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年代诗歌之艾青
- 格式:ppt
- 大小:813.00 KB
- 文档页数:34
艾青较短的20首诗歌《沙》艾青太阳照着一片白沙沙上印着我们的脚迹我们走在江水的边沿江水在风里激荡我们呼叫着摆渡的过来但呼声被风飘走了《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树》艾青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生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太阳的话》艾青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到我的到来让你们的心向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创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珠撒满你们心的空间《给女雕塑家张得蒂》艾青从你的手指流出了头发像波浪起伏不平前额留下岁月的艰辛从你的手指流出了眼睛有忧伤的眼神嘴唇抿得紧紧从你的手指流出了一个我有我的呼吸有我的体温而我却沉默着或许是不幸我因你而延长了寿命《冬天的池沼》艾青冬天的池沼,寂寞得像老人的心一一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冬天的池沼,枯干得像老人的眼一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冬天的池沼,荒芜得像老人的发一一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冬天的池沼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一一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士地里面。
第五章 40年代新诗教学要点:1、七月诗派2、九叶诗派3、艾青诗歌的意象与主题及理论主张第一节概述一、同声歌唱七七事变后,30年代两大派别的对峙消失,诗人们唱起了民族解放的战歌。
具强烈时代性、战斗性的写实主义诗风成不同流派诗人的创作趋向。
但多就是直抒胸臆的宣言式呐喊,加入大量议论性陈词,易产生鼓动效果,却易流于空泛,形式简单粗陋。
此时期,取得成就的诗人有:30年代现实主义诗人艾青、臧克家、田间、蒲风;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徐迟。
现实主义方面取得的成就:国统区以臧克家为首的“泥土”诗群,臧写了《泥土的歌》、《三代》等农村题材的朴素诗歌;根据地“新歌谣创作”进行火热,在传统歌谣中注入革命内容,宣传、普及革命思想。
例如:革命的势力大无边,红旗一展天下都红遍。
《东方红》就就是陕北民间诗人用传统“白马调”编的《移民歌》中的一节。
解放区的民歌体叙事诗取得了较高成就,出现了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的《漳河水》等著名叙事长诗。
二、七月诗派1、关于“七月派”“七月派”就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文艺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等杂志为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鲁藜、绿原、冀访、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牛汉等。
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重体验的现实主义,就是“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七月派”的创作特色:(1)把诗作为战斗的武器,追求诗歌与时代的密切结合与与人民的融为一体,追求诗歌鲜明的毫不含糊的政治倾向性与革命功利主义的创作目的性,以及诗歌的史诗品格,就是其共同的创作态度。
就是30年代新月派、现代派的历史对立物。
针对徐志摩《我不知道风就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迷失、惆怅、悲叹,七月派诗人宣告“我知道风的方向/风打从冬天走向春天”。
(2)发掘与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抒发鲜明的主观战斗激情,强调能动地影响、改造现实,反对只描摹现象、冷淡模写生活。
2022艾青的爱国诗歌鉴赏大全_《艾青诗选》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浙江金华人。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2艾青的爱国诗歌鉴赏大全_《艾青诗选》.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艾青诗选》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浙江金华人。
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
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艾青诗选》主要内容情节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从思想内容上看,咏叹民族命运,呈现出忧郁、感伤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
写实与象征互渗,想象和感受独到,渴求光明、真理的情思线索,并有大幅度延伸,更为深沉、凝重、睿智,注重在具体物象中把握超越物象的意蕴,走向象征。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共41篇。
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而英勇斗争。
现代诗歌鉴赏--《我爱这土地-艾青》(人教版选修教学案例)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括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
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
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
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
2009年第5期当代作家在线N o.5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简论艾青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李新平(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摘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他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切传达了灾难深重的民族苦难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艾青以自己大量成熟的创作形成了浑厚沉郁、天然蕴藉的美学风格。
