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卡塔尔油气资源现状及政策回顾

卡塔尔油气资源现状及政策回顾

卡塔尔油气资源现状及政策回顾
卡塔尔油气资源现状及政策回顾

卡塔尔油气资源现状及政策回顾

2009-02-19 10:21:41 作者:刘增洁来源:资源网浏览次数:839 文字大小:【大】【中】【小】

关键字:卡塔尔油气资源储量勘探消费政策

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南北长160公里,东西宽56公里,与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接壤,国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人口2750万(2007年)。

卡塔尔为世界第3大天然气资源国。油气工业为卡塔尔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石油,外汇收入大多都来自石油和天然气,占政府出口收入的85%,占政府税收的70%,占政府GDP的60%。国际市场高涨的油价和石油产量增长推动了卡塔尔经济持续增长,200

7年增长14.2%。

一、储量与资源

据BP Statistical Review World Energy,June 2008,2007年卡塔尔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3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2%,位居世界第13位,在中东地区居第6位(图1),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5.6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

卡塔尔位于阿拉伯地台东缘,沉积岩厚度达5000米以上,主要的产油层为侏罗系碳酸盐岩,主要的油气田分布在陆上和海域,陆上油田为杜汉油田(Dukhan),海域油田有依德阿尔沙吉(Idd Al-Shargi)和布尔汗宁(Bul Hanine)。

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主要赋存在海域的北部气田(North Field),拥有天然气探明储量2 5.49万亿立方米,为世界最大的非伴生气气田,在地质构造上北气田与伊朗南帕斯气田相同,伊朗南帕斯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为7.93万亿立方米。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00年对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所作的评估,卡塔尔待发现的石油资源量为7.41亿吨,天然气为1.16万亿立方米。

二、勘探与生产

早期在卡塔尔勘探的外国公司为卡塔尔石油公司和壳牌公司,卡塔尔石油公司为英波石油公司和伊拉克石油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上世纪40年代由卡塔尔石油公司发现了卡塔尔第一个油田-杜汉油田。1974年卡塔尔组建了国有石油公司卡塔尔石油总公司,终止了与外国公司签订的租让制合同,同时签署了产量分成合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产量增加,卡塔尔石油储量大幅度下降,为了增加石油储量和产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勘探开发政策,修改产量分成合同,大力吸引外资,在鼓励开展新区勘探的同时,积极吸引外资提高老油田采收率,从而刺激了石油工业发展,2000年卡塔尔石油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大幅度增长。2007年石油产量为5360万吨,比2006年增长5.9%,天然气产量为759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53.3%。

目前卡塔尔石油总公司重点项目是提高采收率以延长油田服务年限,增加卡塔尔最大油田D ukhan油田的产能,将由2006年的33.5万桶/日增加到2008年的35万桶,此外对海域B ul Hanine 和Maydam油田也完成了实施提高采收率技术。目前新的勘探开发项目主要是在海域,分别与埃克森美俘、雪佛龙和道达尔签署产量分成合同(PSC),虽然有一定的投入,但过去10年卡塔尔没有重大的油气发现。由丹麦Maersk公司作业的海域Al Shaheen油田产能不断增长,2005年Maersk公司与卡塔尔石油总公司达成该油田开发协议,计划将该油田产量由2006年的24万桶/日增加到2009年的52.5万桶/日,预期卡塔尔石油产量将达110万桶/日,比2007年5月EIA预测的85万桶/日增加25万桶/日。

卡塔尔积极开发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凝析油产量不断增长,EIA预测将由2006年的28. 5万桶/日增加到2012年的80万桶/日。

三、消费与进出口

卡塔尔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以天然气和石油为主,其中81.9%石油占18.1%。2007年石油消费量为410万吨,天然气消费量为205亿立方米。

石油占卡塔尔出口收入的79.4%。石油出口主要以原油为主,2006年原油出口量为62.0 3万桶/日,主要出口到日本,合计占其出口量的71.1%,为44.12万桶/日,其次出口美国0. 14万桶/日,占其出口量的0.2%;油品出口为8.11万桶/日。2006年石油出口收入为242. 9亿美元,占其出口总收入的79.4%。2007年卡塔尔石油出口收入为260亿美元,2008年前5个月卡塔尔为160亿美元,占OPEC总收入的3.8%。

2006年卡塔尔超过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国。2007年卡塔尔天然气出口量为392.8亿立方米。其中管道出口到阿联酋的天然气为8亿立方米;LNG出口量为384.8亿立方米,主要出口到日本和韩国,出口量分别为108.7亿立方米和107.9亿立方米,其次为印度,为82.7亿立方米,西班牙为44.5亿立方米,比利时为27.5亿立方米,中国台湾为5.7亿立方米,美国为5.2亿立方米,英国为2.7亿立方米。

未来随着卡塔尔LNG船的建成投产,卡塔尔的LNG出口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12年将达1076亿立方米/年(表2)。

四、管理体制与政策

卡塔尔政府把实行私有化和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和减少政府开支的一项重要政策,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开发和出口天然气。

卡塔尔石油行业的一切活动都由1974年成立的卡塔尔石油公司(QPC)全权负责,其经营活动包括:勘探、开发、炼油、储运、分配、销售、和出口业务,拥有多个子公司。2001年公司资产200亿卡塔尔里亚尔。QPC推行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发展战略,通过其子公司及与外国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为卡塔尔国内及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由于卡塔尔没有石油法,对外合作依据主要是标准合同。海上勘探和产量分成标准合同(陆上标准合同与其基本相同)主要内容有:

