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的采收桃的综合保鲜贮藏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2.08 KB
- 文档页数:6
新鲜的桃果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特定的方法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处理方法:
预处理:在采摘后,新鲜的桃果应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
这可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和细菌,提高贮藏的持久性。
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是使用漂白剂或热水处理,但这可能会影响桃子的口感和颜色。
一种更自然的方法是使用含有乳酸菌的溶液处理,这不仅可以消毒,还可以促进桃子的自然防腐。
温度控制:桃果在低温下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新鲜。
在贮藏时,应将桃子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如地窖、冷藏室或冷冻室。
如果可能,也可以使用冰块或冰袋来帮助保持低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桃子不应该被冷冻,因为这会破坏其细胞结构,导致口感和颜色的改变。
湿度控制:桃果在湿度为90%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保持新鲜。
可以在贮藏室中放置湿度计和干燥剂,以确保湿度的稳定。
包装: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将桃子单独包装以防止互相摩擦,这可能会导致损坏和腐烂。
可以选择使用透气性良好的材料,如纸袋或网袋,以保持适当的空气流通。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桃子的温度和湿度得到妥善处理。
可以使用保温箱或保温袋来保持低温,同时在里面放置冰块或冰袋。
如果运输时间较长,可以定期检查桃子的状况,并及时处理任何损坏或腐烂的桃子。
总的来说,新鲜的桃果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需要妥善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及适当的预处理和包装。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保持桃子的新鲜度和品质,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最好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contents •引言•鲜桃的采摘和预处理•鲜桃的贮藏技术•鲜桃保鲜的生理生化基础•鲜桃贮藏保鲜的病害防治•鲜桃贮藏保鲜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研究展望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目录010203贮藏保鲜技术不成熟缺乏专业人才贮藏设施落后鲜桃的采摘采摘时间使用手摘或采果剪从桃树上采摘果实,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对果实造成损伤。
采摘方法采摘后处理鲜桃的预处理清洗分级化学处理预冷自然存放缸藏常温贮藏冷库贮藏冰箱贮藏低温贮藏充氮气贮藏将鲜桃放入密封的容器内,充入氮气,使容器内保持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环境,可以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保鲜期。
塑料袋贮藏将鲜桃放入清洁、干燥的塑料袋内,排除空气并密封,放在阴凉通风处,可以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气体成分,延长保鲜期。
