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核心网电路域描述
- 格式:pdf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40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信令流程参考手册——电路域分册(V1.0)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09年9月目次前言 ............................................................................................................................................ X II一、范围 (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1)三、微缩语 (2)四、无线流程 (4)1RRC连接建立流程 (5)1.1RRC连接建立在专用信道上流程 (5)1.1.1流程概述 (5)1.1.2流程参考标准 (5)1.1.3流程图 (5)1.1.4流程描述 (5)1.1.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6)1.2RRC连接建立在专用信道上释放流程 (7)1.2.1流程概述 (7)1.2.2流程参考标准 (7)1.2.3流程图 (8)1.2.4流程描述 (8)1.2.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8)1.3RRC连接建立在公共信道上流程 (9)1.3.1流程概述 (9)1.3.2流程参考标准 (9)1.3.3流程图 (9)1.3.4流程描述 (10)1.3.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0)1.4RRC连接建立在公共信道上释放流程 (10)1.4.1流程概述 (10)1.4.2流程参考标准 (10)1.4.3流程图 (10)1.4.4流程描述 (10)1.4.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0)1.5异常流程 (11)1.5.1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11)1.5.2重要信令消息与参数 (12)1.5.3失败原因值 (12)1.6重要网元参数 (12)2RAB建立流程 (13)2.1RAB建立流程(DCH-DCH 同步配置方式) (13)2.1.1流程概述 (13)2.1.2流程参考标准 (13)2.1.3流程图 (14)2.1.4流程描述 (14)2.1.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6)2.2RAB建立流程(DCH-DCH 异步配置方式) (18)2.2.1流程概述 (18)2.2.2流程参考标准 (19)2.2.3流程图 (19)2.2.4流程描述 (19)2.2.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20)2.3RAB释放流程(DCH-DCH 同步配置方式) (20)2.3.1流程概述 (20)2.3.2流程参考标准 (20)2.3.3流程图 (20)2.3.4流程描述 (21)2.3.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21)2.4RAB修改流程(DCH-DCH同步修改方式) (23)2.4.1流程概述 (23)2.4.2流程参考标准 (23)2.4.3流程图 (24)2.4.4流程描述 (24)2.4.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25)2.5异常流程 (27)2.5.1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27)2.5.1.1不成功的操作 (27)2.5.1.2异常情况 (28)2.5.2消息与参数 (30)2.5.3失败原因值 (30)2.6重要网元参数 (31)2.7重点说明 (31)3直传流程 (32)3.1初始直传正常建立流程 (32)3.1.1流程概述 (32)3.1.2流程参考标准 (32)3.1.3流程图 (32)3.1.4流程描述 (32)3.1.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34)3.2初始直传释放流程 (35)3.2.1流程概述 (35)3.2.2流程参考标准 (35)3.2.3流程图 (35)3.2.4流程描述 (36)3.2.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37)3.3上下行直传正常建立流程 (37)3.3.1流程概述 (37)3.3.2流程参考标准 (37)3.3.3流程图 (37)3.3.4流程描述 (38)3.3.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38)3.4异常流程 (40)3.4.1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40)3.4.1.1直传异常情况 (40)3.5重要网元参数 (40)五、电路域流程 (41)1寻呼过程 (42)1.1正常流程 (42)1.1.1流程概述 (42)1.1.2流程参考标准 (42)1.1.3流程图 (42)1.1.3.1UE处于RRC Idle模式以及RRC连接模式(CELL_PCH以及URA_PCH状态)下的寻呼 (42)1.1.3.2UE处于RRC连接模式(CELL_DCH以及CELL_FACH)下的寻呼431.1.4流程描述 (43)1.1.4.1UE处于RRC Idle模式以及RRC连接模式(CELL_PCH以及URA_PCH状态)下的寻呼 (43)1.1.4.2UE处于RRC连接模式(CELL_DCH以及CELL_FACH)下的寻呼431.1.5嵌套流程 (44)1.1.6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45)1.2异常流程 (46)1.3重要网元参数 (47)2身份标识流程 (48)2.1正常流程 (48)2.1.1流程概述 (48)2.1.2流程参考标准 (48)2.1.3流程图 (48)2.1.4流程描述 (48)2.1.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49)2.2异常流程 (49)2.2.1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49)2.2.1.1RR连接失败 (49)2.2.1.2定时器T3270超时 (50)2.2.1.3请求的身份不存在 (50)2.3重要网元参数 (50)3鉴权过程 (51)3.1正常流程 (51)3.1.1流程概述 (51)3.1.2流程参考标准 (51)3.1.3流程图 (52)3.1.4流程描述 (52)3.1.5嵌套流程 (54)3.1.6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54)3.2异常流程 (56)3.2.1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56)3.2.1.1被网络拒绝的鉴权 (56)3.2.1.2被UE拒绝的鉴权 (56)3.2.1.3其他异常情况 (57)3.2.2重要信令消息与参数 (58)3.2.3失败原因值 (60)3.3重要网元参数 (60)3.4重点说明 (60)4完整性和加密流程 (61)4.1正常流程 (61)4.1.1流程概述 (61)4.1.2流程参考标准 (61)4.1.3流程图 (61)4.1.4流程描述 (62)4.1.