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艾青的诗歌创作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7
第十八讲艾青等人诗歌创作的独特贡献及文学史地位教学重点:现代诗歌的历史进程;艾青的诗歌教学难点:从现代诗歌的历史进程看艾青诗歌的审美追求教学时间:4学时艾青作为郭沫若之后中国诗歌的第二个高峰,其主要成就是在抗战爆发之后,他接连创作了九部诗集,一部诗歌理论《诗论》,把诗歌创作直接融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他的诗歌创作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真正达到一种艺术的升华。
△从现代诗歌的历史进程论述艾青诗歌的审美追求。
一、现代新诗的发展线索。
从胡适、郭沫若“五四”白话自由体新诗开始,显示了新诗对传统旧诗的挣脱,对外国诗歌的吸取;而到了新月诗人,又显示出新诗对传统诗歌的某种回归,以及在回归中的发展。
从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的诗歌还不断地受到外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先后出现了早期象征主义诗歌,中期现代主义诗歌,都显示了中国新诗在探索中艰难挺进的步伐,还出现了臧克家、田间、殷夫等不同风格诗人多种形式的探索。
上述诗歌发展的线索,在抗战时期在艾青手中得到一个集大成的机会,艾青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把“五四”以来新诗的发展,新诗的种种探索融会贯通起来,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继承中独创了以散文美和散体化为主要标志的新诗的发展形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继续推进了新诗自由体的形式,巩固了这种形式;另一方面,他以自己的创作和理论,也同时推进了诗歌的规范化,他注意到新月诗人的追求,把诗歌的格律化更多地熔化到诗歌内在的韵律、节奏中。
二,艾青的诗歌艾青的诗歌显示了很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这种融合在思想上和艺术形式上非常突出。
艾青的诗歌始终关注本民族的命运,始终关注中国农村广大农民的命运,关注自己脚下的土地。
但艾青的眼光是宏大的,是由本民族的命运向世界、向整个人类命运自然延伸的。
艾青是实实在在受外国诗歌艺术滋养的人,吸取多种外国诗歌艺术技巧,甚至是美术方面的艺术技巧,他把外国的现代主义技巧与本民族的欣赏习惯揉合在一起。
艾青的诗歌创作经历
艾青是新中国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经历十分丰富,受到各界人
士的推崇。
艾青最初诗歌创作于1962年,他受到叔叔范刚对文化的引导,毕业于
西安市第五中学。
1962年到1965年,艾青的诗歌创作活动愈发频繁,
他发表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例如《拒绝参军》、《让神留在家中》等。
当时他的诗歌注重表达祖国大地宏伟无比的美丽,在艾青的诗句
中风景时常是占据主体,他敏赋出发常以母亲河流宽广以及农民们辛
苦劳作为写作素材。
1965年以后,艾青的诗歌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的诗歌创作的
主要范围转向政治题材,在反映当下的政治现状中���有着极具影响
力的作品,例如《红船来时》、《新耶路撒冷》等。
艾青的诗歌创作
经历让他的阐释力强劲有力,他在每首诗中都把古老的传统宗教信仰
和国家英雄主义密切相关,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内容。
此外,他在突出爱国主旋律的同时,也使用了具有自己文化价值观的
表现形式,有可自然生物和抽象诗句的杂糅,也有朋克摇滚的呼应,
其歌词的抒发也十分的抒情。
艾青的才华不仅在于他的文学造诣,更
在于他的音乐听觉,他通过诗歌创作能够在意极强烈的情感表达中叠
加赋予它们动感和敏锐性,以及节奏感,使他的诗歌更具有新含义。
艾青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曾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
笔。
他优秀的创作经历不仅使下一代诗人得以发挥潜能,也是著名作品的源泉,鼓舞他们创作出千姿百态的诗歌精品。
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1933年发表了第一首诗,也是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棗我的保姆》,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四十年代他出版的诗集有《大堰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阳》、《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旷野》、《黎明的通知》、《雪里钻》等,咏叹民族命运,呈现出忧郁、感伤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
在诗学上受凡尔哈仑等外国现代诗人的影响。
50年代他直接表现新生活及建设者的诗作,疏离已有的艺术个性,显得平淡,但保持着原有诗思的格局。
取材域外的《维也纳》、《南美洲旅行》、《大西洋》等,写实与象征互渗,想象和感受独到,为当时的出类拨萃之作。
