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童个体来讲,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到足以抵御如 此强烈的社会关注的地步。无度的宣传和热捧,对他们的 健康自然成长造成了莫大的损害。神童说到底还是离不开 一个“童”字,而一个孩子应该有的,是游戏、同龄人及 岁月才能给予的精神财富,当神童把过多的精力都用于频 繁的跳级和对新知识的猎奇时,其作为孩子的生命架构就 不知不觉发生了比例失调--身子的整体发育萎缩了,而脑 袋独大了。当有一天弱小的身体支撑不了沉重的头颅时, 整个神话就轰然倒塌。
知识整理
重点虚词二
其
①并自为其名:代词,自己的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词,它,诗 ③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④其受之天也:代词,他
知识整理
重点虚词三
于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④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
整体感知
㈠ 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 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 怎样叙述的?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 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歌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
的汗水。
—爱迪生
魏永康的成长烦恼
“神童”魏永康,两岁的时候识两千多个汉字,四岁 就上了小学,三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在八岁时, 他进入中学学习,13岁开始读大学,17岁就考上了中科 院的硕、博连读。
他母亲一心希望他成为科学家。据其母亲说,孩子幼 年时,没有任何小伙伴,“没有玩过,即使带他玩也都是 搞学习,一边走一边搞学习,一边走路一边搞学习,如果 六一儿童节带他到街上看花灯,看元宵,看热闹,我都是 要他用心形容这个场面,要他学成语。”
他把所有孩子们玩耍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也的确取 得了惊人的效果。三年时间里,永康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全 部课程。在一级级的连跳的同时,他也跳过了自己的童年。 生活上所有的事,都是其母亲一手包办。魏永康在学校住宿 后,用别人的牙膏,穿被人的鞋子,袜子也乱丢,由于长期 生活不能自理, 2003年8月,已经上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 康而被中科院退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