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网基础-电话通信网

通信网基础-电话通信网

通信网基础-电话通信网
通信网基础-电话通信网

1?什么是长途网?画图说明我国二级长途网的网络结构。

长途电话网简称长途网,由 长途交换中心、长市中继 和长途电路 组成。用来疏通各个不同 本地网之间的长途话务。

省级(直辖市)交换中心DC1,网状网相互连接。 地(市)交换中心DC2,网状或不完全网状相连。

DC1与本省各地市的 DC2以星形方式连接。

2.长途网中各级交换中心的职能和设置原则是什么?

省级DC1的职能主要是:

a ) 汇接所在省的 省际长途来话、去话话务,

b ) 汇接所在本地网的 长途终端话 务。

地级DC2的职能主要是:

c )

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长途交换中心的等级设置原则

(1) 直辖市 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均设为 DC1(含DC2功能)。

(2) 省会本地网内设一个或两个长途交换中心时,均设为 DC1 (含DC2功能);设三个 及三个以

上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 设两个DC1和若干个DC2。

(3) 地(市)本地网内设长途交换中心时,所有的长途交换中心均为 DC2。长途网的发 展

趋势是逐步向无级网过渡。

A 汇接区3.什么是本地网?画出分区双汇接网络结构示意图 并指出采 区双汇接结构的原因

TM A1

TM B1

TM B2

定义:本地电话网简称本地网,

指在同一长途编号区 范围内, 由若干个端局(或者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 及局间中继线、接入电路和话机终端 a 1

a 1'/气 a 2

等组成的电话网。

DL A2 b/ DL B1! DL B2

B 汇接区

DC1

DC1

DC

DC2

DC2

B 省

2

DC2

A 省

省际平面

省内平面

------------------ 基干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 高效直达路由

低呼损直达路由

由图可见,每个端局到汇接局的话务量一分为二,由两个汇接局承担,比分区单汇接结构可

靠性提高很多

(网络结构:把本地网分成若干个汇接区,在每个汇接区内选择话务密度较大的一个局或两个局作为汇接局。

分区双汇接:每个汇接区内设两个汇接局)

4?试说明国际网的网络结构

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

国际交换中心(ISC);国际转接中心(ITC,In ternatio nal Tran sit Cen ter)

ITC1 : 一个洲或洲内一部分范围(全世界8个呢)

ITC2 :每个ITC1所辖区域内的一些较大国家

ISC :设在各个国家,各国的国际电话从国内长话网通过

5?什么是路由?基干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和最终路由各有什么特点?

含义:进行通话的两个用户经常不属于同一交换中心,当用户有呼叫请求时,在交换中心

基干路由低呼损直达路

由高效直达路

最终路由

基本特点构成网络基干结构的路由,具

有汇接关系的相邻等级交换中

心之间以及

长途网和本地网的最咼等级交

换中心之间两个交换中心之间

不经过其他交换中

心转接

不经转接任意

两个交换中心之

任意两个交换中心之

间可以选择的最后一

种路由

电路群

特点

低呼损低呼损咼效无溢呼、低呼损

电路群的呼损指标< 1 % < 1% 无要求可以是:基干路由;

部分低呼损路由+ 部

分基干路由串接;仅

由低呼损路由组成。

话务量溢出不允许不允许允许溢出至

规定的迂回

□ ITC1

一级国际转接中心二级国际转接中心

三级国际交换中心际网,可有多个

ISC局进入国ITC1 ITC1

ITC1 口

ITC2 工

ISC ISC ISC ISC ISC ISC ISC

路由上

6.路由选择结构和路由选择计划各有哪几种类型?

路由选择结构分为 有级(分级)和无级两种结构。 路由选择计划:

