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嘴巴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513.82 KB
- 文档页数:4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嘴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人体奥秘》第三节《有趣的嘴巴》。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嘴巴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嘴巴相关的趣味知识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嘴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自己嘴巴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嘴巴结构模型、图片、实物展示、PPT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镜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嘴巴结构模型,引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嘴巴的奥秘。
2. 新课导入:(1)介绍嘴巴的基本结构,如嘴唇、舌头、牙齿等。
(2)讲解嘴巴的功能,如吃饭、说话、唱歌等。
(3)展示嘴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亲吻、微笑、品尝美食等。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嘴巴,描述嘴巴的外形和颜色。
(2)引导学生用镜子观察嘴巴内部结构,了解牙齿、舌头等器官。
(3)组织学生进行“嘴巴功能”小游戏,如用嘴巴吹气球、用嘴巴传递纸片等。
4. 例题讲解:(1)展示嘴巴图片,让学生指出嘴巴的结构。
(2)出示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嘴巴在不同场景下的功能。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嘴巴。
(2)引导学生用剪纸、胶水等材料制作嘴巴模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嘴巴2. 板书内容:(1)嘴巴的结构:嘴唇、舌头、牙齿等。
(2)嘴巴的功能:吃饭、说话、唱歌等。
(3)嘴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亲吻、微笑、品尝美食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嘴巴(1)画一画自己的嘴巴。
(2)用文字描述嘴巴的外形、颜色和功能。
2. 答案:(1)画出的嘴巴需包含嘴唇、舌头、牙齿等结构。
(2)文字描述需包括嘴巴的外形、颜色、功能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点,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口腔医院,了解牙齿的重要性。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嘴巴(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嘴巴一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小动物二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三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四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嘴巴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自己嘴巴的用处,懂得爱护自己的嘴巴,并学会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嘴巴。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懂得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做。
什么东西不可以做。
【活动准备】1、吹的(气球、风车、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话筒、录音机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4、一些物品的图片、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一、猜猜哪里发出的声音?1、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轻轻唱歌。
2、问幼儿听到了什么?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二、幼儿谈论嘴巴的用处1、小朋友,你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处呢?2、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幼儿游玩:“小嘴巴乐园”。
1、教师:“今天,天线宝宝的小嘴巴乐园开张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去游玩,你们开心吗?”2、引导幼儿去嘴巴乐园游玩,嘴巴乐园里有音乐屋、食品屋和玩具屋,幼儿可以自由地去各个屋游玩,尝试用自己的嘴巴进行游戏。
3、幼儿游戏后,教师提问题让幼儿回答。
(1)谁能告诉我你去了哪些地方游玩?你是怎样玩的?(幼儿可以边示范边回答)。
(2)你还看到别人用嘴巴干什么?4、教师小结:我们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来又能说,又能唱来又能吹,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四、请幼儿进行记录1、请幼儿根据记录表中的内容自己进行判断、记录。
2、幼儿讨论记录结果:什么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3、小结: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嘴巴,嘴巴是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如果把嘴巴伤害了,人就会很痛苦。
(1)坏苹果、发霉的食品、脏的东西都不能吃,吃了就会生病,使人难受。
(2)尖、利的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这样就会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进嘴巴里,这样不卫生。
2024年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嘴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启蒙》教材第四单元《身体探秘》中的第二章《有趣的器官》,详细内容围绕“嘴巴”的结构、功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嘴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嘴巴结构模型、实物展示(如苹果、香蕉等)、PPT课件。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食物模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嘴巴结构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嘴巴的基本结构,如上唇、下唇、舌头、牙齿等。
(2)讲解嘴巴的功能,如吃饭、说话、呼吸等。
(3)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嘴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吃水果、喝饮料等。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分组进行“嘴巴模仿秀”,让幼儿模仿嘴巴的动作,如张开、闭合、吃东西等。
(2)进行“嘴巴拼图”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通过嘴巴的形状来判断食物的软硬、大小等,并进行现场演示。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食物模具,让幼儿根据嘴巴的形状,选择合适的食物模具进行搭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嘴巴》2. 内容:(1)嘴巴的基本结构:上唇、下唇、舌头、牙齿(2)嘴巴的功能:吃饭、说话、呼吸(3)嘴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吃水果、喝饮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嘴巴》请幼儿画出自己的嘴巴,并标注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答案示例:(1)嘴巴结构:上唇、下唇、舌头、牙齿(2)嘴巴功能:吃饭、说话、呼吸2. 作业要求:画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嘴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嘴巴的不同功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用嘴巴模仿不同的声音和动作,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嘴巴模型、图片、视频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光线适中的教室。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嘴巴的不同功能,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嘴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主体活动一:嘴巴模仿游戏a) 教师展示嘴巴模型,让幼儿观察嘴巴的形状和特点。
b) 教师示范用嘴巴模仿不同的声音和动作,如吹口哨、亲吻、吃东西等。
c) 幼儿模仿教师的行为,尝试用嘴巴发出不同的声音和动作。
3. 主体活动二:嘴巴故事分享a)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嘴巴的故事,如《嘴巴的抗议》。
b) 幼儿分享自己关于嘴巴的故事或经历。
c)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嘴巴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4. 主体活动三:嘴巴创意绘画a) 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嘴巴作为画笔,创作关于嘴巴的画作。
b) 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嘴巴画出有趣的嘴巴形象。
