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10
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永“世隶耕” ?
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 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 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 他命运的家庭背景。又是对
“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 铺垫
2020/4/10
写乡人,邑人和父亲的表 现的作用是什么?
• 从侧面写出了方仲永天资非 凡,才思敏捷的神童形象。
唐宋八大家
• 唐:韩愈、柳宗元 • 宋: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
曾巩、王安石
2020/4/10
随笔
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 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 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 意境隽永。
2020/4/10
翻译时注意事项:
(1)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按文言 文的词序,句式,一字一句地对照着翻译。)
• 埋下方仲永才能衰退的隐患
2020/4/10
“不使学”的作用有哪些?
• 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 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 化的关键。
2020/4/10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
• 先扬后抑。 • 文章先抑后扬,先铺写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
,后写他变得与普通人无异,前后互为反衬 ,对比鲜明,显示出放纵用才能的落差之大 ,突出他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 惋惜。先扬后抑的着眼点是“抑”,文章采 用这种写法,表明了对“不使学”、不让人 才“受于人”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 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2020/4/10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 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 的血汗。
爱迪生
2020/4/10
2、“还自扬州” 倒装句 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 省略句 即“受之(于)天”:从上天 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