气调贮藏鲜桃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鲜桃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生理过程,它为鲜桃提供能量并合成新的物质。
在贮藏过程中,鲜桃的呼吸作用会受到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因素的影响。
降低温度、保持湿度稳定以及调节气体成分是抑制鲜桃呼吸作用的关键。
鲜桃的衰老与腐烂鲜桃的品质保持与劣变在贮藏过程中,这些品质会受到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过控制贮藏环境,可以有效地保持鲜桃的品质并抑制其劣变。
鲜桃的品质主要包括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
根癌病由土壤杆菌属引起的病害,导致根部形成肿瘤。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如使用硫酸铜或石灰水消毒。
灰霉病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病害,会导致果皮产生灰色霉层,影响果实品质。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晾干后贮藏。
炭疽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导致果实表面产生病斑。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咪鲜胺、抑菌唑等药剂进行防治。
病害类型与防治方法钙处理低温处理气调贮藏常用保鲜剂及其作用机理保鲜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根据桃子的品种、成熟度、病虫害等情况选择适宜的保鲜剂。
根据保鲜剂的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使用,确保用量和浓度适宜。
桃、李、杏贮藏保鲜技术桃、李、杏(包括樱桃)果实中都含有硬核,同属于核果类水果,果实发育及采后生理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
正是因果实中含有硬核,所以生长时出现双S型的生长曲线。
桃、李、杏果实的呼吸强度大;都有呼吸高峰,所以同属呼吸跃变型果实,这决定了它们有着基本相似的贮运保鲜技术措施。
但随着树种和品种不同,所采用的贮运保鲜技术又有区别。
桃、李一般分早、中、晚熟品种,且早熟与晚熟品种相差很大。
早熟的春雷桃在山东5月上旬即可成熟,而晚熟的冬桃则在11月才成熟。
早熟李于山东6月初成熟,黑宝石则在10月底成熟。
但桃和李的其他优良品种的成熟期则相对集中于7月~8月间。
杏和樱桃早熟与晚熟相差时间比较少,成熟期相对集中,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旺季烂、淡季断”的现象,这就要求提高各类品种的贮运保鲜技术水平,延长市场供应期,增加果农的收入。
一、槐、李、杏采后生理及贮藏特性桃果采收后果实组织中果胶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很强,这是使桃采后在常温下很易变软、败坏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水蜜桃,采后呼吸强度迅速提高,比苹果高1倍~2倍,在常温条件下1天~2天就变软。
低温、低氧或高二氧化碳可抑制这些酶的活性,因此采后的果实应立即降温,及时进入气调状态,以保持其硬度和品质。
桃对温度的反应比其他果实都敏感。
桃采后在低温条件下呼吸强度被强烈地抑制,但易发生冷害。
桃的冰点温度为-1.5℃,长期0℃以下易发生冷害。
冷害发生的早晚和程度与温度有关。
据研究表明,桃在7%下有时会发生冷害,3℃~4℃是冷害发生高峰,近0℃反而小。
发生冷害的桃果实细胞皆加厚,果实糠化、风味淡,果肉硬化,果肉或维管束褐变,桃核开裂,有的品种冷害后发苦或有异味产生,但不同的品种其冷害症状不同。
桃果实对二氧化碳很敏感,当二氧化碳浓度高于5%时就会发生二氧化碳伤害。
二氧化碳伤害的症状为果皮褐斑、溃烂,果肉及维管束褐变,果实汁液少,果肉生硬,风味异常,因此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气体指标。
桃树的采收和贮藏技巧介绍:桃树是一种常见的水果树,其果实多汁、美味,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保证桃子的口感和质量,在采收和贮藏方面需要一些技巧。
