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奥数周周练系列(20)
- 格式:doc
- 大小:277.33 KB
- 文档页数:7
小升初奥数周周练系列(23 卷)一、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_81、6.8 X 25 +0.32 X 4.2-8 - 252、2001 丄2002 丄2003 丄2004 丄2005 丄2006 丄110 132 156 182 210 240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50,如果分母、分子都减去5,得到的分数是彳,这个分数原来是_____________2、AABB表示一个完全平方数,A、B代表什么数字时,这个四位数是完全平方数。
符合条件的四位数是 _______________1 2 5 133、一列数1 , 3 , 8 , 21,…,求第十个分数是___________4、已知pq-1=x,其中p、q是质数且均小于1000, x是奇数,则x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5、从1-36个数中,最多可以取________ 个不同的数,使这些数中没有两数的差是5的倍数.、解答题:(1~7题每题5分,8, 9, 10题每题10分,共65分)1、完成一项筑堤工程,挑土的有180人,为挖土人数的2倍,后来根据情况需要,使挑土人数与挖土人数的比为4:5。
问应从挑土的人中调多少人去挖土?2、有浓度为36%的溶液若干,加了一定数量的水后稀释成浓度为 量是上次加的水的几倍?3、如图,线段MN 分正方形为两部分,问4条线段最多能把这个长方形分成几部分?4、某次数学比赛,共有六道题,均是是非题。
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X”每题答对得 错得0分。
A , B, C, D 的答案如下表,D 得了多少分?12 g 4 5闻分 k4 J J J7D X d X XX 3C lxX X J XT DX x/ J75、甲乙两人在相距 9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速为每秒3米;乙速为每秒 2米。
若同时从两个端点出发,且每人都跑了 13分钟,他们在这段时间内相遇多少次?30%的溶液,如果再稀释到 24%还需要加水的数100条线段呢?写出递推公式。
小升初奥数周周练系列(01卷)一、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计算:1999×1998-1998×1997-1997×1996+1996×19952、解方程:131524168x x x x +++--=-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比21大,比7小,分母是6的最简分数有________个 2、有一类小于200的自然数,每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奇数,而且都是两个两位数的乘积(例如:144=12×12).那么这一类自然数中,第三大的数是________.3、9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多有_________个质数4、找出1992所有的不同质因数,它们的和是_______5、一个分数,如果分母减2,约分后是43,如果分母减9,约分后是75.那么,原来的分数是.三、解答题:(1~7题每题5分,8,9,10题每题10分,共65分)1、张强用27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外衣比裤子贵140元,买外衣和裤子比帽子多花210元,张强买的外衣、帽子和裤子各多少钱?2、同学们乘坐大、中型两种车去春游,大型车每辆可坐65人,中型车每辆可坐26人。
现有学生和教师共338人,要使每人都有一个座位,并且车上没有空余座位,大型车和中型车各需几辆?3、两名工人共同编制一批围巾,原计划6小时完成。
实际每人都比原计划每小时多加工2条,结果5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这批围巾共有多少条?4、把一个正方形的一边缩短20%,另一边增加2米,得到一个长方形,它与原来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分子、分母之和是23,分母增加19以后,得到一个新的分数,把这个分数化为最简分数是15,原来分数是几分之几? 6、汽车和自行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两车相遇后,各自仍沿原方向行驶,当汽车到达B 地后返回到两车相遇地时,自行车在前面10千米处正向A 地行驶,求A,B 两地的距离。
小升初数学常考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1. 计算:1+2-3-4+5+6-7-8+9+10-11-12+...+2017+2018-2019-2020答案:-2020思路:每4 个数的计算结果为-4,2020÷4 = 505,所以结果为-4×505 = -20202. 某数除以4 余3,除以5 余2,除以6 余1,这个数最小是多少?答案:57思路:满足除以4 余3 的数有3、7、11、15、19...;满足除以5 余2 的数有2、7、12、17、22...;满足除以6 余1 的数有1、7、13、19、25...。
所以这个数最小是573. 鸡兔同笼,鸡比兔多15 只,共有脚180 只,鸡兔各有多少只?答案:鸡45 只,兔30 只思路:设兔有x 只,则鸡有x + 15 只。
4x + 2×(x + 15) = 180,解得x = 30,鸡有45 只4. 一个数减去7 的差再乘以7,所得的结果与它减去13 的差再乘以13 的结果相同,这个数是多少?答案:20思路:设这个数为x,(x - 7)×7 = (x - 13)×13,解得x = 205. 甲乙两人同时从A、B 两地相向而行,第一次在离A 地75 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第二次在离 B 地55 千米处相遇,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170 千米思路: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75 千米,两人共走了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共走了三个全程,所以甲走了75×3 = 225 千米,此时甲走了一个全程多55 千米,所以全程为225 - 55 = 170 千米6. 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 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56 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答案:441 立方厘米思路:增加的表面积是4 个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一个面的面积为56÷4 = 14 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长(即正方体的棱长)为14÷2 = 7 厘米,原长方体高为7 - 2 = 5 厘米,体积为7×7×5 = 245 立方厘米7. 