合同双方为卡塔尔政府和承包商。合同期限为25年,期限届满,如果承包商同意可以结束合同或续延。勘探期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要完成一定的义务工作量并设定数额不等的信用证。承包商在勘探期第一阶段结束时将归还40%的区块面积,第二阶段结束后可归还20%。在第二阶段结束后的五年之内,承包商要归还除产油区外的合同区块所有剩余面积。承包商也可根据合同条款,在任何时候放弃所有或部分区块。

承包商每年要准备一个年度勘探工作计划和预算,交管理委员会审核。一旦有商业发现(指一口或多口井日产达1370吨原油,并连续生产30天),承包商要递交一个开发和开采计划及预算,也由管理委员会审核。管理委员会由四人组成,卡塔尔政府和承包商各指定二名,主席由政府指定。管理委员会一年至少要开会两次,通过投票表决做出决策。

签字费为150万美元。生产定金为2800万美元,出口开始30日后交500万美元,日产量达到2740吨后,交500万美元,日产量超过5479吨时,交800万美元,日产量达到85 19吨时,交1000万美元。所有施工费用都可收回。所有出口石油之前的成本以及出口后的勘探和开发费用可以每季度按5%的比例回收,30%的原油用于成本回收。除去回收成本的原油外,所剩原油的90%归卡塔尔政府,10%归承包商。政府和承包商有权各自处理自己所得原油。

承包商应按卡塔尔所得税法纳税。依照合同承包支付给政府的所有费用都必须用美元。承包商在寻找分承包商时,如果卡塔尔国籍的承包人在条件和要求相当,并且费用比外籍承包人超过不到10%的条件下,应选择卡塔尔国籍承包人。承包商在购买原材料时,如果在卡塔尔本国产品在质量、价格等条件相当,并且成本不超过进口材料的5%时,应选购卡塔尔本国产品。

政府将成为承包商所有购置财产的所有权人。当承包商收回其投资后,所有动产和不动产自动转归政府所有。如果承包商需要,可以享有专属使用权。当承包商归还部分承包区块时,所有动产可以转移到其他承包的区块中,但不动产应免费转移给政府。合同结束后,所有动产和不动产都免费转移给政府。

五、展望

未来5年卡塔尔政府计划增加天然气产量,预计到2012年将达2464亿立方米,将满足国

内需求和天然气出口需求。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Annual Energy Outlook 2007 》报告,预计卡塔尔石油产量年均增长将为4.0%,2020年和2030年卡塔尔石油产量将分别为240万桶/日和290万桶/日。

主要参考资料:

1. Qatar Country Analysis Brief. August 2007. https://www.doczj.com/doc/8a5559282.html,/emeu/c

abs/

2 . 童晓光等.2004年.世界石油勘探开发图集(中东地区分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3. 胡征钦. 1995年.世界主要产油国系列资料(中东地区)(内部资料).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

司信息所

4. https://www.doczj.com/doc/8a5559282.html,/BP Statistical Review World Energy,June 2008

5. 美国《Oil & Gas》2007年终号。

6.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世界油气资源评价,2000年。

中国和卡塔尔将加强油气工业领域合作

浏览次数:986 发布时间:2011-1-15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据海外媒体1月15日北京报道,中国政府日前说,中国和卡塔

尔将加强油气工业领域的合作,两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卡塔尔石

油公司计划在中国实施合资项目。

1月13日,在中国国资委主任王勇和来访的卡塔尔石油大臣阿卜杜拉·阿提亚之间举

行会谈期间,双方发誓更多的交流以及共同发展。

中国国资委在其官方网站上说,在会谈中,双方谈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

卡塔尔石油公司之间在中国的计划了的合资项目,但是,该网站没有详细说明这些项目。

去年5月,皇家荷兰壳牌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卡塔尔石油公司签署了

一项为期30年的在拥有世界第3大天然气储量的卡塔尔进行天然气勘探和生产的协议。

担任作业者的壳牌公司拥有75%股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拥有25%的股份。

阿提亚还说,卡塔尔计划向中国供应700万吨液化天然气,双方时下正在就此事进

行谈判。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石油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 1.1 石油行业相关概念 1、石油 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 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 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 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 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 平方公里。1995 年年产原油192 万吨。油(气)按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 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 亿桶)的油田。天然气可按1137 米3 气=1 吨原油折算。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 亿吨(5-50 亿桶)的油(气)田。中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710-7100万吨(0.5-5 亿桶)的油(气)田。小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小于710 万吨(5000万桶)的油(气)田。2.2 天然气行业相关概念 1、天然气 地下采出的可燃气体称做天然气。它是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合物。天然气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类:与石油共生的叫油型气(石油伴生气);与煤共生的叫煤成气(煤型气);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发酵生成的叫沼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2、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区别 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