固定选路计划: 路由组的路由选择模式总是不变的。

动态选路 计划:路由组的选择模式是可变的。

7?请说明我国GSM 移动网网络结构

主要由网络子系统(NSS )、基站子系统(BSS )和移动台(MS )组成

8?试指出智能网体系结构。

将网络的交换功能与业务控制功能相分离」

业务生成环境

SCE

NSS

BSS

VLR MSC

HLR ISDN I PDN

” OM*

AUC |

EIR

SMS-SC

MS 移动台

OMC 操作维护中心 AUC 鉴权中心

BTS: 基站收发信机组 MSC 移动交换中心 VLR 访问位置寄存器 BSC 基站控制器 HLR 归属位置寄存器 EIR 设备识别寄存器

SCE :根据客户的需求 生

成新的业务逻辑。

通信网基础期末试卷

通信网基础期末试卷B 一、写出下列缩写的英文全称并解释(5×3=15分) 1.PDH 2.GPRS 3.ADSL 4.WLAN 5.N-ISDN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通信网是在追求尽可能高的通信系统使用效率的前提下,研究通信系统 的。 2.通信网终端设备除了具有信息-信号转换与适配功能外,还应具有 的功能。 3.现代通信网业务终端的趋势包 括:。 4.在OSI七层模型中,在物理层上所传数据的单位是。 5.信令系统在通信网中可分为两大类,随路信令系统和共路信令系统,若信令和所要传 输的信息不是采用同一条通信线路,则称为信令系统。 6.通信网中的图是指一些节点与边的集合,节点的度数是 指。 7.计算机通信网不适合采用电路交换的原因 是。 8.通信网结构设计实际上是网络拓扑优化设计问题,求无约束条件的最小主树的算法通 常 有P算法算法。 9.电路交换网的优化主要考虑的指标是,而分组交换网的优化其衡量指 标是 。 10.在数据分组交换网中,为了保证信息分组在网络中正常流通,同时能提高效率减小延 时,最主要的网络控制内容是与。 11.G|M|5排队系统中,G的含义,M的含 义是。 12.在网络层以上实现局域网互联的设备是。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构成通信网的四大要素是什么?一个电话通信网由哪几部分组成? 2.什么是排队系统?排队系统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什么是异步转移模式?什么是异步? 4.简述通信网信令的三个主要功能。 5.提高通信网效率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简述各种方法的思想。 四、图论分析题(每题7分,共28分) 1.求下图Ga和Gb的并,交,差,环和。 2.写出下图的基本割集。 3.写出下图的关联矩阵。

通信网络基础(李建东盛敏)课后习题答案

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网络,分组数据网络,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 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链路,利用PSTN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和56kb/s;(2)xDSL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x 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利用PSTN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信道(64kb/s),D信道(16kb/s或64kb/s);(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2Mb/s;(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网络链路有:(1)提供48kb/s,56kb/s或64kb/s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s; (3)SDH(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4)光波分复用WDM,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数据通信基础

信道的数据速率计算公式 在使用香农理论时!由于s/n(信噪比)通常较大,因此通常使用分贝(dB)表示,例如。s/n=1000.分贝表示就是30dB.如果带宽是3KHZ,这时的极限速率是30Kb/s 通常误码率小于10E-6。 8.2 数据通信基础技术 1.信道特性 数据通信的目的就是传递信息,在一次通信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端称为信源,接收信息的一端称为信宿,而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就称为信道。信道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信道容量——也就是信道上数据所能够达到的传输速率。和信道相关的概念如下。 —带宽:是指发送器和传输媒体的特性限制下的带宽,通常用赫兹或每秒周期表示(对于模拟信道而言,其信道带宽W=最高频率f2-最低频率f1)。通常是信道的电路制成后,带宽就决定了,因此它是影响信道传输速率的客观性因素。 —噪声: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这种干扰就称为噪声,它会使得信道的传输速率降低。

在数据通信技术中,人们一方面通过研究新的传输媒介来降低噪声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研究更先进的数据调制技术,从而能更加有效地利用信道的带 宽。 图8-2 信道的数据速率计算公式示意图 从图8-2中,可以看出在计算信道的数据速率时有两种考虑的方式。 —有噪声:这时应该使用香农理论。 在使用香农理论时,由于S/N(信噪比)的比值通常太大,因此通常使用分 (S/N)。例如,S/N=1000时,用分贝表示就是30d 贝数(dB)来表示:dB=10 log 10 B。如果带宽是3KHz,则这时的极限数据速率就应该是C=3000 log(1+1000)≈3000×9.97≈30Kb/s(考试是会考该知识点的,应该记住这里的转换公式)。 对于有噪声的信道,我们用误码率来表示传输二进制位时出现差错的概率(出错的位数/传送的总位数),通常要求小于10-6。 —无噪声:这时应该使用尼奎斯特定律(也称为奈式定律)。 在计算时,关键的地方在于理解码元和比特的转换关系。码元是一个数据信号的基本单位,而比特是一个二制数位,一位可以表示两个值。因此,如果码元可取两个离散值,则只需1比特表示;若可取4个离散值,则需要2比特来表示。码元有多少个不同种类取决于其使用的调制技术,关于调制技术的更多细节参见后面的知识点,在此只列出常见的调制技术所携带的码元数,如表8-1所示。

第三章 程控数字交换与电话通信网课后答案

2、电话交换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各个阶段的交换设备的特点是什么 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交换阶段;机电式自动交换阶段;电子式自动交换阶段。 特点: 人工电话交换机由人工完成接续,接续速度慢,用户使用不方便。但这一阶段电话机的基本动作原理和用户线上的接口标准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机电式自动交换阶段与人工交换机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为每个用户指定唯一的电话号码,通过拨号盘自动拨号;使用电磁控制的机械触点开关代替人工操作,自动实现线路连接。 电子式自动交换阶段采用逻辑控制方式,这种方式灵活性差,控制逻辑复杂,很难随时按需要更改控制逻辑。 3、程控交换系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各组成部分完成的功能是什么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结构由控制子系统和话路子系统构成。 控制子系统:是交换机的指挥系统,交换机的所有动作都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 话路子系统是由中央级交换网络和用户级交换网络以及各种接口设备组成的。 — 交换网络:实现不同线路端口上的话音交换。 接口设备:完成外部信号与交换机内部信号的转换。 4、设置远端用户模块有什么好处,远端用户模块和用户模块相比其工作特点有何不同