有三根铁丝,一根长54 米,一根长72 米,一根长36 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不许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米?答案:18 米思路:求54、72、36 的最大公因数,为188. 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50,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5,所得分数的值是2/3,原来的分数是多少?答案:21/29思路:设分子为x,则分母为50 - x,(x - 5) / (50 - x - 5) = 2 / 3,解得x = 21,分数为21/299. 小明买了3 支铅笔和2 支钢笔,共用去22 元,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 倍,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答案:钢笔12 元,铅笔2 元思路:设铅笔单价为x 元,则钢笔单价为6x 元,3x + 2×6x = 22,解得x = 2,钢笔单价12 元10. 一桶油,第一次用去1/5,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 千克,还剩16 千克,这桶油有多少千克?答案:60 千克思路:设这桶油有x 千克,x - 1/5x - 1/5x - 20 = 16,解得x = 6011. 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人数占总人数的1/4,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人数的3/4,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40 人,三个车间共有多少人?答案:560 人思路:设总人数为x 人,第三车间人数为3/7×(3/4x + x),则3/7×(3/4x + x) - 1/4x = 40,解得x = 56012. 学校组织数学竞赛,按参赛人数的1/5 颁奖,分设一、二、三等奖,已知获二等奖的人数比一等奖多20 人,且获二等奖的人数是三等奖的4/5,一共有多少人参赛?答案:1500 人思路:设参赛总人数为x 人,二等奖人数为1/5x×4/9,一等奖人数为1/5x×1/9,1/5x×4/9 - 1/5x×1/9 = 20,解得x = 150013. 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45%,再放入16 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25%,这堆糖中有奶糖多少块?答案:9 块思路:设原来糖果总数为x 块,45%x = 25%(x + 16),解得x = 20,奶糖有45%×20 = 9 块14. 修一条路,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3,再修300 米后,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2,这条路全长多少米?答案:3600 米思路:设已修的长度为x 米,未修的长度为3x 米,(x + 300) / (3x - 300) = 1 / 2,解得x = 900,全长4x = 3600 米15. 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3,如果从甲库中取出8 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5,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答案:63 吨思路:设甲仓库原存货4x 吨,乙仓库原存货3x 吨,(4x - 8) / (3x + 8) = 4 / 5,解得x = 9,总吨数7x = 63 吨16. 在一个底面半径是10 厘米的圆柱形杯中装水,在水中放一底面半径为5 厘米的圆锥形铝锤,使铝锤全部被水淹没,当铝锤从杯中取出后,杯里水面下降了 5 毫米,求铝锤的高是多少厘米?答案:6 厘米思路:下降的水的体积等于圆锥形铝锤的体积,3.14×10×10×0.5 = 1/3×3.14×5×5×h,解得h = 6 厘米17.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 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 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 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270 千米思路:设原速度为v,原时间为t,vt = 1.2v×(t - 1),解得t = 6 小时。
小升初奥数周周练系列(20)本套试题满分为100分,建议答题时间为90分钟;一、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111×66-185×8)÷37=______.2、1997+1996-1995-1994+1993+1992…-2+1=_______.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某地区水电站规定,如果每月用电不超过24度,则每度收9分;如果超过24度,则多出度数按每度2角收费.若某月甲比乙多交了9.6角(甲、乙都是整数),则甲交了______角______分2、乒乓球单打决赛在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进行,赛前,有些人预测比赛结果,A说:甲第4;B说: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C说: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D说:丁将得第1.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人预测错了.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选手的名次分别为:_______.3、41位数55…5□99…9(其中5和9各有20个)能被7整除,那么中间方格内的数字是_____.4、如图,一长方形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宽的比为1∶3,若阴影三角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则原长方形面积为______平方厘米.5.字母A、B、C代表三个不同的数字,其中A比B大,B比C大,如果用数字A、B、C组成的三个三位数相加的和为777,其竖式如右,那么三位数ABC是______.三、解答题:(1~7题每题5分,8,9,10题每题10分,共65分)1.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是385米.坐在快车上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秒?2.一堆苹果,2个2个地数剩1个,3个3个地数剩2个,4个4个地数剩3个,5个5个地数剩4个,6个6个地数剩5个,求这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3.甲、乙、丙三人去完成植树任务,已知甲植一棵树的时间,乙可以然后丙休息了8天,乙休息了3天,甲没休息,最后一起完成任务.