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概况介绍PPT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27 MB
- 文档页数:39
合肥市相关情况简介目录一、基本市情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三、产业基本情况合肥市相关情况简介一、基本市情合肥,安徽省省会,居江淮之间,拥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
辖5县(市),4区,4大开发区,市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人口761万。
自秦朝置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三国旧地、包公故里”之称。
半汤、汤池温泉闻名天下,享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是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园林城市之一,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区位交通优越。
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中国中部最靠近东部沿海地区的省会城市,也是长三角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
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KM的范围,覆盖中国东中部地区最发达的7省1市、5亿人口,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存在大量的机会,都是巨大的市场。
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公路:已形成“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
铁路:未来几年将有10条高速铁路和电气化铁路交汇于此。
航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为4E级、设计年吞吐量达2300万人次。
水运:2000吨级货轮可从合肥经巢湖、裕溪河通江达海。
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工程竣工后,年吞吐能力将超过50万标箱。
合肥已与长三角地区海关实行跨关区“属地报关、口岸验放”一体化通关。
拥有出口加工区和综合保税区。
科教资源丰富。
合肥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表的《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报告中,合肥位列中国城市基础科研实力第三。
拥有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研发机构564个,中国科技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在合肥工作的两院院士71人,在校大学生41万人。
福布斯《2011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合肥人才和创新指数均位居前列。
组建了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语音信息、现代显示、光伏光热、节能、环境工程、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合肥家电技术工程院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
合肥市情概述一、城市概况。
合肥,安徽省省会,居江淮之间,拥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
现辖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巢湖市5个县(市),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4个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等14个省级开发区,市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人口769.6万。
(一)人文底蕴深厚。
合肥自秦朝置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三国旧地、包公故里”之称,是包拯、李鸿章、刘铭传、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杨振宁等众多名人的故乡。
(二)自然景观秀美。
山水兼备,以水见长。
800平方公里巢湖烟波浩淼,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半汤、汤池温泉闻名天下,享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美誉。
(三)生态环境优良。
年平均气温17度,降雨量893毫米,日照1971个小时。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是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园林城市之一,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四)经济加速崛起。
合肥是中国发展最快城市之一,“十一五”以来,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茅。
世界著名杂志《经济学人》发布世界增长最快都市经济体,按实际人均GDP计算,合肥排名全球第一;按就业计算,排名全球第二。
- 6 -(五)对外开放扩大。
先后与国外13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同18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
目前,有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在合肥投资发展,其中,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48家。
(六)投资潜力巨大。
先后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30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5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在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被列为未来10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其中合肥的社会公平竞争力指数在全国城市中排在第一位。
合肥市市情简介本文档将介绍合肥市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情况。
合肥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地理坐标为纬度31°47′N,经度117°17′E。
合肥市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处,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
合肥市总面积为7458平方公里。
截至2021年,合肥市的常住人口约为1000万人。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合肥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稳定,经济发展带动了人口的增长。
合肥市的人口结构多样化,包括本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和学生等。
合肥市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了大量人口的流入。
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的中部地区重要城市之一。
合肥市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推动,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稳定的经济增长。
以下是对合肥市经济发展情况的概述和主要经济指标:主要产业合肥市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其中,制造业是合肥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涵盖了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信息技术产业也在合肥市有着较高的发展水平,涵盖了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
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也在合肥市快速崛起,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经济指标合肥市的经济指标表明了其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GDP:合肥市的GDP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在中部地区名列前茅。
人均GDP:合肥市的人均GDP持续增长,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外贸出口:合肥市的外贸出口规模逐年增加,是重要的出口基地之一,涉及多个产业领域。
合肥市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不断推动着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增长。
合肥市位于中国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主要旅游景点。
以下是合肥市的文化特色和主要旅游景点的简介:文化特色合肥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合肥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
这里是徽派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徽派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艺而闻名。
合肥简介介绍汇报人:日期:•城市概述•历史与文化•旅游景点•美食与特产•发展前景与规划•总结与展望01城市概述0102地理位置合肥市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环境优美,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合肥市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导,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合肥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强,拥有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合肥市的服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旅游业、金融业和物流业等方面发展迅速。
02历史与文化010204历史沿革合肥历史悠久,自秦朝置合肥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历史。
合肥曾为淮南国都,是江淮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合肥在历史上曾多次为州、府、地区的行政中心,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合肥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安徽省临时省会,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敌的英勇历史。
03合肥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古建筑,如庐江古城、肥西老母鸡等。
合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如庐剧、徽剧等地方戏曲和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
合肥的古文化和传统艺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很高的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文化遗产民俗风情03旅游景点包公园以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等建筑为主,是合肥市的文化名片之一。
徽州古城以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古村落为主,是了解徽州文化和历史的好去处。
庐江古城以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古村落为主,是了解庐江文化和历史的好去处。
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以湿地和森林景观为主,是合肥市的城市绿肺之一。
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区03020104美食与特产合肥龙虾合肥蟹黄汤包合肥丝绸合肥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所产茶叶品质优良,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品种最为著名。
合肥茶叶合肥竹编05发展前景与规划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转型城市品质提升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前景规划目标与措施规划目标到2025年,合肥市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高品质的国际化都市区。
规划措施为实现规划目标,合肥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质、深化改革开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