并3,X自己丰厚的创作实绩,将“五四”以来中国新诗的创作.推上了一个完全成熟的境界。
关键词:艾青;四十年代;诗歇创作;美学风格艾青开始登上新诗诗坛的时侯,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
从吟唱《大堰河——我的保姆》开始,他就把目光投向风雨飘摇中的土地和背负苦难的人民.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同我们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切传达了中国人民深重的苦难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抗日爆发以后形成了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次高潮,他相继出版了《北方》、《旷野》、《向太阳》、《土地》、《黎明的通知》等诗集,在那样一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艾青形成了自己浑厚沉郁、天然蕴藉的美学风格,并以自己丰厚的创作实绩,将“五四”以来中国新诗的创作,推上了一个完全成熟的境界。
1937年7月的一天,艾青坐在沪杭路的火车上.“读着当天的报纸,看着窗外闪过的田野的明媚的风景”,有一种战争的预感袭上心来,艾青迅速抓住了这种感觉,写下了《复活的土地》。
艾青说,“在这首诗里,我放上了一个解放战争的预言”。
果然,诗写成的第二天,1937年7月7El芦沟桥事变,随着抗Ft战争的全面爆发,这位在流浪与监禁中度过最宝贵年华的青年诗人。
怀着“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的雄心壮志,投身到了民族解放的时代洪流之中。
“战争真的来了。
这是说.原是在人民的忍耐中的,原是在诗人的祈祷中的,打破锁链的日子真的来了。
这时候。
随着而起的是创作上痛苦的沉思:如何才能把我们的呼声。
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
”1111Pl{6)他原以为人民的反抗很快会阻止侵略者,但是当他1937年9月来到武汉以后,艾青的心情却时时陷于悲凉.因为他看到。
艾青诗选提纲
一、早期(1932--1937)
1、留学回来,艾青被捕入狱,第一次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高潮期(1937--1941)
1.时间:20世纪30年代,卢沟桥事变
2.特点: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大气的风格
3.主要意向:土地、太阳
4.代表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黎明的通知》
三、停滞期(1941--1979)
1、代表作:《长江行》、《外滩》、《礁石》
四、第二次高潮期(1979--1978)
1、时间:1978以后
2、特点: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惕,但仍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3、代表作:《鱼化石》、《镜子》、《光的赞歌》
五、自由诗--语言特点
1、表现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序、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行等方面
2、语言朴素生动,富有生命力
3、擅长使用散文化的诗句,不拘泥于诗歌形式,很少注意韵脚的限制或字数的整齐,却具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
《艾青诗集》名篇摘抄赏析《艾青诗集》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希望以下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艾青诗集》鉴赏一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简介《礁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54年7月创作的一首新诗。
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
此诗语言凝练,采取烘托、比拟等手法,以冷静客观的描写手法,以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或感情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十分富于诗歌美。
《礁石》被选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高校的《大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
艾青《礁石》的赏析《礁石》是艾青的一首短诗,只有两节八句,但是,这首八句组成的简短的抒情诗,却用了比拟、象征等好几种写作手法,创造了歌一样的旋律、画一样的景色、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深厚的意蕴。
从诗歌的声音语言层面分析,这首诗歌采用的是“自由诗体”,就声音特点看,并不讲究对句、平仄、押韵等等旧体诗歌的规矩,但是,其声音方面也并非完全没有节奏,比如第一节第一句的两个“浪”字,可以算“同韵”,与接下来的第二节第二句句末的“样”,是同一个韵,与第四句句末的“洋”虽然平仄不同,但是仍然是同一个韵,这样,就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种音韵的循环,增加了语音和谐,构成了歌一样的旋律。
从诗歌的句式看,长短比较自由,但是最长的一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只有九个字,最短的一句“一个浪,一个浪”是六个字,其余几句觉得字数介于中间,显得相对整齐,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所说的“诗歌的建筑美”。
这种分行、相对整齐的句式,使我们从外观上一眼就能看出它与、小说句式的区别,这既是诗歌的惯例,也是区分诗歌和其它文体的最表面的形式。
从这首诗歌的意境看,简短的八句诗,给我们描绘了两个主要的画面:第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个,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
《艾青诗选》作品简介及名诗赏析《艾青诗选》作品简介及名诗赏析◎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