本文将详细介绍桃树的采收和贮藏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保存桃子的新鲜口感。
一、桃树采收技巧:1. 选择适当的采摘时间:桃子成熟的时间与品种和气候有关。
一般而言,桃树的果实在夏季末至秋季初迎来成熟期。
果实的成熟程度可以通过果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成熟的桃子果皮呈现金黄色或橙红色。
此外,果实也要具备一定的大小和硬度。
在采摘时,应尽量避免太早或太晚采摘桃子。
2. 采摘方法:在选择适当的采摘时间后,需要正确地采摘桃子。
首先,在采摘桃子之前,需要准备好使用的工具,如桃子采摘篮或桶。
然后,轻轻地将桃子摘下,避免使用力量过大或拧扭的方式采摘桃子,以免损坏果实。
3. 注意保护果皮完整:桃子的果皮是保护果实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在采摘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果皮完整。
采摘桃子时,避免摔落或者与其他物品摩擦,以免造成果皮受损或划痕。
二、桃子的贮藏技巧:1. 选择适当的贮藏温度:桃子对贮藏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最适宜的贮藏温度是0-5摄氏度。
在贮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桃子暴露在高温下,以免加速果实的腐烂。
2. 包装保鲜:在将桃子贮藏之前,可以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来保鲜。
一种常见的包装方法是将桃子放置在保鲜膜中,用保鲜膜包裹住果实,并将其贮存在透气性较好的容器或袋子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果实腐烂,并延长其保鲜期。
3. 避免与其他腐烂水果接触:桃子是一种易发病的水果,与其他腐烂水果接触后可能会相互传染病菌,导致果实腐烂加速。
因此,在贮藏时要避免让桃子与其他腐烂水果接触,最好是单独进行贮藏。
4. 定期检查和处理:在桃子的贮藏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桃子的状态。
如果发现有腐烂的桃子,应立即将其取出并处理。
这样可以避免腐烂桃子对其他健康桃子的影响。
5. 食用前处理:在食用桃子之前,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
首先,要将贮藏的桃子取出并清洗干净,去除果皮和果核。
桃子的存储技术(1)冷藏保鲜方法适宜的冷藏温度为-0.5℃-0℃,相对湿度为90%。
若要较长时间贮藏,必须严格控制冷库温度,库温不能波动,-1℃以下就会有受冻的可能。
桃子入库初期,可适当通风换气。
在低温条件下,2周后会出现冷害症状,当移到高温环境中后熟时,果肉会变干、发绵、变软,果核周围的果肉明显变褐,严重时外表皮处能看到花纹,且皮色暗淡无光泽,风味改变。
在2℃-5℃中贮藏的桃子比在0℃以下贮藏的桃子更容易发生果肉变质。
较耐贮藏的品种在-0.5℃-0℃的稳定条件下可贮藏4周,品质良好。
桃子冷藏时间过长,会淡而无味,因此,其贮藏期不宜过长。
(2)气调贮藏保鲜方法桃子在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85%-90%、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5%、氧的体积分数为1%以下的气调环境中可贮藏6周,比在空气中冷藏桃子的贮藏期延长1倍。
若在气调袋中加入浸过高锰酸钾的砖块或沸石吸收乙烯,效果会更好。
据报道,采用保鲜袋和CT系列气调保鲜剂的自发气调贮藏,在0℃-2℃的条件下可贮藏2个月,在25℃-30℃的条件下至少保鲜8天-10天。
(3)化学贮藏保鲜方法桃子在贮藏期间,常常因为褐腐病而引起桃子大量腐烂。
在桃子贮藏前,若用质量分数为0.1%的苯菌灵悬浮液在40℃的温度条件下浸泡25分钟,可预防桃子的腐烂。
(4)冰窖贮藏保鲜方法当北方地区没有机械冷库时,可以利用冰窖来贮藏冬桃等较为耐藏品种。
没有天然冰源的地区,可以在寒冷的季节人工造冰,具体做法是将冰凿成30厘米-40厘米厚,长、宽各约1米的大冰块放于地窖内,窖底铺40厘米-50厘米厚的秸秆,以防冰化后积水,然后密封窖门贮冰。
