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七场试题独家解读资料

最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七场试题独家解读资料

最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七场试题独家解读资料
最新《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七场试题独家解读资料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七场试题解析

个人追逐赛:一号挑战者:王轶隆

一、识别诗句题

1、请从下列九字中识别一句五言唐词。

明来月

有几酒

相世照

答案:明月来相照。出自唐·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请从以下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唐诗。

洛女散风

阳入儿颜

春满城色

答案:散入春风满洛城。出自唐·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号挑战者:侯尤雯

1、请从下列九字中识别一句五言唐词。

推僧天

下敲月

山飞镜

答案:月下飞天镜。出自唐·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请从以下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宋词。

总换花间

新桃旧春

把依符笑

答案: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就是我国最早的门神,门神形象最早是神荼、郁垒;唐玄宗后出现秦琼、尉迟恭。

3、填字题

十年磨一剑,□刃未曾试。

答案:霜。出自唐·贾岛《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4、对句题(请说出上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出自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单项选择题

李颀“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中的“刁斗”是指什么?

A、斗笠

B、战士的头盔

C、一种军用炊具

答案:C。出自唐·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刁斗”又称“焦斗”,白头用来煮饭,晚上反过来可用来打更。

6、单项选择题

“剩男剩女”如今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以下哪一句是适合形容被“剩下”的境况?

A、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B、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C、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答案:C。A出自唐·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B出自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C出自唐·罗隐《偶题》“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典故“云英未嫁”就出于此。

7、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写了古代女子的化妆?

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自南北朝《木兰诗》。

B、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出自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

好》

C、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出自唐·李白《清平调·其一》

答案:A。花黄又称额黄,贴在额头上的一中化妆。待字闺中的女子又称“黄花闺女”。

8、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位诗人“跨界”在绘画界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A、王勃

B、王昌龄

C、王维

答案:C。苏东坡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自称“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9、单项选择题

下列诗句哪一项是正确的?

A、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日日心。

C、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岁岁心。

答案:A。出自唐·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原姓常。

三号挑战者:王越彤

1、识别诗句题

请从下列九字中识别一句五言宋诗。

兄不高

雪遥知

弟是登

答案:遥知不是雪。出自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识别诗句题

请从以下十二个字中识别七言宋诗。

千树灯吹

卧雨东风

听夜阑放

答案:夜阑卧听风吹雨。出自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填字题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

答案:聚。出自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4、对句题(请说出上句)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案: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单项选择题

李贺“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中的“刘郎”是指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A、汉武帝刘彻

B、唐代大诗人刘禹锡

C、三国时期的刘备

答案:A。出自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汉武帝曾写过《秋风辞》。

四号挑战者:陈思婷

1、请从下列九字中识别一句五言唐词。

江近天

流际清

月外人

答案:江清月近人。出自唐·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请从以下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宋词。

有钟来半

不夜到声

传客过约

答案:有约不来过夜半。出自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雨纷纷,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之一。

3、填字题

人闲桂花落,夜静□山空。

答案:春。出自唐·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对句题(请说出上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答案: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出自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宋·陆游也有一首《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是劝人要珍惜时间的?

A、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答案:A。A出自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B出自唐·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出自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单项选择题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马上”是什么意思?

A、马背上

B、立刻

C、战功

答案:A。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的人物不是父女关系的是?

A、班彪、班昭

B、蔡邕、蔡文姬

C、谢安、谢道韫

答案:C。谢道韫是谢安的大哥谢奕的女儿。谢道韫是一个才女,她曾说过“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世把她称为“咏絮之才”。

8、单项选择题

《神雕侠侣》中李莫愁对小龙女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心)郎”,请问这两句原作者是谁?