c)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并讲述创作灵感。
5. 活动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嘴巴的不同功能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强调嘴巴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一张关于嘴巴的手工制作,第二天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
2. 课后观察: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成长和进步。
3. 下一节课预告:教师预告下一节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幼儿的期待感。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兴趣程度。
2. 幼儿表达能力: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用嘴巴模仿声音和动作的能力。
3. 幼儿创造力:评价幼儿在创意绘画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后续教学。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嘴巴》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嘴巴的结构和功能,知道嘴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嘴巴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嘴巴的特点,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嘴巴模型、图片、视频等。
2.环境准备: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向幼儿展示嘴巴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嘴巴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嘴巴有什么作用吗?”让幼儿自由回答。
2.探索嘴巴的结构(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嘴巴的结构,如:嘴唇、舌头、牙齿等。
(2)教师讲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如:嘴唇用来发音、品尝味道,舌头用来搅拌食物等。
3.动手操作(1)教师发放嘴巴模型,让幼儿自己动手拼装。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嘴巴有什么功能吗?”让幼儿自由回答。
5.游戏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猜猜看”游戏,让幼儿猜测食物的味道。
(2)教师准备不同口味的食物,让幼儿品尝并说出味道。
6.教学反思(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课程的内容,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优点:1.导入环节新颖,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参与和动手操作,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游戏环节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不足:1.在讲解嘴巴结构时,部分幼儿对专业术语不理解,可能导致理解上的困难。
2.在游戏环节,部分幼儿表现过于活跃,影响了其他幼儿的参与。
改进措施:1.在讲解嘴巴结构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便幼儿理解。
2.在游戏环节,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科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只要教学方法得当,他们就能轻松掌握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2024年有趣的嘴巴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嘴巴的形态和功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用嘴巴模仿各种声音,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交技巧。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嘴巴模型或图片2. 各种声音的音频素材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4. 幼儿用书《有趣的嘴巴》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嘴巴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嘴巴的形态和功能。
2. 主题活动一:模仿嘴巴的声音a. 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音频素材,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鸣笛声等,引导幼儿用嘴巴模仿这些声音。
b. 幼儿分组进行模仿比赛,看哪一组模仿得最像。
3. 主题活动二:绘画有趣的嘴巴a. 教师向幼儿讲解绘画嘴巴的步骤和技巧。
b.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有趣的嘴巴。
c.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
4. 主题活动三:口语表达训练a.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口语练习,如“嘴巴张大”、“嘴巴闭上”等。
b. 幼儿相互之间进行口语交流,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嘴巴的形态和功能,学会了用嘴巴模仿各种声音,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对科学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好奇心。
五、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里的宠物或家庭成员的嘴巴,了解嘴巴的特点和功能。
2. 家长引导幼儿用嘴巴模仿一些有趣的声音,如模仿动物叫声、乐器演奏等。
3. 家长鼓励幼儿与家人进行口语交流,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六、活动延伸:1.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嘴巴的世界”主题墙,展示幼儿绘画的有趣嘴巴作品,以及收集到的各种嘴巴图片和资料。
2.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嘴巴的声音”展示区,放置各种声音的音频素材,供幼儿自由模仿和探索。
3. 家园共育:家长通过参与幼儿的课后作业,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与教师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嘴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有趣的自然科学》第四章《人体奥秘》第三节《我们的嘴巴》。
详细内容包括:嘴巴的结构与功能、牙齿的分类和作用、食物的消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嘴巴的结构与功能,知道牙齿的分类和作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牙齿的分类和作用,食物的消化过程。
重点:嘴巴的结构与功能,观察和实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嘴巴模型、牙齿模型、食物模型、放大镜、实验材料。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嘴巴模型,邀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嘴巴的结构。
通过互动,引导幼儿了解嘴巴的功能。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牙齿模型,讲解牙齿的分类和作用。
(2)教师演示食物的消化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利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嘴巴和牙齿模型。
4.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分享制作过程,讨论嘴巴和牙齿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嘴巴的结构与功能2. 牙齿的分类和作用3. 食物的消化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嘴巴,并标注嘴巴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观察家人的牙齿,记录不同类型的牙齿数量。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嘴巴的结构与功能,牙齿的分类和作用,食物的消化过程。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宜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和突出;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使用;趣味性;6.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和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启发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性和有效性。
2024年小班科学有趣的嘴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的第三章“有趣的生物”,具体内容为“2024年小班科学——有趣的嘴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不同动物的嘴巴特点及其功能,探究嘴巴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认识各种动物嘴巴的特点和功能。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不同动物嘴巴的特点和功能。
