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7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三课《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2、懂得生命需要互相关爱,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能力目标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其他生命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每种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珍爱生命,和睦相处。
学习重难点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思考怎样才是真正珍爱生命的态度和行为。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1、请说出一首关于生命的诗歌2下列两幅图你喜欢那一个?为什么3、大自然的生命是如此的多姿多彩,那么在这多姿的生命中你最喜欢什么生物?你对他有哪些了解?○课外思考,贴近生活在这些生命中你曾被某种生命打动过吗、(有没有什么动物或植物让你难忘、敬佩或感动的事?或是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有趣、难忘的事?)4、下列“哭泣的地球”,你得到什么启示?生命对于世界的意义:(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1、看书25页回答问题明理:2、列举自己了解的已经消失的珍惜动植物明理:3、看书26页回答问题①列举自己所了解的其他环境问题4、讨论,我们与地球上的生命如何相处?、巩固练习(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相应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 1、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二)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找出来,填在相应括号内)1、地球上有许多生命与我们生存。
科学家曾估计全球的生物物种共有150万。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3000~5000万。
相比而言,人类只是这众多生物物种中的一种。
这说明()A人类决定着生物物种的种类 B 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C 生命是无穷无尽的D 人类生命最重要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行为是()A 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B 将掺有硫酸的饮料泼在动物身上C 不吃青蛙,反对打鸟D 将流浪狗的腿打瘸3.你认为下列行为中哪些做法与“关爱生命”相违背()①周末到森林中打猎②到餐馆吃野生动物③不践踏草坪、花卉④保护珍稀动植物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4.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是()A.金钱B.地位C.友情D.生命5.我们每一个人应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特别是要关爱呵护()A.弱小生命B.珍稀野生动植物 C.所有野生动植物 D.已灭绝动植物6.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要()①将其他生命赶跑②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③高高在上,因为人类的生命是宝贵的④关爱社会、关爱自然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人类只是一个地球,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1落实一个“主”字:以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主动性的发挥为重点来设计本课。
1.2突出一个“活”字:以活动为主线来设计本课,合作学习,实现“内容活动化”、“内容生活化”。
1.3体现一个“爱”字: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之情。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了解神奇的生命世界,欣赏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之美;认识到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万物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2.2能力目标: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学会从大自然以及人们的相互关系中,体会生命世界的多彩、神奇、珍贵,培养爱护自然、欣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从小养成爱护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心灵的眼睛来关注和欣赏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感受世界的美好;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达到和他人、社会、自然的良好互动关系。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②引导学生懂得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4教学方法:4.1情境教学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影像、图片、小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4.2启发式教学一位教育专家说:“儿童不是一个要充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由于本框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且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事实的真相,进一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时间:1课时6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材料7教学过程8板书设计:9教学反思9.1课前精心备课。
精心设计预习提纲,提纲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而且制作了实用的教学课件,有助于突破难点,增强直观感受。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世界因为生命而精彩的事实。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1. 生命的多样性。
2.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三、教学难点:1. 生命多样性的表现。
2. 学生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多样性、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物多样性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讲解生命的多样性:介绍不同种类的生物,分析生命多样性的表现,让学生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3. 分析生物多样性案例:选取具体的生物多样性案例,如濒危物种、生态环境破坏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每个小组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总结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调查身边的生物多样性、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生命等,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调查报告和思考题的回答。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提出的建议和行动计划的合理性。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2. 生物多样性案例:用于分析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课后作业模板:提供给学生用于完成课后作业的模板,帮助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 3.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生命的意义,更加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感受自然界的美好,从小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
能力目标:学会从自然以及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中,体会自然界的多彩、神奇、珍贵;培养鉴赏自然、爱护自然及保护环境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教学重点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教学难点教学步骤(体现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设计、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和预习等) [向学生出示教学目标]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这一框题的学习目标,从而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讲授新课]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活动一:看图归纳:展示图片:“万类霜天竞自由”和“干涸的世界”,通过两幅图片,思考问题:没有生命的世界是什么样?学生观看P24的两幅图片,并回答以下问题:看到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觉?引言:(可找学生朗诵,其他人体会)丰富多彩的生命装扮了美丽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人的生命因为智慧(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而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生命是一篇昂扬的乐章,也是一幅精美的画卷。
你要用怎样的音符韵律来吹奏弹唱,用怎样的色彩线条来铺陈渲染?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
绚丽让我们品味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味朝阳与落日的从容。
不管绚丽还是平凡,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
珍爱生命吧!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活动二:成果交流:你曾被某种生命打动过吗?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的实物或图片展示给大家。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找较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发言)地球上的生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最喜欢,因为总结:当我们看见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到……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命的多样性。
2.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意义。
3. 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1. 生命的多样性的理解。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生命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受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引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多样性,掌握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原因。
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分组讨论并分享心得。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命的多样性,阐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道德观念。
