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15银饰之美》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5. 银饰之美2湘美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银饰的文化背景,学习银饰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知道银饰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 学会欣赏银饰的美,并能够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
3. 掌握银饰的设计和制作技巧。
4. 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银饰作品。
教学内容1. 银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银饰的审美特点3. 银饰的设计方法4. 银饰的制作技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银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银饰的审美特点3. 银饰的制作技巧难点1. 银饰的设计方法2. 银饰的制作技巧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实物银饰2. 学具:银饰制作工具、银丝、银片、各种装饰品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PPT展示各种银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银饰的美。
2. 讲解银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银饰的意义。
第二阶段:新课内容1. 讲解银饰的审美特点,让学生学会欣赏银饰。
2. 讲解银饰的设计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银饰。
3. 讲解银饰的制作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银饰。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并制作一件银饰。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四阶段: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
2. 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制作奖。
板书设计1. 银饰之美2. 内容: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审美特点、设计方法、制作技巧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并制作一件银饰。
2. 写一篇关于银饰的短文,包括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审美特点等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审美特点、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让学生对银饰有了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银饰,还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实物银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手触摸和感受银饰的美。
实践操作阶段详细补充分组合作在实践操作阶段,学生将被分成小组,每组35人。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银饰的美。
3.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银饰。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银饰的美。
三、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设计出自己满意的银饰。
四、教学过程
1. 银饰简介
引导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展示一些银饰创意设计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银饰的艺术鉴赏
引导学生欣赏银饰的美,让他们尝试寻找银饰中的艺术元素和美感。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银饰作品,引导他们进行艺术鉴赏。
3. 银饰创作
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出自己的银饰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银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 作品展示和评价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银饰作品,并请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也可以给予一些专业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创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创作表现,可以初步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银饰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动评价和教师的专业评价,可以进一步评价学生的创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资源
1.银材料和工具。
2.经典的银饰作品图片。
3.教师自己制作的银饰作品示范。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 银饰之美-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银饰之美》为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5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欣赏和创作银饰作品。
教学内容包括银饰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设计理念以及如何运用美术知识进行银饰创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银饰的艺术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银饰设计和创作,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
2. 银饰制作工艺的掌握。
3.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银饰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银饰实物或图片。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银饰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银饰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银饰设计和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银饰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银饰之美2. 副历史文化、艺术特点、制作工艺、设计理念3. 重点内容: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制作工艺和设计理念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银饰作品。
2. 写一篇关于银饰艺术的认识和感悟的文章。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银饰的艺术特点,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银饰设计和创作,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展示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银饰之美》|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银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掌握银饰的设计和制作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教学内容1. 银饰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银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银饰的象征意义。
2. 银饰的设计元素:分析银饰设计中的常见元素,如图案、颜色、材质等。
3. 银饰的制作工艺:讲解银饰制作的基本工艺,如铸造、雕刻、焊接等。
4. 银饰的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银饰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银饰的设计元素和制作工艺。
2. 难点:银饰的创新设计,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技巧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银饰样品、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银饰样品,引发学生对银饰的好奇心。
2. 新授:介绍银饰的历史、文化、设计元素和制作工艺。
3. 实践: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银饰。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银饰之美》提纲:1. 银饰的历史与文化2. 银饰的设计元素3. 银饰的制作工艺4. 银饰的创新设计作业设计个人作业:设计并制作一枚银饰。
小组作业:小组合作,设计一个银饰系列。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了银饰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
在实践环节,学生展现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的指导。
总体来说,本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银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重点细节:银饰的制作工艺设计与绘图选材银饰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纯银或银合金,学生需要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银饰之美-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银饰之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银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制作工艺以及审美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银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制作工艺及审美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1. 银饰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如何让学生通俗易懂地掌握其基本制作方法。
2. 如何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银饰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银饰实物、制作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精美的银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银饰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讲解银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银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b. 讲解银饰的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银饰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c. 分析银饰的审美特点,让学生学会欣赏银饰的美。
3. 实践环节: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一款具有个人特色的银饰。
b. 设计草图:让学生在绘画纸上绘制银饰设计草图。
c. 制作银饰:根据设计草图,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银饰。
4. 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银饰,并分享创作心得。
b. 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从设计、制作、创意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5. 总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银饰的认识。
b. 强调传统工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1. 银饰之美2. 副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作业设计:1. 课后绘制一幅银饰设计图,要求具有个人特色。
2. 深入了解银饰的制作工艺,尝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款银饰。
《银饰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学习银饰品设计应用的乐趣。
2、操作目标:设计一件简单的银饰品,并能合理运用材料装饰美化它。
3、认知目标:了解银饰品在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结合剪纸和绘画的方式,做一件漂亮的银饰品。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运用材料设计制作银饰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图片。
2、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出课题。
(二)新授:
1、展示银饰品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2、教师问“你喜欢什么样的银饰品?”