70年代末复出后,他诗思如涌,《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属精心构撰的长诗,大量篇什短小精悍,主题接续三、四十年代渴求光明、真理的情思线索,并有大幅度延伸,更为深沉、凝重、睿智,注重在具体物象中把握超越物象的意蕴,走向象征。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第十八章艾青的诗歌创作(1910-1996)一.【教学要点】一、年谱二、艾青诗歌创作的发展三、艾清对现代诗歌发展的贡献四、艾清的诗论二、【基本内容】一、年谱•1910-3-27,出生于金华县畈(FAN)田蒋村,原名蒋海澄•1928,考入西湖艺术院绘画系•1929年春,赴巴黎勤工俭学。
•1932-4,回上海。
5月,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处女作《东方部的会合》•(1月16日,作于巴黎),《北斗》2卷3、4合期)•1932年被捕入狱,判处6年徒刑1935-10,出狱。
1936年上半年,在常州五进女子师范教了一个学期的书,后失业1936-11,《大堰河》自费出版1937-7-6,离沪赴杭,在路上写了《复活的土地》9,在杭州私立蕙兰中学任教数月,冬天回金华。
•1938年初,由武汉去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春,离西安回武汉。
8月,离武汉经湖南于11月底流亡到桂林编《广西日报》副刊《南方》/与戴望舒合编诗刊《顶点》1939年,上半年,《北方》自费出版。
冬,到湖南新宁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1940-4,离湘西去重庆。
1941-3,从重庆去延安。
-9,《诗论》由桂林三户图书社出版•1945年上半年,在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0,任华北文艺工作团团长,带领一批文艺工作者进驻张家口,并入华北联合大学,作为文艺学院,任院长。
•1948-1,《原野与城市》(译诗,凡尔哈仑),上海新群出版社出版。
•1949-2,随解放军进入北平,任中央美术学院军代表。
•1956-6,《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58-4,错划为右派,先后在北大荒、新疆农恳部生产建设兵团劳动。
•1980-5,《归来的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5-5,逝世。
二、艾青诗歌创作的发展㈠早期创作(1932—1937)㈡抗战时期的创作(1937年—1945 )⑴早期诗歌创作的主题以诗集《大堰河》(9首)(1936)《马槽集》(抗战前夜所作、后收入《旷野》)表达了“一个纯真的灵魂对于世界的责难”,被誉为歌唱民主、战斗的“吹芦笛的诗人”。
艾青在《我怎样写诗·为什么写诗》中说,他在巴黎很孤独,但“心却被更丰富的世界惊醒了”,写下了“一个纯真的灵魂对于世界的责难”一、对资本主义世界所显露的一切矛盾与对于革命的呼喊《巴黎》描绘了现代资本主义都市的情景:“你有你自己个性的/愤怒,欢乐/悲痛,嘻戏和激昂!”“你用了/纯药,拿破仑的铸像,酒精,凯旋们/铁塔,女性/卢佛尔博物馆,歌剧院/交易所,银行/招致了:/整个地球上的——/白痴,赌徒,淫辊/酒徒,大腹贾/野心家,拳击师/空想者,投机者们……/啊,巴黎/为了你的嫣然一笑/已使得多少人们/抛弃了/深深的爱着的他们的家园/迷失在你的暧昧的青睐里”“巴黎,你——噫/这淫荡的/淫荡的/妖艳的姑娘”《马塞》描绘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繁荣景象:“叫嚣的/繁殖着那暴力的/无理性的/你的脸颜和你的/向海洋伸张着的巨臂/因为你啊/你是财富和贫穷的锁孔/你是掠夺和剥削的脏库//马塞啊/你这盗匪的故乡/可怕的城市”二、写给“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大堰河》(1933-1-14日作于狱中)《一个拿撒勒人的死》(1933-6-16):耶稣之死的故事。
“一切都将更变/世界呵/也将受到森严的审判/帝王将受谴责/盲者,病者,贫困的人们/将找到他们自己的天国/朋友们,请信我/凭着我预言生活去/看明天/这片广大的土地/和所有一切属于生命的幸福/将从凯撒的手里/归还到那/以血汗灌溉过它的人们的”《小黑手》(1936)“小吉普赛哭了/用小黑手/擦他的小黑脸/他一直把哭声/带到他祖父那儿/他张开饥饿的小嘴(用我听不懂的话/——那是吃的东西/我怎么不能吃?)”三、对清新的自然的描写《当黎明穿上了白衣》(1932-1-25):“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夜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太阳》(1937年春):“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林/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他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于是我小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摈弃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四、狱中个人心绪的抒写《叫喊》(1933-3-13):在彻响声里/太阳张开了炬光的眼/在彻响声里/风伸出温柔的臂/在彻响声里/城市醒来//这是春/这是春的上午//我从阴暗处/怅望着/白的亮的宇宙/那里/生命是转动着的/那里/时间象一个驰着的轮子/那里/光在翩翩的飞//我从阴暗处/怅望着/白的亮的/波涛般跳跃着的宇宙//那是生活的叫喊着的海啊!