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确保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和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价学生对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3. 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学生在公益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亲身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现实。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一框教学设计(一)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二)教材分析:《世界因生命而精彩》选自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一框,本单元《认识新自我》在七年级上册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通过本课《珍爱生命》的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初中生更好地走进青春,感悟青春,从而有自我新期待。
而本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是珍爱生命的起点,认识到生命的多彩性,从而让生命之花绽放。
本框的教学思路是先带大家走进多彩的生命,认识多彩的生命,引出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然而在这缤纷的世界中,生命又是脆弱的,需要我们关爱生命,引出生命需要关爱。
(三)学生分析:思维上:七年级学生认知发展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对世界的认识仅局限于感性认识,还没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对于生命的认识不能上升到理性的关爱上,这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心理上:七年级学生认知具有自我中心特点,仅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世界,认识不到他人的重要性,因此在对待生命上,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喜好而不能认识到其他生命的重要性,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四)教学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教学理念定位为:以初中学生逐渐富有活力、充满情趣的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学习做一个有爱心、关爱生命的好学生为目标,以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与启发学生关爱生命和积极实践相统一为原则,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学。
(五)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外,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本框从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以外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手,设立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相统一的三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多彩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关爱生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关爱生命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关爱生命的重要性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和谐发展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生命在世界中的地位,生命的重要性,及为什么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多样性,理解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的多样性和价值,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
2.教学难点:生命价值的理解,关爱生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上的生命有哪些?2.生命的特点和价值(1)引导学生探讨:生命有哪些特点?(3)讨论:为什么说生命有价值?3.关爱生命、尊重生命(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生命?(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生命?4.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珍惜生命?(3)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四、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悟文章。
2.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生命现象,分析其特点和价值,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命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价值,培养了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生命的多样性和价值教学难点:理解生命的价值补充设计: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生命价值体现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是的,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存在,更在于我们如何去赋予它意义。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工作、创造和帮助他人来体现生命的价值。
”教师展示一些名人的名言或者故事,如雷锋的无私奉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价值。
2.教学重点: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教学难点:如何将关爱生命和尊重生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补充设计: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生命的可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关爱和尊重生命呢?”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师: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感受到世界充满生命力和无穷希望,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最美丽的星球。
现在就请同学们看一看另一种地球。
学生思考并回答:地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当我们从前辈的手中接过地球时,我们以为拥有了无限的财富。
所以,我们浪费,我们破坏。
鲜花没有了,树木没有了,动物们的家也就没有了,矿藏被我们贪婪地挖掘,资源被我们肆意地挥霍。
所以,地球受伤了,而我们却以为地球在我们的手中变得现代了,可以自豪了,可以向子孙后代交代了。
殊不知,我们将来留给他们的只会是一个干涸的地球,一个失去生命活力的地球。
要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而不是支离破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尊重地球,尊重生命。
(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或许,有的同学会说,人类是万物之长,是大自然的主宰,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地球?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人类随心所欲的后果。
学生活动:1、列举自己了解的已经消失的珍惜动植物。
2、列举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环境问题,比如沙尘暴、疾病、气候等。
视频:《全球物种锐减》人类的无知、贪婪破坏了世界原有的和谐和平衡,而这一苦果人类自己也难以幸免地要品尝。
森林的严重破坏,导致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垃圾增多、污染加剧;动物的锐减,则使人类越来越陷于孤独的境地。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人类与其他生物共有的地球。
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
小结:《地球你好吗?》(歌曲)新课标高三政治复习资料高三政治复习资料(一)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设计说明1、设计理念《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设计是以《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为前提,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一节活动课。
让学生通过活动,深刻的意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并能够自主的去关爱其它生命,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
2、教学分析《世界因生命而精彩》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题。
新课标对本框内容的规定:本课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学生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
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结合新课标,确立本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生命组成;理解生命之间需要相互关爱;能够分析人类破坏生态带来的危害;提高关爱与呵护周围生命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保护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资源的意识。
3、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所在,这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
但是,现在的很多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父母及亲朋好友的百般呵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其他生命却异常地淡漠,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更不懂得珍惜其他生命体,甚至以摧残其他生命体------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小动物等为乐。
因此,有必要从小就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在交流中受到触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丰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使学生在生活中懂得“关爱”其他生命并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意识、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
2、能力目标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其他生命的能力。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通过让同学课前利用网络或其它媒介搜集各种生命形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各种濒危动植物的相关资料及查找各种危害人类的灾害性的天气的成因和危害等资料,并到课堂上展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近而达到资源共享。