问:从开始植树算起,共用了多少天才完成任务?5.原计划有420块砖让若干学生搬运,每人运砖一样多,后来增加一个学生,这样每个学生就比原计划少搬2块.那么原来有学生多少人?6.六年级学生和一年级学生共120人一起给树浇水,六年级学生一人提两桶水,一年级学生两人抬一桶水,两个年级一次浇水180桶,问有一年级学生多少人?7、小红有一只手表和一只小闹钟,走时总有点差别,小闹钟走半小时,手表要多走36秒,又知在半小时的标准时间里,小闹钟少走了36秒,问:这只手表准不准?每小时差多少?8、甲、乙、丙三个小孩分别带了若干块糖,甲带的最多,乙带的较少,丙带的最少.后来进行了重新分配,第一次分配,甲分给乙、丙,各给乙、丙所有数少4块,结果乙有糖块最多;第二次分配,乙给甲、丙,各给甲、丙所有数少4块,结果丙有糖块最多;第三次分配,丙给甲、乙,各给甲、乙所有数少4块,经三次重新分配后,甲、乙、丙三个小孩各有糖块44块,问:最初甲、乙、丙三个小孩各带糖多少块?9、外表相同的18个小球中,有9克和10克的两种重量,从18个球中取出两个球放在天平左边以作比较,另外16个球分成8对,依次放在天平的右边与这两个球比较重量,发现有5对比那两个球重,有2对比那两个球轻,有一对与那两个球重量相等,这18个球的总重量是多少?10、As shown below, the area of the parallelogram ABCD is 54 cm2, E, F trisect CA and BA, the area of the shadow is _________.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3).整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二)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3).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3).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5).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6).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a+(b+c)(7).减法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a-b=(a+c)-(b+c) ab=(a-c)-(b-c)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a –b -c = a - (b + c)(8).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a×b = b×a(9).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 = a×(b×c)(10).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 + b×c(a - b)×c= a×c - b×c(11).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a×b = (a×c) ×( b÷c)除法的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a÷b=(a×c)÷(b×c) a÷b=(a÷c)÷(b÷c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a÷b÷c = a÷(b×c)(12).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27×0.3或者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13).除法的意义: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 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例如: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个数.(四)整除与除尽(1).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2).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约数和倍数: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例如:“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
小升初奥数周周练系列(22)本套试题满分为10 0分,建议答题时间为9 0分钟;一、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0.1+0.2+0.3+0.4+ ........ +0.9+0.1+0.11+0.12+ ...... +0.98+0.991 1 丄2、2 + 3 4+…+ 9 111 1 11 1(1 1)(1 丄)(1 -)(1 1)2 23 2 39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把70化成小数,小数点后第1990位数字是________ <2、下图是由18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在这个图形中,含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共有多少个?$、图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两个长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3现在是4时,,时针和分针第一次在 __________ 目遇446305乘以一个自然数a,积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最小的a是 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题每题5分,8,9,10题每题10分,共65分)1、甲、乙两车分别从A, 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 : 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
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仓库存粮132吨,乙仓库存粮74吨,现要将34吨粮食调往两仓库,使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的2倍,问应调往甲、乙两仓库各多少吨粮食?3、有一架天平,只有5克和30克两个砝码,要把300克盐分成三等份,最少要称几次?写出你的称法4、用“◎”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 3= 2+ 3 + 4; 7©2 = 7+ 8; 3©5 = 3 + 4+ 5+ 6 + 7,……按此规律,如果n© 8= 68,那么n是多少?5、有一个30项的等差数列,和为3675,它的每一项都是自然数,那么其中最大的一项的最大值是多少?6、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由师傅独做需37小时,徒弟每小时能加工30个零件,现由师徒两人同时加工,完成任务时,徒弟加工的个数是师傅的5。
