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24.66 KB
- 文档页数:17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里的各类知识点,以及古诗文常考的内容成语飞花令1.青梅竹马: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唐·李白《长干行》2.两小无猜: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长干行》3.曲径通幽: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万籁俱寂: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娉娉袅袅:娉娉袅袅十三余(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杜牧《赠别》6.春树暮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7.春风得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8.走马观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9.万紫千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10.虎踞龙盘: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1.天翻地覆: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2.明眸皓齿: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杜甫《哀江头》13.折戟沉沙: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唐·杜牧《赤壁》14.视死如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15.千呼万唤: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唐·白居易《琵琶行》16.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武陵春》17.近水楼台: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北宋·苏鳞《献范仲淹诗》18.心有灵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19.石破天惊: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李贺《李凭弹箜篌》20.粉身碎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2017年1月29第一场)诗词是传承中国古今的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词是感动天地的情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词是勇担使命的理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词是创造未来的力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诗词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我们心底关于诗词最温暖的记忆!看到你们,我想到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看到你们,我想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看到你们,我想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希望各位在赛场上“挥斥方遒,绽放光芒”。
康震老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道尽了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自信康震老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我们代表时代的精神,展现时代的风采蒙曼老师,“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收获春天的万紫千红,收获诗词的万紫千红,收获人生的万紫千红。
冯子一(八岁上四年级)开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点评:全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讲的是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即使春天的美好已经不在了,但是美丽的秋景还在,人还可以留下来,人还可以热爱生活。
此诗是王维在终南山辋川(像车轮形状,聚水)写的,现在去辋川还可以找到王维当年亲手栽种的银杏树。
王维当年在关中辋川买了初唐诗人宋之问的一个“别业”(依山行水势建的小茅棚),假期、周末,王维同朋友一起泛舟水上,然后吟诗编作《辋川集》。
《山居秋暝》展示的就是春天到了,花开了,秋天到了,有枫叶,水里面有鱼,天上有鸟,船上有快乐的隐士。
所以,王维在展示中国古典山水美感方面,我认为是第一人。
唐代的辋川,看的见山,望的见水,所以留得住诗人。
《中国诗词大会》经典语录1.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就像在历史的长河中淘宝,每一首诗词都是闪闪发光的珍宝啊!比如我们读李白的诗,不就是在领略那豪迈奔放的风采吗?2. “人生自有诗意。
”可不是嘛!想想看,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有诗意的存在呀,就如同那春天绽放的花朵一般绚丽。
你看古人在山水间吟诗作对,多惬意啊!3. “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这话说得太对啦!你想想,从“举头望明月”的思念到“大江东去”的豪迈,不就是我们情感的寄托吗?就好像我们能通过诗词和古人对话一样神奇。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哇,这句诗多让人感动啊!这不就像现在我们即使和朋友相隔甚远,但心却紧紧相连一样嘛。
5.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哎呀,这多像我们小时候的快乐时光呀!放学后就尽情地玩耍,那感觉真的太棒了。