3、知识目标了解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生命组成,生命是值得珍爱的;懂得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生命之间需要相互关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生命是值得珍爱的,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为突出重点,课前让学生利用网络或其它的媒介搜集大量的生命图片或是文字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并做介绍;(为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完全不同的两组图片,让同学们谈看过之后的内心感受。
这样在现实面前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感悟,明了是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2、教学难点分析:人类怎样和其他生命相处,理解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为突破难点,教师给同学讲述徐秀娟与白天鹅的故事,并请同学欣赏flash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并提出问题: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其他生命相处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互相关爱、和谐相处等。
接着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人类应该与各种生命和谐相处呢?并请同学举例分析。
这时同学们就可以纷纷展示自己在网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来说明。
比如沙尘暴的由来、一些疾病的由来、世界物种的减少等等。
这样使得同学们在现实的面前受到教育,并能够深深的领悟到人类应该和其它生命和谐相处,生命之间是需要相互关爱的,否则就会出现不可想象的恶果。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课前让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媒介搜集相关的资料,这样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搜集的资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了解,达到资源共享;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课堂尽显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氛围。
六、习题库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本课的练习册。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搜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够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课上让学生展示所查找的资料,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在提出为环保可做的10件事中,让每一位同学都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落实到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课上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给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了解生命的美丽。
并在同学的活动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意识到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所有知识都是同学自己建构成生的,课堂效果比较显著。
八、参考资料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民版一、理论依据:新课标要求:要“坚持正确价值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为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联系实际,观察生活,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赏识讨论,重视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
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部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体会生命的可贵。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实验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个框题。
第二单元是全书的基础,而第三课则是基础中的基础,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生命,其它一切就无从说起;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保护环境,尊重和关爱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和其他生命和谐共处。
三、学情分析:正处于青春期初期的七年级学生,对自我包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和粗浅的。
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培养保护自然、关爱其它生命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体会生命的可贵。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五、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学会关爱其他生命;理解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利用图片、视频创设情境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八、教学准备:教师:在相册里挑两张相关的照片;准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布置任务;协助学生整理资料并制成幻灯片。
学生:自由组合几个小组,分工协作:观察学校校园,了解学校有哪些植物和动物;通过上网和其他途径分别收集各种生命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各种濒危动植物的相关资料;查找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的危害和成因;查找人与其它生命之间爱的故事。
九、教学过程:(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两张照片(左边一张是蓝天、白云、无边的大草原为背景,满眼翠绿,一个雄鹰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群羊在嘻戏、奔跑,牧羊人在悠闲的吹着牧笛,牧羊狗在旁边,竖起耳朵好像在欣赏悠扬的笛声,又好像在警惕羊群的动向;右边一张是干涸的田地,枯萎的禾苗)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各位同学,这里有两张照片,看了左边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右边这张照片,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生命,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左边这张照片让人感受到,有各种生命的世界,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没有生命的世界,就象右边这张照片,毫无生机,死气沉沉……学生答后,教师归纳同时导入新课:同学们答得很好。
如果世界没有生命,将会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正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生命,世界才会这么精彩!(投影出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两张给人视觉冲击的照片的强烈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本框内容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说说校园内外的生命。
教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校园也因生命而精彩。
现在请同学们讲述课前观察和了解到的校园里的各种生命;学生:校园里有很多人,有小草、凤尾竹、茉莉花、叽叽喳喳的小鸟……下面我们再看看同学们收集到的校外的一些生命(用幻灯片展示学生收集到的在校园里看不到的各种形式的生命图片和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幻灯片投影出的问题。
课件——想一想:看到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你有何感受?学生:我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活力。
学生:我觉得生命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学生:我认为,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变得精彩。
学生谈了之后教师归纳:校园内外丰富多样的生命的存在,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同时投影出第一目: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世界充满了生命力和无穷的希望。
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
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搜索,了解了身边的各种生命,生动地体验到生命给我们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感悟到生命的可爱与可贵。
这也为讲生命需要关爱进行了铺垫。
)活动二:探讨人类应该怎样与其他生命相处教师提出问题: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人类应该怎样和其它生命相处呢?生答:和谐共处;相互关爱;互相尊重……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人类和其它生命应和谐相处,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幻灯片投影第二目标题:生命需要相互关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互关爱。
)活动三:播放视频:我国今年遇到的比较大的自然灾害(舟曲的泥石流,广东的暴雨)和本地的旱灾。
过渡语: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就会对一个生命造成伤害。
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幸事件比如自然灾害,伤害了无数的生命。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熟悉的今年发生在我国或本地的自然灾害的视频。
看完后,教师提出问题: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投影出问题议一议:)问题1。
自然灾害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危害?学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学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学生:使农民颗粒无收……问题2。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地球上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越来越频繁了。
为什么自然灾害的发生会越来越频繁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破坏了生态平衡。
学生:人类过度放牧、捕捞、捕猎,乱砍滥伐。
学生: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学生:我想到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破坏自然,就是在毁灭人类。
学生:各种生命要相互关爱,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人类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学生: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和呵护周围的生命,因为他们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
教师总结归纳:在地球上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