好处:远端用户模块的设置节省了用户线路的投资,将模拟信号传输改为数字信号传输,改善了线路的传输质量。 不同:远端用户模块与用户模块相比,首先信号传输码型不同。远端用户模块距离远,需要采用HDB3码传输。另外,它放置在远离中央级且用户比较集中的地方,而且其功能通常还有两点特殊要求: (1)远端用户模块一般具有模块内的交换功能; (2)当远端用户模块与母局之间的PCM链路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任何通信时,模块内部的用户之间可以正常通话;能继续提供 119、110、120和122等特种服务;至少能保存最近24小时 的计费信息,一旦与母局恢复联系可将计费信息转至母局。 5、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接口类型都有哪些 数字程控交换机用户侧接口V类和Z类接口,数字程控交换机与其他交换机的网络侧接口A类、B类、C类及网管接口Q3接口。 6、用户电路的BORSCHT七大功能是什么,还有哪些功能在一些特殊应用是会用到 ( B(Battery feeding)馈电 O(Overvoltage protection)过压保护 R(Ringing control)振铃控制 S(Supervision)监视 C(CODEC & filters)编译码和滤波 H(Hybird circuit)混合电路 T(Test)测试 除去以上几个七项基本功能外,还有主叫号码显示,计费脉冲发送,极性反转等功能。 7、数字中继电路完成哪些功能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 所有计算机之间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的通信都涉及由传输介质传输某种形式的数据编码信号。传输介质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设备间起互连和通信作用,为数据信号提供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物理通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一、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 有线传输介质在数据传输中只作为传输介质,而非信号载体。计算机网络中流行使用的有线传输介质(Wired Transmission Media)为:铜线和玻璃纤维。 1. 铜线 铜线(Copper Wire)由于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价廉和容易安装等优点因而成为最早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电流作为数据信号的载体。为了尽可能减小铜线所传输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涉(Interference),我们使用两种基本的铜线类型:双绞线和同轴电缆。 (1)双绞线 双绞线(Twisted Pair)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纽绞起来组成一条通信线路,它既可减小流过电流所辐射的能量,也可防止来自其他通信线路上信号的干涉。双绞线分屏蔽和无屏蔽两种,其形状结构如图1.1所示。双绞线的线路损耗较大,传输速率低,但价格便宜,容易安装,常用于对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网络连接中。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由一对同轴导线组成。同轴电缆频带宽,损耗小,具有比双绞线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传输性能。按特性阻抗值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用于传输单路信号)和宽带(用于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两种。同轴电缆是目前LAN局域网与有线电视网中普遍采用的比较理想的传输介质。 2.玻璃纤维 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十分流行使用易弯曲的石英玻璃纤维来作为传输介质,它以介质中传输的光波(光脉冲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因此我们又将之称为光导纤维,简称光纤(Optical Fiber)或光缆(Optical Cable)。 光缆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纤芯),外加包层(硅橡胶)和保护层构成。在光缆一头的发射器使用LED光发射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或激光(Laser)来发射光脉冲,在光缆另一头的接收器使用光敏半导体管探测光脉冲。 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 一、通信信道与信道容量(Communication Channel & Channel Capacity) 通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是数据传输的通路,在计算机网络中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物理信道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物理通路,它由传输介质与有关通信设备组成;逻辑信道指在物理信道的基础上,发送与接收数据信号的双方通过中间结点所实现的逻?quot;联系",由此为传输数据信号形成的逻辑通路。逻辑信道可以是有连接的,也可以是无连接的。物理信道还可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而分为有线信道和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参考答案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一、填空题 1.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是指__数据传输___速率。 2.我们平时用的GSM手机采用的是___无线___通信。 3.在通信领域中,数据分为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电脑里的硬盘存储的数据属 于___数字数据。 4.数据包分为三部分:__地址信息______,数据和___校验码____。 5.发送方计算机将数据切分成协议能够处理的较小的部分,称为__分组__. 6.__光纤____更适于高速,高容量的数据传输,因为它衰减程度低,信号纯度高. 7.接收方计算机将数据包中的数据复制到____缓存_____中,以便进行重新组 装. 8.数据可分为_模拟数据_和_数字数据_两大类。 9.调制解调器在信源端是把_数字_信号转换成_模拟_信号,在另一端是把_模拟 _信号反转换成__数字_信号。 10.数字信号实现模拟传输时,数字信号变换成音频信号的过程称为__调制____; 音频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__解调_____。 11.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是指__数据传输____速率,而单位时间内 传输的码元个数是指__调制___速率。 12.串行通信可以有_单工__、半双工和_全双工__三种方向性结构。 13.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为_幅移键控ask_、频移键控法fsk和_相移键控psk. 14.为了能利用廉价的电话公共交换网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通信,必须将发送 端的__数字_信号变换成能在电话公共交换网上传输的_模拟_信号。 15._基带传输_是指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的简单传输方式。 16.在数字信号脉冲编码方案中,全宽码又称为不归零码,包括_单极性全宽码_和_ 双极性全宽码_两种。 17.在算机通信与网络中,广泛采用的信号同步方式有_异步传输方式_和_同步传 输方式_两种。

