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化妆品常见违法违规情况处罚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曝光台Disclosure侵权“爆款”、顶格赔偿,违规化妆品处罚案例“曝光”2022年6月至7月,在各级监管部门对化妆品行业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的现象。
其中,既有产品抽检不合格这类“老问题”发生,又有“蹭商标”被顶格处罚这类“新情况”出现。
文/白嘉懿侵权“爆款”吃罚单2022年6月27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决定显示,广州奥希尼化妆品有限公司因侵权完美日记旗下产品“小细跟”口红,被罚50万元。
据行政处罚内容显示,经过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多渠道的推广宣传,完美日记“小细跟”口红产品迅速成为具有很高影响力的市场爆品。
而涉案企业委托第三方生产、销售了一批货值84万元的唇膏,与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2020年10月初推出的名称为“PERFECTDIARY/完美日记恣意出色丝绒细管口红”的产品在包装、装潢方面高度近似。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广州奥希尼化妆品有限公司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规定所指的混淆行为。
无独有偶,一家专“蹭”知名矿泉水“怡宝”商标的化妆品公司,最近因商标侵权、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判赔513万元,系近年来化妆品行业首例顶格赔偿案件。
据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官方微信号文章介绍,被告洁士宝公司(原怡宝化妆品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23日,主要从事化妆品批发、零售等。
24China Cosmetics ReviewChina Cosmetics Review原告怡宝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发现被告在网络宣传、经营场所、参加展览及其他商业活动中使用了“怡宝”“C'estbon”“C'estbon 怡宝”等标识,并且存在购买、注册及使用以“cestbon”为主体部分的5个域名等行为,涉嫌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故诉至上海知识产权法院。
违法行为违反条款处罚依据法律责任或者检验的进口化妆品《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1、没收产品;2、没收违法所得;3、并且可以处违法款。
家《化妆品卫生标准(规范)》《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一条、第二十七条《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七条1、没收产品;2、没收违法所得;3、并且可以处违法款。
格标记的化妆品《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八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以处违法所得2到3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化妆品;未取得批准文号妆品;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四)项、第(五)项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产品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第二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货值金额3倍的罚款;销售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售该产品,通知生产企业或向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九条第二款停止销售,处1000元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
(一)化妆品网页描述中禁止发布的内容网页描述应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或者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有表示的,应当真实、清楚、明白。
具体要求如下:A.商品网页描述、标签、说明书中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法律禁止的内容:➢网页描述中禁止使用“最高、最佳、最好、顶级、极品、最高档、100%安全、100%无污染、最安全、最健康、最专业、最先进、最新科学、最佳、最高级、顶级”、“最新技术”、”国家级“、“最先进加工工艺、第一、全面、全方位、特级、顶级、冠级、极致、超凡等”、等等绝对化词语“➢禁止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除按法律规定和国务院批准的各类带有评比性质的企业营销信息发布活动外,禁止使用排序、推荐、认定、上榜、抽查检验、统计、公布市场调查结果等对企业及其商品、服务进行排序或综合评价的内容。
如:驰名商标、“全国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主导品牌”、“消费者首选品牌”、“中国公认名(品)牌”、“×××推荐产品(品牌)”、央视上榜品牌、CCTV上榜品牌、CCTV 展播品牌、“×××认定”、“×××认可”、“×××展示”、“×××荟萃”、“×××指定”、各种满意率、信任率以及某类商品、服务上榜企业等对企业及其商品、服务进行排序或综合评价内容的词语(律规定和国务院批准除外)。
➢禁止使用“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免检商品”宣称。
(备注:新商标法第14条第五款:“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否则按照新商标法第53条规定,将被工商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罚款)➢未取得专利的,禁止声称专利产品;如果声称“取得专利、获得XX专利、专利产品”的,应具体标注出专利类别和专利号。
2020最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试题姓名:部门:成绩:一、填空题:1、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于2020年1月3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起施行。
2、国家对实行注册管理,对实行备案管理。
3、国家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
4、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并接受监督。
5、经注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投入使用后3年内,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新原料的使用和安全情况。
6、化妆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制度。
进货查验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应当真实、完整,保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使用期限届满后年;产品使用期限不足年的,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
7、美容美发机构、宾馆等在经营中使用化妆品或者为消费者提供化妆品的,应当履行本条例规定的义务。
8、发现化妆品存在质量缺陷或者其他问题,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已经上市销售的化妆品,通知相关化妆品经营者和消费者停止经营、使用,并记录和通知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1、化妆品标签禁止标注下列内容:()A、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B、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C、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D、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标注的其他内容。
2、下列关于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条款内容说法正确的是:()A、化妆品经营者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B、化妆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