小升初20类奥数题大全汇总1、工程队计划用60人5天修好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
实际上增加了20人,每人每天比计划多修了4米。
问实际修完这条路少用了几天?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
问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大客车和小轿车同地、同方向开出。
大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
大客车出发2小时后小轿车才出发。
问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大客车?4、列车通过一座长27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3分钟。
已知列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000米。
问列车车身长多少米?5、一列客车车长280米,一列货车车长20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而行。
从两个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经过20秒。
如果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客车在后,从客车头遇到货车尾再到客车尾离开货车头经过120秒。
问客车的速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6、客轮和货轮从甲、乙两港同时相向开出。
6小时后客轮与货轮相遇,但离两港中点还有6千米。
已知客轮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货轮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
问水流速度是多少?7、小李有邮票30枚,小刘有邮票15枚。
小刘把邮票给小李多少枚后,小李的邮票枚数是小刘的8倍?8、同学们为希望工程捐款。
六年级捐款数是二年级的3倍。
如果从六年级捐款钱数中取出160元放入二年级,那么六年级的捐款钱数比二年级多40元。
问两个年级分别捐款多少元?9、一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
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4本。
问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10、2006年7月1日是星期六。
问10月1日是星期几?11、小丽买回、8元一本和、4元一本的练本共50本,付出人民币32元。
问、8元一本的练本有多少本?12、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
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二倍。
问父亲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13、王老师发笔记本给学生们。
每人6本则剩下41本,每人8本则差29本。
小升初经典奥数题50道题(附解答)
现在小学的数学题目思维深度以及难度比我们之前都有所加深,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许多数学题我们都已经不会了。
有时候一些数学题,我们觉得列个方程或者其他解法会很简单,但是我们的孩子知识面并没有大人广泛,我们也应该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的数学有时候并不难,但多数人都想不到、看不到题中的关键,所以才会找不到解题的正确思路和办法。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50道小升初的经典奥数题以及详细解释,希望能够对孩子有所帮助,对家长辅导孩子也有所帮助!
辅导孩子重要的是方法和耐心,而不是怒火呦。
深呼吸,仔细思考一个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思路和方法吧!。
小升初最常考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一桶水可灌3/4 壶水,1 壶水可以冲2 杯水,1 桶水可以冲几杯水?答案:3/4×2 = 3/2 = 1.5(杯)2. 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21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答案:21÷(2/5 - 1/4)= 21÷3/20 = 140(页)3. 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了总数的2/5,第二天运走的货物比总数的1/4 多4 吨,这时还剩17 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答案:(17 + 4)÷(1 - 2/5 - 1/4)= 21÷7/20 = 60(吨)4. 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的人数占三个车间总人数的25%,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三车间的3/4,已知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40 人,三个车间一共有多少人?答案:40÷[(1 - 25%)×3/(3 + 4) - 25%] = 40÷[3/7 - 1/4] = 560(人)5. 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 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答案:21÷(1 - 2/7 - 2/7)= 21÷3/7 = 49(个)6. 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 少12 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 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答案:(24 - 12)÷(1 - 2/5 - 1/3)= 12÷4/15 = 45(袋),45 - 24 = 21(袋)7. 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10,甲与乙的比是3:2,乙与丙的比是4:1,乙数是多少?答案:甲:乙= 3:2 = 6:4,乙:丙= 4:1,所以甲:乙:丙= 6:4:1,乙数:110×4/(6 + 4 + 1) = 408.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3/8,离乙地还有135 千米,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答案:135÷(1 - 3/8)= 216(千米)9. 