A、薛涛

B、李冶

C、鱼玄机

答案:C。出自唐·鱼玄机《赠邻女》“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9、单项选择题

下列诗句,哪一项是正确的?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儿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C、王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答案:A。出自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攻擂资格争夺赛:彭敏:王思婷

飞花令“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唐·李白《将进酒》。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出自《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出自宋·无名氏《画》。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出自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自唐·王维《鸟鸣涧》。

擂主争霸赛:陈更与彭敏

1、图片线索题根据一下画作及所给文字猜出两句词。

2、图片线索题根据画作,猜出一联诗。

3、图片线索题根据画作,猜出一联诗。

4、文字线索题根据一下线索,猜出一位诗人。

A、他是盛唐诗人。

B、他和李白是忘年交。

C、杜甫将他写入《饮中八仙歌》。

D、作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答案:贺知章。

5、文字线索题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句诗。

A、出自宋人所写的讽刺七绝。

B、这首七绝讽刺君臣享乐丧志。

C、此句诗已作为成语使用。

D、比喻优秀之中有优秀,先进之中有先进。

答案:山外青山楼外楼。出自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根据以下线索,说出一首唐诗的诗题。

A、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B、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C、首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末句用秋霜比喻白发。

答案:《秋浦歌》。

7、逆向思维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写女子的?

A、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B、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C、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答案:C。其中A出自唐·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颦蛾眉一作:蹙)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B出自唐·崔郊《赠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C出自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通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逆向思维题下列那一联没有写垂柳?

A、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B、

C、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D、

E、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答案:B。

A出自唐·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B出自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出自宋·宋祁《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彭敏胜出。

资料分析精典题型附答案

一、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06―110题。 2010年1月-2011年7月汽车产量及月同比增速 106.2011年7月产量低于上半年月均产量的是() A.电 B. 钢材 C. 水泥 D. 乙烯 107.2011年7月轿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 A. 上升了约7个百分点 B. 下降了月7个百分点 C. 上升了约14个百分点 D. 下降了月14个百分点 108.2010年年3-12月中,汽车单月产量超过150万辆的月份有()个。 A. 4 B. 5 C. 6 D. 7

109.下列选项中,汽车产量同比增速最低的是() A. 2010年4月 B. 2010年5月 C. 2011年4月 D. 2011年5月 110.以下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 表中产品2011年7月产量同比增速均慢于上半年 B. 2011年7月,十种有色金融比上年同期增产9.8万吨 C. 2009年11月,汽车日均产量超过4万辆 D. 2010年汽车产量最低的季度是第一季度 二、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11―115题。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2010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数据分析》练习题

《数据分析》练习题 1.一个地区某月前两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x 1, x 2, x 3, x 4, x 5和x 1+1, x 2+2, x 3+3, x 4+4, x 5+5,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7℃,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 2.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5,那么所有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12 B. 15 C. 1 3.5 D. 14 3.一组数据8,8,x ,6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6 B. 8 C.7 D. 10 4.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班众数为 分,乙班众数为 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2)甲班的中位数是 分,乙班的中位数是 分; (3)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则成绩较好的是 班;、 (4)甲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从平均分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5.在方差的计算公式 ()()()222 21210120202010 s x x x ??= -+-+???+-??中, 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的意义可以是(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6..如果将所给定的数据组中的每个数都减去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该数组的 ( )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输不变,方差改变 D.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7..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是6,则_____________321=++x x x . 8..已知一组数据-3,-2,1,3,6,x 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 . 9..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 3 1 ,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2,3x 2-2,3x 3-2, 3x 4-2,3x 5-2的平均数是和方差分别是 . 10..关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B. 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C.众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甲 1 6 12 11 15 5 乙 3 5 15 3 13 11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人口现状.sav数据中是1992年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试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关系。(25分) 解: 1.通过分别绘制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散点图初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图是以人均GDP(x1)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尝试多种模型后采用曲线估计,得出 表示地区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的对数有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成人识字率(x2)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基本呈正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 。 x)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的三次方(3 3 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呈正线性关系 所以可以采用如下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2.线性回归 先用强行进入的方式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设Y=β0+β1*(Xi1)+β2*Xi2+β3* X+εi i=1.2 (24) 3i 其中εi(i=1.2……22)相互独立,都服从正态分布N(0,σ^2)且假设其等于方差 R值为0.952,大于0.8,表示两变量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表示平均寿命(y)的95.2%的信息能由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一起表示出来。 建立总体性的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检验H0:β1=β2=β3=0,H1,:其中至少有一个非零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上表是方差分析SAS输出结果。由表知,采用的是F分布,F=58.190,对应的检验概率P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表示总体性假设检验通过了,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有高度显著的的线性回归关系。