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概况.精讲

非常规油气资源概况 为充分了解认识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行业发展现状,为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进行技术储备,根据集团公司领导批示,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研究院、油田公司、勘探公司、规划部、资源与勘探开发部、炼化公司等六个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2009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共同组织的“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会”,收集、了解了国内外相关企业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深加工等领域的现状,为集团公司未来发展非常规资源提供了借鉴。 1.研讨会概况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危机也逐渐显现,因此,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至关重要。为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本着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煤层气、油母页岩、油砂矿等非常规能源的发展,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共同主办了本次“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会”。 1.1会议主题内容 (1)中国能源政策与发展战略; (2)我国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及开发前景; (3)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分析; (4)页岩油、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 (5)煤层气、油页岩地质环境生态保护及国家相关规定; (6)煤层气、油页岩项目设计及融资环境; (7)页岩油、煤层气深加工与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建议。

1.2参会单位及人员概况 本次会议时间从2009年8月9-12日共4天,到会人员126人,会上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相关领导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联煤层气、神化、中煤能源、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各大型能源企业有关负责人和从事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勘探开发利用和设计研究有关院所的专家就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矿勘探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等共20人次发表了专题报告,会后出版论文集1本,收录了26篇相关论文。 1.3研究会概况 (1)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 研究会创建于1984年,是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支持下、由有志于推动我国石油和石化工程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高级科技和管理人员自愿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学科的全国性技术与经济研究的非盈利学术性社团组织。随着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变迁,其业务主管部门先后从原国家经委、能源部变更到国家计委、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家经贸委。现在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社政字第4366号)。 经民政部批准登记注册,该研究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炼油化工专业委员会,海洋石油和石化工程专业委员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石油和石化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 (2)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 该协会是1982年由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13个部委联合组建,经国家经贸委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由企事业单位、国内外公司、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及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协会。 协会设有秘书处、洗选加工部和环保节能部三个职能部门和《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编辑部。下设有“低热值燃料发电分会”、“煤转化专业委员会”、

石油行业发展格局与发展规划分析分析方案(9)

中国石油行业发展格局与发展规划分析 报告<2018-2019) 出版时间:2018年

正文 ?价格(元>:7200(电子> 7200(纸质> 7400(电子纸质> ?出版日期:2018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订购电话:400-007-6266 2018年全国石油、天然气产量稳定增长,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超额完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一阶段油气产量目标。全年石油产量2.1亿吨,净增370万吨,同比增长1.8%,连续4年保持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1209亿立方M,其中常规天然气产量1177亿立方M,净增105亿方立方M,同比增长9.8%,连续3年保持1000亿立方M以上;煤层气和页岩气分别超过30亿立方M和2亿立方M。全国油气当量3.2亿吨,净增1457万吨,同比增长4.6%。其中,四川盆地中部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进展,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200亿立方M,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单体气藏,16口探井中有10口日产超过百万立方M。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取得新的突破。中石油在长宁-威远地区、富顺-永川地区、中石化在涪陵地区页岩气新建产能6亿立方M,年产气超过2亿立方M。 2018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增长减速、外需不足、内需不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生产放缓,运行难度增加,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调减与下滑。但随着3季度内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恢复,行业经营形势有所好转,逐渐呈现企稳的迹象。

从长远来看,在政府政策推动下,2018-2018年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将提速。预计到2018年中国石油年需求量将达到4.9亿吨至5.2亿吨,到2020年仍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年需求量将达到5.6亿吨至6.0亿吨之间。 《中国石油行业发展格局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18-2019)》主要研究石油行业市场经济特性<产能、产量、供需),投资分析<市场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以及区域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竞争因素等)、工艺技术发展状况、进出口分析、渠道分析、产业链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的主导驱动因素、政策环境、重点企业分析<经营特色、财务分析、竞争力分析)、商业投资风险分析、市场定位及机会分析、以及相关的策略和建议。 调研方式和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有自己独立研发部门。部门成员分别擅长在中国宏观经济、食品、医药、机械、IT通讯、能源化工等领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定期不定期采访各行业资深人士,并进行约稿。各行业公开信息:业内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数据部分来自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

工作总结-中国国家图书馆

工作总结 2005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最后一年,是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年。一年来,我馆在文化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落实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推动力,落实“人才兴馆、科技强馆、服务立馆”三大发展战略,以机制创新带动服务创新,经过全馆人员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年初部署的各项任务。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完成 按照中共中央和文化部党组的部署,我馆自2005年1月26日至6月20日,在全馆党员中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馆党委为高质量地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成立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先后召开6次党委常委会、10次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形成了馆党委总负责、教育活动办公室组织指导、各支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扎实推动了各阶段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在整改提高阶段,馆党委集中解决了几个涉及员工利益的问题,如:食堂问题、馆服问题、工资分配问题、全馆午餐补助问题等,真正把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为配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编发简报73期,举办了“我为党旗增辉”主题歌咏比赛,组织党员参加“谈文化部系统共产党员先进性”征文活动,参观有关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题展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4周年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结束之际,馆党委在全馆范围内评选表彰了一批先进。通过全体共产党员的努力和高质量的工作,我馆圆满地完成了规定的全部任务,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按照文化部要求,我馆召开了有200多位各方面代表参加的满意度测评会,测评结果对我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体评价满意度为100%。 二、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 2005年是全面实施岗位管理改革的第一年,根据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馆党委班子把今年定为调整年。 (一)完善岗位管理 为真正建立起科学的岗位管理体系,我馆就岗位管理试行情况专门组成调研小组,在全馆范围内展开调研。一个是由业务处牵头组成的业务调研小组,通过召开315人参加的29个大大小小的座谈会,就图书采选编目部等10个业务部处实行岗位管理的情况,广泛听取了意见和建议;一个是由人事处牵头组成的职能部门调研小组,走访了13个部处,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发展现状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总公司简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CNOOC,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949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现有员工6.85万人。涉及业务包括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等六产业板块。2010年,公司全年完成油气产量6494万吨油当量,实现营业收入3548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977亿元人民币,年末总资产达到6172亿元人民币。 二、组织结构概览: 上游业务中上游业务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辖)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销售分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金融服务 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保险有限公司 中国近海石油服务(香港)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其他 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基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中海油信息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报社 中国海洋石油东海公司中海实业公司 公司文化以人为本,担当责任,和合双赢,诚实守信,变革创新;及对社会要节能减排,公益事业的责任。 二、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及公司的经营策略 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 (1)出口进入方式。 (2)合同进入方式。 (3)投资进入方式。 开展海外投资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途径[1]: 1 与东道国的石油公司联合 2 与有经验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联合 3 无风险服务合同 4 购买储量 5 获得勘探开发股份的转让