通信网络基础答案

1.1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网络,X.25分组数据网络,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 1.2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链路,利用PSTN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和56kb/s;(2)xDSL 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x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利用PSTN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信道(64kb/s),D信道(16kb/s或64kb/s); (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2Mb/s;(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网络链路有:(1)X.25提供48kb/s,56kb/s或64kb/s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2.048Mb/s;(3)SDH(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4)光波分复用WDM,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 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 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电话交换网PSTN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5答:差别:ATM信元采用全网统一的固定长度的信元进行传输和交换,长度 和格式固定,可用硬件电路处理,缩短了处理时间。为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ATM网络提供四种类别的服务:A,B,C,D类,采用五种适配方法:AAL1~AAL5,形成协议数据单元CS-PDU,再将CS-PDU分成信元,再传输。 1.7答:OSI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 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模型TCP/IP参考模型 1.10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结合了计算机和通信两方面的技术。 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和均衡负荷、提高安全可靠性 2.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组成可以分为: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 3.按交换方式,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络(Circuit switching),报文交换网络(Message switching),和分组交换网络(Packet switching) 4.按照覆盖范围划分,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拓扑结构有:总线、星型、树型、环型、网状等 6.点到点之间建立的通信系统是通信的最基本形式,这一通信系统的模型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反变换器和信宿6个部分。 7.数字信号长距离传输会衰减,克服的办法是使用中继器,把数字信号恢复为“0”、“1”的标准电平后再继续传输。 8.常见的信号复用有4种形式,即: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9.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可分为3种,即:单工、半双工和双工。 10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顺利进行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其组成要素是语法、语义、时序。 11交换机的功能主要包括3个,分别是地址学习、转发/过滤、避免环路。交换机在传送源和目的端口的数据包时,通常采用直通式、存储转发和碎片隔离种数据包交换方式,其中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 12.路由器执行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功能:路由功能和交换功能。路由功能是由选择算法实现,交换功能是数据在路由器内部移动与处理过程。 13.IPV4的IP地址是32位,IPV6的IP地址是128位。 14. Ping命令就是利用ICMP 协议的回声请求报文和回声应答报文来测试目标系统是否可达的。 15.简单的说,DNS的功能就是通过名称数据库将符合名字转换为IP地址 16、为了实现不同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在OSI网络管理标准中定义了网络管理的域是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最明显的优势在于:D A精度高B存储容量大C运算速度快D资源共享 2.一旦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则整个网络瘫痪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B A总线型结构B星型结构C环型结构D树型结构 3局域网的英文缩写是:B A.MAN B. LAN C. WAN D.SAN 4宽带同轴电缆是D ?电缆。 A.50 B.65 C.70 D. 75 5在下列几种传输介质,抗电磁干扰最强的是D A.UTP B.STP C 同轴电缆D光缆 6微波通信系统主要分为B 和卫星系统 A海洋系统 B 地面系统 C 太空系统D无线系统 7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对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称为:B

通信网基础练习题

第一章习题 1.构成现代通信网的要素有哪些?它们各自完成什么功能?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通信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 2.在通信网中,交换节点主要完成哪些功能?无连接型网络中交换节点实现交 换的方式与面向连接的网络中交换节点实现交换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分组交换型网络与电路交换型网络交换节点实现交换的方式又有什么不同? 3.现代通信网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结构?第N层协议实体包含几部分内容?画出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过程。 第二章、第三章习题 1. 什么是信令? 为什么说它是通信网的神经系统? 2. 按照功能信令分为哪几类? 3.什么是信令方式? 信令的控制方式有几种? 各有何特点? 4.简述No.7信令的功能级结构和各级功能。 5.画图说明No.7信令与OSI分层模型的对应关系。 6.信令网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7.简述国际和国内信令点编号计划。 8.我国信令网与电话网是如何对应的? 9.试从优点、缺点、适用场合等方面比较虚电路和数据报方式。 10. 什么是逻辑信道?什么是虚电路?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11.比较电路交换中的电路和分组交换中的虚电路的不同点。 12.PAD的功能是什么?分组终端接入分组网时需要PAD吗? 13.SVC是如何建立的?PVC又是如何建立的? 14.虚电路方式下数据分组中是否含有目的地址?这样有什么优点? 15.帧中继的特点有哪些?帧中继与分组交换在哪几个方面有不同之处?