C、化妆品广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D、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可以进行专项抽样检验,抽样可以不支付抽样品费用E、牙膏参照本条例有关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F、香皂不适用本条例,但是宣称具有特殊化妆品功效的适用本条例J、化妆品原料、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包装材料应当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3、有如下哪些情形行为的()之一的,可以处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A、使用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原料、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包装材料,应当备案但未备案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或者不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使用原料;B、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C、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D、更改化妆品使用期限;E、化妆品经营者擅自配制化妆品,或者经营变质、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F、在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其实施召回后拒不召回,或者在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停止或者暂停生产、经营后拒不停止或者暂停生产、经营。
2020年6月29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发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取代了原《化化妆品应当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
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第三章生产经营第二十六条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是依法设立的企业;(二)有与生产的化妆品相适应的生产场地、环境条件、生产设施设备;(三)有与生产的化妆品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四)有能对生产的化妆品进行检验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五)有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
第六条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符合下列卫生要求:(一)生产企业应当建在清洁区域内,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符合卫生要求的间距。
(二)生产企业厂房的建筑应当坚固、清洁。
车间内天花板、墙壁、地面应当采用光洁建筑材料,应当具有良好的采光(或照明),并应当具有防止和消除鼠害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设施和措施。
(三)生产企业应当设有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化妆品原料、加工、包装、贮存等厂房或场所。
(四)生产车间应当有适合产品特点的相应的生产设施,工艺规程应当符合卫生要求。
(五)生产企业必须具有能对所生产的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验的仪器设备和检验人员。
第二十七条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条件的证明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对申请人的生产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并自受理化妆品生产许可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并发给化妆品生产第二章化妆品生产的卫生监督第五条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实行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制度。
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妆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颁发。
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五年。
未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
进口化妆品可以直接使用中文标签,也可以加贴中文标签;加贴中文标签的,中文标签内容应当与原标签内容一致。
2020最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试题姓名:部门:成绩:一、填空题:1、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于2020年1月3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起施行。
2、国家对实行注册管理,对实行备案管理。
3、国家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
4、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并接受监督。
5、经注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投入使用后3年内,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新原料的使用和安全情况。
6、化妆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制度。
进货查验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应当真实、完整,保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使用期限届满后年;产品使用期限不足年的,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
7、美容美发机构、宾馆等在经营中使用化妆品或者为消费者提供化妆品的,应当履行本条例规定的义务。
8、发现化妆品存在质量缺陷或者其他问题,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已经上市销售的化妆品,通知相关化妆品经营者和消费者停止经营、使用,并记录和通知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1、化妆品标签禁止标注下列内容:()A、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B、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C、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D、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标注的其他内容。
2、下列关于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条款内容说法正确的是:()A、化妆品经营者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B、化妆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
C、化妆品广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D、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可以进行专项抽样检验,抽样可以不支付抽样品费用E、牙膏参照本条例有关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F、香皂不适用本条例,但是宣称具有特殊化妆品功效的适用本条例J、化妆品原料、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包装材料应当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3、有如下哪些情形行为的()之一的,可以处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A、使用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原料、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包装材料,应当备案但未备案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或者不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使用原料;B、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C、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D、更改化妆品使用期限;E、化妆品经营者擅自配制化妆品,或者经营变质、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F、在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其实施召回后拒不召回,或者在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停止或者暂停生产、经营后拒不停止或者暂停生产、经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28号——国家药监局关于31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04.16•【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28号•【施行日期】2020.04.