我国油气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油气行业发展现状 油气储运分为油气储存和油气运输两部分,油气储存方式主要有地表压力容器、海上储罐和地下岩洞储库;油气运输有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和管线5种运输方式。由于公路运输费用高,只适用于少量油气的短途运输;水路运输比较经济,加上我国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内河航道,油气的水路运输占有一定的比例;铁路运输目前是我国成品油输送的重要方式之一;航空运输运费高昂,除了极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会采用航空运输;管线运输是这几种方式里面最经济、最安全、效率最高的一种,而且还具有输送连续、密闭、损耗小等优点,也是目前我国油气运输的主要方式。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内已建油气管道的总长度约6万km,其中原油管道1.7万km,成品油管道1.2万km,天然气管道3.1万km。原油管道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长江、东北及西北地区为主的原油加工基地的布局,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初步形成了东部输油管网,西北各油田内部管网相对完善,外输管道初具规模。成品油管道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管输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已在西北、西南和珠三角地区建成了骨干输油管道,但尚未形成区域性的成品油管道供应网络。天然气管道随着西气东输、川气东输、陕京二线、冀宁线等大型管道系统的建设得到极大的发展,就全国而言,川渝、华北及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管网,中南地区、珠三角地区也基本形成了区域管网主体框架。 随着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油气储存能力和规模也得到了相应发展,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第一期项目已选定在大连、黄岛、镇海和舟山4个地区建立储备基地,4个基地的总储备能力约为1400万吨。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已经开始筹建,计划储备能力为2800万吨。随着LPG的大量进口,我国已在东南沿海建成LPG 地下岩洞储备库,单库储量已超过20万m。而在天然气储存方面,我国已在天津市大港油田建成了4个储气库,总调峰气量为8亿m;在江苏金坛盐矿和刘庄建成了总调峰气量为20亿m的两个地下储气库,同时为配合川渝天然气东输以及保证一些大城市的用气调节,还将在长江中游地区和一些大城市周边等地区建设地下储气库,以确保这些地区的安全供气。目前我国建设的地下储气库主要是用于天然气的调峰应急,而在战略储备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油气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油气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经济结构调整 2015年,中国GDP增长6.9%,增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低。全年经历了股市动荡、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人民币大幅贬值等重大事件,CPI和PPI分化加剧,工业生产低位徘徊。国内投资增速显著回落,外贸下降幅度较大,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首要力量。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对GDP增速贡献率下降至41.8%;外贸出口估计下降1.8%,对GDP增速贡献率为-1.2%;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对GDP 增速贡献率上升至59.4%。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2015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呈现一些积极变化。非必需品消费占比明显提升,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34.6%,通信器材增长35.9%。贸易结构优化转型,在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机电产品出口增长0.2%,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6%,船舶、航空航天等资本品出口已具备一定优势。工业生产迈向中高端,资源类、高耗能等传统行业增速放缓。随着“一带一路”辐射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我国对沿线泰国、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出口均呈两位数增长。 石油消费情况 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首破60%,成品油净出口量连续三年大幅递增 2015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估计为5.43亿吨,比2014年增加0.25亿吨,剔除新增石油储备和库存因素,估计实际石油消费增速为4.4%,较2014年增加0.7个百分点。石油净进口量为3.28亿吨,同比增长6.4%,增速比2014年高0.6个百分点。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6%。 天然气消费情况 天然气消费增速创10年来新低,供应总体过剩,淡季压产冬季供应紧张;气价改革持续推进 2015年,受经济增速放缓、气候温和、气价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影响,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全年表观消费量为19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创近10年来的新低。受压产影响,全年产量为1318 亿立方米(不含煤层气),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天然气进口量为6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管道气和LNG进口量分别占56.7%和43.3%,对外依存度升至32.7%。全年天然气总体供应过剩,但受季节性用气不均衡、储气库工作气量不足等因素影响,淡季被迫压产,冬季仍面临调峰保供的压力。