16.试画出帧中继的协议结构。 17.说明帧中继的帧结构中DLCI的意义。 18.帧中继装拆设备(FRAD)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9.什么是DDN?DDN的特点有哪些? 20.DDN网间互连有哪些方式? 第四、五章习题 教材P91页4.1,4.2,4.5,4.9,4.11 教材P127页5.7~5.10的综合比较。 1.什么是A TM?它有何特点? 2.画出A TM协议参考模型,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3.为什么A TM的协议模型采用立体分层结构? 4.说明A TM网络组成和接口类型。 5.A TM交换机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6.A TM的逻辑连接包括哪些等级?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7.什么是VP和VC交换? 8.说明A TM信元的组成。A TM信元头中各功能域的作用是什么? 9.AAL层的作用是什么?AAL支持的业务类型有几类,每一类有什么特征? 同点。 10.A TM网络为什么要进行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11.接入网与传统用户环路有什么区别?其特点是什么? 12.接入网的定义是什么?说明它可以由哪些接口来定界? 13.接入网可分为几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4.简述ADSL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它适用于哪些应用场合?15.HFC技术有什么特点?说明其频谱是如何划分的。 16.简述PON技术中常用的多址接入技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17.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六章、第八章习题 1.移动通信中为什么要采用复杂的多址接入方式?多址方式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区分每个用户的? 2. 从网络结构看,数字移动网与模拟移动网的区别是什么? 3. 详细说明VLR、HLR中存储的信息有哪些,为什么所存储的信息不同? 4. CDMA中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5.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有哪些部分? 6. 什么是同步? 数字网为什么需要同步? 7.同步网传送定时基准的方法有哪些? 8. 数字网同步方式有几种? 各有何特点? 9. 利用基本的网同步方法,可以组成哪些结构同步网? 10.数字同步网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11.叙述我国同步网的等级和结构。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习题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习题 答案:一、CCADA ABCBA 二、AC\ABCD\ABCD\AC\ABCD\ABC\AC\ABCD\ABC\ABC 三、1、数据通信 2、信息 3、数据 4 、信号 5、数字模拟数字模拟 6、发送设备传输设备接收设备 7、比特率 8、波特率 9、带宽 10、信道容量 11、误码率 12、吞吐量 13、串行传输 14、并行传输 15、同步 16 异步 17、单工 18、半双工 19、全双工 20、电路报文分组 21、电路建立数据传输拆除电路 22、报文交换存储-转发 23、分组交换 24、数据报方式虚电路方式 25、多路复用 26、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单工通信是指()。 A.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B.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C.信息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 D.通信双方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2.数据通信的信道包括()。 A.模拟信道B.数字信道 C.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D.同步信道和异步信道

3.双工通信是指()。 A.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B.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C.信息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 D.通信双方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4.半双工通信是指()。 A.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B.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C.信息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 D.通信双方不能同时进行收、发信息的工作方式 5.完整的通信系统是由()构成。 A.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 B.信源、变换器、信道、信宿 C.信源、变换器、反变换器、信宿 D.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 6.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构成。 A.移动台、基地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公用电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 B.移动台、基地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C.移动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公用电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D.移动台、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公用电话网相连接的中继线7.无线寻呼是()。 A.一种传送简单语言信息的单向呼叫系统 B.一种传送非简单语言信息的单向呼叫系统 C.一种传送简单语言信息的双向呼叫系统

通信网络基础答案doc资料

通信网络基础答案

1.1答:通信网络由子网和终端构成(物理传输链路和链路的汇聚点),常用的通信网络有ATM网络,X.25分组数据网络,PSTN,ISDN,移动通信网等。 1.2答:通信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网络链路。 接入链路有:(1)Modem链路,利用PSTN电话线路,在用户和网络侧分别添加Modem设备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为300b/s和56kb/s;(2)xDSL 链路,通过数字技术,对PSTN端局到用户终端之间的用户线路进行改造而成的数字用户线DSL,x表示不同的传输方案;(3)ISDN,利用PSTN 实现数据传输,提供两个基本信道:B信道(64kb/s),D信道(16kb/s或64kb/s);(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链路,十几kb/s~2Mb/s;(5)以太网,双绞线峰值速率10Mb/s,100Mb/s。 网络链路有:(1)X.25提供48kb/s,56kb/s或64kb/s的传输速率,采用分组交换,以虚电路形式向用户提供传输链路;(2)帧中继,吞吐量大,速率为64kb/s ,2.048Mb/s;(3)SDH(同步数字系列),具有标准化的结构等级STM-N;(4)光波分复用WDM,在一根光纤中能同时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 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比特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 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

