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饮食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1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产后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eclampsia)是指妊娠期发生的一种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伴有肾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水肿等多种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
产后护理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饮食、休息、药物治疗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饮食:1.控制盐摄入:产后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体内往往存在大量的水肿,过多的盐摄入会使水肿更加严重,增加肾脏负担。
因此,在产后护理过程中,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3克以下。
2.增加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康复非常重要,可以促进肌肉的修复和新陈代谢。
患者在产后饮食中应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如鸡肉、瘦肉、鱼、豆腐等。
3.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产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免疫力常常较低,容易感染。
维生素C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此在饮食中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等。
4.多饮水:产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水肿严重,因此饮食中要适量增加饮水量,利于排尿排出多余的水分。
二、休息:1.注意卧床休息:产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充分的体力恢复。
要给予患者舒适、安静的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改善睡眠质量: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产后需要改善睡眠质量,可以尝试适量的运动、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情,避免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感。
三、药物治疗:1.降压药物:产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继续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预防发生脑血管意外。
药物的选择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并按时服用。
2.血栓预防药物:产后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由于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形成血栓。
因此,医生常常会给予患者一些血液稀释的药物,如低分子肝素,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四、注意事项:1.定期复查:产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血压、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脂、血糖等。
妊高症如何护理一、什么是妊高症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只有妊娠期妇女才会出现。
在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比较高。
这一类疾病会对孕妇健康造成很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产妇以及胎儿的死亡。
这是一种会威胁到母婴健康的比较严重的疾病,一般来说在妊娠期到24周之后会发生,第一次生产的产妇比较常见,妊高症发生和母体的遗传以及营养的状态和摄取都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有很多专家觉得妊高症和营养素的摄入分量,还有运动量程度都会有一定的关系。
二、妊高症的护理诊断孕妇如果是肥胖的患者,那么妊高症发病率会更高。
在怀孕之后,如果摄入过多的热能,体重增长的过快,那么很容易会产生妊高症。
一些重度的妊高症的孕妇,因为尿液当中的蛋白质流失过多,因此往往会有低蛋白血症。
孕妇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弥补蛋白丢失过多的情况。
同时也要尽量的减少动物脂肪的食用。
同时也尽量的补充一些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E,让血液中的一些脂质过度氧化的情况能够减弱,尽量降低有可能产生的妊高症的反应。
三、妊高症的护理措施妊高症一旦产生了,对孕妇产生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因此孕妇在怀孕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了妊高症,孕妇身边的家属以及专业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也是极为重要的,护理人员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很多孕妇如果说精神过于紧张或者是受到了一些刺激的话,很容易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血压也会瞬间升高,这个时候也比较容易会产生焦虑的症状。
在日常需要尽量的多关心一些孕妇患者,周围的人态度要保持在一个和蔼可亲的状态,无论是通过语言又或者是表情以及眼神还是姿势等其他的交流方式,要能够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要尽量的让患者的治疗信心得意增加。
使患者能够维持一个更加优质的心理状态,尽量解除患者思想方面的顾虑,同时也可以让患者信心变得更高,促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医生来进行治疗。
2、患者必须要能够按时的来检查血压以及脉搏,还有就是患者的呼吸,要能够更加精准的记录在一天之内患者出入的水量。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常规第一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常规第七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常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妊高症是妊娠特有的疾病,也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他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
中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需住院治疗。
【护理措施】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一)术前护理1、饮食护理:术前6--8小时禁食,术前4--6小时禁饮。
2、卧位与活动:卧床休息,左侧卧位。
3、常规护理:术前准备执行腹部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4、心理护理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妊高症的知识及其对母儿的危害;使孕妇保持精神放松、心情愉快也有助于抑制妊高症的发展。
5、专科护理:(1)监护母儿状况:密切注意孕妇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每4小时测一次血压,如舒张压渐上升,提示病情加重;随时观察和询问孕妇有无头晕、头痛、视物不清、恶心等自觉症状。
每日或隔日测体重。
每日记录液体出入量、测尿蛋白,必要时测24小时蛋白定量,查肝肾功能,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注意胎心变化,以及胎动、子宫敏感性(肌张力)有无改变。
(2)对于精神紧张、焦虑或睡眠欠佳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3)间断吸氧: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全身主要脏器和胎盘的氧供。
(4)遵医嘱应用解痉药物,首选硫酸镁,用至分娩后24小时,预防子痫抽搐。
(5)保持病房安静,光线暗淡,限制陪伴和探视人数,治疗护理操作应相对集中,避免各种刺激,保证充分睡眠(8--10小时/日).(二)术后护理1、卧位去枕平卧6小时。
腹部压沙袋6小时,6小时后协助病人使用腹带。
产后24小时产妇取半卧位,以利于恶露的排出。
2、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6小时后可遵医嘱少量多次饮白开水,术后第一日至肛门排气,进少许流质饮食,促进胃肠蠕动,忌奶类、豆类等产气食品:排气后进普食。
