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小羊过桥3-人教新课标(2014秋)
- 格式:ppt
- 大小:355.50 KB
- 文档页数:6
创编《小羊过桥》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猫和老鼠》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到节目的画面加入了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后,使得故事的情节更有趣,同时也提起同学们的兴趣。
2.通过介绍打击乐器及其他发声材料,让同学们简单了解每种乐器的音色和运用方法,为后面创编、表演环节做铺垫。
3.通过这节创编课《小羊过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并大胆地为节目进行创编、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简单了解打击乐器,及运用方式。
2.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小羊过桥》的创编和表演。
(难点)学生在表演时,通过打击乐器来把故事情节表达清楚。
教学用具:多媒体、小堂鼓、锣、镲、双响筒、响板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相互问好。
2.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大哥哥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出《猫和老鼠》的内容和情节的?3.简单介绍一些打击乐器,以及能发出声音的器材。
(出示图片)介绍现场带的打击乐器,如:堂鼓、锣、镲、响板、双响筒并做简单的演示,引导学生用拟声词来代替每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二、新授1.分析图片2.实践三、编创与表演环节1.编创环节表演要求:请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这个小故事进行创编。
表演的时候,演员不能说话,只能通过敲打手中的乐器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创编时间为3分钟。
2.表演环节每组同学表演后,同学们都要给于点评,并鼓励。
四、小结师生谈感受。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领悟到了什么?(例如:小羊们这样做对吗?如果你是小羊,你会怎么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状况,我们该怎么办?)。
编创小羊过桥-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羊过桥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旋律;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音乐作品的喜爱和感受;3.熟悉简单的节奏,能够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2.身体语言和音乐的配合。
三、教学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记忆;2.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
四、教学准备1.PPT资料;2.老师录制好的小羊过桥音乐;3.教师工具箱;4.学生用具(纸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小羊过桥的音乐,在教室里营造温馨的音乐氛围;2.向学生介绍小羊过桥这首歌曲;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学唱歌曲1.听完小羊过桥的音乐后,老师给学生演示唱歌曲的方式;2.学生跟老师一起演唱,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3.分组合唱,比赛一下哪一组唱得最好。
(三)学打节拍1.运用教师工具箱中的小敲板,给学生演示节拍的敲击方式;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练习几遍;3.此时老师可以呼吁学生鼓掌和敲打课桌进行节奏练习。
(四)学唱跳小羊过桥1.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小羊过桥歌词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跟着音乐进行欢快的舞蹈;2.老师讲解舞蹈动作,让学生依照动作跳跃;3.最后,合奏和跳舞演出,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展示的机会。
六、教学总结1.通过此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小羊过桥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旋律;2.学生们通过学唱歌曲、打节拍等活动,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身体协调能力;3.最后,学生们通过跳舞和合奏演出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也让教学现场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
七、延伸拓展1.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小羊过桥的背景,讲解一些小动物、农村生活等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学生们可以通过制作简单乐器等方式,深入了解音乐和乐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