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嘛!就如同爬山一样,只有努力向上爬,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啊,你说是不是?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哇,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谁不向往呢?就好像我们在忙碌之余,也渴望能有那么一刻的宁静与闲适呀。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美好的祝愿多让人温暖啊!当我们和亲人朋友分离时,这句诗不就表达了我们心底的期盼吗?就像那明亮的月光照亮彼此的心。
9.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描写得多形象啊!让我们一下子就仿佛看到了那壮阔的沙漠和弯弯的月亮,这不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一样嘛。
1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哇塞,这多有气势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呀,就像那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就算暂时失去了,也一定会再回来的,你难道不这么觉得吗?我觉得《中国诗词大会》真的太精彩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词的无穷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好词好句摘抄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哎呀,你看这春天的景象不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吗?就好比我们生活中那些充满惊喜和美好的瞬间,到处都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呀!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哇塞,这明月升起在海上的时候,是不是让你感觉全世界都在共享这一刻呢?就像我们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虽然相隔甚远,但看到同一轮月亮时,那种情感的连接呀!3.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描写得多形象啊!那大漠的沙好像雪一样,燕山的月如同钩子一般,是不是让你一下子就仿佛置身于那片壮阔的景象之中呢?就跟我们看到特别震撼的风景时那种感受一样!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嘿,你瞧那竹林外的三两枝桃花,还有那最先感受到春江水暖的鸭子,多有意思呀!这不就跟我们生活中一些细微的发现一样吗,总是能带来特别的乐趣!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话说得太对啦!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就得再上一层楼呀!就像我们想要取得更大的进步,不就得不断努力向上攀登吗?6.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哇哦,两只黄鹂在翠柳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青天,这画面简直太美啦!就好像我们看到一群欢快的小鸟在天空中飞翔一样让人心情愉悦!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哎呀呀,这好雨可真会挑时候呀,在春天就来了!这不就像我们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了帮助一样让人开心吗?8.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哇,停下车子就是因为喜爱这傍晚的枫林,那霜叶比二月的花还红呢!是不是感觉特别惊艳呀?就像我们突然发现了一个超级美的东西一样!9.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场景,让人感觉好惆怅啊!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布满天,江边的枫树和渔火对着诗人的愁绪入眠,是不是让你也能体会到那种淡淡的忧伤呢?就好像我们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小情绪一样!1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睡觉都不知道天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多惬意呀!就像我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着美好的时光一样,让人陶醉其中呢!我觉得中国诗词大会真的太棒了,让我们能领略到这么多优美的诗词,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诗词笔记】《中国诗词⼤会》第六季第六期节⽬亮点回顾!《中国诗词⼤会》第六季唯美舞台随着《中国诗词⼤会》第六季的热播,越来越多爱好诗词的观众成为了我们的朋友,今天将新鲜出炉的第六期节⽬亮点送给所有的新朋友⽼朋友,希望⼤家⽣活中的每⼀天都充满诗意!选⼿风采在本期节⽬的“助⼒千⼈团”环节中,孟维隆与周游两位选⼿都为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贵永华送上⼀⾸诗词,以解他的思乡之情。
孟维隆周游曾翎洧和王皓两位选⼿进⾏两两对决,在⽐赛开始之前,他们以诗词向对⽅表达战意,引爆赛场⽓氛!曾翎洧王皓嘉宾⾦句在本期节⽬的“个⼈追逐赛”环节中,有⼀道关于刘禹锡和⽩居易对诗的题⽬,康震⽼师和杨⾬⽼师各⾃讲述了对两位诗⼈的精彩见解。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康震⽼师精彩讲解杨⾬⽼师精彩讲解⾝临其境在这期节⽬中,康震⽼师带我们来到了安徽黄⼭。
康震⽼师为⼤家介绍了秀美壮丽的莲花峰,然后向现场选⼿提出问题:下列哪⼀个选项的⼀联诗写的是黄⼭的莲花峰?A.素⼿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B.丹崖夹⽯柱,菡萏⾦芙蓉。
C.天河挂绿⽔,秀出九芙蓉。