修一条路,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1:5,又修了490 米后,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3:1,这时还有多少米未修?答案:490÷(3/4 - 1/6)×1/4 = 180(米)10. 某校有学生465 人,其中女生的2/3 比男生的4/5 少20 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答案:设男生有x 人,4/5 x - 2/3×(465 - x) = 20 ,解得x = 225,女生人数:465 - 225 = 240(人)11. 水果店里卖出的梨的重量是苹果的5/7,梨比苹果少卖30 千克,梨卖了多少千克?答案:30÷(1 - 5/7)×5/7 = 75(千克)12. 一筐苹果卖掉1/5 后,又卖掉6 千克,这时卖出的重量正好是剩下的1/2,这筐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答案:6÷(1/3 - 1/5)= 45(千克)13. 甲、乙两班共有84 人,甲班人数的5/8 与乙班人数的3/4 共有58 人,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答案:设甲班有x 人,5/8 x + 3/4×(84 - x) = 58 ,解得x = 40,乙班:84 - 40 = 44(人)14. 学校买来两种图书共220 本,取出甲种图书的1/4 和乙种图书的1/5 共50 本借给五年级(1)班同学阅读,问甲、乙两种图书各买来多少本?答案:设甲种图书有x 本,1/4 x + 1/5×(220 - x) = 50 ,解得x = 120,乙种图书:220 - 120 = 100(本)15. 某工厂第一车间有工人150 人,第二车间有工人90 人,要使第一车间人数是第二车间的2 倍,需要从第二车间调多少人到第一车间?答案:(150 + 90)÷(2 + 1) = 80(人),90 - 80 = 10(人)16. 甲、乙两堆煤共180 吨,甲堆煤的1/3 比乙堆煤的2/3 多18 吨,甲、乙两堆煤各有多少吨?答案:设甲堆煤有x 吨,1/3 x - 2/3×(180 - x) = 18 ,解得x = 138,乙堆煤:180 - 138 = 42(吨)17. 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3200 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4/5,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答案:文艺书:3200÷(1 + 4/5)= 16000/9 ≈1778(本),科技书:3200 - 1778 = 1422(本)18.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1/5,再向前行50 千米,就比全程的2/3 少6 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奥数题型汇总1、(归一问题)工程队计划用60人5天修好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实际上增加了20人,每人每天比计划多修了4米,实际修完这条路少用了几天?(1分)2、(相遇问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分)提示:距中点40千米,实际所行路程相差()千米3、(追及问题)大客车和小轿车同地、同方向开出,大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大客车出发2小时后小轿车才出发,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大客车?(2分)4、(过桥问题)列车通过一座长27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3分钟。
已知列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000米,列车车身长多少米?(2分)5、(错车问题)一列客车车长280米,一列货车车长20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而行,从两个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经过20秒。
如果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客车在后,从客车头遇到货车尾再到客车尾离开货车头经过120秒。
客车的速度和货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分)6、(行船问题)客轮和货轮从甲、乙两港同时相向开出,6小时后客轮与货轮相遇,但离两港中点还有6千米。
已知客轮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货轮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
求水流速度是多少?(2分)7、(和倍问题)小李有邮票30枚,小刘有邮票15枚,小刘把邮票给小李多少枚后,小李的邮票枚数是小刘的8倍?(1分)提示:可以设给小李x枚8、(差倍问题)同学们为希望工程捐款,六年级捐款数是二年级的3倍,如果从六年级捐款钱数中取出160元放入二年级,那么六年级的捐款钱数比二年级多40元,两个年级分别捐款多少元?(2分)提示:可以设原来二年级为x元9、(和差问题)一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上层还比下层多4本,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10、(周期问题)2006年7月1日是星期六,求10月1日是星期几?11、(鸡兔同笼问题)小丽买回0.8元一本和0.4元一本的练习本共50本,付出人民币32元。
小升初数学必考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题目1:有四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一岁,四个人的年龄乘积是360。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多少岁?答案:将360 分解因数,360 = 2×2×2×3×3×5 = 3×4×5×6,所以年龄最大的是6 岁。
题目2:计算: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答案:原式=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7 + 2018 = 4035题目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0 天完成,乙单独做15 天完成。
甲乙合作,几天可以完成?答案:甲每天完成工程的1/10,乙每天完成工程的1/15,两人合作每天完成1/10 + 1/15 = 1/6,所以合作需要6 天完成。
题目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5,另一个内项是多少?答案: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乘积为1。
