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法治政府的具体内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6.83 KB
- 文档页数:5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目标(1)明确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
(2)知道政府提高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3)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4)明确政府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2. 教学重点/难点依法行政的原因及措施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二.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1.预习检查:⑴依法行政的含义——针对学习目标1⑵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针对学习目标1⑶权力行使的环节——针对学习目标32.情境导入:播放《投其所好》的反腐题材的小品,导出国家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不能滥用,应该依法行使!3.问题探究一——针对学习目标2⑴探究问题:暴力执法泛滥下去,会有什么危害呢?⑵提出要求:学生先自主思考——小组内合作探究——探究完回到座位——小组代表自告奋勇展示成果——师点拨4.问题探究二——针对学习目标1⑴探究问题:分析三组镜头分别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哪个具体要求?⑵提出要求:学生先自主思考——小组内合作探究——探究完回到座位——小组代表自告奋勇展示成果——师点拨5.问题探究三——针对学习目标3⑴探究问题——政府是如何决策的?⑵提出要求:学生先自主思考——小组内合作探究——探究完回到座位——小组代表自告奋勇展示成果——师点拨6.检测反馈——针对学习目标1.3⑴要求:限时5分钟,完成【课堂探究学案】中的【当堂检测】5道选择题,做完自对答案,学生自主讲解错题,教师点拨。
⑵师点拨高频出错题:T3:③公民成为直接决策者说法错误;④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体现了依法决策,故排除。
善用排除法。
7.组织演讲——针对学习目标4演讲主题:《我的中国梦》要求:自高奋勇,展示自己。
点拨:我的中国梦便是依法治国的梦,依法治国不仅仅是政府要依法行政,更是要求我们提高公民素养,培养法制观念,更是我们每一个的梦,你的中国梦是什么样的,向大家展示一下吧!8.总结反思要求:自主整理笔记,完善体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法治国家》优质教案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8.1法治国家1.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坚持良法之治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国,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情、表达权和监督权等。
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
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2.建设法治国家。
(1)措施: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①推进宪法实施。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③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政府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政府:国家的行政机关教学设计梁雪北流中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并理解政府的性质和基本职能。
2、感受政府的作用,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素养。
3、了解政府的部门构成,自觉接受管理和寻求政府的帮助。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能够学会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了解政府、理解政府、相信政府,进而支持政府和监督政府,感受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并以此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教学难点: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3月3日上午,随着新冠肺炎治愈患者陈某某、陈某、祝某某3人走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隔离区,玉林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1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这标志着,玉林市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实现“清零”。
思考:玉林市清零,得益于哪些方面的努力?政府做了哪些事?我国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我国政府的职能有哪些?政府在生活中的作用?我国正在打造什么样的政府?(二)讲授新课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思考问题:李克强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说明我国政府和人大是什么关系?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1.我国政府的地位和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过渡:【探究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36的内容,思考:上述资料表明我国政府履行了哪些职能?2.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1政府职能注意:1明确政府职能履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均不能代替政府行使政府职能。
2全面把握我国政府的构成。
从纵向看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8课第二框《法治政府》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的第三单元第8课第二框《法治政府》。
第八课讲授“法治中国建设"。
分三框展开:第一框“法治国家";第二框“法治政府”;第三框“法治社会”。
这三框的内容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紧紧围绕“法治中国建设”。
三框的逻辑关系是:先阐明法治国家的含义、内涵及如何建设、重大意义,再阐述法治政府的含义、内涵及如何建设、重大意义,最后阐述法治社会的含义、内涵及如何建设、重大意义。
三框内容在讲述上都按一定顺序:含义——内涵——如何做——重大意义。
通过本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法治政府,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有什么重要意义,从而理解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本框题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3.3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框“法治政府”,由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讲述了法治政府的含义、内涵、如何建设、重大意义,阐述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包括两目:“法治政府的内涵”“建设法治政府”。
第一目阐述两层意思:什么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的内涵。
第二目阐述两层意思:怎样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总目标。
阐明法治政府的内涵,理解如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及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法治政治的内涵,阐述如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难点:理解法治政府的涵义。
五、教学方法:探究导入法、正面讲授法、议题拓展法、实践教学法六、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政治和法律概念较多,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学生学习也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教学研究、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观点等方法,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法治政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