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分子生物学操作要点-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80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二)引言概述:本文旨在介绍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技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本文将重点介绍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二),包括基因克隆、PCR、DNA测序、基因编辑和蛋白质表达等。
正文:一、基因克隆1. 酶切与连接:通过使用特定限制酶对DNA进行切割,然后使用DNA连接酶将不同DNA片段连接起来。
2. DNA片段扩增: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标DNA片段,得到大量复制的目标片段。
3. 质粒构建:将目标基因片段插入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然后将其转化到宿主细菌中。
二、PCR1. 反应体系:PCR反应需要引物、模板DNA、琼脂糖等成分,同时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2. 热循环:PCR反应分为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通过不断重复这三个步骤,可以扩增目标DNA序列。
3. PCR变异:通过引入突变引物或特殊PCR反应体系,可以实现目标片段的定向变异。
三、DNA测序1. Sanger测序:利用DNA聚合酶反应合成,以dideoxynucleotide三磷酸(ddNTP)作为终止子,从而得到带有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再通过毛细管电泳分离,并借助荧光标记的ddNTP定序碱基。
2. 下一代测序: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如Illumina、Ion Torrent等,可以同时测序大量DNA片段,从而加快和降低测序成本。
3.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甲基化测序等领域。
四、基因编辑1. CRISPR-Cas9系统:通过引入Cas9核酸酶和相应的单导RNA(sgRNA),可以实现对目标基因的精准编辑和改造。
2. CRISPR-Cas9应用:基因敲除、基因敲入、基因修饰和基因变异等应用广泛,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和疾病治疗等领域。
3. CRISPR-Cas9技术的优缺点:CRISPR-Cas9技术具有高效、快速和精准编辑基因的优点,但也存在不确定的副作用,如非特异性剪切和细胞毒性等。
第3章分子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这里的实验基本操作技术是指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几乎所有实验都要应用的技术。
器皿的清洗,试管、量筒(杯)、容量瓶、吸管及移液器、电子天平等量具的正确操作和使用、试剂配制等技术,应当都是基本操作技术,但这些内容已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的实验课程中作了详细介绍。
本章主要介绍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有关的除(灭)菌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和微量操作技术。
3.1 除(灭)菌技术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过程中,需要一个清洁的实验环境,所使用的器皿及溶液均需要进行除(灭)菌处理,一方面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另一方面还可消除蛋白酶和核酸酶对实验的干扰和影响。
在进行微生物及细胞的纯培养时要求更高,不能有任何外来杂菌。
因此,对所有器材、培养基要进行严格灭菌,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实验室常用的除灭菌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及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包括用湿热(高压蒸汽)、干热、紫外线、过滤、离心沉淀等方法除去微生物;化学方法是使用化学消毒剂、抗菌素等杀死或抑制微生物。
根据被灭菌物品的材料性质和实验要求,可采取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
3.1.1 物理灭菌法(1)干热灭菌:干热灭菌包括火焰灼烧灭菌和热空气灭菌。
火焰灼烧适用于金属用具,如接种环、接种针和手术器械等,玻璃器皿的口颈,如试管口和瓶口,玻璃棒等的灭菌处理。
这种方法灭菌迅速彻底。
热空气灭菌一般在烤箱中进行,利用高温干燥空气(160℃~170℃)加热灭菌1~2h,适用于玻璃器皿和培养皿等。
干热消毒后的器皿干燥,易于保存。
缺点是干热传导慢,可能有冷空气存留于烤箱内,因此要求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应当注意,干烤灭菌完毕后不得马上将烤箱门打开,须等温度降至70℃以下时再开箱门,以免冷空气突然进入,影响消毒效果和损坏玻璃器皿或发生意外事故。
在灭菌时,物品不能放的太挤。
灭菌的玻璃器皿中不可有水,有水的玻璃器皿在干热灭菌时容易炸裂。
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1.DNA提取:DNA提取是分子生物学中的基础实验操作,目的是从生物组织或细胞中提取出纯净的DNA样品。
常用的DNA提取方法包括酚氯仿法、盐法和商业化提取试剂盒。
该实验操作通常包括细胞破碎、蛋白质去除、DNA沉淀和洗涤等步骤。
2.PCR:聚合酶链反应(PCR)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于扩增特定的DNA片段。
PCR通过加入DNA模板、引物、碱基和聚合酶,利用循环反应的方式在体外合成特定序列的DNA。
PCR通常包括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3.凝胶电泳:凝胶电泳是一种分离和分析DNA、RNA和蛋白质的常用方法。
通过将待测样品加载到凝胶中,然后通过电场使DNA、RNA或蛋白质在凝胶中迁移,可以根据迁移速度和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和定性。