2013国考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

资料分析试题 2013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一练(1)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一5题。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成人高等学校400所,比上年减少1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 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增长6.64%;其中博士生5.98万人,硕士生38.67万人。在学研究生128. 30万人,比上年增加8.80万人,增长7.36%;其中博士生23.66万人,硕士生104.64万人。毕业研究生34. 48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10.58%;其中博士生4.37万人,硕士生30.1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1.74万人;在校生2021.O2万人,比上年增加136. 12万人,增长7.22%;毕业生511.95万人,比上年增加64. 16万人,增长14.33%。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2.56万人,在校生548. 29万人,毕业生169. 0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88.82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19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平均规模为8679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比上年增加7.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 75万人,比上年增加 6.92万人。生师规模比为1 7.2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8.99万人,比上年减少4.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 1.2008年全国本科院校占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和的比例为( )。 A.47.7% B.52.3% C.40.5% D.44.5% 2.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总数为( )所。 A.2675 B.2321 C.2309 D.2250 3.2008年下列数据增幅最大的是( )。

资料分析题库+解析(很全的)

n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16~120题。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116.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逐渐主导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B.私营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C.1996至2003年间,国有企业出口额在逐年下降 D.1999至2003年间,我国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117.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为()。 A.37亿美元B.62亿美元C.128亿美元D.236亿美元 118.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企业B.私营企业C.合资企业D.集体企业 119.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年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A.6.6倍B.4.6倍C.2.6倍D.1.6倍 120.从1996至2003年间,关于各种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B.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C.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D.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116.C 【解析】根据资料提供的数字信息,判断出答案为C。 117.C 【解析】计算出96年外商与港澳台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度,既可得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正确答案为C。 118.B 【解析】私营企业数1999年~2003年间增长了30倍。 119.A 【解析】(683/1.49+236/1.28)/(115/1.17)=6.54(倍)。 120.B 【解析】国营企业出口额1996所占比重为30%,2003年仅10%。 二、下列是×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表,请回答表后121~125题。 ×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 产品 单位 (元) 产量(件)产值(元) 计划实际计划实际实际(扣除超计划部分)甲300 120 100 36000 30000 30 000 乙200 60 60 12 000 12 000 12 000 丙50 10 15 500 750 500 丁500 20 10 000 合计48 500 52 750 42 500 121.未完成计划的品种占()。A.1/4 B.1/3 C.1/2 D.全部 完成 122.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A.甲B.乙C.丙D.丁 123.计算产品计划完成程度的正确算法是()。 A. 48500 52750 ×100%B. 42500 48500 ×100%C. 48500 42500 ×100%D. 52750 42500 ×100% 124.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甲产品完成了计划数的100%B.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60% C.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150%D.丁产品完成了计划的200% 125.根据本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对下季度生产应实施()。 A.增加甲产品计划数,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B.乙产品的计划不变,增加丙产品和甲产品的计划C.增加丁产品计划,同时维持甲产品在原有水平,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 D.增加丁产品和丙产品的计划,乙产品维持原有水平,减少甲产品的计划 121.B 【解析】看图可知,计划完成的产品是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没有完成计划,占 三种产品的三分之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22.A 【解析】由图表可知,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甲,故答案为A。 1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后利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 )之后的利润。 A. 营业税 B. 房产税 C. 土地增值税 D. 企业所得税 标准答案: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税后利润的含义。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为税后利润。 2、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现象,描述的是购房者的( )特征。 A. 消费能力 B. 消费动机 C. 消费行为 D. 消费结构 标准答案:C 解析:考察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的内容。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就是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模式和习惯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律,例如,房地产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 3、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