适当=限制食盐用量(每日少于3克)。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女性越来越注重生育问题,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也随之而来。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妇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的综合征,严重时会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患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打击,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不安。
作为一名护士,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有效缓解其身体和心理的压力。
护理体会1.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患者被诊断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了解患者年龄、孕周、病史、并发症等情况,从而制定出具体的护理方案。
比如根据患者孕周的不同,可以做出不同的护理计划。
避免过度的休息和运动,保证心理的平稳以及控制饮食是非常关键的。
2.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病情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每周至少定期检查一次血压并且记录下来。
对于血压过高的患者,护士应主动和医生协商,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样重要的是,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
3.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控制饮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多个因素导致的疾病治疗时需要多学科的配合。
护士们需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如帮助患者按时吃药、定期到医院检查、规律的锻炼等。
同时也要严格控制饮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食谱和饮食计划,适当的控制特定的食物,如高钠、高脂的食物等,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
4.提供温馨的服务,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在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需要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支持,护士也需要在等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让患者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化解内心的种种不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结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来说,护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们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基本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方案。
同时也要严格控制饮食,定期检查患者的健康状况,通过各种方法护理患者的心理健康,让患者和家属感到温暖和支持,并排除内心的种种不安,更好地帮助患者从疾病中恢复。
一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围产期护理一、疾病概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
多发生在妊娠20 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遗传因素: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风险较高。
- 营养缺乏:如低蛋白血症、钙、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
- 免疫适应不良:孕妇对胎儿的免疫耐受失衡,可能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 胎盘缺血:胎盘发育异常、胎盘血管痉挛等可引起胎盘缺血,释放多种因子导致全身小血管痉挛。
2. 发病机制- 全身小血管痉挛: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
小血管痉挛导致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肾小动脉痉挛,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蛋白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引起水肿。
- 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微血栓,加重组织缺血缺氧。
- 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的释放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三、临床表现1.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同一手臂至少两次测量,间隔4 小时以上。
2. 蛋白尿:24 小时尿蛋白定量≥0.3g。
3. 水肿:多从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甚至出现腹水。
4. 自觉症状:患者可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5. 抽搐和昏迷: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发生抽搐或昏迷,称为子痫。
四、治疗要点1.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
2. 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限制盐的摄入。
3. 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硫酸镁等,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 解痉药物:硫酸镁是治疗子痫前期和子痫的首选药物,可预防和控制抽搐。
- 扩容和利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使用扩容和利尿药物。
4. 适时终止妊娠: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母婴预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饮食调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通过饮食调理缓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价值。
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以普通方式护理做为对照组,随机选取46例患者在普通方法护理的同时增加了指导性饮食调理做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症状减轻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稳定水平、双下肢浮肿、尿蛋白含量降低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指导患者均衡饮食,食用高蛋白、多维生素、低脂的食物,补充足够的铁和钙剂,避免摄取过多的含盐食品。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饮食调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旧称妊高症)系孕妇所特有的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妊娠20周以后出现以水肿、高血压及蛋白尿为基本征象,病情严重时出现头痛、眼花、胸闷、上腹不适,甚至抽搐和昏迷等系列症候群,重度妊高征病势发展急骤,若处理不及时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是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死亡率居顺位的第二位。
本文的目标是研究通过饮食调理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其病情危险性。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
在一组4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将此组做为对照组;在另外一组4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加入饮食调理的护理方法,将此组做为观察组。
对照组46例患者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26.7岁;46例患者均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7例患者为妊娠前确诊为高血压,其余26例患者均为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症状,13例患者基础血压较低妊娠后血压增加超过30/15mmhg(4.0/2.0kpa)。
观察组46例患者年龄27-35岁,平均年龄27.2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5例患者为妊娠前确诊为高血压,其余28例患者均为妊娠后出现高血压症状,13例基础血压较低的患者妊娠后血压增加超过30/15mmhg (4.0/2.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