这三个选项都有芙蓉,究竟哪⼀个才是黄⼭莲花峰的芙蓉呢?⼀起来听听康震⽼师的解答。
在本期节⽬的第⼆道⾝临其境题⽬中,杨⾬⽼师来到江苏昆⼭,为⼤家介绍当地美⾷并向选⼿提出⼀道和奥灶⾯有关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哪⼀个选项的⼀联诗句最适合形容奥灶⾯?A.紫苣⽣春荑,助我作汤饼。
B.汤饼⼀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簪横。
C.肥葱细点,⾹油慢煼,汤饼如丝。
这碗⾯到底有多⾹?这道题答案是哪个?快来听听杨⾬⽼师怎么说!作画出题在本期节⽬中,康震⽼师分别以江、河、湖、海为关键词,画出四幅画向选⼿出题,你都答对了吗?江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泊烟渚,⽇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近⼈。
河登鹳雀楼唐王之涣⽩⽇依⼭尽,黄河⼊海流。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里的各类知识点,以及古诗文常考的内容成语飞花令1.青梅竹马: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唐·李白《长干行》2.两小无猜: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长干行》3.曲径通幽: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万籁俱寂: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娉娉袅袅:娉娉袅袅十三余(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杜牧《赠别》6.春树暮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7.春风得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8.走马观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9.万紫千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10.虎踞龙盘: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1.天翻地覆: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2.明眸皓齿: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杜甫《哀江头》13.折戟沉沙: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唐·杜牧《赤壁》14.视死如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15.千呼万唤: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唐·白居易《琵琶行》16.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武陵春》17.近水楼台: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北宋·苏鳞《献范仲淹诗》18.心有灵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19.石破天惊: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唐·李贺《李凭弹箜篌》20.粉身碎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中国诗词大会》心得笔记《中国诗词大会》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棒的诗词文化类节目,但对我来说却是个意义不同寻常的节目,因为从小组的一起探究中发现其实它并不像表面那样光是好看,好玩,吸引人,背后则是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和对诗词文化类节目的大胆探索,不敢说它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可以说开了原创类诗词文化节目的先河,当时刚出来的时候这个节目并不是很吸引我,但是通过小组的研究之后,却发现原创还是蛮难的,既要兼顾社会影响,又要迎合大众的不同的口味需求,正所谓“众口难调”,可谓难度巨大,于是小组结合本课程开始了对于《中国诗词大会》原创IP的开发,以探讨他的成功之处。
《中国诗词大会》是将中国诗词文化和电视节目融合的一档新媒体综艺节目,其收视率超越了同时间段的各卫视知名娱乐节目。
而这些饱含中国历史文化的节目,在电视节目娱乐空虚的情况下,形成了新的文化现象,也佐证了市场对传统文化产品的巨大需求,因此对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稀有艺术价值和产品价值这一庞大的文化IP进行了深挖。
中国人对于诗词的接触大都是以小学《唐诗三百首》为文化启蒙,对于诗词类的文化节目本身就具有亲和力长久以来对于诗词文化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这同时也为《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成功的原因奠定了一个群众基础,也使得IP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以IP的角度来说,《中国诗词大会》本身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程度的粉丝,这些流量足以带动节目的收视率的增长,并为其进行宣传,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后最考验的就是制作人的能力了,作为一个原创类诗词文化类节目是没有前车之鉴的,但是节目报名人数从第一季的3万人壮大到30万人。
央视综合频道10场首播平均收视率为1.28%,平均上星排名(所有上星频道同时期播出的各类节目排名)第3位。
足以见其制作能力是很惊人的,最起码过了大众这一关,《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节目关键词,即“重温”。
重温我们学过的那些古诗词。
第二季节目的关键词是“唤醒”。
唤醒了全国人民对于诗词的记忆与热爱。