《铁窗里》(发表1934-121《新诗歌》2卷4期),描写了渴望自由、阳光、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⑵早期诗歌的艺术风格《大堰河》《铁窗里》《梦》《春雨》等为代表的朴素的浪漫诗风:浓厚的生活气息、舒展奔放的结构、淳朴亲切的口语《大堰河·三》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了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以《巴黎》、《马塞》、《太阳》、《雨的街》等为代表的象征派诗风:浓郁斑斓的色调、充满主观感情的象征形象如《马赛》:“午时的太阳/是中了酒毒的眼/放射着混沌的愤怒/和混沌的悲哀……/它/嫖客般/凝视着/厂房之排列与排列之间所伸出的/高高的烟囱/烟囱/你这为资本所奸淫了的女子/头顶上/忧郁的流散着/弃妇之披发般的黑色的煤烟”(象征形象)《巴黎》:“巴黎/在你的面前/黎明的,黄昏的/中午的,深宵的/——我看见/你有你自己个性的/愤怒,欢乐/悲痛,嘻戏和激昂”《雨的街》:沥青与煤油旋流在血管里/记不清是多远的年代/在回忆上打了烙印的/一条铺满铁屑的街/街灯睁着唯一的眼凝视着/潮湿的石子路/——闪着银鳞的长鱼……/街尾顶点的小咖啡店里/一个外国人坐在最暗的一角/他面前的CRÈME冷了/窗玻璃流着眼泪/他的脑纹上呈现着一张风景画/——柳树向着瓦屋淋着水滴/另一边一个少女的半身像/眺望那霏雨的天的幅员/这一切都被时间浸蚀得模糊/束在皱了的花边似的脑纹里/快要消磨得看不见了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北方》(1939年上半年自费出版,收8首;1942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再版增加8首。
1946年再版,1949年6月三版)目录:复活的土地、他起来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驴子、手推车、我爱这土地(另加:风陵度、补衣夫、骆驼、农夫、刈草的孩子、老人、篝火、黄昏)这集子是我在抗战后所写的诗作的一小部分。
在今日,如果能由它而激起一点种族的哀感,不平,愤懑,和对于土地的眷恋之情,该是我的快乐吧苦难大地与民族的歌者•用坚实、明净、富有农村色彩的形象,表现战争给农民、民族造成的灾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象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象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GUO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谨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北方》:“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混沌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向太阳》与《火把》: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主题《向太阳》(1938-4作于武昌),海燕书店1940年6月出版,上海希望社1947年三版、1949年版、1955年版。
全诗共9节。
5节“太阳之歌”,太阳的象征意义:“太阳/它使我想起法兰西、美利坚的革命/想起博爱平等自由/想起德谟克拉西/想起《马塞曲》《国际歌》/想起华盛顿列宁孙逸仙/和一切把人类从苦难里拯救出来的人物的名字”•9节,“我向太阳”:“我奔驰/依旧乘着热情的轮子/太阳在我的头上/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烧灼着我的肉体/由于它的热力的鼓舞/我用嘶哑的声音/歌唱了:‘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摈弃在河畔……’/这时候/我对我所看见所听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向太阳》与《火把》: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火把》(1940-5-1、4作),文化社会出版社(重庆)1941年4月,1946年上海版、1949年8月二版,烽火社1941年再版。
•全诗18节,描述了唐尼在抗日民主浪潮的激荡下,从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中汲取力量,进而从迷惘和徘徊中觉醒,投身追求时代光明的斗争行列的过程。
•第6节,“火的出发”:“让我们的火把/叫出所有的人/叫他们到街上来/让今夜/这城市没有一个人留在家里//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了帕罗美修斯/从天上取了火逃向人间/让我们的火把的烈焰/把黑夜摇坍下来/把高高的黑夜摇坍下来/把黑夜一块一块地摇坍下来”•第17节,忏悔二:“但是李茵我的好朋友/我会好起来/李茵/你是我的火把/我的光明/除了你/从没有人来照射/李茵我发誓/经了这一夜我会坚强起来”•艺术风格:两诗都以叙事诗的结构形式表现了抗战初期如火的情绪,抒发了作者对它的讴歌。
风格上带有惠特曼的自由奔放、马雅可夫斯基的恢宏、深情优美的特征。
其他诗集•《旷野》,1940-9,重庆生活书店出版•《雪里钻》,1944-11,上海新群出版社•《献给乡村的诗》,1945-6,北门书店艾青诗歌的风格特征•独特的意象:贫难的大地和象征光明、理想和追求的太阳。
饱含激情、质朴和明净。
•质朴、忧郁的情调。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你悲哀而旷达/辛苦而又贫困的旷野呀”(旷野)。
•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奔放、自由的诗歌结构形式,追求情绪的旋律美。
•朴素的口语三、艾清对现代诗歌发展的贡献1、以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民族、人民命运的深沉关注,加强了现代诗歌的时代感和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