根据比例的性质,两个内项的积也为1,所以另一个内项是1÷2.5 = 0.4题目5:一个数除以8 余5,除以9 余6,这个数最小是多少?答案:这个数加上3 就能被8 和9 整除,8 和9 的最小公倍数是72,所以这个数最小是72 - 3 = 69题目6: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25.12 米,在它的周围加宽1 米,加宽后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答案:原来花坛的半径为25.12÷3.14÷2 = 4 米,加宽后的半径为5 米。
增加的面积为3.14×(5²- 4²) = 28.26 平方米题目7: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0 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120÷4 = 30 厘米,3 + 2 + 1 = 6,长为15 厘米,宽为10 厘米,高为5 厘米,体积为750 立方厘米题目8:甲乙两车同时从A、B 两地相对开出,4 小时后相遇。
苏教版小升初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1. 计算:2+4+6+8+…+100答案:2550思路:这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首项是2,末项是100,公差是2,项数是50,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2+100)×50÷2=2550。
2. 某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结果还是5,这个数是多少?答案:1思路:从后往前推,除以5 之前是5×5=25,减去5 之前是25+5=30,乘以5 之前是30÷5=6,加上5 之前是6-5=1。
3. 鸡兔同笼,有20 个头,54 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答案:鸡13 只,兔7 只思路:设鸡有x 只,兔有y 只,可列出方程组x+y=20,2x+4y=54,解得x=13,y=7。
4. 一个数除以3 余2,除以5 余3,除以7 余2,这个数最小是多少?答案:23思路:除以 3 余 2 和除以7 余 2 的最小数是23,且23 除以 5 余3,所以这个数最小是23。
5. 小明从一楼到三楼用了6 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到六楼要用多少分钟?答案:15思路:从一楼到三楼走了2 层楼梯用了6 分钟,每层用时6÷2=3 分钟,从一楼到六楼走5 层楼梯,要用3×5=15 分钟。
6. 一块长方形草地,长100 米,宽80 米,在草地周围每隔10 米种一棵树,一共要种多少棵树?答案:36思路:长方形周长为(100+80)×2=360 米,每隔10 米种一棵树,所以树的数量为360÷10=36 棵。
7. 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48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96思路:正方体有12 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所以棱长为48÷12=4 厘米,表面积为6×4×4=96 平方厘米。
8. 一桶油连桶重10 千克,倒出一半油后,连桶重5.5 千克,桶重多少千克?答案:1思路:一半油重10-5.5=4.5 千克,油重4.5×2=9 千克,桶重10-9=1 千克。
小升初常考的奥数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1. 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21 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20 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19 个。
三种球各有多少个?答案:三种球的总数:(21 + 20 + 19)÷2 = 30(个)白球:30 - 21 = 9(个)红球:30 - 20 = 10(个)黄球:30 - 19 = 11(个)2. 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 倍,那么差等于多少?答案:被减数= 减数+ 差被减数+ 减数+ 差= 120所以被减数= 60差:60÷(3 + 1) = 153. 某班学生去划船,如果增加一条船,那么每条船正好坐6 人;如果减少一条船,那么每条船就要坐9 人。
问:学生有多少人?答案:设原来有x 条船。
6(x + 1) = 9(x - 1)x = 5学生人数:6×(5 + 1) = 36(人)4. 老师把一些苹果分给小朋友。
如果每人分一个,还剩下8 个苹果;如果每人分2 个,那么还少2 个苹果。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答案:设小朋友有x 个。
x + 8 = 2x - 2x = 105. 甲、乙两数的和是180,甲数的1/4 等于乙数的1/5,甲、乙两数各是多少?答案:甲:乙= 4 : 5甲:180×4/(4 + 5) = 80乙:180 - 80 = 1006. 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增加2 厘米,宽增加5 厘米,那么面积就增加60 平方厘米,这时恰好是一个正方形。
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设正方形边长为x 厘米。
(x - 2)(x - 5) + 60 = x²x = 10原长方形长8 厘米,宽 5 厘米,面积40 平方厘米。
7. 一筐苹果分给甲、乙、丙三人,甲分得全部苹果的1/5 加5 个苹果,乙分得全部苹果的1/4 加7 个苹果,丙分得其余苹果的1/2,最后剩下的苹果正好等于一筐苹果的1/8。
小升初奥数周周练系列(24)本套试题满分为100分,建议答题时间为90分钟;一、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108888-9666643333172222⨯⨯+⨯+⨯2、200720061110987654321+-⋯⋯-+-+-+-+-+-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分子小于6而分母小于60的不可约真分数有_____个2、用1、2、3、4、5这五个数两两相乘。
可以得到10个不同的乘积。
则乘积中_______多(填奇数或偶数)3、有3个箱子,如果两箱两箱地称它们的重量,分别是83公斤、85公斤和86公斤。
其中最轻的箱子重_____公斤4、小明参加了四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
他想在下一次语文测验后,将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70分以上,那么,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得________分5、歌德巴赫猜想是说:“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
则168表示成的两个质数中,个位数字是1的数是______三、解答题:(1~7题每题5分,8,9,10题每题10分,共65分)1、司机开车按顺序到五个车站接学生到学校(图68)。
每个站都有学生上车。
第一站上了一批学生,以后每站上车的人数都是前一站上车人数的一半。