3、“你想做一件什么样的银饰品?”
(三)拓展:
1、展示银饰品实物,让学生摸一摸,感受一下。
2、学生讨论银饰品的制作方法。
3、师生共同总结银饰品的制作方法。
(四)制作阶段:
1、学生制作
2、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示:
1、学生自评、互评,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好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15银饰之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5银饰之美》是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欣赏和了解我国传统银饰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银饰的历史、种类、特点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银饰在各个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银饰制作的精湛技艺。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但对银饰的了解相对较少。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可能只知道银饰是一些装饰品,但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银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学会欣赏银饰的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银饰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历史、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银饰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银饰的历史、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
2.观察法:学生观察银饰图片,了解其特点。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银饰的欣赏和看法。
4.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银饰作品,提高审美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银饰图片和实物,制作PPT。
2.学生准备:带上一件自己喜欢的饰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银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银饰的美。
提问:“你们听说过银饰吗?你们对银饰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银饰的历史、种类、特点和制作工艺等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观察银饰图片,了解其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银饰的欣赏和看法。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15. 银饰之美-湘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银饰的制作工艺及历史发展。
2.学习银饰设计、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4.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感兴趣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一)银饰之美1.银饰概述–什么是银饰?–银饰的种类、用途及制作工艺。
2.银饰历史–银饰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银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流行趋势和特点。
3.银饰艺术–银饰设计和制作中的艺术原理和技巧。
–当代银饰的设计趋势和流派。
(二)实践制作1.银饰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银饰的制作流程和步骤。
3.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制作自己的银饰作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银饰的设计原理和技巧。
2.如何掌握银饰的各种制作技巧和工具的使用。
3.银饰的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1.创意的特别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让学生了解银饰的制作过程和手艺人的艰辛,培养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热爱。
三、板书设计银饰之美1. 银饰概述- 银饰的种类、用途及制作工艺。
2. 银饰历史- 银饰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 银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流行趋势和特点。
3. 银饰艺术- 银饰设计和制作中的艺术原理和技巧。
- 当代银饰的设计趋势和流派。
实践制作1. 银饰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银饰的制作流程和步骤。
3. 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制作自己的银饰作品。
四、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了解银饰的概念和历史,是否能区别银饰的不同种类和用途。
2.学生是否能够设计制作自己的银饰作品,是否掌握了银饰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第15课《银饰之美》(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的第15课,教材内容是“银饰之美”。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银饰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感受银饰的美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学生已经在前几节课中了解了银器的制作方法以及银器在生活中的应用,相信这对于学生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的帮助。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创作银饰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银器工艺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银饰的种类和特点;2.知道银饰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3.了解不同文化地区的银饰制作。
2. 能力目标1.能够模仿银饰的制作方法,制作出简单的银饰;2.能够通过参考文献和网络资源了解不同地区银饰的制作方法和特点;3.能够通过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出自己独特的银饰作品。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银饰的美感和创新意识;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3.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精神,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银饰的种类和特点;2.银饰制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学生创作银饰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创新银饰的设计;2.地域文化差异对银饰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创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讲授、讨论、实验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银饰图片,让学生观察、品味、总结;或者播放一段介绍银饰制作的视频引入新课,通过视觉和听觉让学生初步了解银饰。
2. 感性体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银线、银片、弹性绳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出自己的银饰,引导学生创意和灵感的产生。
3. 理性思考教师通过介绍各种银饰的种类和特点、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更好地创作出自己喜欢的银饰。
4. 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巧制作银饰,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银饰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