通信网理论基础答案

通信网理论基础 第二章习题 2.2 求M/M/m (n )中,等待时间w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M/M/m (n )的概率分布为: 1 1010011!)(!)(--=--?? ? ???--+=∑m r m n m k m m p k m p ρρρρ ??? ? ???>≤≤-≤≤=n k n k m p k m m k p k m p k m k k 0!10!)(00ρρ 假定n>m ,n ≥0,现在来计算概率P{w>x},既等待时间大于x 的概率。 ∑=>?=>n j j j x w P p x w P 0 }{}{ 其中,P j {w>x}的概率为: n j m x w P n j m i x m e x w P m j x w P j m j i i x m j j ≤≤=>-≤≤? =>-≤≤=>∑-=-1 }{1! )(}{1 00 }{0 μμ 可得: x m m n n i m m n i i x m m n m j n m j i i x m j m n n m j m j i i x m j e m m P x w P 则 若n P i x m e P m m i x m e P m m P i x m e P x w P )(010 010010 ! )(1}{1!)(!!)(!! )(}{λμμμμρρρρρμρμρμ--+--=--=-=--=-=-?-=>∞→+--?=?? ????+??=+??=>∑∑∑∑∑ 特别的,新到顾客需等待的概率为: ! )(1}0{0m m P W P m ρρ? -=>

] )! 1()()!1()(!)()([)1(!)(而 1 2 10--------=----=---∑m n m m m n x m i x m e m P m x f m n n m n i m n m i m x m m w μλμρλμρλλμρρμ n m k k x m m m w P w P P w P 注: e m m P m x f 在n =∞===--=∞→∑-=--}{}0{)() 1(!)(10 )(0 λμλμρρ 2.4求M/D/1排队问题中等待时间W 的一、二、三阶矩m 1、m 2、m 3,D 表示服务时间为定值b ,到达率为λ。 解: ) () 1()(S B s s s G λλρ+--= 其中 sb st e dt e b t s B -∞ -=-= ? )()(δ 从而 sb e s s s G -+--=λλρ) 1()( 又 ∑∞ ==0 )(i i i s g s G )1(! )(00ρλλ-=??? ? ??-?+-??? ??∴∑∑∞=∞=s j sb s s g j j i i i b g λρ--=110 2 21) 1(2)1(b b g λρλ---= 34232)1(12)2)(1(b b b g λλλρ-+-= 3 4 3323 222 114 43)1(4)21(6)0()1(6)2(2)0() 1(2)0() ()1(24)1)(21(ρλρρλρρλρλλλρλ-+= ?='''-=-+= ?=''=-= -='-==--+-=b g G m b g G m b g G m b b b b g 2.5 求M/B/1,B/M/1和B/B/1排队问题的平均等待时间W ,其中B 是二阶指数分布: 100 ,)1()(212121<<>-+=--αλλλααλλλt t e e t f 解:M/B/1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路由器及RIP协议 一、路由器基本原理及功能 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实现在不同网络中转发数据单元。 1.路由表中包含了下列关键项: 目的地址(Destination):用来标识IP包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网络掩码(Mask):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将目的地址和网络掩码“逻辑与”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 输出接口(Interface):说明IP包将从该路由器哪个接口转发。 下一跳IP地址(Nexthop):说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路由优先级(Priority):也叫距离管理,决定了来自不同路由来源的路由信息的优先权 2.路由信息的来源(Protocol/Owner) 在路由表中有一个Protocol字段:指明了路由的来源,即路由是如何生成的。路由的来源主要有3 种: 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Direct):开销小,配置简单,无需人工维护,只能发现本接口所属网段拓扑的路由。链路层一定要UP 手工配置的静态路由(Static):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它由管理员手工配置而成。通过静态路由的配置可建立一个互通的网络。静态路由无开销,配置简单,适合简单拓扑结构的网络。 动态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RIP、OSPF等):当网络拓扑结构十分复杂时,手工配置静态路由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错误,这时就可用动态路由协议,让其自动发现和修改路由,无需人工维护,但动态路由协议开销大,配置复杂。 3.路由的花费(metric) 标识出了到达这条路由所指的目的地址的代价,通常路由的花费值会受到线路延迟、带宽、线路占有率、线路可信度、跳数、最大传输单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会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因素来计算花费值(如RIP用跳数来计算花费值)。该花费值只在同一种路由协议内有比较意义,不同的路由协议之间的路由花费值没有可比性,也不存在换算关系。静态路由的花费值为0。 二、路由匹配原则 1.最长匹配原则-使用路由表中达到同一目的地的子网掩码最长的路由。 2.Cost/metric值越小的路由越优先? 不同的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Cost没有比较意义 3.在Router A上被优选的路由,Router B上也一定优选? 路由选优完全是“单机行为” 三、路由协议原理 1.静态路由 在组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网络中,只需配置静态路由就可以使路由器正常工作。接口静态路由优先级是0,这意味着它是直接连接网络的路由。

(完整版)数据通信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1、以下哪一些不属于网络资源( C A、硬件资源 B、软件资源 C、人力资源 D、数据资源 2、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为( A A、ISO B、OSI C、ICP D、ISP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Internet的应用( C A、电子商务 B、信息发布 C、过程控制 D、电子邮件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网络设备( D A、双绞线 B、网卡 C、集线器