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63)4.2异常流程 (64)4.2.1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64)4.2.2重要信令消息与参数 (65)4.2.3失败原因值 (65)4.3重要网元参数 (66)4.4重点说明 (66)5TMSI重分配流程 (67)5.1正常流程 (67)5.1.1流程概述 (67)5.1.2流程参考标准 (67)5.1.3流程图 (67)5.1.4流程描述 (67)5.1.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68)5.2异常流程 (68)5.2.1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68)5.2.1.1移动台侧异常情况 (68)5.2.1.2网络侧异常情况 (68)5.3重要网元参数 (69)6位置更新流程 (70)6.1标准正常流程 (70)6.1.1流程概述 (70)6.1.1.1普通位置更新 (70)6.1.1.2周期性位置更新 (70)6.1.1.3IMSI 附着流程 (70)6.1.2流程参考标准 (71)6.1.3流程图 (71)6.1.3.1同一MSC/VLR区域内的普通位置更新流程图 (71)6.1.3.2跨越不同MSC Server/VLR 区域的普通位置更新流程图 (72)6.1.4流程描述 (73)6.1.4.1普通位置更新流程(同一MSC/VLR区域内) (73)6.1.4.2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同一MSC/VLR区域内) (73)6.1.4.3IMSI附着流程(同一MSC/VLR区域内) (73)6.1.4.4普通位置更新流程(跨越不同MSC Server/VLR 区域) (73)6.1.4.5位置更新成功后的操作 (74)6.1.5嵌套流程 (75)6.1.6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75)6.2异常情况分析 (78)6.2.1异常或失败流程 (78)6.2.1.1位置更新被网络拒绝 (78)6.2.1.2移动台侧出现的异常情况 (78)6.2.1.3网络侧出现的异常情况 (79)6.2.2重要消息与参数 (79)6.2.3失败原因值 (80)6.3重要网元参数 (80)7语音呼叫业务流程 (82)7.1正常流程 (82)7.1.1流程概述 (82)7.1.2流程参考标准 (83)7.1.3流程图 (83)7.1.3.1主叫流程 (83)7.1.3.2被叫流程 (84)7.1.3.3通话及拆线流程 (85)7.1.4流程描述 (85)7.1.4.1主叫流程 (85)7.1.4.2被叫流程 (86)7.1.4.3通话及拆线流程 (87)7.1.5嵌套流程 (87)7.1.6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87)7.2异常流程 (89)7.2.1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89)7.2.2失败原因值 (89)7.3重要网元参数 (89)8可视电话呼叫流程 (91)8.1可视电话正常流程 (91)8.1.1流程概述 (91)8.1.2流程参考标准 (91)8.1.3流程图 (92)8.1.4流程描述 (93)8.1.5嵌套流程 (94)8.1.6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94)8.2可视电话回落业务流程 (95)8.2.1可视电话回落场景概述 (95)8.2.2流程参考标准 (96)8.2.3可视电话回落流程与描述 (96)8.2.3.1原因1(被叫是它网用户且VT业务不互通)的流程 (97)8.2.3.2原因2(被叫未签约可视电话业务)的流程 (97)8.2.3.3原因3(被叫已签约但位于2G接入网)的流程 (98)8.2.3.4原因4(被叫已签约但当前终端不支持)的流程 (99)8.2.3.5原因5(被叫所处的无线覆盖区不支持)的流程 (100)8.2.3.6原因6(被叫选择以语音形式接听)的流程 (101)8.2.3.7原因7(主叫已签约但位于2G接入网)的流程 (103)8.2.3.8原因8(主叫所处的WCDMA无线覆盖区不支持)的流程 (103)8.2.3.9原因9(主叫用户未签约可视业务)的流程 (105)8.3异常流程 (105)8.4重要网元参数 (106)8.5重点说明 (106)9局间呼叫流程 (107)9.1正常流程 (107)9.1.1流程概述 (107)9.1.2流程参考标准 (107)9.1.3流程图 (107)9.1.4流程描述 (107)9.1.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08)9.2异常流程 (109)9.3重要网元参数 (109)10智能网业务触发流程 (110)10.1预付费用户主叫流程 (110)10.1.1流程概述 (110)10.1.2流程参考标准 (110)10.1.3流程图 (110)10.1.4流程描述 (111)10.1.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12)10.2预付费用户被叫流程 (114)10.2.1流程概述 (114)10.2.2流程参考标准 (114)10.2.3流程图 (114)10.2.4流程描述 (114)10.2.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16)10.3被叫触发计费CRN流转过程 (118)10.3.1流程概述 (118)10.3.2流程参考标准 (118)10.3.3流程图 (119)10.3.4流程描述 (119)10.3.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20)10.4异常流程 (120)10.4.1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120)10.4.1.1通话过程中用户余额不足1分钟时 (120)10.4.1.2主叫用户无效或、无权或者被叫号码错误时 (120)10.4.2重要信令消息与参数 (121)10.5重要网元参数 (121)11短消息业务流程 (122)11.1正常流程 (122)11.1.1流程概述 (122)11.1.2流程参考标准 (122)11.1.3流程图 (122)11.1.3.1移动始发短消息 (122)11.1.3.2移动终止短消息 (123)11.1.4流程描述 (123)11.1.4.1移动始发短消息 (123)11.1.4.2移动终止短消息 (124)11.1.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25)11.2重要网元参数 (126)12呼叫前转 (127)12.1正常流程 (127)12.1.1流程概述 (127)12.1.2流程参考标准 (127)12.1.3流程图及流程描述 (127)12.1.3.1无条件前转(CFU) (127)12.1.3.2遇忙前转(CFB) (129)12.1.3.3无应答前转(CFNRy) (132)12.1.3.4无应答前转(CFNRc) (134)12.1.4嵌套流程 (136)12.1.5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37)12.2重要网元参数 (137)13切换流程 (138)13.1正常流程 (138)13.1.1流程概述 (138)13.1.1.1MSC Server局内切换 (140)13.1.1.2MSC Server局间切换 (140)13.1.2流程参考标准 (141)13.1.3流程图 (142)13.1.3.1MSC Server局内切换 (142)13.1.3.2MSC Server局间切换 (143)13.1.3.3从UMTS到GSM的局内系统间切换 (143)13.1.3.4从GSM到UMTS局内的系统间切换 (144)13.1.3.5从UMTS到GSM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44)13.1.3.6从GSM到UMTS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45)13.1.4流程描述 (146)13.1.4.1MSC Server局内切换 (146)13.1.4.2MSC Server局间切换 (147)13.1.4.3从UMTS到GSM的局内系统间切换 (148)13.1.4.4从GSM到UMTS局内的系统间切换 (149)13.1.4.5从UMTS到GSM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50)13.1.4.6从GSM到UMTS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52)13.1.5嵌套流程 (154)13.1.6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54)13.2重要网元参数 (155)14DTMF流程 (156)14.1正常流程 (156)14.1.1流程概述 (156)14.1.2流程参考标准 (156)14.1.3流程图 (156)14.1.4流程描述 (157)14.1.5重要信息和参数 (158)14.2重要网元参数 (159)附录 (160)附录1:User Error-MAP类型表 (160)附录2:Cause-NAS取值对照 (163)附录3:Cause-RANAP取值对照 (165)附录4:Cause indicators – ISUP取值说明详表 (172)附录5:Reject Cause-NAS (175)附录6:Provider Error-MAP类型表 (177)附录7:鉴权场景 (177)图目次图1 RRC 连接建立(专用信道) (5)图2 RRC连接释放(DCH) (8)图3 RRC连接建立(公共信道) (9)图 4 RRC连接释放(公共信道) (10)图 5 RRC连接拒绝 (11)图 6 RAB建立流程(DCH-DCH 同步配置方式) (14)图7 RAB建立流程(DCH-DCH 异步配置方式) (19)图8 RAB释放流程(DCH-DCH 同步配置方式) (20)图9 RAB修改流程(DCH-DCH同步修改方式) (24)图10 初始直传流程 (32)图11 UTRAN请求信令连接释放请求 (35)图12 CN发起信令连接释放 (35)图13 上行直传信令流程 (37)图14 下行直传信令流程 (38)图15 终端处于RRC Idle 模式下的寻呼 (43)图16 终端处于RRC Connected (CELL_DCH and CELL_FACH states)模式下的寻呼 (43)图17 身份标识流程 (48)图18 鉴权和键值协商流程图 (52)图19 UE拒绝鉴权流程图(MAC失败) (56)图20 UE拒绝鉴权流程图(同步失败) (57)图21 完整性和加密流程 (61)图22 UE拒绝完整性和加密保护流程 (64)图23 TMSI重分配过程流程 (67)图24 同一MSC/VLR区域内的普通位置更新流程 (71)图25 跨越不同MSC Server/VLR 区域的普通位置更新流程 (72)图26 主叫流程 (83)图27 被叫流程 (84)图28 通话及拆线流程 (85)图29 可视电话呼叫流程 (92)图30 可视电话呼叫所需的回落和业务改变场景 (96)图31 始呼端局判断被叫是它网用户且VT业务不互通,释放可视电话呼叫 (97)图32 被叫未签约可视电话业务 (97)图33 可视电话原因3流程图1 (98)图34 可视电话原因3流程图2 (99)图35 被叫已签约但当前终端不支持VT业务 (100)图36 被叫所处的无线覆盖区不支持可视业务 (101)图37 被叫选择以语音形式接听 (102)图38 主叫所处的WCDMA无线覆盖区资源不足 (104)图39 主叫用户未签约可视业务 (105)图40 局间呼叫流程 (107)图41 呼叫失败流程 (109)图42 主叫预付费流程 (110)图43 被叫预付费流程 (114)图44 CAMEL用户被叫触发计费流程 (119)图45 用户余额不足1分钟提醒流程 (120)图46 主叫用户无效或、无权或者被叫号码错误 (121)图47 移动始发短消息流程 (123)图48 移动终止短消息流程 (123)图49 CFU前转到固定用户 (128)图50 CFU前转到移动用户 (128)图51 CFB前转到固定用户(网络决定忙) (129)图52 CFB前转到固定用户(用户决定忙) (130)图53 CFB前转到移动用户(网络决定忙) (131)图54 CFB前转到移动用户(用户决定忙) (132)图55 CFBNy前转到固定用户 (133)图56 CFBNy前转到移动用户 (134)图57 CFNRc前转到固定用户 (135)图58 CFNRc前转到移动用户 (136)图59 切换原理示意图 (139)图60 MSC Server局内切换 (142)图61 MSC Server局间切换 (143)图62 从UMTS到GSM的局内系统间切换 (144)图63 从GSM到UMTS局内的系统间切换 (144)图64 从UMTS到GSM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45)图65 从GSM到UMTS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46)图66 Single DTMF transmission流程 (156)图67 Multiple DTMF transmission流程 (157)前言本手册是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信令流程参考系列手册之一,该系列手册包括:1、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信令流程参考手册——电路域分册2、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信令流程参考手册——分组域分册本手册主要参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相关标准以及中国联通相关企业标准,并根据中国联通WCDMA移动通信网的实际业务和功能需要制定。
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信令流程参考手册——电路域分册(V1.0)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09年9月目次前言 ............................................................................................................................................ X II一、范围 (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1)三、微缩语 (2)四、无线流程 (4)1 RRC连接建立流程 (5)1.1 RRC连接建立在专用信道上流程 (5)1.1.1 流程概述 (5)1.1.2 流程参考标准 (5)1.1.3 流程图 (5)1.1.4 流程描述 (5)1.1.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6)1.2 RRC连接建立在专用信道上释放流程 (7)1.2.1 流程概述 (7)1.2.2 流程参考标准 (7)1.2.3 流程图 (8)1.2.4 流程描述 (8)1.2.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8)1.3 RRC连接建立在公共信道上流程 (9)1.3.1 流程概述 (9)1.3.2 流程参考标准 (9)1.3.3 流程图 (9)1.3.4 流程描述 (10)1.3.