到了桃子成熟的季节,把窖内冰块移开,窖底和四周码放一层40厘米厚的冰块,将包装成箱或成筐后的桃子放于冰上码垛,包装物间以碎冰填满,每堆完一层就在其上面放一层冰块。
垛好后,于顶层上覆盖厚约1米的锯末或稻秸等隔热材料。
窖门一定要封严,必须开窖检查时,应尽量缩短工作时间。
桃的贮藏保鲜
(一)贮藏条件
1.贮藏温度:0~1℃。
2.相对湿度:85%~90%。
3.气体成分:O2:1%;CO2:5%。
(二)贮藏方法。
1.普通贮藏法:桃在常温下,因呼吸强度较高,生理代谢速度较快,很容易腐烂变质。
用于短期贮藏的桃子,应在果实八成熟时采收,采收时应带果柄,避免有机械伤及病虫害现象,装入较浅的容器中,防止积压过重,造成机械损伤,放入普通库内,堆码时应注意留有一定空隙,保证冷空气循环,温度维持在3℃,相对湿度为90%左右。
2.冰窖贮藏法:将采收后的桃子,尽快预冷至0℃左右,然后送入冰窖贮藏。
贮藏时,先在窖底和四周墙壁铺设厚约500毫米的冰块,将果筐(箱)堆码在冰块上,堆与堆之间填满碎冰,每堆完一层,放一层冰块,重复交错,堆好后在顶层加盖保温材料,沟底设排水沟,窖内温度保持在-0.5~1℃。
(三)贮藏期间的主要问题及防止措施。
桃子在贮藏期间主要问题是软化腐烂和冷害,在贮藏管理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入库前要进行预冷,预冷温度稍高于正常贮藏温度;也可采用间歇加温处理,防止冷害发生。
2.严格果园管理,减少田间带菌。
3.入库前采用热水(51~53℃)浸果杀菌,时间为2~2.5
分钟。
4.采用杀菌剂,生产上可采用0.01%多菌灵,浸果2分钟。
5.气调贮藏,在0℃条件下,O2:3%,CO2:5%,可减轻褐变发生。
桃的贮藏保鲜方法
1、采收
通常,桃很少用来贮藏。
就耐藏性而言,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中熟次之,而且中、晚熟品种的桃较适于冷藏,水蜜桃类不耐贮藏。
较耐贮藏的品种有:大久保、白风、京玉(北京14号)等。
用于贮藏和长途运销的桃,必须选择品质优良、果大、色、香、味俱佳,最好是硬溶质的品种。
用于鲜食贮藏的桃应在8-9成熟时采收。
远销的鲜食用桃,可稍早采收,一般在7-8成熟时采收。
采收应选择晴天早上或傍晚,尽可能选成熟度一致的果实,分批、带梗采收,并防止挤压及损伤。
经挑选后用浅小、带软垫(绵纸、叶片等)、容量5-10公斤的容器盛装。
注意通气,最好单果包纸,装入带无毒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袋的纸箱内,每箱10公斤左右。
或竹筐内垫塑膜,层间加纸隔板,每筐25公斤。
采收后的桃应尽快销售或进行贮藏处理。
2、贮藏
采后的桃子应在5-8℃条件下预冷2-3天,再进入1-2℃的保温冷藏车,在5-10℃范围内贮运,最高不超过12-13℃。
一般多采用含特点多或仲丁胺的药纸包果。
若采用低温气调,把经过挑选,无病虫、无伤的桃子放入塑料胶盘内,再用桃专用保鲜袋包裹,同时放入乙烯吸收剂,在0-2℃条件下可贮近两个月。
但须每25-30℃条件下贮藏,保鲜期至少8-10天。
采后如冷却至0-1℃,在20℃以下亚常温,采用
HA-16保鲜袋,可保质贮运15-20天。
桃的贮藏保鲜方法
1、桃的贮藏方法。
由于桃多数是在夏季高温条件下逐渐成熟,它的可采成熟度与食用成熟度几乎同时到达,组织柔软多汁,不耐贮藏。
早熟品种不耐藏,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较耐贮藏。
水蜜桃不耐藏,玉露桃的耐藏性最差。
硬肉桃的晚熟品种耐贮藏。
影响桃贮藏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适时分次采收,在采摘时要带果柄,一般包装袋以20千克为宜。
其次是桃的果实在贮藏前需加以冷却。
桃的最适贮藏温度为-0.5~1℃,相对湿度为85%-90%,桃果实在贮藏中温度降到-1℃,即有受冷害的危害。
气调贮藏,桃的气调贮藏温度为0℃,气体组成为1%的CO2,可贮藏6-9周,若每隔4周放在20℃条件下20天,还可延长贮藏期2-3倍。
采用变温贮藏,桃在5℃中贮藏1-2周后,再转移到0℃中贮藏,好果率大大增加。
据报道,桃子在0℃空气中贮藏9个星期后,转到18℃或20℃,后熟品质变劣。
若0℃贮存期间,每隔一周在18℃或20℃的空气中变温处理2天,可延长贮藏期到20个星期左右,后熟的桃子很少有褐变,保持了良好的品种。
2、桃子的防腐措施。
用100毫升/千克、46℃的苯来特溶液处理桃子5分钟,能有效地控制桃在贮藏期间和后熟期间的腐烂率,而对桃子无伤害。
单用46℃热水处理能部分控制桃子腐烂。