难点:理解嘴巴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各种动物嘴巴的图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动物嘴巴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挑选几种典型的动物嘴巴,如鸟嘴、鱼嘴、鳄鱼嘴等,详细讲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实物模型,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嘴巴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1)请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嘴巴。
(2)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
4. 探究嘴巴与生活环境的关系(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同动物的嘴巴会有不同的特点?(2)分组讨论,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尝试解释嘴巴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嘴巴2. 板书内容:(1)各种动物嘴巴的图片及特点(2)嘴巴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嘴巴,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鸟嘴:细长,适于捉虫;鱼嘴:大且扁平,适于滤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到了不同动物嘴巴的特点和功能,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互动。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生物的身体特点,如翅膀、尾巴等,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嘴巴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不同嘴巴特征和功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动物嘴巴的图片、实物模型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动物的基本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动物嘴巴的有趣特征,引发幼儿兴趣。
2. 观察:教师展示动物嘴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动物的嘴巴特征。
3. 交流: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动物嘴巴的特点。
4.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猜测不同动物嘴巴的功能,如捕食、呼吸等。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强调动物嘴巴的特点和功能。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嘴巴特征和功能。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动物嘴巴的主题展示,让幼儿持续关注。
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设置动物嘴巴的探索活动,让幼儿自主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交流和探索能力。
2. 作业评价:教师查看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动物嘴巴特征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3. 情感评价: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评价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表现。
六、活动准备:教具准备:准备不同动物的嘴巴模型或图片,例如鸟的喙、鱼的口器、猪的嘴唇等。
环境布置:在教室内布置一个“动物嘴巴博物馆”,展示各种动物的嘴巴模型或图片,并附上简短的介绍。
七、活动过程:1. 探索发现: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动物嘴巴博物馆”,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的嘴巴特征。
2. 互动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动物嘴巴的特点和功能。
3. 角色扮演:教师准备一些动物嘴巴的模型,让幼儿尝试戴上并模仿相应的动物行为,如模仿鸟的喙啄食、模仿鱼的口器游泳等。
2024年小班科学有趣的嘴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手册》第四章“有趣的身体”,详细内容为“有趣的嘴巴”。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在不同动物中的嘴巴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嘴巴的基本结构,知道嘴巴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不同动物嘴巴的特点及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嘴巴结构图、动物嘴巴图片、实物(如苹果、香蕉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实物(苹果、香蕉等),讨论如何用嘴巴吃这些食物。
引导幼儿关注嘴巴的作用和基本结构。
2. 新课导入(10分钟)展示嘴巴结构图,讲解嘴巴的基本组成部分。
介绍不同动物嘴巴的特点及作用,如鸟嘴、鸭嘴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动物嘴巴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析。
讲解动物嘴巴的特点及适应的环境。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动物嘴巴图片,讨论并描述该动物嘴巴的特点。
指导幼儿完成嘴巴结构图的绘制。
回顾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强调不同动物嘴巴的特点。
引导幼儿思考嘴巴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嘴巴的基本结构:上唇、下唇、舌头、牙齿、唾液腺等。
2. 不同动物嘴巴的特点:鸟嘴:尖而细,适于捕捉食物。
鸭嘴:宽而扁,适于过滤食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嘴巴,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小猫的嘴巴尖尖的,有锋利的牙齿,适于捕捉老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嘴巴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了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观察不同动物的嘴巴,了解它们的特点及作用,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嘴巴教学设计Small class scientific activities: interesting mo uth teaching design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嘴巴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常识是指普通知识,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作技能、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一切基于敬畏自然。
本教案根据常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幼儿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盛菊影幼儿园魏丽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自己嘴巴的用处。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爱护自己的嘴巴(不吃不卫生的东西,不把坚硬的东西放进嘴里。
)
活动准备:1、吹的(气球、风车、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话筒、录音机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
4、有吸管的饮料、牛奶等。
活动过程:一、猜猜哪里发出的声音?
1、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轻轻唱歌。
2、问幼儿听到了什么?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
二、幼儿谈论嘴巴的用处。
1、小朋友,你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处呢?
2、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幼儿游玩:“Mouth乐园”。
1、教师:“今天是天线宝宝的Mouth乐园第一天开张,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去游玩,你们开心吗?”
2、引导幼儿去嘴巴乐园游玩,嘴巴乐园里有音乐屋、食品屋和玩具屋,幼儿可以自由地去各个屋游玩,尝试用自己的嘴巴进行游戏。
3、幼儿游戏后,教师提问题让幼儿回答。
(1)、谁能告诉我你去了哪些地方游玩?你是怎样玩的?(幼儿可以边示范边回答)。
(2)、你还看到别人用嘴巴干什么?
4、教师小结:我们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来又能说,又能唱来又能吹,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四、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嘴巴。
1、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嘴巴?”
2、教师提问:什么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呢?
(1)、坏苹果、发霉的食品、脏的东西都不能吃,吃了就会生病,使人难受。
(2)、坚硬的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这样就会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进嘴巴里,这样不卫生。
3、小结:嘴巴是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如果把嘴巴伤害了,人就会很痛苦。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