中国近海盆地油气资源概况

中国近海油气资源概况 海洋,这个幽深而富饶的神秘世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在孕育生命的同时,也形成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以及滨海的砂矿、洋底的多金属结合、海山区的富钴结壳、磷块岩和深海多金属软泥,以及洋中脊的硫化物矿藏,这些来自海洋的油气、矿产资源为人类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能量[1]。通过对海洋资源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到海洋中蕴含着人们难以想象的丰富矿产以及绚丽的海洋生命形态,并对海洋资源中讨论最热的油气资源产生浓厚兴趣。报告结合所学内容和国内外参考文献对中国近海油气资源分布、勘探历程、技术方法及未来研究趋势做了全面的总结概括,从而对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前言 海洋资源中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对于人类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来源,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陆上和浅海老油田区新发现难度的增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勘察家的目光逐渐投向了海洋的深水区[2~3]。当前,以美国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德士古、英国BP、荷兰皇家壳牌、法国道达尔、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以及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等为代表的大型石油公司,在全球掀起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的热潮[4]。深水油气勘探已成为国际石油公司竞相投资的热门领域,全球 18个深水盆地(水深大于500m)均已进行了勘探。但大部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活动集中在大西洋两岸的美国墨西哥湾、西非沿海(主要是安哥拉和尼日利亚)以及南美的巴西沿海深水区[5]。这三个地区是当前最热门的深水勘探地区,不仅如此,这三个地区也集中了绝大部分的深水油气储量和产量,占据了全球深水区发现储量的 88%,是全球深水油气勘探效益最好的地区,成为所谓的深水油气勘探的“金三角”(图1)。

中国油气资源概述

《中国油气资源概述》 课程考查作业 姓名 : 班级 : 学号 : 年月日 中国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油气资源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要抓紧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把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油气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和有效利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因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随后,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义和阐释。有人将可持续发展总结为3个特征: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使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同时又是石油利用效率低、不合理用油比较严重的国家。与国际通行的石油消费强度比较,我国石油消费强度为0.19,大体相当于日本的4倍,欧洲的3倍,美国的2倍。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预测显示,我国自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的10年间,石油净进口量已达9741万吨,对进口油的依存度超过三分之一。到2020年,我国对进口油的依存

度将达到60%左右。显然,国际油价的波动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较快,但油耗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2年,我国汽车发动机每百公里油耗的设计值比发达国家要高10%至15%,而平均单车年耗油的实际值是2.28吨,比美国高10%到20%,比日本高1倍。 我国油田开采的损失率也较大,石油加工过程中的浪费严重。据测算,我国石油资源的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增加2亿多吨的可采储量。 "由此看来,我国油气节约潜力十分巨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飞说,"在今后国内油气产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长,对海外资源的依存度又需要控制在一定限度的情况下,必须把节约放到优先的地位,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在努力挖潜节约的同时,还必须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当前,我国油气资源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十分普遍。根据有关部门调查,2002年我国农业柴油用量为2570万吨,占全部柴油消费量的33%,其中相对固定的动力设备用油约占农用柴油的20%,用量约500万吨。若其中的一半能用电力替代,便有望节约农业用柴油250万吨左右。 专家建议,应尽快制定石油法和切实可行的节油政策,将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加工和销售纳入法制化轨道。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必要的立法来促进节油、代油措施的落实,把鼓励节约用油作为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节约石油资源的石油消费模式。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汽车产业政策,鼓励和促进汽车厂家生产高燃效汽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油型汽车,鼓励车用替代燃料的使用。要大力提高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形成像节约粮食和水一样节约油气资源的社会氛围。 油气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和实施立足国内、开拓海外、节约优先、鼓励替代、保障安全、保护环境这一符合我国国情的油气资源战略,坚持走节约和合理使用的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概况 能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没有能源任何现代文明都将无从谈起。我国煤资源丰富,但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石油稳产难度增大。统计表明,到2000 年底,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约为1021亿吨,其中,陆上775亿吨,沿海海域246亿吨;最终可采资源量约为138-160亿吨。 我国是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由于天然气的勘探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已探明量仅占世界的1.2%,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140万亿m3,可采68年。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估计超过38万亿m3,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7-10万亿m3,可采95年。我国的天然气陆上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资源集中在南海和东海。 国内石油供应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需求,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在石油净进口状态,2004年石油进口突破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40%,石油消费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虽然专家对油气资源供需前景预测有所差别,但总的趋势一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GDP年均增长率7.2%,石油消费年增长5%~6%,产量年增长1% ~2%;天然气消费增长略高一点,增长率7%~8%。 我国沉积盆地广阔,适宜于进符油气勘探的盆地500多个,沉积岩面积约670万km2,其中陆上面520万km2,近海大陆架面积150万km2,。在这些盆地中,既有发育在古生代稳定地台上的海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50万km2,又有中新生代陆相断-坳陷沉积盆地,二者常形成叠合-复合沉积盆地。从已发现的油气储量来看,靳生界的石油占石油总储量的44.3%,中生界占44.7%,古生界占8%,前古生界占3%。新生界的天然气占天然气总储量的33.7%,中生界占20.3%,古生异占41.6%,前古生界占4.4%。由此可知,中新生界