4. Western blot:Western blot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样品进行电泳分离,然后将蛋白质转移到膜上,并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最后再用染色剂或化学发光来检测目标蛋白质的存在。
5.DNA克隆:DNA克隆是将DNA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中的过程,用于研究和重组DNA。
常用的DNA克隆方法包括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连接酶反应和转化。
通过将DNA片段插入载体中并转化至宿主细胞,可以大量复制目标DNA并随后进行研究。
6.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确定DNA或RNA序列的方法,用于分析基因组、转录组和序列变异。
常用的基因测序方法包括链终止法(Sanger测序)和下一代测序(NGS)。
通过测序,可以获取DNA或RNA的序列信息,并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和变异。
7.基因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分析通过检测RNA水平来研究基因的表达情况。
常用的方法包括实时定量PCR、Northern blot和转录组测序。
这些方法可以定性和定量地研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帮助解析基因调控和信号通路。
这些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些基本实验操作。
当然,随着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学领域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实验操作,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
分子生物学操作手册一、引言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操作手册旨在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详细步骤,并帮助读者准确、高效地进行实验操作。
本文将介绍PCR扩增、DNA电泳、亚克隆和蛋白质表达等实验步骤,并提供一些常用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二、PCR扩增PCR扩增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技术,用于扩增特定区域的DNA片段。
以下是PCR扩增的基本步骤:1. 准备PCR反应体系:根据实验需要,配置PCR反应液,包括DNA模板、引物、酶、缓冲液和dNTPs等。
2. 设定PCR程序:根据模板序列的长度和引物的特性,设定合适的PCR程序,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等步骤。
3. PCR反应:将PCR反应体系置于热循环仪中,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PCR反应。
4. 结果分析:利用DNA电泳等技术,分析PCR反应产物的大小和纯度。
三、DNA电泳DNA电泳是一种常用的DNA分析技术,用于确定DNA片段的大小和纯度。
以下是DNA电泳的基本步骤:1. 制备琼脂糖凝胶:根据需要,配制适当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并倒入凝胶槽中,形成凝胶床。
2. 加载样品:将PCR扩增产物或其他DNA样品与DNA标记物混合,加入琼脂糖凝胶孔中。
3. 进行电泳:将凝胶槽放入电泳仪中,进行电泳操作,根据需要设置适当的电压和时间。
4. 结果分析:利用紫外线透射仪观察凝胶上DNA迁移的情况,测量DNA片段的大小。
四、亚克隆亚克隆是将DNA片段插入到载体DNA中的过程,通常用于构建重组DNA或进行基因克隆。
以下是亚克隆的基本步骤:1. 准备载体和DNA片段:准备含有目标基因的DNA片段和经酶切的载体DNA。
2. 消化与连接:将DNA片段与载体DNA进行连接反应,通常使用DNA连接酶。
3. 转化:将亚克隆反应产物转化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
4. 筛选与鉴定:通过筛选培养基和PCR等技术,鉴定含有目标基因的克隆。
五、蛋白质表达蛋白质表达是将目标蛋白质在细胞内大量合成的过程,利用该技术可以生产重组蛋白以供研究和应用。
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一、酶与载体的分装酶类与载体:T载体(50 ng/μl)用灭菌水稀释4倍(12.5 ng/μl)后分装成10 μl或20 μl;连接酶(solutionΙ)按5 μl分装;dNTP(10 mM)分装成50 μl;无菌水分装成1 ml;注意:(1)所有分装都必须用已灭菌的管。
(2)所有工具酶和载体的使用过程均在冰浴中进行。
(3)工具酶、载体以及试剂盒等实验室共用物品,用完后必须及时放回原处,以免耽误他人使用。
(4)当你发现你使用的是最后一管(盒)公用物品时,请马上告知负责人购买,以免耽误使用。
(5)感受态,氨苄青霉素和IPTG由研究生轮流负责制备。
每人负责六个月。
其他试剂则由第一位使用新包装的同学分装。
由于分子实验工具酶比较容易失活,必须在冰上进行分装。
二、常见抗生素及IPTG的配置以氨苄青霉素为例:1.准备足够量的1.5 ml的EP管、两个100 ml的离心管、0.22 μm水系滤器、注射器、蒸馏水,以上用品均要进行高压灭菌。
2. 洁净工作台紫外灭菌,然后进行以下操作。
3.称取2 g的氨苄青霉素粉末于离心管中,加入灭菌水至总体积为20 ml,轻摇离心管,至氨苄青霉素粉末完全溶解,以免过滤时堵塞滤膜。
4.用注射器吸取配制好的溶液,然后把滤器安在注射器上,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把溶液经滤膜推至100 ml的离心管中。
注意:动作要缓和,使滤出液出口正对着离心管,还要防止染菌。
5.把100 ml离心管中已除菌的氨苄青霉素溶液分装到1.5 ml的EP管中,每管0.5 ml。
在EP管上做好标记,包括名称、浓度、日期等。
6.把做好标记的盛有氨苄青霉素的EP管于-20℃保存。
注意:当你发现你使用的是最后一管抗生素时,请马上告知有关人员及时配制,以免耽误使用。