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0)1.4 RRC连接建立在公共信道上释放流程 (10)1.4.1 流程概述 (10)1.4.2 流程参考标准 (10)1.4.3 流程图 (10)1.4.4 流程描述 (10)1.4.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0)1.5 异常流程 (11)1.5.1 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11)1.5.2 重要信令消息与参数 (12)1.5.3 失败原因值 (12)1.6 重要网元参数 (12)2 RAB建立流程 (13)2.1 RAB建立流程(DCH-DCH 同步配置方式) (13)2.1.1 流程概述 (13)2.1.2 流程参考标准 (13)2.1.3 流程图 (14)2.1.4 流程描述 (14)2.1.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6)2.2 RAB建立流程(DCH-DCH 异步配置方式) (18)2.2.1 流程概述 (18)2.2.2 流程参考标准 (19)2.2.3 流程图 (19)2.2.4 流程描述 (19)2.2.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20)2.3 RAB释放流程(DCH-DCH 同步配置方式) (20)2.3.1 流程概述 (20)2.3.2 流程参考标准 (20)2.3.3 流程图 (20)2.3.4 流程描述 (21)2.3.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21)2.4 RAB修改流程(DCH-DCH同步修改方式) (23)2.4.1 流程概述 (23)2.4.2 流程参考标准 (23)2.4.3 流程图 (24)2.4.4 流程描述 (24)2.4.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25)2.5 异常流程 (27)2.5.1 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27)2.5.1.1 不成功的操作 (27)2.5.1.2 异常情况 (28)2.5.2 消息与参数 (30)2.5.3 失败原因值 (30)2.6 重要网元参数 (31)2.7 重点说明 (31)3 直传流程 (32)3.1 初始直传正常建立流程 (32)3.1.1 流程概述 (32)3.1.2 流程参考标准 (32)3.1.3 流程图 (32)3.1.4 流程描述 (32)3.1.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34)3.2 初始直传释放流程 (35)3.2.1 流程概述 (35)3.2.2 流程参考标准 (35)3.2.3 流程图 (35)3.2.4 流程描述 (36)3.2.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37)3.3 上下行直传正常建立流程 (37)3.3.1 流程概述 (37)3.3.2 流程参考标准 (37)3.3.3 流程图 (37)3.3.4 流程描述 (38)3.3.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38)3.4 异常流程 (40)3.4.1 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40)3.4.1.1 直传异常情况 (40)3.5 重要网元参数 (40)五、电路域流程 (41)1 寻呼过程 (42)1.1 正常流程 (42)1.1.1 流程概述 (42)1.1.2 流程参考标准 (42)1.1.3 流程图 (42)1.1.3.1 UE处于RRC Idle模式以及RRC连接模式(CELL_PCH以及URA_PCH状态)下的寻呼 (42)1.1.3.2 UE处于RRC连接模式(CELL_DCH以及CELL_FACH)下的寻呼431.1.4 流程描述 (43)1.1.4.1 UE处于RRC Idle模式以及RRC连接模式(CELL_PCH以及URA_PCH状态)下的寻呼 (43)1.1.4.2 UE处于RRC连接模式(CELL_DCH以及CELL_FACH)下的寻呼431.1.5 嵌套流程 (44)1.1.6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45)1.2 异常流程 (46)2 身份标识流程 (48)2.1.1 流程概述 (48)2.1.2 流程参考标准 (48)2.1.3 流程图 (48)2.1.4 流程描述 (48)2.1.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49)2.2 异常流程 (49)2.2.1 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49)2.2.1.1 RR连接失败 (49)2.2.1.2 定时器T3270超时 (50)2.2.1.3 请求的身份不存在 (50)2.3 重要网元参数 (50)3 鉴权过程 (51)3.1 正常流程 (51)3.1.1 流程概述 (51)3.1.2 流程参考标准 (51)3.1.3 流程图 (52)3.1.4 流程描述 (52)3.1.5 嵌套流程 (54)3.1.6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54)3.2 异常流程 (56)3.2.1 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56)3.2.1.1 被网络拒绝的鉴权 (56)3.2.1.2 被UE拒绝的鉴权 (56)3.2.1.3 其他异常情况 (57)3.2.2 重要信令消息与参数 (58)3.2.3 失败原因值 (60)3.3 重要网元参数 (60)3.4 重点说明 (60)4 完整性和加密流程 (61)4.1 正常流程 (61)4.1.1 流程概述 (61)4.1.2 流程参考标准 (61)4.1.3 流程图 (61)4.1.4 流程描述 (62)4.1.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63)4.2 异常流程 (64)4.2.1 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64)4.2.2 重要信令消息与参数 (65)4.2.3 失败原因值 (65)4.3 重要网元参数 (66)4.4 重点说明 (66)5 TMSI重分配流程 (67)5.1 正常流程 (67)5.1.1 流程概述 (67)5.1.2 流程参考标准 (67)5.1.3 流程图 (67)5.1.4 流程描述 (67)5.1.