阮元与《积古图》-中国国家图书馆

阮元与《积古图》 袁玉红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收藏宏富,《积古图》就是藏品中的一件珍品。 《积古图》为手卷装,通长2640厘米,高38厘米,引首卷端翁方纲隶书题“积古图”三大字,右钤“长毋相忘”印,落款“嘉庆癸亥夏六月朔为云台中丞题并记于后北平翁方纲”,下钤“潭溪”、“翁方纲”印。其后是工笔彩绘绢本“积古图”。图长67.5厘米,高34厘米。钤“积古斋”、“文选楼”、“仪征阮伯元”印。再后为阮元手书《积古斋记》。此记文收入《揅经室集》三集卷三,相校后发现文字略有差异。经文为正书,书写在刻印佛经旧纸之背面,凡35行,348字。卷心是阮元手拓家藏的历代钟鼎彝器镜、洗、泉布及砖砚等91件金石文物的铭文拓本和91方秦汉印符的钤印。这些拓本剜裱在手卷上,钤“阮伯元藏钟鼎文字”、“八砖吟馆”、“琅嫏仙馆”印。铭文拓本下是阮元手书释文和考订文字。卷心长2135厘米,前钤“可园珍祕”、“第二品”、“积古斋印”、“阮伯元所藏钟彝吉金”等印,后钤“研经堂”、“积古斋”、“阮伯元手拓本”三方印。卷尾是翁方刚手书《积古图记》和陈文述书与法式善等十六人同观题款及伊秉绶、赵魏手书题记识文凡四则。 《积古图》的作者,据《积古斋记》可知是周卣。周氏名瓒,字秬卣。《履园丛书》载:“周瓒号采岩,吴县横塘人,工山水人物,细逾毛发,用唐、宋人法,识者谓自仇十洲后无此种笔墨矣。阮芸苔宫保为浙江巡抚时,常在幕府,然吴门士大夫鲜有知其者也。”《扬州画舫录》中记:“周瓒,字采岩。吴县人。少学花卉,既成,学界画白描人物,而大幅工笔山水,出奇无穷,遂成名家。”《积古图》是周瓒受阮元之嘱而绘。创作背景是壬戌腊日,即嘉庆七年(1802)十二月初八,阮元邀其同好朱右甫为弼在积古斋与其子赏鉴所藏金石文物。图中所绘三人,中坐为阮元,对坐是朱为弼,阮元后立者是阮元之长子阮长生。手卷中,阮氏私藏金石铭文拓本的器物全形在图中都有图绘。所画钟鼎彝器用透视法,立体感极强,器物上的纹饰都能依稀可见,十分逼真,充分展示了画家工笔绘画的技艺和对青铜文化造型艺术的理解。 阮元生于清乾隆二十九年正月二十日,卒于道光二十九年十月十三日,享年八十六岁。字伯元,号芸台,晚年号颐性老人、经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高宗亲擢第一。历官兵部、礼部、户部侍郎,湖广、两广、云贵总督,拜体仁阁大学士。提倡朴学,精于考据,为乾嘉考据学著名学者。在金石文字研究方面,平湖朱为弼是其得力助手。朱为弼,字右甫,浙江平湖人。嘉庆十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迁员外郎。为弼精研金石之学,佐阮元纂《钟鼎彝器款识》。 阮元是清代一位杰出的经学名臣,同时也是清代学术史上地位显赫的人物。阮元喜藏金石文物,尤重铭文,而证史实。拓本中“禄康钟”、“虢叔大林钟”、“父乙鼎”、“太祝鼎”、“陶陵鼎”、“师酉敦”、“诸女”等器物铭文都收入在《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内,并附铭文考证。阮元在铭文考证上独有心得。如在“齐宝货”刀币拓本下,有阮元书“歙程易田以为宝字非吉字。”程氏名瑶田,字易畴,又字易田,清经学家,江永的弟子,多与阮元有文字研究。在这里,阮氏显然同意程易田之说。冯云鹏所辑《金石索》“金索四·齐刀”图下也将面文识“齐宝货”,并注文:“此钱往往得于章邱、临淄等处。《嘉祐杂志》称为齐太公杏九,今人呼为齐吉化,皆非也,缘不识古文宝货字耳。”后来学者多将“齐宝货”三字识为“齐法化”。“齐”指齐都城临淄,“法化”意为标准货币。在“即墨之宝货”拓本下,阮氏书“据此知即墨古本作节墨,其作即者省文也。今即墨县当读为节墨县。”《金石索》“金索四·即墨刀”图旁注:“金石志云,‘节’‘即’古字通,据此齐即墨正当作节,今作即者,省文耳。”此文与阮说类同。先秦时代刀布币文涉及的地名很多,有的沿用至今,如邯郸、离石、节墨(即墨)等。阮元对所藏青铜酒器不仅考其铭文,视重宝之,而且还实用之。例如嘉庆八年(1803)二月二十六日,阮元父七十寿辰,阮选商周十三酒器在