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美容业、化妆品管理正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28号国家药监局关于31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在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中,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单位检验,标示为沈阳市嘉欣化妆品厂等10家企业生产的墨克烫发液(橄榄香水还原烫)等13批次烫发类产品,广州市海露化妆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生产的海露染发膏等9批次染发类产品,湖北李时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生产企业生产的时珍康舒宁?宝宝多效护肤凝露等4批次护肤类产品,广州市雅氏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雅氏美白保湿防晒霜SPF30+PA+++1批次防晒类产品,镇平仲景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田哥痱子粉1批次爽身粉类产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嘉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2家生产企业生产的舒晨?健白洁齿牙膏(坚果薄荷味)等3批次牙膏类产品不合格(见附件)。
上述不合格产品的相关生产经营企业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河南、湖北、广东(省、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实后依法督促相关生产企业对已上市销售的有关产品及时采取召回等措施,立案调查,依法严肃处理;要求北京、山西、辽宁、浙江、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新疆(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经营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上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通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公开对相关企业或者单位的处理结果,调查处理情况及时在国家化妆品抽检信息系统中填报。
特此通告。
附件:31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信息国家药监局2020年4月16日附件31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信息。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29号——国家药监局关于停止销售44批次假冒化妆品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0.04.16
•【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0年第29号
•【施行日期】2020.04.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美容业、化妆品管理
正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
2020年第29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停止销售44批次假冒化妆品的通告
针对化妆品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河北、江苏、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调查核实,标示名称为威蒂雅水元素·绚彩亮丽染膏等23批次染发类产品,标示名称为景红达烫发液(热敷型)等18批次烫发类产品,标示名称为美颜宝特级美容珍珠膏1批次祛斑/美白类产品,标示名称为雅舒宝酵母玻尿酸补水嫩肤精华面膜1批次面膜类产品,标示名称为激爽男士防护乳1批次护肤类产品为假冒产品(见附件)。
为保障公众用妆安全,净化化妆品市场环境,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规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经营企业立即停止销售上述假冒化妆品,深查深究其进货渠道,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特此通告。
附件:44批次假冒化妆品信息
国家药监局
2020年4月16日附件。
一、过期化妆品怎么处罚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三条第五项规定,“化妆品经营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
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生产经营超过有效期的化妆品,应当处以停产或停止经营化妆品三十天以内的处罚,对经营者并可以处没收违法所得及违法所得二到三倍罚款的处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安全负责,不得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五条规定:“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
二、买过期物品怎么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三)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四)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五)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六)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七)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八)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十)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
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二)》2020年3月26日,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生产经营者行为,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整理了化妆品注册备案工作发现以及化妆品业界反映的7个问题,并依据我国现行化妆品法规规定和有关技术规范,逐一进行了解答。
以下摘录四个主要问题及答案,查看全文,请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
1.进口产品原包装上标注了我国法规禁止标注的内容,如产品宣称中有“抗炎症成分”表述等,注册或备案时应当如何申报?进口产品原包装标注内容不符合我国化妆品法规相关要求的,首先应当结合产品的使用方式、作用部位、使用目的等,判定该产品是否属于我国法规规定的化妆品定义范畴。
不属于我国化妆品定义范畴的,不得按照进口化妆品申报注册或进行备案。
属于化妆品定义范畴的,应当按照我国化妆品标签管理相关法规规定要求,对产品包装标签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2.宣称仅具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白化妆品,产品配方中还添加了具有非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白功效成分,是否可以按照“祛斑类(仅具物理遮盖作用)”产品类别申报注册?根据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调整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通告》(2013年 第10号),仅具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白化妆品,是指通过物理遮盖形式达到皮肤美白增白效果的产品。
宣称仅具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白化妆品,产品配方中还添加了具有非物理遮盖作用的美白功效成分的,应当能够提供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该成分的使用目的并非用于美白增白效果,否则不得按照“祛斑类(仅具物理遮盖作用)”产品类别进行注册申报。
3.化妆品中文名称中使用原料名称时,应当如何管理?使用的原料名称为通俗名或植物全株名称时,有何具体要求?根据《化妆品命名规定》要求,产品名称中使用具体原料名称或表明原料类别词汇的,应当与产品配方成分相符。