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4、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最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重现 B.同类延续 C.存在超越 D.物种证明 5、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

资料分析题训练一(附答案)

资料分析题训练(一) 一: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5题。 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9.3亿元,增长19.5%,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6%;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9%。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0.5%。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1. 2003年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为( ) A.24387.5亿元 B.5002.6亿元 C.3979.6亿元 D.816.3亿元 2. 2003年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之比约为( ) A.1:6.87 B.6.87:1 C.1:2.37 D.2.37:1 3.与2002年相比,2003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绝对增长量最大的执行部门是( ) A.各类企业 B.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 C.高等学校 D.无法得知 4.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约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 ) A.43.1% B.63.1% C.77.1% D.83.1% 5.根据文中划线部分内容,可以求出的选项为( ) [1]2002年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2]2003年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3]2002年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A.[1] B.[1]与[2] C.[2]与[3] D.[1]、[2]与[3] 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某电视厂月生产盈亏图

2018《中国诗词大会》选择题

2018《中国诗词大会》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无为有岐路,儿女共沾襟”中哪一个字是错的?(C) A、为——违 B、岐——其 C、襟——巾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新桃”是什么意思?(B) A、早开的桃花 B、新的桃符 C、新年的寿桃馒头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国”是哪个朝代?(B) A、商朝 B、陈朝 C、唐朝 4.下列诗句,哪一项是正确的?(C) A、休说鲈鱼滋味,尽西风,季鹰归未? B、休说鲤鱼滋味,尽西风,季鹰归未?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5.苏东坡被贬岭南,照样享受生活,他有首诗写每天能吃到300颗水果,请问这是什么水果?(B) A、龙眼 B、荔枝 C、葡萄 6.李清照《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该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红瘦”是指什么花?(C) A、牡丹 B、芍药 C、海棠 7.“白头搔更短,混欲不胜簪”中的哪个字是错的?(B) A、搔——稍 B、混——浑 C、胜——剩

8.从“故人西辞黄鹤楼”中“西辞”二字来看,作者的朋友要往哪里去?(A) A、向东去 B、向西去 C、辞别西方向黄鹤楼去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是什么意思?(A) A、碧绿 B、寒冷 C、寂寥 10.下列诗句,哪一项是正确的?(B) A、人生只合柳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B、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C、人生只合杭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11.请问“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班马”指什么?(B) A、有花纹的马 B、离群的马 C、以班固、司马迁喻人 12.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中“谢将军”指的是谁?(B) A、谢安 B、谢尚 C、谢玄 13.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词是围绕哪个民间故事展开的?(C) A、白蛇传 B、梁山伯与祝英台 C、牛郎织女 14.下列诗句,哪一项是正确的?(C) A、朱弦已为佳人绝,醉眼聊因美酒横。 B、朱弦已为佳人绝,老眼聊因美酒横。