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68)5.2 异常流程 (68)5.2.1 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68)5.2.1.1 移动台侧异常情况 (68)5.2.1.2 网络侧异常情况 (68)5.3 重要网元参数 (69)6 位置更新流程 (70)6.1 标准正常流程 (70)6.1.1 流程概述 (70)6.1.1.1 普通位置更新 (70)6.1.1.2 周期性位置更新 (70)6.1.1.3 IMSI 附着流程 (70)6.1.2 流程参考标准 (71)6.1.3 流程图 (71)6.1.3.1 同一MSC/VLR区域内的普通位置更新流程图 (71)6.1.3.2 跨越不同MSC Server/VLR 区域的普通位置更新流程图 (72)6.1.4 流程描述 (73)6.1.4.1 普通位置更新流程(同一MSC/VLR区域内) (73)6.1.4.2 周期性位置更新流程(同一MSC/VLR区域内) (73)6.1.4.3 IMSI附着流程(同一MSC/VLR区域内) (73)6.1.4.4 普通位置更新流程(跨越不同MSC Server/VLR 区域) (73)6.1.4.5 位置更新成功后的操作 (74)6.1.5 嵌套流程 (75)6.1.6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75)6.2 异常情况分析 (78)6.2.1 异常或失败流程 (78)6.2.1.1 位置更新被网络拒绝 (78)6.2.1.2 移动台侧出现的异常情况 (78)6.2.1.3 网络侧出现的异常情况 (79)6.2.2 重要消息与参数 (79)6.2.3 失败原因值 (80)6.3 重要网元参数 (80)7 语音呼叫业务流程 (82)7.1 正常流程 (82)7.1.1 流程概述 (82)7.1.2 流程参考标准 (83)7.1.3 流程图 (83)7.1.3.1 主叫流程 (83)7.1.3.2 被叫流程 (84)7.1.3.3 通话及拆线流程 (85)7.1.4 流程描述 (85)7.1.4.1 主叫流程 (85)7.1.4.2 被叫流程 (86)7.1.4.3 通话及拆线流程 (87)7.1.5 嵌套流程 (87)7.1.6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87)7.2 异常流程 (89)7.2.1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89)7.2.2 失败原因值 (89)7.3 重要网元参数 (89)8 可视电话呼叫流程 (91)8.1 可视电话正常流程 (91)8.1.1 流程概述 (91)8.1.2 流程参考标准 (91)8.1.3 流程图 (92)8.1.4 流程描述 (93)8.1.5 嵌套流程 (94)8.1.6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94)8.2 可视电话回落业务流程 (95)8.2.1 可视电话回落场景概述 (95)8.2.2 流程参考标准 (96)8.2.3 可视电话回落流程与描述 (96)8.2.3.1 原因1(被叫是它网用户且VT业务不互通)的流程 (97)8.2.3.2 原因2(被叫未签约可视电话业务)的流程 (97)8.2.3.3 原因3(被叫已签约但位于2G接入网)的流程 (98)8.2.3.4 原因4(被叫已签约但当前终端不支持)的流程 (100)8.2.3.5 原因5(被叫所处的无线覆盖区不支持)的流程 (101)8.2.3.6 原因6(被叫选择以语音形式接听)的流程 (102)8.2.3.7 原因7(主叫已签约但位于2G接入网)的流程 (104)8.2.3.8 原因8(主叫所处的WCDMA无线覆盖区不支持)的流程 (104)8.2.3.9 原因9(主叫用户未签约可视业务)的流程 (106)8.3 异常流程 (106)8.4 重要网元参数 (107)8.5 重点说明 (107)9 局间呼叫流程 (108)9.1 正常流程 (108)9.1.1 流程概述 (108)9.1.2 流程参考标准 (108)9.1.3 流程图 (108)9.1.4 流程描述 (108)9.1.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09)9.2 异常流程 (110)9.3 重要网元参数 (110)10 智能网业务触发流程 (111)10.1 预付费用户主叫流程 (111)10.1.1 流程概述 (111)10.1.2 流程参考标准 (111)10.1.3 流程图 (111)10.1.4 流程描述 (112)10.1.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13)10.2 预付费用户被叫流程 (115)10.2.1 流程概述 (115)10.2.2 流程参考标准 (115)10.2.3 流程图 (115)10.2.4 流程描述 (115)10.2.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17)10.3 被叫触发计费CRN流转过程 (119)10.3.1 流程概述 (119)10.3.2 流程参考标准 (119)10.3.3 流程图 (120)10.3.4 流程描述 (120)10.3.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21)10.4 异常流程 (121)10.4.1 简单的失败流程和说明 (121)10.4.1.1 通话过程中用户余额不足1分钟时 (121)10.4.1.2 主叫用户无效或、无权或者被叫号码错误时 (121)10.4.2 重要信令消息与参数 (122)10.5 重要网元参数 (122)11 短消息业务流程 (123)11.1 正常流程 (123)11.1.1 流程概述 (123)11.1.2 流程参考标准 (123)11.1.3 流程图 (123)11.1.3.1 移动始发短消息 (123)11.1.3.2 移动终止短消息 (124)11.1.4 流程描述 (124)11.1.4.1 移动始发短消息 (124)11.1.4.2 移动终止短消息 (125)11.1.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26)11.2 重要网元参数 (127)12 呼叫前转 (128)12.1 正常流程 (128)12.1.1 流程概述 (128)12.1.2 流程参考标准 (128)12.1.3 流程图及流程描述 (128)12.1.3.1 无条件前转(CFU) (128)12.1.3.2 遇忙前转(CFB) (130)12.1.3.3 无应答前转(CFNRy) (133)12.1.3.4 无应答前转(CFNRc) (134)12.1.4 嵌套流程 (136)12.1.5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37)12.2 重要网元参数 (137)13 切换流程 (138)13.1 正常流程 (138)13.1.1 流程概述 (138)13.1.1.1 MSC Server局内切换 (140)13.1.1.2 MSC Server局间切换 (140)13.1.2 流程参考标准 (141)13.1.3 流程图 (142)13.1.3.1 MSC Server局内切换 (142)13.1.3.2 MSC Server局间切换 (143)13.1.3.3 从UMTS到GSM的局内系统间切换 (143)13.1.3.4 从GSM到UMTS局内的系统间切换 (144)13.1.3.5 从UMTS到GSM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44)13.1.3.6 从GSM到UMTS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45)13.1.4 流程描述 (146)13.1.4.1 MSC Server局内切换 (146)13.1.4.2 MSC Server局间切换 (147)13.1.4.3 从UMTS到GSM的局内系统间切换 (149)13.1.4.4 从GSM到UMTS局内的系统间切换 (150)13.1.4.5 从UMTS到GSM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51)13.1.4.6 从GSM到UMTS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52)13.1.5 嵌套流程 (155)13.1.6 重要信令消息和参数 (155)13.2 重要网元参数 (156)14 DTMF流程 (157)14.1 正常流程 (157)14.1.1 流程概述 (157)14.1.2 流程参考标准 (157)14.1.3 流程图 (157)14.1.4 流程描述 (158)14.1.5 重要信息和参数 (159)14.2 重要网元参数 (160)附录 (161)附录1:User Error-MAP类型表 (161)附录2:Cause-NAS取值对照 (164)附录3:Cause-RANAP取值对照 (166)附录4:Cause indicators – ISUP取值说明详表 (173)附录5:Reject Cause-NAS (176)附录6:Provider Error-MAP类型表 (178)附录7:鉴权场景 (178)图目次图1 RRC 连接建立(专用信道) (14)图2 RRC连接释放(DCH) (17)图3 RRC连接建立(公共信道) (18)图 4 RRC连接释放(公共信道) (19)图 5 RRC连接拒绝 (20)图 6 RAB建立流程(DCH-DCH 同步配置方式) (23)图7 RAB建立流程(DCH-DCH 异步配置方式) (26)图8 RAB释放流程(DCH-DCH 同步配置方式) (28)图9 RAB修改流程(DCH-DCH同步修改方式) (31)图10 初始直传流程 (37)图11 UTRAN请求信令连接释放请求 (39)图12 CN发起信令连接释放 (39)图13 上行直传信令流程 (41)图14 下行直传信令流程 (41)图15 终端处于RRC Idle 模式下的寻呼 (46)图16 终端处于RRC Connected (CELL_DCH and CELL_FACH states)模式下的寻呼 (46)图17 身份标识流程 (50)图18 鉴权和键值协商流程图 (54)图19 UE拒绝鉴权流程图(MAC失败) (57)图20 UE拒绝鉴权流程图(同步失败) (58)图21 完整性和加密流程 (63)图22 UE拒绝完整性和加密保护流程 (65)图23 TMSI重分配过程流程 (68)图24 同一MSC/VLR区域内的普通位置更新流程 (72)图25 跨越不同MSC Server/VLR 区域的普通位置更新流程 (73)图26 主叫流程 (83)图27 被叫流程 (84)图28 通话及拆线流程 (85)图29 可视电话呼叫流程 (91)图30 可视电话呼叫所需的回落和业务改变场景 (95)图31 始呼端局判断被叫是它网用户且VT业务不互通,释放可视电话呼叫 (96)图32 被叫未签约可视电话业务 (96)图33 可视电话原因3流程图1 (97)图34 可视电话原因3流程图2 (98)图35 被叫已签约但当前终端不支持VT业务 (99)图36 被叫所处的无线覆盖区不支持可视业务 (100)图37 被叫选择以语音形式接听 (101)图38 主叫所处的WCDMA无线覆盖区资源不足 (103)图39 主叫用户未签约可视业务 (103)图40 局间呼叫流程 (106)图41 呼叫失败流程 (108)图42 主叫预付费流程 (109)图43 被叫预付费流程 (111)图44 CAMEL用户被叫触发计费流程 (114)图45 用户余额不足1分钟提醒流程 (115)图46 主叫用户无效或、无权或者被叫号码错误 (116)图47 移动始发短消息流程 (118)图48 移动终止短消息流程 (118)图49 CFU前转到固定用户 (123)图50 CFU前转到移动用户 (123)图51 CFB前转到固定用户(网络决定忙) (124)图52 CFB前转到固定用户(用户决定忙) (125)图53 CFB前转到移动用户(网络决定忙) (126)图54 CFB前转到移动用户(用户决定忙) (126)图55 CFBNy前转到固定用户 (127)图56 CFBNy前转到移动用户 (128)图57 CFNRc前转到固定用户 (129)图58 CFNRc前转到移动用户 (130)图59 切换原理示意图 (133)图60 MSC Server局内切换 (135)图61 MSC Server局间切换 (136)图62 从UMTS到GSM的局内系统间切换 (137)图63 从GSM到UMTS局内的系统间切换 (137)图64 从UMTS到GSM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38)图65 从GSM到UMTS的局间系统间切换 (139)图66 Single DTMF transmission流程 (148)图67 Multiple DTMF transmission流程 (149)前言本手册是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信令流程参考系列手册之一,该系列手册包括:1、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信令流程参考手册——电路域分册2、中国联通移动核心网信令流程参考手册——分组域分册本手册主要参考了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相关标准以及中国联通相关企业标准,并根据中国联通WCDMA移动通信网的实际业务和功能需要制定。
WCDMA 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WCDMA 性能指标R4 CS 分册本文档版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
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抄、复制文档的部 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Powered By FatbearWCDMA 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目录1 2 3 4 前言........................................................................................................................................................... 4 术语和缩略语........................................................................................................................................... 5 文档约定................................................................................................................................................... 7 MSC Server/VLR 运行质量评估关键指标.............................................................................................. 7 4.1 网络自身质量 KPI.................................................................................................................... 7 4.1.1 呼叫控制特性................................................................................................................... 7 4.1.1.1 系统试呼次数............................................................................................................. 10 4.1.1.2 交换机试呼次数......................................................................................................... 11 4.1.1.3 交换机接通总次数..................................................................................................... 