D、网络操作系统 5、网络作用范围大约在几十至及千千米又称为远程网的网络为( D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以上都不是 6、大部分的局域网都是采用以太网网卡,则其拓扑结构为( A A、星型 B、环型 C、总线型 D、网型 7、在数据传输中,DTE是指( A A、数据终端设备 B、数据传输率 C、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D、数据通信方式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数据线路的通信方式( D A、单工通信 B、半双工通信

C、全双工通信 D、无线通信 9、数据传输方式不包括( D A、基带传输 B、频带传输 C、宽带传输 D、并行传输 10、数据传输中,传输延迟最小的是( A A、信元交换 B、分组交换 C、电路交换 D、报文交换 11、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 D A、信号传输系统 B、电信号传输系统 C、模拟信号系统 D、数据通信系统 12、在数据传输中,需要建立连接的是( D A、电路交换

B、信元交换 C、报文交换 D、数据报交换 13、在ISO/OSI中,网络层属于( C A、第一层 B、第二层 C、第三层 D、第四层 14、OSI参考模型中,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功能的是( A A、网络层 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 15、IEEE802工程标准中的802.3协议是( C A、令牌总线 B、局域网的互联标准 C、局域网的令牌环网标准 D、局域网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标准 16、16 BASE-T通常是指( D A、粗缆

通信网络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汇编

1 1.3答:分组交换网中,将消息分成许多较短的,格式化的分组进行传输和交换,每一个分组由若干 比特 组成一个比特串,每个分组都包括一个附加的分组头, 分组头指明该分组的目的节点及其它 网络控制信息。每个网络节点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来实现分组的交换。 1.4答:虚电路是分组传输中两种基本的选择路由的方式之一。在一个会话过程开始时,确定一条源 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逻辑通路,在实际分组传输时才占用物理链路,无分组传输时不占用物理链路, 此时物理链路可用于其它用户分组的传输。会话过程中的所有分组都沿此逻辑通道进行。而传统 电话交换网PSTN 中物理链路始终存在,无论有无数据传输。 1.7答:OSI 模型七个层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 五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为:应用层,运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入层,物理层。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 OSI 模型 1.10 解:X t =2cos 2二t Y X 1 ]=2co ST Y ]=2coY E X 1 J-1 2 1 0=1 2 2 X t 1 =X 0 =2cosY X t 2 =X 1 =2cos2二 Y =2cosY E X t 1 X t 2,E 〔X OX 1 I- E 2cosY 2cosY =4E bos 2 Y 】 =4 12汇丄+02工丄]=2 < 2 2丿 1.11 解: . A 二 m x t 尸 E X t Acos W e t 亠! f 二 d cos d )- 0

R X t,t 二 E X t X t . J - Ac o sv c t )Ac o W c t . 」f dr —JT 2 切 1 A 2 =A 2 c o 2w c t w c 2〔 i 亠 c o w c d c o w c 虫 2二 2 EX(t)『 LR X (0)=A 2 —< -He 显然,X t 的均值为常数,相关函数仅与时差?有关,且为二阶矩过程,所以该随机过程是广义 平稳的。 1 T X t i; =l 〒i.m Ac o w c t v dt =l 〒i.m 冷」cow c tc os - s i nv c ts i n dt Ac o 危s i nv c T 0 J" w c T 1 .i.m 2T A T =l .i.m cos c o W c t d t- l.i.m T _.,■ 2T v T 》::2T X t X t = l.i.mA cosw c t v cosW c t dt 1 f T 2T 口 A 2 T r . T/.m cos2w c t w c 「2 cos% dt 1八2 A cosw c 2 c 故X t 的均值和相关函数都具有各态历经性, X t 是各态历经过程。 1.12解:定义:称计数过程'N t ,t _0 {是参数为i 0的Poisson 过程,如果: (1) N 0 =o ;(2) I N t ,t _o1是平稳的独立增量过程; (3) -1 _0 , N t 服从参数为t 的Poisson 分布, P N t =k - e 」 k! k k _1 八 k 丄e"「te"' — 心 k! 心k- 1! =t 「 D N t 二 D N t E N 2 1 L E N t F E N 2 U=E N t Nt -1 N t E 〔N t Nt -d E'-N t 1 O t f —丄-2 e A 兰(批厂 e QO E 〔N t I 八 k k =0 — k! 八 k k -1 1 訂 t 「t 2 k =0 k! =(毗 了e 十砒=(扎t Y + >-t — 0,12 t- 0 C3O 1 t k =2 k - 2 !