浙江金华人。
1928年就读于杭州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
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
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
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
1976年10 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2.创作背景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回到上海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
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
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写有《布谷鸟》等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等诗集。
第五章 40年代新诗教学要点:1、七月诗派2、九叶诗派3、艾青诗歌的意象与主题及理论主张第一节概述一、同声歌唱七七事变后,30年代两大派别的对峙消失,诗人们唱起了民族解放的战歌。
具强烈时代性、战斗性的写实主义诗风成不同流派诗人的创作趋向。
但多是直抒胸臆的宣言式呐喊,加入大量议论性陈词,易产生鼓动效果,却易流于空泛,形式简单粗陋。
此时期,取得成就的诗人有:30年代现实主义诗人艾青、臧克家、田间、蒲风;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徐迟。
现实主义方面取得的成就:国统区以臧克家为首的“泥土”诗群,臧写了《泥土的歌》、《三代》等农村题材的朴素诗歌;根据地“新歌谣创作”进行火热,在传统歌谣中注入革命内容,宣传、普及革命思想。
例如:革命的势力大无边,红旗一展天下都红遍。
《东方红》就是陕北民间诗人用传统“白马调”编的《移民歌》中的一节。
解放区的民歌体叙事诗取得了较高成就,出现了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等著名叙事长诗。
二、七月诗派1、关于“七月派”“七月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文艺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等杂志为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鲁藜、绿原、冀访、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牛汉等。
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是“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七月派”的创作特色:(1)把诗作为战斗的武器,追求诗歌与时代的密切结合和与人民的融为一体,追求诗歌鲜明的毫不含糊的政治倾向性和革命功利主义的创作目的性,以及诗歌的史诗品格,是其共同的创作态度。
是30年代新月派、现代派的历史对立物。
针对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迷失、惆怅、悲叹,七月派诗人宣告“我知道风的方向/风打从冬天走向春天”。
(2)发掘和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抒发鲜明的主观战斗激情,强调能动地影响、改造现实,反对只描摹现象、冷淡模写生活。
艺术上追随艾青,倾向于诗歌的散文化,对自由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大地和太阳的歌者”学习活动设计——作为“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艾青诗选》的教学项琪【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革命传统; 学习任务; 作品; 中国; 活动设计;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教学; 诗选【作者】项琪【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中学浙江临海3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设计说明】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设置了两个任务群,分别是“学习任务群9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学习任务群1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
前者的学习内容之一为“诵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体会崇高的革命情怀”,而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关注作品的思想深刻性和语言规范性”,“要视野开阔,努力发掘新的材料”,“使这一任务群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后者要求在前者学习的基础上,“选择反映中国革命传统的代表性作品,设置相关研究专题进行深入学习”,首要的学习内容就是“精读一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专集”。
中国现当代诗坛群星闪耀,艾青是其中很独特的一颗。
他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对“太阳”“黎明”“光”“春天”等的追求是艾青诗中永恒的主题。
他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他是中国社会发展重大历史进程的见证人和记录者。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大地和太阳的歌者”学习活动,包括“由表及里、进入内核”和“由外而内,对比阅读”两组任务,分别对应两组具体的学习活动。
第一组活动着重于从整体上理解艾青诗歌的情感与艺术魅力,从泛读整本诗集到精读代表诗作,再选出推荐诗作、写推荐语、录制音频版,是从“面”上的广泛阅读到“点”上的深入理解。
第二组活动着重于在理解基础上的表达和交流,是第一组任务的拓展再深化,要求如下:对比同时代闻一多、戴望舒等诗人的作品,体会艾青作品的独特性,读出“这一个”,并化诗为文,在公众号或者其他平台上发表诗歌评论;联系时代背景,知人论世,谈一谈文学作品中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再小组合作,化诗为画,把对诗人、诗歌、时代等的理解融入一张海报的设计中,参加“大地和太阳的歌者”海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