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归纳、概括散文内容要点】专题及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2
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指导命题分析与预测二、命题预测与考情分析散文阅读在现代文阅读中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青睐,2017年的几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约一半考查了散文。
从考点的设置上来看,重点考查了“理解和品味重要词句的含义”“鉴赏散文的语言表达艺术”“概括内容要点”“分析结构”等内容。
备战下一年度的高考,考生必须注重散文阅读训练。
备考建议与要求(一)树立一种意识对散文的阅读,要树立文本意识。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抓住这一点,从总体上先梳理文本的思路,再概括大意,然后逐步深入赏析文章的艺术魅力,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完成阅读任务。
(二)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审美鉴赏能力。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它通常包含了唯美的意境,通过多种文学手法的运用,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阅读散文需要考生具有审美鉴赏能力,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体会散文中的美,从而形成对美的独特理解,陶冶自己的情操。
审美性阅读需要发挥考生的想象力,调动各个感官,体验作者描述的唯美的意境。
二是文本探究能力。
命题者设计散文探究类题目,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散文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实现对散文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阅读散文时要具备文本探究能力,对散文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探索。
第一讲整体阅读——精做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规律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考生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左右的散文读两遍,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
考生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这就需要考生重视整体把握。
【真题示例】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三、筛选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典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17分)根河之恋根河是鄂温克①人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
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
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
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
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
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
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
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
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
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
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
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
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
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
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霎时让人眼前一亮。
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
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
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一、散文的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
“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
情理两者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高三散文知识点总结散文是一种创作形式,它以平实、细腻、真实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感悟。
在高三语文学习中,散文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高三散文知识点的总结:一、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散文是一种不受格律限制的文学形式,它以散漫的方式表达情感、思考问题和描绘事物。
散文以真实、深入、细腻的语言风格为特点,注重展示作者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二、散文的分类1. 抒情散文: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感悟,以情感为核心,如《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
2. 清议散文:对社会生活、人文环境等进行批判、思考,带有一定的议论性质,如鲁迅的《狂人日记》。
3. 游记散文:记录作者的旅途见闻和感受,以真实的描写和感悟展示风景和文化,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4. 随笔散文:以随性的方式记录作者的思考和感悟,不受严格的逻辑框架限制,如鲁迅的《朝花夕拾》。
5. 美文散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人物、事物、场景,追求审美的效果,如茨威格的《人生的智慧》。
三、散文的写作技巧1. 情感真实:散文作品要表达作者真实的情感和个人感受,诚挚、真实是散文的基本要求。
2. 修辞手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丰富作品的文采,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3. 描写技巧:通过描写细腻的事物和细节,准确地再现美好的画面,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4. 叙述结构:合理安排篇章结构,进行因果、递进、对比等叙述方式,使文章流畅有序。
5. 修辞语言: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语言,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四、高分范文解析在高三语文考试中,掌握好散文作品的分析和写作技巧对于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通过对一些经典散文作品的分析,可以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高三散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散文的分类、特点和写作技巧对于提升语文素养和应对高考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创作散文作品,充分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能力。
2019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散文阅读相关知识总结2019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散文阅读相关知识总结散文阅读相关知识总结一、各类散文的特点1、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2、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绘形状物。
大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景中融注作者的思想感情。
3、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
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4、哲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唱,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