通信网基础-电话通信网

1. 什么是长途网?画图说明我国二级长途网的网络结构。 长途电话网简称长途网,由长途交换中心、长市中继和长途电路组成。用来疏通各个不同本地网之间的长途话务。 ? 省级(直辖市)交换中心DC1,网状网相互连接。 ? 地(市)交换中心DC2,网状或不完全网状相连。 ? DC1与本省各地市的DC2以星形方式连接。 2. 长途网中各级交换中心的职能和设置原则是什么? 省级DC1的职能主要是: a) 汇接所在省的省际长途来话、去话话务, b) 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地级DC2的职能主要是: c) 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长途交换中心的等级设置原则 (1)直辖市本地网内设一个或多个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均设为DC1(含DC2功能)。 (2)省会本地网内设一个或两个长途交换中心时,均设为DC1(含DC2功能);设三个及三个以上长途交换中心时,一般设两个DC1和若干个DC2。 (3)地(市)本地网内设长途交换中心时,所有的长途交换中心均为DC2。长途网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向无级网过渡。 3. 区双汇接结构的原因。 定义:本地电话网简称本地网, 指在同一长途编号区范围内, 由若干个端局(及局间中继线、等组成的电话网。 基干路线低呼损直达路由 高效直达路由

由图可见,每个端局到汇接局的话务量一分为二,由两个汇接局承担,比分区单汇接结构可靠性提高很多 (网络结构:把本地网分成若干个汇接区,在每个汇接区内选择话务密度较大的一个局或两个局作为汇接局。 分区双汇接:每个汇接区内设两个汇接局) 4.试说明国际网的网络结构。 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国内网 国际交换中心(ISC);国际转接中心(ITC,International Transit Center) 一级国际转接中心ITC1:一个洲或洲内一部分范围(全世界8个呢) 二级国际转接中心ITC2:每个ITC1所辖区域内的一些较大国家 三级国际交换中心ISC:设在各个国家,各国的国际电话从国内长话网通过ISC局进入国际网,可有多个 5.什么是路由?基干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和最终 路由各有什么特点? 含义:进行通话的两个用户经常不属于同一交换中心,当用户有呼叫请求时,在交换中心

通信网络基础-李建东-作业习题

第1章 通信网络概论及数学基础 1.1通信网络有哪些基本要素组成?试举例列出五种常用的通信网络。 1.2常用的通信链路有哪些?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3试简述分组交换网的要点。 1.4什么叫做虚电路?它与传统电话交换网中的物理链路有何差异? 1.5 ATM 信元与分组有何差别?ATM 网络是如何支持不同种类业务的? 1.6分层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什么是对等层? 1.7试述OSI 七层模型和TCP/IP 协议体系的区别和联系。 1.8一个典型的通信网络可由哪些物理子网构成?路由器在该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1.9通信网络要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哪些? 1.10 设随机过程)(t X 定义为:)2cos(2)(Y t t X +=π,其中Y 是离散随机变量,且212,21}0{=??????===πY P Y P 。试求该过程在1=t 时的均值,和1,021==t t 时的自相关函数值。 1.11 设随机过程)(t X 是一个随机相位信号,即)cos()(θ+=t w A t X c ,式中A 和w c 为常量,θ是一个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πθππθ<<-=,21)(f 。试求)(t X 的均值函数和自相关函数。并讨论其平稳性和各态历经性。 1.12 试求Poisson 过程的均值函数,方差函数和相关函数。 1.13 设到达某商店的顾客组成强度为λ的Poisson 流,每个顾客购买商品的概率为p ,各顾客是否购买商品与其它顾客无关,分别用}0),({>t t Y 和

}0),({>t t Z 表示购买商品顾客和未购买商品顾客的顾客流过程,请证明他们分别是强度为λp 和λ)1(p -的Poisson 流。 1.14 设某办公室来访的顾客数)(t N 组成Poisson 流,平均每小时到访的顾客数为3人,求:(1)一上午(8到12点)没有顾客来访的概率;(2)下午(2点到6点)第一个顾客到达的时间分布。 1.15 设有三个黑球和三个白球,把这六个球任意分给甲乙两人,并把甲拥有的白球数定义为该过程的状态,则有 四种状态0,1,2,3。现每次从甲乙双方 各取一球,然后相互交换。经过n 次交换 后过程的状态记为n X ,试问该过程是否是 马氏链?如是,试计算其一步转移概率矩 阵,并画出其状态转移图。 1.16 分别利用Prim-Dijkstra 算法 和Kruskal 算法求解图1-25中的最小重量 生成树。 第2章 端到端的传输协议 2.1常用的组帧方式有哪几种?哪一种方式的传输开销最小? 2.2接收机收到了如下一个采用十六进制表示的字符串,C0 C0 10 36 87 DB DC DB DC DC DD DB DD C0 7C 8D DC DB DC C0,试根据SLIP 帧格式恢复出接收的帧。 2.3针对输入序列1111111101111010应用2.1.2节的比特插入技术,给出相应的输出结果。如果接收到的序列为: 1111010111110,试移去插入的比特并指出Flag 的位置。 2.4 假定2.1.2节帧中插“0”的规则修改为:仅在原始数据中出现015时插入一个0。试详细描述这种变化后接收端去0的规则,并说明该规则是如何去掉 图1-25 习题1-16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