表1.常见抗生素的储存浓度及工作浓度名称储存浓度工作浓度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100 mg/ml 50 μg/ml~100 μg/ml卡那霉素(kanamycin)10 mg/ml 10 μg/ml~50 μg/ml氯霉素(chloramphenicol)25 mg/ml 12.5 μg/ml~25 μg/ml链霉素(streptomycin)50 mg/ml 10 μg/ml~50 μg/ml四环素(tetracyyline)10 mg/ml10 μg/ml~50 μg/mlIPTG 1 M 0.05-0.6 mM三、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各种试剂与溶液的配制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各种试剂与溶液的配制参见《分子克隆》。
大学生物教案: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操作指南1. 引言本指南旨在提供大学生物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们关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技巧。
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加深对分子级别生命现象的理解。
在这个指南中,我们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并提供详细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2. 实验1:DNA提取2.1 实验原理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DNA提取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背景知识。
这包括了DNA 提取方法、材料准备和实验目标等内容。
2.2 实验步骤•样品准备:选择适当来源(如水果、血液等)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预处理。
•细胞破碎:使用细胞裂解缓冲液和搅拌器将样品细胞破碎。
•DNA沉淀:添加盐和酒精使DNA沉淀出来,并用无菌水洗涤。
•DNA溶解:使用缓冲液溶解沉淀的DNA。
2.3 注意事项•材料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选用,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使用无菌操作技巧以避免外源性DNA污染。
•注意个人安全,佩戴实验室所需的防护装备。
3. 实验2:PCR扩增反应3.1 实验原理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反应的原理和背景知识。
这包括了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引物设计和酶选择等内容。
3.2 实验步骤•反应体系准备:根据实验目标计算并配置PCR反应所需的试剂和底物。
•DNA模板制备:提取样品中的DNA,并以适当浓度加入到PCR反应中。
•PCR反应设置:配置好PCR反应管,包括引物、酶和缓冲液等。
•PCR条件设定:根据要扩增的序列特点合理设定温度和时间参数。
3.3 注意事项•注意使用不同样本DNA之间相互污染的可能性,避免交叉污染。
•检查引物设计是否正确并符合预期扩增目标。
4. 实验3:凝胶电泳分析4.1 实验原理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凝胶电泳分析的原理和背景知识。
这包括了DNA迁移速度、凝胶类型选择和标记物设计等内容。
4.2 实验步骤•凝胶制备:根据实验需要配置适当浓度的琼脂糖凝胶。
高中生物实验指南: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手册1. 简介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组成、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通过进行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实验,可以加深对基因、DNA、RNA等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操作手册将介绍一些适合高中副标准课程的基本分子生物学实验,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这方面的实验教学。
2. 实验一:提取DNA2.1 实验目的了解DNA的结构和提取过程,并掌握提取DNA的基本方法。
2.2 材料与仪器•成熟香蕉或其他植物材料•盐水溶液(含氯化钠)•蛋白酶(如葡萄胺酸酶)•洗涤剂(如洗衣粉)•咖啡滤纸或滤纸漏斗•烧杯•酒精1.将香蕉剥皮后放入砧板上,用刀将香蕉捣碎成泥状。
2.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水溶液,并将捣碎的香蕉放入其中搅拌均匀。
3.加入少量蛋白酶和洗涤剂,再次搅拌均匀,让细胞破裂释放DNA。
4.将混合物过滤到另一个烧杯中,通过滤纸除去大颗粒的残渣。
5.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试管中,并缓慢地倾斜试管,在溶液与酒精接触的界面处,会出现白色粘稠物质,即提取到的DNA。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提取到的DNA呈现为白色细丝状物质。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察到DNA 在水相和酒精相之间的界面上凝聚堆积。
说明了DNA在酒精中不溶性,从而便于提取。
3. 实验二:PCR扩增3.1 实验目的了解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原理和基本步骤,并能够进行PCR扩增实验。
3.2 材料与仪器•PCR试剂盒(含模板DNA、引物、聚合酶等)•热循环仪•PCR试管或反应管1.准备PCR反应体系,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加入模板DNA、引物和聚合酶等。
2.将装有反应溶液的PCR管放入热循环仪中。
3.设置PCR的温度程序,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阶段。
4.启动热循环仪开始PCR扩增反应。
5.完成PCR后,可以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扩增产物。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PCR扩增,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复制并放大目标基因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