5、写人散文:记人散文以记述作者所熟悉的人物为主,通过记叙与人物有关的事迹来表现人物,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情感、看法、意向等。
它可以记一个人,记一个人的一生,一段生命历程,一个侧面,一个细节,一个生活场景。
也可以记一组人物,一群人物。
二、散文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1)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2)描写种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3)描写技法: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绘形绘声绘色等。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等。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的艺术夏丐尊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
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家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
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
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
我得知就去望他。
云水堂中住著四五十个游方僧。
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
他住在下层,见了我微笑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到宁波三日了。
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小旅馆)里的。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罢。
”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等的话。
我惘然了。
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很破旧的席子包的。
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那很破的席子大师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
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那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了的。
第二日未到中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菜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大师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菜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
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这太咸了!”“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我家和他寄寓的春社相隔有一段路,第三日,他说饭不必送去,可以自己来吃,且笑说乞食是出家人的本等的话。
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剖析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剖析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剖析【2019年高考命题预测】一、2017年高考考查特点:1.题型稳定。
普通设置三至五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题基本上主观题,有的试卷中是客观挑选题(一道)加主观题。
2.选材涉及中外散文。
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日子,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凸现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3.试题贴近实际,要求由文章内容动身对日子举行联想、感悟。
试题设计别仅就某一篇文章的某一点举行考虑,还要求考生将思维拓展下去;别仅仅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咨询题,也要谈谈自个儿的看法,将学习与日子密切结合,学以致用,这种命题体现了素养教育的方向。
探索能力中“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仍是探索的重点。
新课程大纲强调的探索性学习、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这一理念在散文阅读中体现较为明显。
二、2019年命题预测及备考措施:(一)备考措施:1.强化阅读,积存素质,提高能力。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质的考查,大量的阅读,充分的积存,是整体提高阅读明白能力的前提,有良好阅读适应的考生常常能在语文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
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
在阅读中注重提高语感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学生的一具相当薄弱的环节,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每年的必考题。
要求概括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还只停留在寻章摘句式的水平上,关于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在具体的基础上加以抽象那就非常难做到,所以概括往往缺乏准确性,经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
与高考阅读试题相关能力的培养绝非是一朝一夕的情况,而需要贯通于日常的备考中,复习别但要有针对性,更需要重视平常的阅读积存,养成好的阅读适应,将“高考能力平常化,平常训练高考化”,如此就会轻松解决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咨询题了。
2.多写散文,改写古代诗歌,提高明白能力。
散文阅读从考生读文和答题来看,散文的得分率低于小说,因此在二轮复习时要重点强化散文的阅读和解题能力。
特别是对于散文“思路、形象的分析”“技巧、语言的赏析”“情感、标题的把握”等几个常考点,要从审题、答题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突破,以做到审题更加精准,答题更加规范。
第1讲“读懂”层面2考点——理清思路,解读形象一、理清思路不跑偏——突破行文思路、句段作用2考法分析散文的思路是散文考查的常考点,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二:一是行文思路的梳理,二是句段作用的分析。
从一轮复习来看,这类题目答题规律性较强、术语较多,很多考生都能得分;但由于欠缺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常存在乱贴标签、笼统作答甚至找不到答题角度的情况。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要强化读透文本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认识文本结构、重点段落的特点,提高答题的精准度。
行文思路梳理[典题试做]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神垕[注]王剑冰①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
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
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垕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
②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
我想不明白这个叫作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
③神垕,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儿,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
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
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
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④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
大宋,你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至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钧瓷的华章。
⑤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
散文阅读从考生读文和答题来看,散文的得分率低于小说,因此在二轮复习时要重点强化散文的阅读和解题能力。
