能”、“解决问题”、“应负责任”这三个方面对岗位的价值进行评估,并且通过较为正确的分值计算确定岗位的等级。
为什么用这三个要素来评估一个岗位是科学的呢?该评估法认为,一个岗位之所以能够存在的理由是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即该岗位的产出。
那么通过投入什么才能有相应的产出呢?即担任该岗位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那么具备一定“知能” 的员工通过什么方式来取得产出呢?是通过在岗位中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即投入“知能”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生产过程,来获得最终的产出“应负责任”。
海氏评估法对所评估的岗位按照以上三个要素及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打分,得出每个岗位评估分,即岗位评估分=知能得分+解决问题得分+应负责任得分。
其中知能得分和应负责任评估分和最后得分都是绝对分,而解决问题的评估分是相对分(百分值),经过调整后为最后得分后才是绝对分。
利用海氏评估法在评估三种主要付酬因素方面不同的分数时,还必须考虑各岗位的“形状构成”,以确定该因素的权重,进而据此计算出各岗位相对价值的总分,完成岗位评价活动。
所谓职务的“形状”主要取决于知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相对于岗位责任这一因素的影响力的对比与分配。
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企业中的岗位可分为三种类型:①“上山”型。
此岗位的责任比知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
如公司总裁、销售经理、负责生产的干部等。
②“平路”型。
知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此类职务中与责任并重,平分秋色。
如会计、人事等职能干部。
③“下山”型。
此类岗位的职责不及职能与解决问题能力重要。
如科研开发、市场分析干部等。
通常要由职务薪酬设计专家分析各类岗位的形状构成,并据此给知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因素与责任因素各自分配不同的权重,即分别向前两者与后者指派代表其重要性的一个百分数,两个百分数之和应恰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