第1篇一、开场白1.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背景,它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基调,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主持人对参赛选手表示欢迎,并对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能在比赛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3. 开场白中,主持人简要介绍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制和规则,让观众对比赛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参赛选手介绍1. 选手们来自全国各地,有在校大学生、在职员工、退休老人等,他们对中国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
2. 选手们在自我介绍时,纷纷表达了对中国诗词的热爱,以及对此次比赛的期待。
三、比赛环节1. 诗词接龙选手们轮流背诵诗句,要求接龙的诗句与上句押韵,且意境优美。
这一环节考验了选手们的诗词功底和应变能力。
2. 诗词填空主持人给出一句诗句,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出完整的诗句。
这一环节考验了选手们的诗词记忆力和对诗句意境的理解。
3. 诗词解析选手们对给出的诗句进行解析,阐述诗句的意境、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等。
这一环节展示了选手们的文学素养和解读能力。
4. 诗词创作选手们根据给出的主题,现场创作一首诗词。
这一环节考验了选手们的创作能力和对诗词韵律的掌握。
5. 诗词抢答主持人给出一个诗词题目,选手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抢答,回答正确的选手将获得分数。
这一环节考验了选手们的诗词知识面和反应速度。
四、精彩瞬间1. 选手们背诵诗句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让观众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
2. 选手们在诗词解析环节,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展示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3. 选手们在诗词创作环节,灵感迸发,创作出令人称赞的诗词作品。
4. 选手们在诗词抢答环节,反应敏捷,展现出丰富的诗词知识。
五、评委点评1. 评委们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展现出了中国诗词的魅力。
2. 评委们针对选手们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六、比赛结果1.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冠、亚、季军。
2. 获奖选手们表示,这次比赛让他们更加热爱中国诗词,今后将继续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2场出现的诗词及知识点汇总整理(说明:自救环节与飞花令涉及诗词略,重复者略)1.《别董大二首》唐·高适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其二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2.《赠卫八处士》唐·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3.《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宋·欧阳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4.《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宋·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
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
天宇迥,物华幽。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5.《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中国诗词大会》精粹笔记(上)从今年二月起,央视一套每周五晚八点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共10期,是一档非常好看的节目。
诗情画意,古色古香,饱享盛宴,身心愉悦。
国内外百名诗词达人在场不俗的表现和诗词专家的即席点评,让人眼界大开。
为了增长知识,加深印象,随手记下了北京师范大学康震,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王立群等一些知名教授的精彩点评语录,现将笔记整理发出,与喜爱古诗词的朋友们一同分享。
——怎么用诗词来评价今天的盛会?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个大大的舞台,正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答题时,总是有人能答上来,也有人答不上来,若是答不上来,那就叫:“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但我相信,我们的选手都能做到,那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如果成为擂主了,那就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来参加诗词大会的人,都有一颗年轻的心,即然是诗词大会,那一定是高朋满座,眼界得以开阔,人生境界得以提升,我说的第一句就是:“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第二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人生如何诗意地生活?那应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马上就要开始比赛了,那就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擂主终不还”。
——准确表达异地恋的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全唐诗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诗长诗,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佳作。