产品名称中使用具体原料名称的,产品配方成分中应当含有该原料;产品名称中使用原料类别词汇的,产品配方成分中应当含有该类别能够包括的具体原料。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ORAL CARE INDUSTRY 第三十一卷第一册2479年2月57《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处罚条款明细序号行政处罚案由违反条款处罚依据及处罚内容1未经许可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9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9倍以上0倍以下罚款;请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7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玫许可中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终身兼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兖刑事责任:(一)未经许可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或者化妆品洼册人、备案人委托未取得相应化妆品生产许可的企业生产化妆品;(二)生产经营或着进口未经注册的特殊化枚品;(三)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应当注册但未经注册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在化妆品中非法漂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使用超过使用期限、废弃、回收的化妆品或者原料生产化故品。
2化妆品注册人委托未取得相应化妆品生产许可的企业生产化妆品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3化妆品备案人委托未取得相应化妆品生产许可的企业生产化妆品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4生产经营或者进口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二款、第六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七条5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生产化妆品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五条6使用应当注册但未经注册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三款、第六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一条7在化妆品中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0使用超过使用期限、废弃或回收的化妆品生产化妆品案9使用超过使用期限、废弃或回收的化妆品原料生产化妆品案10使用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原料、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包装材料生产化妆品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7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贵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50年内•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使用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原料、直接接触化妆品的包装材料,应当备案但未备案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或者不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使用原料;(二)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11使用应当备案但未备案的新原料生产化妆品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三款、第十一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12化妆品生产中不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使用原料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13生产经营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化妆品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二款《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14生产经营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二款15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16更改化妆品使用期限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六项(三)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四)更改化妆品使用期限;(五)化妆品经营者擅自配制化妆品,或者经营变质,超过使用期限的化妆品;(六)在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其实施召回后拒不召回,或者在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停止或者暂停生产、经营后点不停止或者暂停生产、经营。
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化妆品行政处
罚裁量基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0.12.17
•【字号】鲁药监规〔2020〕8号
•【施行日期】2020.12.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处罚,药政管理
正文
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化妆品行政处罚
裁量基准的通知
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局机关各处室、各检查分局、执法监察局: 现将《山东省化妆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省局反馈。
本基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0年12月17日
山东省化妆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美容美发单位检查通知关于在全市开展美容美发经营使用单位化妆品专项检查的通知?市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整顿和规范全市美容美发行业化妆品经营秩序,严厉打击美容美发单位经营使用化妆品的违法违规行为,营造放心安全的化妆品消费环境,确保人民群众使用化妆品安全,根据**市局《关于在全市开展美容美发经营使用单位化妆品专项检查的通知》(*食药监保化[2020]112号)要求,经研究决定,自8月20日起,在全市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美容美发经营使用单位化妆品专项检查。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通过对全市美容美发经营使用单位开展以化妆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账记录等管理制度,严厉打击经营使用假冒伪劣化妆品、标识标签混乱等违法违规行为,使美容美发经营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明显增强,化妆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二、检查范围及重点(一)检查范围:全市经营使用化妆品的美容美发场所。
(二)检查重点对象:辖区内规模较大的美容美发单位。
对群众反映强烈、有举报投诉或在监督检查及监督抽检中发现问题的美容美发单位进行重点检查。
三、检查内容(一)检查化妆品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购货台账制度执行情况。
重点检查美容美发经营使用单位购进化妆品索取供应企业的相关合法性证件材料,建立供货商档案,以及建立化妆品进货验收登记台账等情况。
(二)检查化妆品违法添加和使用禁限用物质行为。
重点加强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宣称美白(遮瑕)、祛斑、祛痘/抗粉刺、染发和烫发等5类化妆品的监督检查,根据需要开展监督抽检工作,对涉嫌违法添加和使用禁用物质、超限使用限用物质行为依法予以严惩。
(三)检查产品的合法性。
所经营使用的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是否取得“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是否取得“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是否取得“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进口化妆品是否经过检验检疫部门检验;是否存在销售使用假冒批准文号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的行为;是否存在擅自生产(灌装、分装、调制等)化妆品行为。
召回、立案调查!国家药监局重拳出击老人头、上海久美为宝等不合格化妆品2020年9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显示,经辽宁、广西、甘肃、广东、山东等几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等单位检验,波斯顿BOSSDUN.MEN净白隔离防晒乳、她芙山茶花燕窝滋养紧致面膜、老人头牌染发焗油乳膏、愈美染发膏(浅金色)、久美为宝彩发焗油摩丝KL-S-1、久美为宝焗发彩油(自然黑)等产品为不合格化妆品。
在不合格的化妆品中,防晒产品1批次,面膜1批次,染发产品4批次,产地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南方地区为主。
不合格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菌落总数超标,二是检出批件及标签未标识的成分,包括4-甲基苄亚基樟脑、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水杨酸乙基己酯、对苯二胺、间氨基苯酚、苯基甲基吡唑啉酮等。