文字资料分析强化试题

文字资料分析强化试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2000年,经济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78亿元,平均比上年增长11.84%;共批准外商投资43200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0亿美元,占全国13.2%;进出口总额达886亿美元,已占全国的18.7%。 1.2000年经济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多少亿元? ( ) A.11.84 B.3109 C.368 D.386 2.2000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为多少亿元? ( ) A.460 B.3485 C.2167 D.3269 3.假如经济特区在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那么全国在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 ) A.13478 B.20459 C.17683 D.15496 4.2000年,全国的进出口总额为多少亿元? ( ) A.1886 B.3246 C.1903 D.4738 5.如果经济特区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087亿美元,那么外资的实际利用率为多少? ( ) A.81.5% B.51.9% C.42.3% D.49.7% [资料2] 2000年,亚洲总计钢产量达3.28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日本钢产量达1064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新日铁的钢产量占日本钢总产量的26%;2000年韩钢产量43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浦项钢产量在2600万吨。 6.1999年,亚洲总计钢产量为多少亿吨? ( ) A.2.98 B.2.85 C.2.76 D.3.12 7.新日铁的钢总产量为多少万吨? ( ) A.10644 B.2767.44 C.3214.54 D.4310 8.2000年日本钢产量占亚洲总计钢产量的比重为多大? ( ) A.13.5% B.21.3% C. 19.8% D.32.4% 9.1999年,日本钢产量比韩国多多少万吨? ( ) A.9419 B.5109 C.4105 D.5314 10.2000年,浦项钢产量占韩国总产量的比重为多大? ( ) A.13.2% B.27.8% C.60.3% D.61.4% [资料3]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同

资料分析精选100题 (1)

卧龙光线资料分析 一、增长率问题 资料分析最基本的,最离不开的就是增长率问题,这类问题有考察计算能力,有考察计算技巧,也会设置陷阱让你去踩,其实考察的都是基本功。也许你觉得这种题型并不难,但是千万不要忘了,简单题是给你节约时间去做复杂问题的,一分钟一题的资料分析,很多人时间不够用,就是因为没能从送分的题目中攒出时间。 增长率问题在真题中往往就通过下面四种方法来考察,一份真题中至少出现其中的两题,希望你们能踏踏实实地把这几个技巧牢记。 1、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统计都在用实际增速来统计,实际增速又称之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增速”,而名义增速则是用两年的绝对数值计算得出。比如在13和14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14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增速为7.4%,而1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其中7.4%就是实际增速,用636463除以568845计算出来的11.9%的增速就是名义增速。将这两者关联的是价格指数,公式表示为: 名义发展速度/实际发展速度=价格指数 写通俗了就是:(名义增速-1)/(实际增速-1)=价格增速-1 2、当月增速与累计增速 近年来的资料分析题考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累计增速。如果已知某年1-5月的产值累计量为x,增速为a,1-4月的累计量为y,增速为b,我们可以得到: 今年5月产值为x-y 去年5月产值为x/(1+a) –y/(1+b) 5月产值的增速为(x-y)/( x/(1+a) –y/(1+b))-1 前三者都是需要计算的,而目前考的最多的知识点常常是比较,若5月产值的增速为c,则a一定介于b和c之间。 3、年均增长率(量)的问题 《中国统计年鉴》(2013)内所列的平均增长速度,除固定资产投资用“累计法”计算外,其余均用“水平法”计算。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如建国四十三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的,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所以这类题目考的就是概念,比如问你2005-2009年的年均增长量,其实05年的增长量要用05-04年增长量来算,因此这个年均增长量应该是09-04年的增长量除以(9-4),切记带一个“增”字一定要用到上一年数据,带年份跨度的增长率计算同样也是这样。而这类题型通常以增长率不变,算下期数据的方式来考察考生。 题目中如果给出了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如保持年均增长率不变,十二五期末(2015年)的值就是2010年数据的平方除以2005年。 适用情形:这里的2010年正好是2005年和2015年的中间年份。 4、增长量计算技巧 很多资料分析第一题会给出当年数据及增长率,让你算增量。 如果我们把增长率写成1 a 的形式,增量=今年的值× 1 a+1 。

最新中国诗词大会题目汇集一

中国诗词大会题目汇集一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 2劝君更()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月上()梢头,人约黄昏后。 5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郎是路人。 6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天亦老。 7()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8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歌声。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 10花径不曾()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1()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1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 1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时。 14近乡情更(),不敢问来人。 1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人舟自横。 16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郎去后栽。 17停车坐爱()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州。 19唯有()真国色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0乱花()欲迷人眼,浅草才能()马蹄。