除此还有一人在《全唐诗》中也仅收入一首诗,就是诗人崔郊的《赠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但此诗没有张的名气大。
——唐诗中的郎很多,如刘郎一般指诗豪刘禹锡或汉武帝刘彻。
檀郎即古代有名的帅哥西晋文学家潘安。
崔郎是指诗人崔护。
阮郎是说阮肇。
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在崔郊的诗中凡指情郎。
——古代仞、丈、尺哪个大?排列顺序为:丈>仞>尺。
古时七尺曰仞。
十尺曰丈。
——唐诗与宋诗的最大区别,唐诗重言情,宋诗重说理。
用唐诗写过的景点可能游人如织,而用宋诗写过的景点,则没有这个效果了。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2017年1月29第一场)诗词是传承中国古今的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词是感动天地的情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诗词是勇担使命的理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诗词是创造未来的力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诗词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我们心底关于诗词最温暖的记忆!看到你们,我想到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看到你们,我想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看到你们,我想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希望各位在赛场上“挥斥方遒,绽放光芒”。
康震老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道尽了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自信康震老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我们代表时代的精神,展现时代的风采蒙曼老师,“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收获春天的万紫千红,收获诗词的万紫千红,收获人生的万紫千红。
冯子一(八岁上四年级)开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点评:全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讲的是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即使春天的美好已经不在了,但是美丽的秋景还在,人还可以留下来,人还可以热爱生活。
此诗是王维在终南山辋川(像车轮形状,聚水)写的,现在去辋川还可以找到王维当年亲手栽种的银杏树。
王维当年在关中辋川买了初唐诗人宋之问的一个“别业”(依山行水势建的小茅棚),假期、周末,王维同朋友一起泛舟水上,然后吟诗编作《辋川集》。
《山居秋暝》展示的就是春天到了,花开了,秋天到了,有枫叶,水里面有鱼,天上有鸟,船上有快乐的隐士。
所以,王维在展示中国古典山水美感方面,我认为是第一人。
唐代的辋川,看的见山,望的见水,所以留得住诗人。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点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这是什么情绪,诗人心里很苦,“花间一壶酒”,没人跟我喝,没办法,“举杯邀明月”,加上影子,三,另两个,“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然后“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为什么呢?怀才不遇,因为李白觉得这个世界上没人认得我,没人知道我值几两钱,我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自视甚高,现实中撞到的墙壁很厚很硬,所以李白心里头有怨恨,但是诗人是伟大的艺术家,现实中再痛,艺术上也是要美的,所以这是李白的纯洁之处,理想之处,也是李白引得我们动情之处。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点评:古人生活有让人羡慕的一面,干什么都需要约,而且很长时间之前就要约好。
你想,节日就在这样的氛围里,就显得特别有意思,比如《过故人庄》是夏天的事情,夏天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了,然后住的交通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所以就约,我们下一次什么时候再见,就需要“待到重阳日”,这么艰难才走到一起,凑到一起,那就不能像我们现在这样吃吃喝喝了,就有好多助兴的东西了,比方说菊花酒就出来了,菊花诗也出来了。
所以说,为什么现在节日的气氛越来越差,其实也是因为我们进步的太快了,然后那些最美的东西,没有跟上来。
“就菊花”就是一个亲近菊花,亲近古人,亲近节日的情绪。
这里用“就”不用“赏”,不用“看”,不用“对”,“就”字提现了亲近感。
当时,孟浩然跟王维并称“王孟”,都是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性情当中是有非常刚猛的一面,当时湖北荆州有一个长史叫韩朝宗,韩朝宗非常喜欢推荐人才,他觉得孟浩然不错,就想推荐孟浩然去做官,全都约好了,孟浩然在家待着,家里来客人,喝上了,喝的特高,朋友劝他说,别喝了,你不是跟韩大人都约好了吗,孟浩然回答说,“业已饮,惶恤他!”(都喝成这样了,管不了那么多了),结果孟浩然真的就没去,“朝宗怒,辞行”(韩朝宗怒了,走了)孟浩然觉得,走了就走了,没事儿!这个故事说明孟浩然很率性。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点评:王维少年离乡,17岁就离开家乡,从此以后再也无法跟兄弟们一起插茱萸了,他内心非常感慨,所以这是节日带来的情怀!王维写这首诗不到二十岁,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很多非常杰出的作品,都是在作者非常年轻的时候写出来的,我们甚至于可以说,中国的一部诗歌史,是一部青春的诗歌史,年轻的诗歌史,而且这首诗不必在多,只要有一首让人永远记住,像“每逢佳节倍思亲”,经过了一千两百多年,所有在节日里思念的诗,没有一句能超过它。