中国石油现状

中国石油现状 070411427关伟旭石油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质基础。油价的不断上升使石油消费国不堪重负,并有可能引发石油消费国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等种种经济问题,威胁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作为经济安全重要一环的石油价格问题,已经列入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一、主要国际能源组织及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为各国政府介入国际石油利益纷争开了先例,为国际石油领域的价格主导权与话语权之争奠定了组织基础。 石油输出国集团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稳定局面,促进信息交流,推动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对话。目前,国际能源组织缺乏密切的合作,这就是作为主要石油输出国的组织OPEC和消费国家的组织IEA都有自己的致命的缺点,无法制定和执行国际能源交易的统一规则,更无法达到稳定石油价格的作用。 总之,OPEC作为一个促进重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之间协调的国际能源组织论坛,现在不断被纳入全球经济框架中。笔者认为,这需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双方互谅互让,以成功制定出共同遵守的协调石油价格的合作规则以实现密切的合作。 (二)国际能源机构(IEA)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国际能源机构IEA的主要目的是西方能源消费大国应对OPEC而成立的国际组织。它是主要用于处理西方各国能源管理的应急共享系统,是制定各成员国政府间能源合作的国际能源组织。IEA要求经合组织成员建立共同战略石油储备,确保了长期的石油安全和控制了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IEA建立能源合作机制,这是笔者十分赞同的。它的运行规则是将来全球能源组织可以借鉴的,但是国际能源机构(IEA)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非常明确地表明只吸纳西方发达国家即大部分OECD国家作为自己的成员国,这是它不能成为稳定石油价格的全球性组织的致命之处。 国际能源机构(IEA)与生产国(OPEC)之间的分歧,在能源运行过程中的矛盾日益突显,对国际能源价格产生巨大的波动。已经有学者提出建立世界能源机构(WEA)的设想。笔者还是赞成托马斯.W.瓦尔德提出的创立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世界能源组织(WEA)。 (三)能源宪章会议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能源宪章会议由所有欧洲国家、前苏联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日本组成。《欧洲能源宪章》是其签署的一份重要文件。《欧洲能源宪章》主要是为欧亚的能源互利合作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为欧洲石油价格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欧盟委员会希望通过能源宪章条约来构建出同其主要能源伙伴促进能源价格稳定的制度框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能源宪章条约》谈判进行得艰难而复杂。 笔者认为,能源宪章条约及该组织通过能源宪章条约的服务致力于多边能源条约,这是它通过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以促进石油价格的稳定的重要贡献。能源宪章条约的能源输送议定书是促进国际石油价格稳定的创新性发展。随着国际石油市场的全球化,石油的运输在能源出口、进口中显得特别重要,所以石油运输应该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八国集团”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八国集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也不可小视。首先,“八国集团”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国。相应地,“八国集团”的经济发展也决定着石油消费市场的局势。其次,“八国集团”拥有可观的金融潜力以及世界能源发展所必需的技术。最后,在接纳能源生产大国

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规则 -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规则 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规则 为加强全国各系统图书馆(室)、文献信息机构之间的协作,利用文献资源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采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服务方式,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特制定本规则。 一、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是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它文献信息部门之间,在书刊资料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共同认可的规则,互相利用文献资源,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方式。 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是为了满足用户在本地图书馆、文献信息机构无法解决的文献信息需求。我馆文献提供中心对单位用户提供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对个人用户仅提供文献传递服务,不受理馆际互借服务。 三、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服务对象: 1、中央与国家机关。 2、各省(区)、市、区(县)公共图书馆。 3、在京各大专院校及省级大专院校图书馆。 4、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系统及省市级科研单位图书馆(区县以下科研单位由当地区县公共图书馆代办)。 5、国家事业、企业单位图书馆、资料室或信息部门。 6、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兵种、武警部队图书馆。 7、馆际互借不对个人用户。 四、建立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关系的办法 1、凡自愿与我馆建立互借和文献传递关系的单位(个人可直接提出文献传递服务的请求),需来人、来函或通过网上向我馆文献提供中心提出申请,经文献提供中心核准后,签定文献提供协议。申请单位名称或联系人变动时,须及时向我馆文献提供中心申明。 2、凡与我馆建立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必须签订版权协议,发生侵权行为,由借书单位或个人自行负责。 五、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的具体办法 1、凡与国家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的单位,需向我馆文献提供中心交纳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的预付款。 2、凡同我馆建立馆际互借关系的单位,我馆文献提供中心将提供一个卡号和密码,各单位需登录国家图书馆网站,自行发送借书申请,借书价格:本市6元/本、外阜20元/本(包括邮寄费)。 3、凡用户需要国际互借,需填写“国家图书馆国际借书单”按国际图联规定的收费标准(用于支付邮寄、包装费)执行。 4、凡用户需要文献传递服务,可直接把所需复制文献的来源通过E—mail、传真、信函发至我馆文献提供中心,不需履行馆际互借手续。文献传递费用按我馆现行收费标准执行。 5、我馆文献提供中心不受理外地无馆际互借关系的单位用户、个人用户馆际互借的请求,需要者须向当地与我馆文献提供中心建立馆际互借关系的单位申请,并委托办理。 6、外借图书需按时归还,如有遗失、污损和丢失,经确认后,由借书单位按照国家图书馆有关规定赔偿。未按时归还图书、未交纳赔偿金以前,将停止办理借书手续;情节严重者将终止馆际互借协议。 六、外借图书的范围 1、外借图书范围:中文基藏库图书、近三年以前外文图书。古籍、稿本、工具书、原版期刊、报纸、舆图、光盘及丛书不外借(可提供文献传递服务)。 2 、除善本等文献外,文献传递服务的品种、数量不限。 七、借书期限 1、外借图书的期限为一个月。如需要续借,到期前须通知我馆文献提供中心并说明理由。在该书无人预约的情况下,可续借一次,期限半个月。 2、如遇特殊情况,外借图书不论到期与否,我馆文献提供中心有权随时索回。 3、逾期归还图书,每册图书须交纳逾期使用费5元/天。