21()海月明珠有泪,()田日暖玉生烟。 22晓镜但愁云鬓(),夜吟应觉月光()。 23感时花()泪,恨别鸟惊心。 24昔()洞庭水,今()岳阳楼。 25三顾频()天下计,两朝开()老臣心。 26战士军前()死生,美人帐下()歌舞。 27潮()两岸阔,风()一帆悬。 28()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9庄生晓梦()糊蝶,望帝春心()杜鹃。 30云()秦岭家何在,雪()蓝关马不前。 31酒困路长()欲睡,日高人渴()思茶。 32映()碧草自春色,隔()黄鹂空好音。 33人似秋鸿来有(),事如春梦了无()。 34黄梅时节()雨,青草池塘()处蛙。 35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 36水光()晴方好,山色()雨亦奇。 37()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 答案 1.敲 2.尽 3.稻 4.柳 5.萧 6.情 7.笛 8.踏 9.阴10缘11虎12闹13.嫁14怯15渡16.刘17枫18扬19牡丹20.渐、没21.沧、蓝22.改、寒23.溅、惊24.闻、上25.烦、济26.半、犹27平、正28蜡烛29迷、托30.横、拥31惟、漫32.自、空33信、痕34.家家、处处35萧萧、滚滚36潋滟、空濛37.娉娉袅袅 二选择题: 38请问: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哪首诗? A杜甫巜月夜忆舍弟》

资料分析文字材料题阅读技巧

资料分析文字材料题阅读技巧 众所周知,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因此如何快速理解材料,抓住题干和材料的重点信息,准确定位相关数据,就成为解答资料分析的基础。由于在历年各省公务员考试中,文字型资料分析一直是必考题型。所以中公教育专家首先对文字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详细介绍文字材料的阅读技巧。 一、文字材料的构成 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材料被称为文字材料,是指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其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1.文字材料的特点 (1)数据具有隐蔽性,众多的数据信息都包含在一段陈述中,需要逐一找出题干所需数据; (2)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握文字间的关系,对考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2.文字材料的分类 (1)总分结构。指层次之间是总述和分述的关系,总分式里分述的各项一般都是并列关系。 (2)并列结构。其材料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3)结构模糊型。材料只有一段,无法直接由段落首句或者是末尾句判断材料的结构特点。 二、关键词定位法 关键词定位法主要适用于文字材料,文字材料特点是材料冗长、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快速理解文字材料的切入点是快速定位关键词。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其详细步骤如下:(一)确定材料结构及关键词标注 1、总分结构 (1)分段型 观察首段的首句和其他段落的首句之间是否存在总分关系; 看首段尾句是否有“情况如下”等字眼出现。 (2)未分段型 观察首句是否跟后面几句之间存在总分关系; 观察首句是否出现“具体情况如下”等字眼。 2、并列结构 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标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校九年级数学模拟测试中,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众数是110 B.方差是16 C.平均数是109.5 D.中位数是10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和方差. 【详解】 解: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0,A正确; 1 6 x=×(110+106+109+111+108+110)=109,C错误; 21 S 6 = [(110﹣109)2+(106﹣109)2+(109﹣109)2+(111﹣109)2+(108﹣109)2+ (110﹣109)2]=8 3 ,B错误; 中位数是109.5,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一组数据2,x,6,3,3,5的众数是3和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众数的定义求出x=5,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 解:∵数据2,x,3,3,5的众数是3和5, ∴x=5,

则数据为2、3、3、5、5、6,这组数据为35 2 =4.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根据题意确定x的值以及求中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如图,是根据九年级某班50名同学一周的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下面关于该班50名同学一周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6 B.中位数是6.5 C.众数是7 D.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数占该班人数的一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分别求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即可判断四个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 A、平均数为1 50 ×(5×7+18×6+20×7+5×8)=6.46,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一共有50个数据, ∴按从小到大排列,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值是中位数, ∴中位数是6.5,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因为7出现了20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7,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故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占总数的一半,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等知识,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错误地将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当作中位数.