所以,年轻的甚至是年少的王维,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诗句,就勾连起了从古至今,无数的过往匆匆的过客们的所有乡思。
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点评:乐游原位于西安市东郊,是一片高地,一千两百多年前,这个地方是很高的,俯瞰长安城,尽在眼中,那简直是房屋楼舍,很有层次。
这首诗的重点是“驱车登古原”,登上乐游原,然后才能看到夕阳。
长安的城市规划非常厉害,它有宫殿区,政府办公区,百姓生活区,生活区里面还有商贸区(东市,西市),然后还有风景名胜游览区,乐游原在当时就属于风景名胜游览区,所以李商隐才“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然后到乐游原开阔心境,“夕阳无限好”,这么美。
“只是近黄昏”,这里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这是很消极的,虽然美,但是近黄昏了,唐帝国也趋向于晚唐了,但是还有人说,正是近黄昏,所以夕阳无限好,所以就没有颓唐之感,诗无达诂。
但是,我想李商隐的心,当他登上乐游原的那一刻,他放开了,境界大了。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点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种意境感觉像非人间一样,仙境一般,王维能写仙境,说明他有仙一样的心境。
王维,善画,工草隶,会园林设计,精通音乐,精通佛法,散文、骈文写的相当好,还是高官,官做的很高很平稳,才艺相当周全,盛唐诗人里,像王维这样的全才屈指可数。
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点评:曹操是三国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演义》因为要尊刘备,把曹操整成了白脸奸臣,曹操无论是胸怀、气质,特别是文学气质,还是谋略,抑或广揽人才,都远远超过了刘备。
而且铜雀台跟曹操父子三人都有关系,曹操修铜雀台,曹丕、曹植做《铜雀台赋》,这两个赋都特别有名。
所以“一门父子三词客”,现在我们都说是苏家的苏洵、苏轼、苏辙,其实曹家更是“一门父子三词客”。
说道家族,包括“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还有明代的“三袁兄弟”,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包括诗词教育,它是有传承的,中国人这么重视家庭教育,这么重视家族,在家族里面就会培养出很多非常杰出的文化学者,所以家族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
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点评:陶渊明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其实我在很喧闹的地方,但是我的内心是不喧闹的,是因为心远,我的心没在红尘中,所以这地自然就偏了,那么一切你想要的真实生活,淡薄的生活就已经来到你身边了,所以这一定是“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一种狠自然的东西,所以陶渊明的这种返璞归真,是一种真实的返璞归真,不是神秘的返璞归真,而是回到真实的生活。
郑燮(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点评:郑板桥是清代文人画的代表,郑板桥这个文人很不一样,他说他一辈子就画三样东西,第一个是兰,四季不谢,第二个是竹,竹是百节长青,第三样是石,石是万古不败。
最后,郑板桥自己还说,他是一个千秋不变之人,这一个千秋不变之人,喜欢这样的兰,喜欢这样的竹,喜欢这样的石,诗歌本身也在讲这种精神,这就是三观。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点评:贺知章,“四明狂客”,四明山,属于宁波。
离家五十年,贺知章年轻时考中状元,在朝廷里做秘书监(很大的官),告老还乡的时候已经八十六岁了,唐玄宗给他很高的礼遇,在家乡赐给他一面湖,镜湖。
并且命太子率百官为他饯行。
但是,你看八十六岁的老人家,离开家乡五十年了,回到家里写了这样天真的一首诗,就如同他写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一样,这么老大而年迈,却有如此赤子之心,难怪李白喜欢他,李白此人像风一样地过了一辈子,能在他脑子里记住的没几个人,贺知章就是其中之一,专门写诗回忆贺知章,回忆起贺知章当年见李白,叫李白“谪仙人”,解下金龟来喝酒这件事情。
所以,你看贺知章这个人也是像李白一样,非常疏狂,非常真率地活了一生,赢得了朝廷的尊重,也赢得了儿童的喜爱,这就是唐代人。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点评:苏轼是一个文人的情怀,他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其实文人也在找明主,但是明主又不易遇,就算是再渴望落下去,人生有一些底线,有一些原则是不可以突破的。
这个,就是苏轼这首词里非常伟大的一点,词里也有婉约的东西,而婉约词里仍然有一些很强大的力量,很伟大的精神。
“拣尽寒枝不肯栖”一方面是没有栖身之所,但更多的是“良禽择木而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点评:这首词最着名的是前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还有一句特别着名,跟第一句对起来显得特别憋屈,“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这个人,一辈子憋屈,本来是个大英雄,大军事家,能杀能冲,二十五岁就立了大功,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他不是我们想象的一个文弱的词人,是真正上马能打仗,下马写文章的一个人。
没办法啊,他是从北方南投到南宋的,根子上人家不信任他,所以总是让他带着兵打农民起义军,不让他直接跟金人去作战,所以辛弃疾的词是发奋为词。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2017年1月30第二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第一篇,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着它特殊的位置,今天听来,依然能够感受到我们遥远古人用最纯真,最生动的语言所抒发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