车到学校时,车上最少有多少学生?2、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81分。
问: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3、某市居民自来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水4吨以下,每吨1.80元;当超过4吨时,超过部分每吨3.00元。
某月甲、乙两户共交水费26.40元,用水量之比为5:3.问甲、乙两户各应交水费多少元?4、有一筐苹果,把它们三等分后还剩2个苹果,取出其中两份,将它们三等分后还剩2个;然后再取出其中两份,又将这两份三等分后还剩2个,问:这筐苹果至少有几个?5、有一座四层楼房,每个窗户的4块玻璃分别涂上红色和白色,每个窗户代表一个数字。
北京版小学数学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小升初周周练系列 1.计算: 275×35+88×360+53×275+365×88=() 2.计算: 44444×55555÷11111=() 3.计算: 999999×999999+1999999=() 4.全班42人排成一列横队。
从左面数起,小华是第24个,从右面数起,小明是第24个,小华和小明之间有()人。
5.如果被乘数增加15,乘数不变、积就增加180。
如果被乘数不变,乘数增加4,那么积就增加120,原来两个数相乘的积是()。
6.有一个数自身相加、相减,相乘、相除,所得的结果的总和是81,这个数是()。
7.把43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一共有()种不同的拼法。
8.把一个竹竿垂直插到一个蓄水池的池底,浸湿的部分是1.2米,掉过头把另一端垂直插到池底,这样没有浸湿的部分比全长的一半还少0.4米。
这根竹竿没有浸湿的部分长()米。
9.小明在做减法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8错看成3,把被减数个位上的5错看成6,这样算出来的差是108,正确的得数是()。
10.有4个互不相等的自然数,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等于4,最小数与最大数的积是一个奇数,而这四个数的和是最小的两位奇数。
这四个数的积是多少? 11.如果把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围成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一共有多少种围法? 12.从1~9这九个数字中,每次取两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而十位与个位上数字的和都必须比10大,这样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 13.有一块正方形木板,在它的第一边截去2分米,在相邻的第二边截去1分米,这样剩下部分的面积就比原来的少25平方分米,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4.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个长方形(包括正方形)。
15.小明的妈妈买来一袋苹果和梨,已知苹果的只数是梨的2倍。
小升初奥数周周练系列(30卷)1.两个十位数11……1和99……9相乘,所得的积中,是奇数数字的有()个。
2.所有加上12后能被5整除的三位数,它们的总和是()。
3.如果三本作文本的价钱等于四本数学练习本的价钱,而买四本作文本比买三本数学练习本多付0.56元,那么,每本作文本的价钱是()元。
4.塑料袋里有一些奶糖,如果每次取3粒,最后剩1粒,如果每次取5粒或7粒,最后都剩4粒,这袋糖最少有()粒。
5.一列快车长200米,一列慢车长280米,两车在双轨铁路上同向而行,从快车车头与慢车车尾相遇到快车车尾与慢车车头相离,共用160秒。
坐在快车上的人看到有49棵树从车窗边掠过,相遇、相离时正好各有一棵掠过,如果每两棵树距离60米(树的粗细不计),那么慢车的速度是每秒()米。
6.张师傅开车去某地,在起点处他看见路边里程碑上写着两位数△□千米,过了一小时,他看见第二里程碑上写着□△千米,又过了一小时,第三个里程碑上写着三位数,恰好是第一个两位数的中间加个0,即△0□千米。
如果汽车的速度始终不变,第三个里程碑上显示的数是()。
7.一个人从A地越过山顶B到C地,走了19.5千米,共用了5小时30分钟。
如果他从A到B上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从B到C下山时每小时行5千米,那么他从C经B返回A用的时间是()。
8.甲和乙两人同向而行,如果甲让乙先走7米,5秒钟后甲可以追上乙;如果甲让乙先走2秒钟,则7秒钟后甲可以追上乙。
甲每秒钟走()米。
9.一组人员一起割两块草地上的草,大的一块草地比小的一块大一倍,全体组员用半天时间割大的一块地,下午他们分开割,一半人留在原地到傍晚把草割完,另外一半人到小草地上割草,到傍晚还剩下一块。
剩下的地第二天由一个人用一天时间才割完。
这组割草人共有()人。
10.时针与分针在八点与九点之间成一直线时,小刚开始从东村出发到西村,到达西村时,时针恰好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小刚从东村到西村共约用了()分钟。
小升初奥数周周练系列(18卷)友情提示:1、试题上传时间:每周一上午;2、参考答案上传时间:每周四上午;3、本套试题满分为100分,建议答题时间为90分钟;4、小升初答疑电话:0一、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2004-1)+(2003-2)+(2002-3)+…+(1003-1002)2、 a 与b 中较大的是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将8个数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恰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之和。
如果第7个数和第8个数分别是81,131,那么第一个数是____2、同学们大扫除擦玻璃,如果每人擦6块,则有10块没人擦;如果每人擦7块,则余1人没玻璃可擦。
则有____人擦玻璃,有玻璃_____块3、货轮上卸下若干只箱子,总重量为10吨,每只箱子的重量不超过1吨,为了保证能把这些箱子一次运走,问至少需要多少辆载重3吨的汽车4、下面的数表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表中第八行第88个数是 。
1761441128048168872564024844362820124221814106211975315、甲、乙、丙、丁四人比年龄。
如果甲、丙差3岁,乙、丁差3岁,甲、丁差2岁,乙、丙差4岁,那么甲、乙差 岁三、解答题:(1~7题每题5分,8,9,10题每题10分,共65分)1、有两瓶同样重的盐水,甲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8,乙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5。
现将两瓶盐水并在一起,问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多少2、A,B,C三个试管中各盛有10克、20克、30克水.把某种浓度的盐水 10克倒入 A中,混合后取出10克倒入B中,混合后又从 B中取出 10克倒入 C中.现在 C 中盐水浓度是%.问最早倒入A中的盐水浓度是多少3、制鞋厂生产的皮鞋按质量共分10个档次,生产最低档次(即第1档次)的皮鞋每双利润为24元。