中国油气田分布及储量产能情况分析

中国油气田分布及储量产能情况分析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起了决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城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油田。 辽河油田: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目前原油年产量约400多万吨。 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领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9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个油气田24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目前,发现了千米桥等上亿吨含油气构造,为老油田的增储上产开辟了新的油气区。 冀东油田:位于渤海湾北部沿海。油田勘探开发范围覆盖唐山、秦皇岛、唐海等两市七县,总面积63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3600平方公里,潮间带和极浅海面积2700平方公里。相继发现高尚堡、柳赞、杨各庄等7个油田13套含油层系。 吉林油田: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在吉林省境内的两大盆地展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18个油田,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350万吨以上,原油加工能力70万吨特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 河南油田: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中原油田: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1975年发现,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万吨、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现已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

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应用

油气资源及勘探潜力分析 导读:油气资源及勘探潜力分析,油气资源勘探,油气资源动态评价,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究,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油气资源可采系数研,油气资源投资环境评价及优选,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的新进展 1 我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喜获成果 6 西藏地区油气资源潜力与战略选区 8 新疆煤炭油气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法律对策研究 13 油气回收是提高油气资源利用率的必要之举 16 油气资源犯罪防控对策研究 19 油气资源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应用 24 油气资源分类及评价方法 31 二、发展篇 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简析 36 油气资源税改革下的新疆财税形势浅析 37 油气资源所在地政府构建和谐油地关系的问题与对策 39 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41 中国海相残留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技术探索 45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前景 51 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56 中国石化西部油气资源前景解读 58 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挑战 59 中国油气资源生产发展最优组合预测模型研建 66 中国与中亚油气资源合作现状与展望古丽娜尔 70 中哈油气资源合作面临的挑战趋势及启示 72 中日东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及法律适用 77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资源经济研究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研究的新进展* 彭飞鸽1袁飞2李志学1 (1.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5;2.江苏省江阴市人事局,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我国现行的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其制订初的目的相悖甚远,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基于石油行业面临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在酝酿对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为了促进改革,国内对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总的来说,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从我国油气资源税费改革研究、油气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国家石油安全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关系研究、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关系研究这四个方面来进行的,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其中仍有不足之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油气资源;有偿使用;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F4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645(2009)02-0005-05 0引言 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中存在油气资源税费远不能反映资源的真正价值、税费体系设计不规范、油气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这些问题已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因此对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研究就显得相当的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对于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研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1996年,蒲志仲、刘永爱等人提出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为改善我国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应建立科学的油气价值理论,实现矿权配置的市场化,规范油气资源所有者、经营者和作业者之间关系等建议。[1](P24-27)之后,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对我国油气资源税费改革的研究 对于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资源税费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最初,国内学者们大多都是介绍了国外石油税费制度,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比较来讨论我国油气资源税费制度。他们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国外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的了解,对我国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2001年,雷涯邻、赖月莲对我国石油税制进行了分析,并从征收办法这一新角度对国外油气税收制度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油气资源税费存在资源差异考虑不充分、征税方式和计税依据不合理的问题,使得国内的研究更进了一步。[2](P37-41)2005年,王甲山、李绍 收稿日期:2008-11-28 作者简介:彭飞鸽(1983-),女,陕西武功人,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会计与审计。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油气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环境补偿机制研究0(项目编号08E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石油观察家对中国民营油气企业发展的现实解读

【石油观察家】对中国民营油气企业发展的现实解读 加入石油观察家私享会俱乐部!文|苗小龙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多次政策调整,逐步完善了石油与天然气市场的流通与贸易机制。经过相关国家部委与国有企业的多次改革与并组,形成了目前以国营为主、民营为辅的国内石油行业主要格局。国营油企以中央直属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为主,加上地方国企延长石油,共同组成了国内的“四桶油”企业。民营涉油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上各有天地,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秀。但民营油企拥有的油气资源区块有限,主要是以技术服务与装备制造为主,部分民营企业的油田服务技术达到国际水平。 1 国内石油企业概况根据是否具备油气勘探开发资质,可将国内石油勘探开发企业分为两大类(图1)。国内具有勘探开发资质的企业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等4家;国内未具备勘探开发资质的油气企业,如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工业)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分别由其子公司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石油)与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勘探开发公司)经营油气勘探开发业务,此外还有几十家民营

企业通过参股、收购获取油气勘探开发权益,如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洲际油气)、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汇能源)、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国际)、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联石油)、美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都控股)、金叶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叶珠宝)、兰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默科技)、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熔盛重工)等。2014年,国内原油生产与海外油气权益约和4.2×10^8 t,其中国内石油产量2.1×10^8 t,天然气1329×10^8m^3。中央石油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振华石油、中化集团)油气产量占96%,延长石油和其他民营油企占比仅为4%(图2)。 注:1)国营石油企业数据以企业年报为参考;2)民营企业石油总产量以6家民营企业(联合能源、海默科技、美都控股、洲际油气、金叶珠宝、复星国际)数据作为代表 2 民营涉油企业基本现状根据从事油气相关业务的不同,国内涉油民营企业大致可以划分为4类:油气勘探开发企业、技术服务与装备制造企业、石油炼化企业与石油贸易企业。 2.1 油气勘探开发企业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4年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3947.87亿元,其中国营石油企业投资占95%,主要用于油气田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服务、装备制造技术研究;民营企业投资仅占5%,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