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75.92 KB
- 文档页数:3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第21卷第8期113作者简介:通信作者*:关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综述·慢阻肺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研究进展张蕾,关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青海 西宁 810000)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前是全世界第三大致病和致死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是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引起呼吸道症状加重、呼吸功能降低并引起不良预后[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缺氧和活动减少的特点使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预防和治疗尚在研究中,此文为综述相关内容,为临床早期发现高危患者并予以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21.08.043本文引用格式:张蕾,关巍.慢阻肺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08):113-114,12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道和肺部的一种慢性炎症,可减少空气流动并导致肺组织破坏。
在2020年慢阻肺被列为全世界第三位致病、致死的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有的病理改变主要见于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2],由于炎性细胞增多,引起反复损伤和修复而导致的结构变化。
慢阻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加重,表现为急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频繁咳嗽和支气管痉挛,其他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气喘加重、肺炎和肺血栓栓塞症[3]。
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排痰,和/或有暴露于该疾病危险因素的病史的患者都应考虑慢阻肺。
在这种临床情况下,需要肺活量测定才能做出诊断: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0.70的表明存在持续性气流受限。
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栓前状态研究现状
孙加源;刘立根;许宾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5(012)003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COPD约占15岁以上人口的3%。
血栓前状态从广义上可以分两类:先天性的和获得性的。
前者通常为经明确鉴定的止血系统遗传上的异常,而后者是指存在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的临床疾病。
我国于2002年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指出:鉴于近来血栓栓塞病例增多的趋势,在COPD治疗中应对本病给予注意,必要时考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
及早发现本病的血栓前状态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治疗或减少致病因子来降低血栓形成趋势的可能性。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COPD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2页(P555-556)
【作者】孙加源;刘立根;许宾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上海,200240;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上海,2002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9
【相关文献】
1.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 [J], 李海燕
2.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骨质疏松患者血栓前状态 [J], 廖军;周瑜博;刘振峰
3.丹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血栓前状态的疗效 [J], 关巍
4.慢性阻塞性肺病血瘀证的血栓前状态分析 [J], 齐锋
5.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栓前状态临床分析 [J], 徐君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常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易罹患多种并发症或合并症,显著影响患者预后,为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健康负担,肺栓塞是其常见合并症之一。
慢阻肺合并肺栓塞发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预后不良。
目前对慢阻肺合并肺栓塞的诊治缺乏建议或建议不足。
本文将针对慢阻肺合并肺栓塞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预后及治疗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急性加重Progress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FEGN Hao-shen, YIN Yan, KANG Jia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IN Yan, E-mail: yinyan1b@ 【Abstract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a kind of common airway obstructive disease with high incidence, long disease course and amounts of co-morbidity and complications, causing heavy social burden in economy and health care. Pulmonary embolism (PE)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 and its high incidence in patients with COPD may result from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hypercoagulation statement. The occurrence of PE is usually overlooked in COPD patients due to its nonspecific symptom which is similar to COPD exacerbation. The treatment of PE is similar between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COPD, with some parts still controversial. Besides, PE in patients with COPD has high mortality and poor prognosis. This article aims to review epidemiology, clinical manifests,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E in COPD.【Key words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ulmonary embolism; Acute exacerbation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研究进展冯浩珅,尹燕,康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沈阳 11000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2016YFC1304500,2016YFC1304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70010773)通讯作者:尹燕 E-mail :yinyan1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位列全球疾病死因第四位[1]。
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
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共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对照组,病情缓解期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3例,比较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
结果: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同缓解期的PT,APTT,TT,FBG均有缩短D-二聚变上升组间差异明显,两组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D-二聚变,FBG血液流变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积压等指标的监测对于患者的疾病状况评估及预后治疗情况均能够给予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老年COPD;肺心病;血液流变【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107-02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患者人群的呼吸系统类病症,会产生无法逆转的气流阻塞及引发的慢性阻塞肺气肿,即被称为慢阻肺[1]。
而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动通常会表现为高凝情况,即可称之为血栓前状态。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老年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共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观察组同对照组患者血栓前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较为明显,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共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疾病症状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各对照组,每组各43例。
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70~86岁,平均(78.7±5.3)岁;观察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69~84岁,平均(74.4±3.5)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作者:丁利回岳红梅来源:《新医学》2018年第04期·综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要】 COPD是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COPD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TE)是COPD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由于COPD合并PTE 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与COPD的症状部分重叠,易造成疾病的误诊、漏诊,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转归。
该文通过对COPD合并PTE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临床防治及预后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COPD合并PTE的临床诊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栓栓塞症【Abstrac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a chronic disease characterized with persistent respiratory symptoms and persistent airflow limitation. COPD can yield multiple complications and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i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COPD patients. It is likely to make a misdiagnosis and miss the diagnosis of COPD combined with PTE due to a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overlap with partial COPD symptoms, which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prognosis of COPD combined with PTE patients. In this paper,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isk factors, pathogenesis,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prognosis of COPD complicated PTE were reviewed, aiming to enhanc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PD complicated with PTE.【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COPD是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与气道和(或)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反应有关的常见疾病[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和呼吸困难。
它是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针对COPD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首先,对COPD的病因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只有一部分吸烟者会发展为COPD。
近期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COP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基因突变与COP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这对于预测和干预COPD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COPD的诊断和评估方法也有了重要进展。
传统的COPD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测,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期,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方法得到了发展,如血液中的炎症因子和呼吸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提供更精确和可靠的诊断,并帮助评估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另外,针对COPD的治疗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和抗炎药等,能够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和减慢疾病进展。
康复训练通过运动锻炼、呼吸训练和营养指导,可以改善运动耐力、减轻疲劳和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个体化治疗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由于COPD患者的病情多种多样,并且治疗反应有差异,因此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基于基因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已经开始,希望能够根据个体特征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例如,一些药物可能只对一些基因型的患者有效,而对其他人则无效。
总之,近年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从病因研究、诊断和评估方法到治疗方法,都有了重要的突破。
然而,COPD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疾病,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提高对COPD的预防和管理水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研究进展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阻碍肺部正常通气,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不仅如此,我国15岁以上的人3%患有该病,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如果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并发血栓,不仅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带来影响,还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上预防血栓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详细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预防血栓的重视度增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血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研究进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COPD患者多存在缺氧、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顺应性和变形性降低而易于相互聚集,急性发作期因感染、酸中毒等因素,炎症介质增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粘附聚集增加,激活凝血系统,血液呈高凝状态,这种在血栓形成前血液中已经存在的状态即为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tate,PTS),这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病理状态。
COPD患者因存在血栓前状态,易形成微血栓,会导致脏器的缺血、缺氧,可进一步加重器官的损伤,尤其是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和肺动脉血栓栓塞可明显增加死亡风险。
故改善这种血栓前状态有较大意义。
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状态作一综述。
1血栓前状态对COPD的危害COP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1],患者在COPD急性加重期时,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可导致大量炎症因子、炎症介质进入血液循环中,这些物质可以使血小板聚集以及增加凝血因子作用,易于血栓的形成。
不仅如此COPD可以导致全身长期处于慢性缺氧、高CO2的状态下,它们同样可以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瘀滞,更易形成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