每提高一个档次,每双皮鞋利润增加6元。
最低档次的皮鞋每天可生产162双,提高一个档次每天将少生产9双皮鞋。
小升初奥数周周练系列(20)本套试题满分为100分,建议答题时间为90分钟;一、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111×66-185×8)÷37=______.2、1997+1996-1995-1994+1993+1992…-2+1=_______.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某地区水电站规定,如果每月用电不超过24度,则每度收9分;如果超过24度,则多出度数按每度2角收费.若某月甲比乙多交了9.6角(甲、乙都是整数),则甲交了______角______分2、乒乓球单打决赛在甲、乙、丙、丁四位选手中进行,赛前,有些人预测比赛结果,A说:甲第4;B说: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C说: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D说:丁将得第1.比赛结果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人预测错了.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选手的名次分别为:_______.3、41位数55…5□99…9(其中5和9各有20个)能被7整除,那么中间方格内的数字是_____.4、如图,一长方形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宽的比为1∶3,若阴影三角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则原长方形面积为______平方厘米.5.字母A、B、C代表三个不同的数字,其中A比B大,B比C大,如果用数字A、B、C组成的三个三位数相加的和为777,其竖式如右,那么三位数ABC是______.三、解答题:(1~7题每题5分,8,9,10题每题10分,共65分)1.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是385米.坐在快车上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秒?2.一堆苹果,2个2个地数剩1个,3个3个地数剩2个,4个4个地数剩3个,5个5个地数剩4个,6个6个地数剩5个,求这堆苹果至少有多少个?3.甲、乙、丙三人去完成植树任务,已知甲植一棵树的时间,乙可以然后丙休息了8天,乙休息了3天,甲没休息,最后一起完成任务.问:从开始植树算起,共用了多少天才完成任务?5.原计划有420块砖让若干学生搬运,每人运砖一样多,后来增加一个学生,这样每个学生就比原计划少搬2块.那么原来有学生多少人?6.六年级学生和一年级学生共120人一起给树浇水,六年级学生一人提两桶水,一年级学生两人抬一桶水,两个年级一次浇水180桶,问有一年级学生多少人?7、小红有一只手表和一只小闹钟,走时总有点差别,小闹钟走半小时,手表要多走36秒,又知在半小时的标准时间里,小闹钟少走了36秒,问:这只手表准不准?每小时差多少?8、甲、乙、丙三个小孩分别带了若干块糖,甲带的最多,乙带的较少,丙带的最少.后来进行了重新分配,第一次分配,甲分给乙、丙,各给乙、丙所有数少4块,结果乙有糖块最多;第二次分配,乙给甲、丙,各给甲、丙所有数少4块,结果丙有糖块最多;第三次分配,丙给甲、乙,各给甲、乙所有数少4块,经三次重新分配后,甲、乙、丙三个小孩各有糖块44块,问:最初甲、乙、丙三个小孩各带糖多少块?9、外表相同的18个小球中,有9克和10克的两种重量,从18个球中取出两个球放在天平左边以作比较,另外16个球分成8对,依次放在天平的右边与这两个球比较重量,发现有5对比那两个球重,有2对比那两个球轻,有一对与那两个球重量相等,这18个球的总重量是多少?10、As shown below, the area of the parallelogram ABCD is 54 cm2, E, F trisect CA and BA, the area of the shadow is _________.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3).整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二)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3).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3).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5).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6).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a+(b+c)(7).减法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a-b=(a+c)-(b+c) ab=(a-c)-(b-c)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a –b -c = a - (b + c)(8).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a×b = b×a(9).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 = a×(b×c)(10).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 + b×c(a - b)×c= a×c - b×c(11).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a×b = (a×c) ×( b÷c)除法的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a÷b=(a×c)÷(b×c) a÷b=(a÷c)÷(b÷c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a÷b÷c = a÷(b×c)(12).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27×0.3或者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13).除法的意义: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 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例如: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个数.(四)整除与除尽(1).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2).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约数和倍数: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例如:“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