11 4.1.1.4 交换机接通率............................................................................................................. 12 4.1.1.5 长途来话接通率......................................................................................................... 12 4.1.1.6 系统寻呼成功率......................................................................................................... 13 4.1.1.7 平均呼叫建立时间..................................................................................................... 14 4.1.1.8 话务量......................................................................................................................... 14 4.1.1.9 编解码协商成功率..................................................................................................... 16 4.1.1.10 编解码修改失败率......................................................................................... 17 4.1.1.11 BICC 局间话务测量....................................................................................... 17 4.1.1.12 中继组话务测量............................................................................................. 18 4.1.2 移动性管理..................................................................................................................... 19 4.1.2.1 位置更新成功率......................................................................................................... 19 4.1.2.2 MSCSERVER 控制的切换成功率 ............................................................................ 23 4.1.2.3 MSCSERVER 局间切换成功率 ................................................................................ 25 4.1.2.4 MSCSERVER 总的切换成功率 ................................................................................ 27 4.1.3 信令链路测量................................................................................................................. 28 4.1.3.1 M3UA 信令链路 KPI ................................................................................................. 28 4.1.3.2 H.248 SCTP 信令链路 KPI ........................................................................................ 31 4.1.3.3 BICC SCTP 信令链路 KPI......................................................................................... 34 4.1.3.4 MTP3/MTP3B 信令链路 KPI .................................................................................... 37 4.1.3.5 MTP3/MTP3B 信令链路组 KPI ......................................................................... 39 4.1.4 设备资源特性................................................................................................................. 42 4.1.4.1 主处理器平均负荷..................................................................................................... 42 4.1.4.2 VLR 用户数................................................................................................................ 42 4.1.4.3 MSC Server 端口带宽利用率 .................................................................................... 43 4.1.4.4 Mc 口消息流量 .......................................................................................................... 44 4.1.4.5 Nc 口消息流量 ........................................................................................................... 44 4.2 业务质量 KPI.......................................................................................................................... 45 4.2.1 语音业务......................................................................................................................... 45 4.2.1.1 语音业务试呼次数......................................................................................... 45 4.2.1.2 语音业务接通成功率..................................................................................... 45 4.2.1.3 语音业务应答率............................................................................................. 46 4.2.1.4 语音业务呼损率............................................................................................. 47 4.2.2 电路域数据业务............................................................................................................. 47本文档版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所有。