特别是对于散文“思路、形象的分析”“技巧、语言的赏析”“情感、标题的把握”等几个常考点,要从审题、答题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突破,以做到审题更加精准,答题更加规范。
第1讲“读懂”层面2考点——理清思路,解读形象一、理清思路不跑偏——突破行文思路、句段作用2考法分析散文的思路是散文考查的常考点,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二:一是行文思路的梳理,二是句段作用的分析。
从一轮复习来看,这类题目答题规律性较强、术语较多,很多考生都能得分;但由于欠缺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常存在乱贴标签、笼统作答甚至找不到答题角度的情况。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要强化读透文本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认识文本结构、重点段落的特点,提高答题的精准度。
行文思路梳理[典题试做]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神垕[注]王剑冰①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
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
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垕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
②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
我想不明白这个叫作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
③神垕,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儿,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
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
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
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④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
大宋,你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至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钧瓷的华章。
⑤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
专题12 散文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哲人的爱秦牧好几年前,我读过一则消息:青岛医学院教授沈福彭,1982年2月因病去世,他生前殚精竭虑,尽瘁教学,亲嘱死后将遗体献给医学教育事业,五脏作局部解剖教学用,骨骼制成标本,供示教用,用遗体“再站一班岗”。
这则消息使我大受震撼,掩卷沉思,神驰黄海之滨。
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献身精神,一个哲人对群体无私的爱,尽在不言之中了。
继沈福彭教授之后,北京医科大学前任校长胡傅揆教授也在生前自愿地把遗体献给学校作为骨骼标本。
这两位医学教授的事迹先后辉映。
据我所知,遗嘱利他,造福群众的事虽有不少,但是遗嘱指定把自己的遗体制作骨骼标本供教学用的事我极少听到。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舍己为群,献身祖国的坚强意志和崇高风格,从这样的实例中也可以想见一二了。
1987年底,我突然接到青岛医学院一封来信,那是院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寄来的。
里面除了信件外,还有一张骨骼图片,那就是沈教授遗留下来的骨骼标本了。
信里有这样的话:“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将骨骼制成骨架,陈放在青岛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的标本室里(外有玻璃罩),人们每过此室,都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瞻仰骨架。
”信末这样说:“秦老……你能否为我院沈教授写几句话,如蒙赐字,我们将把它刻在玻璃罩上……”我端详着那张骨架图片,百感纷纭。
这具骷髅给予我的不是忧惧、哀伤,而是亲切、鼓舞。
我把图片放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早晚工作时经常瞧它几眼,我觉得它对我的灵魂有净化的作用,犹如明矾之可以净水一样。
我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没有任何绮年玉貌,皓齿明目的明星歌星的照片,却有这么一张照片。
这并不是因为我已经是老头子了,即使我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我也会这样。
面对这张照片,崇敬、可亲的感情驱除了一切渺不足道的杂念。
这副骨架图片仿佛给了我一道无声的命令,我决意写那将被刻在玻璃罩上的几十个字。
平素写些小文章我是不起草稿的。
但是为了写这几十个字,我却决定夜里到附近僻静的街道上长时间漫步,思索、酝酿。
一、散文的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形”:是指散文用来表情达意的材料——人、事、物、景“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或哲理。
二、散文的分类:1、写景状物类散文:写景散文和状物散文2、写人叙事类散文:写人散文和叙事散文3、议论说理类散文4、文化游记类散文三、散文常考的题型1、思路类:梳理行文思路、整体把握主旨2、概括类:特点、原因、内容、观点等概括归纳。
3、理解类:词、句的含义以及标题的含义4、鉴赏类:语言、手法、形象等鉴赏及作用。
(其中包含词句和标题的作用)5、综合赏析和探究类:综合赏析、阐发评价与探究拓展。
□思路类:梳理行文思路1、直接梳理文章行文思路:如果文章有线索可按线索归纳。
答题模式: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2、间接梳理文章行文思路:梳理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理)的变化做此类题必须使用感情词(心理词),要注意情感(心理)变化的顺序。
□思路类:整体把握主旨1、常见设问方式:2、答题模板:本文通过记叙了(或描写了)-----事(或内容),表现了-----特点(或性质),表达了------思想(感情),揭示了--------主旨。
□概括类:特点、原因、内容、观点等概括归纳1、常见设问方式:2、答题模板:找准区间——提取——按要求精准分点作答转述提炼□理解类:词语的含义1、常见设问方式2、理解词语的含义的基本要求:3、理解词语的含义的基本方法:A、词语本义B、语境义(临时义)(比喻义、反语义、象征义、双关义、指代义)+(远距离的引申义)4、答题模板:词语含义=词语本义+语境义+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理解类:句子的含义1、常见设问方式:2、解题方法:(先明确句子类型,再根据不同类型来解答)①由表及里,理解含蓄句②抓住位置,理解结构句③还原本意,理解修辞句④立足全文,理解主旨情感句⑤分清结构层次,理解结构复杂句⑥抓住关键词,理解含关键词的句子(注意:有些句子它可能不止一个类型,因此要多面考虑)□理解类:标题的含义1、常见设问方式:2、具体方法:①标题自身义(表层义)②在文中的含义(往往不止一个方面)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等③主旨情感义□鉴赏类:线索的作用1、常见设问方式:2、找线索的方法:A、看标题,有得标题直接揭示线索B、看物,如果一物在文中反复出现,可能就是线索C、看文中反复出现散文词、句D、看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确定线索3、答题方法:①内容方面: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揭示主题;象征作用;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②结构方面: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使行文富于变化□鉴赏类:句段的作用1、常见设问方式:2、熟知不同位置、不同类型句子的作用3、概括句段作用的4个角度:①内容主题(用XX手法写了XX内容,写出了写作对象XX特点,表现了作者XX 的情感或人物XX性格特点,突出了XX的主旨)②结构思路③读者感受□鉴赏类:语言赏析1、常见设问方式2、解题方法:(5个思考的角度)角度1:词语的锤炼角度2:句式的选择角度3:修辞格的运用角度4:语言表达技巧角度5:语言风格(语言特色)□鉴赏类:手法鉴赏1、常见设问方式2、表达技巧的4大构成:①修辞:比喻、比喻、排比、借代等*②表达方式③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抑扬、象征、托物言志(情)、借景抒情、以小见大、寓理于事等④构思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设置线索、伏笔、铺垫等照应题目、首尾呼应、前后呼应等*表达方式#记叙#记叙的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详略:详细、略写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物、人、事抒情借助技巧抒情:对比、反衬等#描写(景物)#描写的角度:感觉角度——视、听、触觉、嗅等观察角度——移步换景、俯仰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描写的手法:白描、动静、虚实、正侧等#议论#在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过程中融入的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