资料分析题库+分析(很全)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 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 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 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 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 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 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 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 中所占比重都在30% 位。 116.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逐渐主导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B.私营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C.1996至2003年间,国有企业出口额在逐年下降 D.1999至2003年间,我国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117.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为()。 A.37亿美元B.62亿美元C.128亿美元D.236亿美元 118.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企业B.私营企业C.合资企业D.集体企业119.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 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A.6.6倍B.4.6倍C.2.6倍D.1 倍 120.从1996至2003 ()。 A.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B.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C.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D 下降了15个百分点

资料分析练习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116、“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我国总共举办了约多少万场展览会? A.3.2 B.3.9 C.4.5 D.5.0 117、2009~2015年间,有几个年份平均每个出境参展项目的参展净面积超过400平方米? A.3 B.4 C.5 D.6 118、2010~2015年间,我国展览会展出面积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展览会展出面积较上年约增加了 A.28% B.37% C.43%

D.49% 119、以下哪项的折线图可以准确表现2011~2014年间,我国会展业总产值同比增量的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0年我国出境参展企业数较上年增加了两成多 B.2009~2015年间,我国出境参展企业和出境参展项目数量最多的年份相同 C.2011年平均每场展览会展出面积比上年扩大了以上 D.2013~2015年,我国平均每天举办的展览会数量超过20场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35799亿元,同比增长10.8%,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8%。2016年全社会餐饮业经营单位为365.5万个,同比下降8.2%;从业人数为1846.0万人,同比增长5.7%。 121、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多少万亿元? A.27 B.33 C.39 D.45 122、2016年全社会餐饮业平均每个经营单位的从业人数比上年约 A.减少了2% B.减少了15%

C.增加了2% D.增加了15% 123、2011~2016年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量超过3000亿元的年份有几个? A.2 B.3 C.4 D.5 124、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约相当于“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年平均值的多少倍? A.1.2 B.1.4 C.1.6 D.1.8 12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6年平均每个餐饮业经营单位创造的餐饮收入超过100万元 B.2016年餐饮业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同比增长了200万人以上 C.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以上 D.2013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速超过10%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某区限额以上第三产业单位共674家,实际收入1059.1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9%;从业人员达到58631人,同比下降4.3%。

中国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

20XX年中国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时间:2017-02-1017:16 20XX年中国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 34.《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错】 35.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编成的词集是《花间集》。【对】 36.《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 37.韦庄共写了()首《菩萨蛮》。【】 38.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文人是【韦庄】 39.《花间集》中没有收录南唐词。【对】 40.南唐词的风格与《花间集》中词的风格相同。【错】 41.“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这句话出自【礼记】 42.“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对()作品的评价。【冯正中】 43.南唐作为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中主是指【李景】 44.冯正中曾官至宰相【对】 45.“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为李璟所作。【错】 46.《鹊踏枝》词牌名,又名【黄金缕,卷珠帘,一箩金】 47.“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是()的词句【冯正中】 48.中国诗词中“一晌”的意思是指【长久,短暂,A和C】