而气调贮存能降低在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并对贮藏6周后取出来,在18.3℃的后熟期间的桃子也可减少腐烂。
桃在低温条件下贮藏,由于温度过低而引起生理性病变。
采取间
歇加温,气调贮藏或用1%-7.5%的CaCl2溶液真空渗入或50毫升/千克脱落酸采后1次浸果5分钟,可减少冷害。
桃的采收桃的综合保鲜贮藏技术桃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品种繁多,果形各异,甜酸适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各品种桃成熟期有别,绝大多数不耐存放,易腐烂变质,因此,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屡见不鲜,让栽培者十分忧烦。
采用适当的技术,可明显延长桃的储藏保鲜期,达到保产增效的目的。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桃的采收桃的综合保鲜贮藏技术。
一、科学采收我国的桃品种近800个,根据生物学特征和用途等分为南方桃、北方桃、蟠桃、黄肉桃和油桃五大品种群。
南方桃汁多,肉软,不耐保鲜储藏。
北方桃肉多,质紧实,储藏性大多优于南方品种。
黄桃品种果形较好,肉质紧实,适合制罐加工等。
油桃表皮光滑,无毛,肉质脆爽,甜度低。
蟠桃果核小,果肉汁多,味较甜。
根据成熟期的不同,桃可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极晚熟品种,一般成熟越早的桃越不耐储藏,春蕾和雨花露等极早熟品种应随采随上市,五月鲜、早香玉等早熟品种采后要尽快上市,大久保、上海水蜜等中晚熟品种采后可储藏15~20天,肥城桃和雪桃等极晚熟品种耐储性较好,能储藏1个月以上。
桃要根据用途适时采收,不可过早或过晚采收。
采收早了,果实淡而无味;采收晚了,果实风味虽好,但易软腐变质。
鲜销桃成熟度80%~90%时适合采收,需储放一定时间再销售或远运的桃,成熟度
为70%~80%时采收为好。
果肉易软化的桃应适当早采收,果肉较硬并且不易软化的桃可以稍晚采收。
桃采收前不要灌水和施肥,特别是不要施用速效氮肥,以免影响品质和耐储性。
下雨、露水未干或中午高温时不要采收,晴天露水干后或傍晚最适合采收。
采收前要准备好筐、箱、篮、剪果刀、手套等。
采收时做到轻采、轻拿、轻放、轻装,严防强拉、硬扯、抛等动作。
最好边采收边分级。
同一株桃树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大后小、先好后坏的顺序进行采收。
采收时一手握住果实,一手用剪刀平果肩剪下;也可一手握住果实,将其稍抬举,轻轻扭转摘下。
畸形、遭虫害、已软腐的桃在采收时就应剔除。
桃采收后应尽快在阴凉处装入箱(或筐)中,装前在箱底和四周铺上纸片等,防止刺伤、碰伤果实。
箱不要太大,以每箱装5~10公斤为宜。
分级装好箱的桃要尽快运往市场销售或进行防腐、预冷等处理。
二、防腐、预冷和消毒1.防腐桃不耐储藏、易软熟腐烂的主要原因是感染了多种致病真菌,储藏中最易发生的真菌病有软腐病、青(绿)霉病和褐腐病,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对其进行药剂防腐处理。
防腐处理时可将桃浸泡于99%克霉唑15倍水溶液中或每公斤水含50%苯莱特可湿性粉150~200毫克的溶液中;如能将桃浸泡于两种药剂的混合溶液中,防腐效果更好;也可将桃浸泡于52~53℃的干净热水中2~3分钟,同
样能杀死果实表面大部分真菌,之后晾干或吹干果面水分入储。
2.预冷刚采收的桃呼吸功能旺盛,带有较高的田间热,释放出大量热量,会加速果实的熟化、衰老和腐烂过程,应尽快对其预冷降温,以延长保鲜储藏期。
预冷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方法:水冷是将桃浸泡在3~4℃的冷水中25~30分钟,取出晾干果面的水分后入储;风冷是将桃放入低温预冷库内,通风9~12小时,待果面温度降到4℃以下时再入储。
3.储藏库的消毒桃入储前,储藏库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方法是先用40%福尔马林150~200倍液或硫黄(每立方米库容用20克,与适量木屑等混合点燃)等进行10小时以上的密闭消毒处理,然后对储藏室进行通风,再等药味散去后果实才可入储。
储藏库密封消毒时,应将储藏用具等一同进行消毒。
三、储藏保鲜1.低温冷藏先将果箱2~3个并排码堆,堆高4~5个,每排堆箱之间要留1米以上走道,有利于平时的检查、搬运和通风等。
桃入库要尽可能快,以便统一降温和稳定库内温湿度。