核心网内部分为CS域和PS域,电路与是基于GSM Phase2+的电路核心网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网络单元包括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访问位置寄存器(VLR)、网管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分组域基于GPRS核心网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网络单元包括业务GPRS 支持节点(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R)和设备标识寄存器(EIR)为电路与和分组域共同网元。
从整个CN子系统来看,UMTS R99核心网与GSM、GPRS的核心网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IU接口与A接口的差别、CAMEL的差别以及业务上的差别等。
无线接入网络的网络单元包括无线网络控制中心(RNC)和TD-SCDMA的收发信基站(Node B)两部分。
无线网络子系统与GSM、GPRS相比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此外核心网PS域通过Gi、Gp接口接入其他PLMN网络或PDN网络,CS域通过PSTN接入固定网络或其他PLMN.如下图:MSC移动交换中心(MSC)是CS域网络的核心,它踢狗交换功能、负责完成移动用户呼叫接入、信道分配、呼叫接续、话务量控制、计费、基站管理等功能,并提供面向系统其他功能实体和面向固定网(PSTN/ISDN/PDN)的接口功能。
作为网络的核心,MSC与其他网络单元协同工作,完成移动用户位置登记、越区切换和自动漫游、合法性检验及信道转接等功能。
MSC从VLR/HLR/AUC数据库获取处理移动用户的位置登记和呼叫请求所需的数据。
反之,MSC也根据其最新获取的信息请求更新数据库的部分内容。
VLR拜访位置寄存器(VLR)是服务于器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的,它存储着进入其控制区域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的相关信息,为已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
VLR从该移动用户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获取并存储必要的数据。
一旦移动用户离开改VLR得控制区域,则从新在另一个VLR登记,原LVR将取消临时记录的移动用户数据。
核心网的分类:IMS域,PS域,及CS域IMS,PS,CS域承担的业务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IP多媒体系统。
IMS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目前,I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
但是,目前全球IMS网络多数处于初级阶段,应用方式也处于业界探讨当中。
IMS概述IMS体系结构和CSCF的设计利用了软交换技术,实现了业务与控制相分离、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相分离。
IMS虽然是3GPP为移动用户接入多媒体服务而开发的系统,但由于它全面融合了IP域的技术,并在开发阶段就和其它组织进行密切合作,使得IMS实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只为移动用户进行服务。
在IMS体系结构中,最底层为承载层,用于提供IMSSIP会话的接入和传输,承载网必须是基于分组交换的。
图中以移动分组网的承载方式为例,描述了IMS用户通过手机进行IMS会话的方式,主要的承载层设备有SGSN(GPRS业务支撑节点)、GGSN(网关GPRS业务支撑节点)以及MGW(媒体网关)。
其中SGSN和GGSN可以重复利用现网设备,不需要硬件升级,仅通过做相关配置就可以支持IMS。
MGW是负责媒体流在IMS域和CS(电路交换)域互通的功能实体,主要解决语音互通问题。
无论具体采用哪一种接入方式,只要基于IP技术,所有的IMS用户信令就可以很好地传送到控制层。
在IMS体系结构中,最底层为承载层,用于提供IMSSIP会话的接入和传输,承载网必须是基于分组交换的。
图中以移动分组网的承载方式为例,描述了IMS用户通过手机进行IMS会话的方式,主要的承载层设备有SGSN(GPRS业务支撑节点)、GGSN(网关GPRS业务支撑节点)以及MGW(媒体网关)。
其中SGSN和GGSN可以重复利用现网设备,不需要硬件升级,仅通过做相关配置就可以支持IMS。
(一)核心网基础知识介绍1.什么是核心网核心网即通信网络中处在网络架构中间位置的一系列网元的总称。
目前移动已经建成了一张2G/4G/物联网融合的核心网络,承载移动用户的语音、短信、数据等业务,核心网网络组织结构如下所示:2.电路域基础知识介绍(1)电路域网络结构以MSC POOL为单位组建网络,通过关口局实现与其他运营商的互联互通,2/3/4/5G用户遵照不换号原则,共用HSS/HLR,主要承载窄带语音、短信业务,随着话务量向VOLTE及VOIP迁移,现有电路域承载的话务量逐渐降低,但MSS所承载的物联网业务仍不见减少。
网络结构如下图:(2)电路域主要网元介绍MSS:负责完成信令层面业务的处理,并控制MGW的业务信息。
MGW:完成呼叫接续、越区切换控制、无线信道管理等功能,并产生和存储计费信息。
完成承载控制、媒体流的转换和净荷处理(如编解码、回音抑制、会议桥的建立)等功能。
关口局:GSM网与其它通信网络互通的接口设备,是完成互联互通转接的网关。
HLR:归属位置寄存器。
存储和管理归属移动用户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和位置信息两类,用户信息一般为静态数据,主要有用户的有关号码及用户类别,签约的电信业务、承载业务等。
3. 分组域基础知识介绍(1)分组域网络结构作为数据业务承载的通道,负责2/3/4/5G的数据业务承载,传统网络的MME、SAE-GW、PCRF采用各厂家专用设备,以MME POOL、SAE-GW POOL、PCRF POOL的方式组网。
网络结构如下图:(2)分组域主要网元介绍SGSN :是GPRS用户接入交换子系统的接入点,主要负责GPRS 用户的接入控制、与HLR协同工作执行GPRS用户的附着、位置更新等移动性管理,以及对GPRS用户的计费等。
GGSN :是GPRS网与外部分组数据网(如:Internet、企业专用网等)的接口。
GGSN接收移动台发送的数据,选路到相应的外部网络,或接收外部网络的数据,根据其地址选择GPRS网内的传输通道,传给相应的SG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