49.冯正中的词表现的是官能的感觉。【错】 50.每一个牌调的平仄声调是不一样的【对】 51.《摊破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上片是【四句三平韵】 52.下列文人中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曹丕】 53.关于词牌名“浣溪沙”,说法错误的是【只有仄声调】 54.《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对】 5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的妇女注定了是思妇的命运20XX年中国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对】 56.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中“东风”呼应的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的【春花】 57.评价李后主之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大家是【王国维】 58.苏轼的号是【苏东坡】 59.《虞美人》整首词前六句两两对比,永恒与无常的对比。【对】 60.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是有心而为之【错】 61.被界定为导示未来的词论著作是【人间词话】 62.《向晚二首》写于()年。【1978】 63.对李霁野先生描述不正确的是【江苏人】 64.《向晚二首》中“向晚幽林独自寻”中用“寻”字而不用“行”字是为了押韵。【错】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解析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是( ) A .15.5,15.5 B .15.5,15 C .15,15.5 D .15,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为: 132146158163172181 268321 ?+?+?+?+?+?+++++=15岁, 该足球队共有队员2+6+8+3+2+1=22人, 则第11名和第12名的平均年龄即为年龄的中位数,即中位数为15岁, 故选D . 2.某实验学校女子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这12名队员的年龄的众数、平均数分别是( ) A .15岁,14岁 B .15岁,15岁 C .15岁,156 岁 D .14岁,15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平均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即可. 【详解】

观察图表可知:人数最多的是5人,年龄是15岁,故众数是15. 这12名队员的年龄的平均数是:123131142155161 1412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平均数,熟练掌握众数、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3.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竞赛,进入决赛的共有20名学生,他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表所示: 决赛成绩/分 95 90 85 80 人数 4 6 8 2 那么20名学生决赛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85,90 B .85,87.5 C .90,85 D .95,90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85分的有8人,人数最多,故众数为85分;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第10、11两个数, 为85分,90分,中位数为87.5分. 故选B . 考点:1.众数;2.中位数 4.在某次训练中,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各射击10发子弹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对于 本次训练,有如下结论:①22 s s >甲乙;②22 s s <甲乙;③甲的射击成绩比乙稳定;④乙的射 击成绩比甲稳定.由统计图可知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折线图中得出甲乙的射击成绩,再利用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题目及答案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题目 1.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2.题目:“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下一句是什么? 3.题目:“日暮汉宫传蜡烛”下一句是什么? 4.题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 的是哪种植物? 5.A松树B梅花C竹子 6.题目:“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中的“合昏”指的是 7.A合欢花B夜来香C夕颜 8.题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哪位词人那首词? 9.题目:“何须倩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的花指的是 10.“罗浮山下四时春”的下一句是什么? 11.“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什么? 12.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的下一句是什么? 13.题目:“采得百花成蜜后”的下一句是什么? 14.题目:“李欣《故人从军》闻道玉门犹被遮”的下一句是什么? 15.题目: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16.题目“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下一句是什么? 17.题目:王安石《春夜》“金炉香尽漏声残”的下一句是什么? 18.“春色恼人眠不得”的下一句是什么? 19.题目:“相见争如不见”的下一句是什么? 20.题目:“可怜荒古龚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形容的是哪位诗人? 21.A杜甫B苏轼C[李白] 2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东风指的是什么? A水淹七军B草船借箭C《火烧赤壁》

23.题目:以下哪句是写到“祖国母亲花”? A《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B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4.题目:《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的下一句是什么? 25.题目: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正确的下句是什么? 26.题目:苏轼“明月几时有“正确下句是什么? 27.题目:洛阳城东桃李花”的下一句是什么? 28.题目;洛阳女儿惜颜色的下一句是什么? 29.题目;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的下一句是什么? 30.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请接下一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请接下一句 “晓镜但愁云鬓改”,请接下一句 “蓬山此去无多路”,请接下一句 3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请问其中“中庭地白树栖鸦”的下一句 是什么 32.“今夜月明人尽望”,请接下一句 33.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下一句 34.“粉身碎骨浑不怕”下一句 35.杜牧《赠别》中“娉娉袅袅十三余”,下一句 36.“春风十里扬州路”请接下一句 37.“宁可枝头抱落花”的下一句是什么? 38.题目:李白的《将进酒》中“会须一饮”多少杯呢? 39.“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中的佳人和李延年是什么关系? 40.题目;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下一句是什么? 41.题目:晴空一鹤排云上的下一句是什么? 42.题目: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的下一句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