储藏中要求保持库温0~3℃、空气相对湿度85%~90%。
为使库内湿度始终较适宜,每隔几天要向库内地面喷或洒些水;如果库内湿度偏高,可适当加大通风量。
此方法可储藏桃15~30天。
2.氯化钙处理储藏桃采收前的7~10天,对果实喷洒1.5%~2.0%氯化钙溶液1~2次,能明显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并提高其硬度和延长储藏时间。
使用氯化钙溶液时,要均匀喷于整个果面。
此方法能保鲜储藏桃20~40天。
3.气调储藏(1)低温储藏。
先把经预冷后的桃装入保鲜袋,接着向袋内充入氮气91%~96%、二氧化碳3%~7%、氧气1%~2%,然后密封袋口,放在1~2℃的低温库内,可保鲜储藏40~50天。
(2)常温储藏。
先把经预冷后的桃装入保鲜袋,然后向袋内充入氮气84%~87%、氧气1%、二氧化碳12%~15%,随即密封袋口,放阴凉、干燥、通风的普通房间内,可储藏7~10天。
桃的综合保鲜贮藏技术1、气调贮藏:气调贮藏即通常所称的CA贮藏。
它是利用机械制冷的密闭贮库,配用气调装置和制冷设备,使贮库内保持一定的低氧、低温、适宜的CO2和湿度,并及时排出贮库内产生的有害气体,从而有效地降低所贮藏水果的呼吸速率,以达到延缓后熟作用、延长保鲜期的目的。
目前商业上一般推荐的气调冷藏条件为0℃及1%O2+5%CO2或2%O2+5%CO2。
在此条件下贮藏可比普通冷藏延长贮藏期1倍。
2、变温贮藏:试验表明:波动温度对减缓桃低温下贮藏发生的冷害、保持果实风味及果肉质地均有良好的效果。
桃的低温伤害是由于贮藏条件有利于乙酸积累而导致的,变温贮藏之所以能减轻低温伤害的发生是因为其促进如乙酸等一些挥发性物质的挥发,抑制了呼吸作用。
波动温度指标以3℃以下较好,超过4℃会引起果实褐变及腐烂。
同时还发现,贮藏
前期的温度波动对桃果实的影响较大,后期波动效果较小。
在变温贮藏过程中,果实的硬度是逐渐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呈逐渐上升趋势;而恒温贮藏中,果实易出现“返生”现象。
这是由于果实硬度依赖于决定果胶状态的果胶酯酶(PE)和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的平衡。
长久的低温也会导致PE失活,果实不能后熟。
同时也发现,变温贮藏30天后,桃表皮易感染炭疽病、腐坏病等贮藏病害,因此,在贮藏中要加强防腐措施。
3、热激处理:近年来,热激处理作为无公害保鲜水果的一种方法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据报道,热激处理后果实的呼吸作用下降,可延迟跃变型果实呼吸高峰的到来,抑制乙烯的产生,钝化果实中EFE酶的活性,从而能有效地控制果实的软化、成熟腐烂及某些生理病害。
桃采收后迅速预热至40℃左右处理效果最为理想,处理后,桃果实的呼吸速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的积累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都减小。
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保持果实的硬度,降低酸度,减少腐烂,使桃这种易腐果品的商业化长途运输能够在非冷链条件下安全进行。
4、化学药剂贮藏:许多研究表明,钙(Ca)处理可推迟桃成熟,提高果实硬度和贮藏寿命,浓度为1.5%。
2%的Ca效果较好,Ca一方面能降低桃的呼吸强度,减少果实的底物消耗,提高了桃的贮藏品质,另一方面抑制了脂氧化作用,减少了自由基伤害,降低了果实乙烯含量,因
此有效地抑制了果实衰老。
此外,开花后21天及24天对桃喷施赤霉素(GA)及乙烯利可抑制果实在贮藏中的褐变,增多果实中酚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种类,并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
5、减压贮藏利用真空泵抽出库内空气,将库内气压控制在13332.2Pa以下,并配置低温和高湿,再利用低压空气进行循环,桃果实就不断地得到新鲜、潮湿、低压、低氧的空气,一般每小时通风4次,就能够去除果实的田间热、呼吸热及代谢产生的乙烯、二氧化碳、乙醛、乙醇等,使果实长期处于最佳休眠状态,不仅使果实中的水分得到保存,而且使维生素、有机酸和叶绿素等营养物质也减少了消耗,同时贮藏期比一般冷库延长3倍,产品保鲜指数大大提高,出库后货架期也明显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