4-甲基苄亚基樟脑、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和水杨酸乙基己酯属于防晒剂,对苯二胺、间氨基苯酚、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属于染发剂(见《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相关不合格化妆品未在批件及标签标识中标出这些成分,违反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化妆品标签应当标注下列内容:(一)产品名称、特殊化妆品注册证编号;(二)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四)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五)全成分;(六)净含量;(七)使用期限、使用方法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八)法律、行政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应当标注的其他内容。
”对于生产、销售不合格化妆品的企业,国家药监局要求,广东、福建、江苏省(市)等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核实,须依法责令相关生产企业对已上市销售的有关产品及时采取召回等措施,立案调查,依法严肃处理;要求四川、辽宁、广西、甘肃、广东、山东省(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经营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五章对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轻者没收违法所得与用于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重者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2020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为了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化妆品产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监督管理的人员。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国家按照风险程度对化妆品、化妆品原料实行分类管理。
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
国家对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
化妆品原料分为新原料和已使用的原料。
国家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
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
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加强管理,诚信自律,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
XXX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督促引导化妆品生产经营者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XXX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推进化妆品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
国家保护单位和个人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的合法权益。
国家鼓励和支持化妆品生产经营者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提高化妆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
国家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在线政务服务水平,为办理化妆品行政许可、备案提供便利,推进监督管理信息共享。
本章节规定了化妆品的定义、分类管理、监督管理机构、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行业自律等内容。
同时,国家鼓励和支持化妆品研究、创新,提高化妆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报送2020年药品行政执法自查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1.30•【字号】•【施行日期】2020.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报送2020年药品行政执法自查报告的通知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改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促进药品执法机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药品监管法治水平,省局决定组织开展2020年药品行政执法自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查内容(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年度任务、听取法治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指导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履行职责、推动工作。
确定年度推进法治建设应落实重点工作事项,制定年度履职任务清单,指定具体承办部门,组织推动落实。
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的要求,开展年终述法和履职评议。
(二)“两法两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情况省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宣传贯彻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专题讲座、网络培训等方式,对基层监管人员进行两法两条例培训;组织对辖区内企业进行两法两条例宣传;把宣贯两法两条例纳入公益性宣传,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三)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情况《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9〕22号)和《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全面推行三项制度任务分解推进表〉的通知》贯彻落实情况。
重点检查按照方案的要求,制定出台相关制度、清单、目录、服务指南和流程图情况;以“三项制度”为抓手,全面规范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行为情况;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落实情况;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落实情况;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情况。
国家药监局关于20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4.10.12
•【文号】国家药监局通告2024年第39号
•【施行日期】2024.10.1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美容业、化妆品管理
正文
国家药监局通告
2024年第39号
关于20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在2024年国家化妆品抽样检验工作中,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单位检验,产品标签标示为广州威妮雅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丝悦护理染发霜(咖啡色)等20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检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的禁用原料(见附件)。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国家药监局要求北京市、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上述不符合规定化妆品涉及的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依法立案调查,责令相关企业立即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自查整改。
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化妆品经营者立即停止经营上述化妆品,依法调查其进货查验记录等情况,对违法产品进行追根溯源;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特此通告。
附件:20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信息
国家药监局
2024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