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及其管理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41.52 KB
- 文档页数:2
果园生草技术!果园生草是一项能改善果园土壤质量、提高果品产量与品质、改进果园小气候的综合果园管理技术,是实现果园生产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国内外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因此近年来大力推广果园生草技术。
一、果园适宜种植的草种1.三叶草、红白三叶草。
多年生豆科牧草植物。
耐践踏,再生性强。
主根较浅,侧根旺盛,主要分布在20~30cm土层中。
根瘤固氮能力较强。
喜温湿,耐寒耐热。
在-20℃~-15℃能安全越冬。
夏季可耐40℃高温。
喜酸性土壤,不耐盐碱。
可在沙壤土、沙土和壤土上生长。
2.多变小冠花。
多年生豆科植物。
主根发达、粗壮,侧根发达且密生根瘤,有较强的固氮能力。
根上不定芽再生能力强,根蘖较多。
茎多匍匐生长,节间短,多分枝,节上易生不定根。
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薄、耐阴、耐践踏,产草量大,生长旺盛。
可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根蘖繁殖。
3.黑麦草。
黑麦草是禾本科黑麦草属植物,生长快,分蘖多。
繁殖能力强,茎叶柔嫩光滑,品质好,畜禽喜食,须根发达,根系较浅,主要分布于15厘米以内的土层中,茎秆直立光滑。
株高50~120厘米,多年生黑麦草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黏土生长。
再生性强,耐割,耐放牧,抽穗前割或放牧能很快恢复生长。
干物质中营养成分为粗蛋白13.8%,粗脂肪5.6%,粗纤维18%,无氮浸出物44.4%,粗灰分12%,钙0.31%,磷0.28%,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含量较多,适口性好,是奶牛、猪、兔、羊的冬、春牧畜最理想青饲料。
二、播种日期三叶草最佳播种时间是春秋两季,最适生长温度19℃~24℃。
春季播种可在3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5℃以上进行。
秋季播种一般从8月中旬开始至9月中、下旬。
秋季墒情好,杂草生长弱势,有利于三叶草生长成坪,因此较春季播种更为适宜。
黑麦草宜秋播,具体为9月中旬。
三、苗期管理除了播种前,应施足底肥外,在苗期,应施提苗肥尿素60~75千克/公顷。
每年还应施尿素225~300千克/公顷。
果园生草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草种可选择白三叶草、小冠花、扁茎黄芪等与果树争水、争肥矛盾小,矮生铺匐或半铺匐,不影响果树行间的通风透光,青草期长,生长势旺,耐刈割的多年生草种。
二、种草的时期和方法春、夏、秋季均可播种,以春秋季为好,选择降雨后土壤墒情好时播种。
地温15-20℃时出苗******。
播种前必须精细整地,每亩施钙镁磷肥50公斤,有机肥2000-3000公斤。
宜采用条播,行距20-30厘米,播种深度1-2厘米,播种带须在果树行间中央,株间须视其树龄大小留出1-2米的清耕带。
亩用籽量一般0.5-1公斤。
三、种草后的配套管理 1、出苗后应加强管理,及时中耕,消灭其他杂草,并及时灌水(以喷灌、滴灌为佳),以使生草尽快覆盖地面。
2、草成苗后要刈割相结合,不能只种不割。
但在种草当年最初几个月******不割,待草根扎稳、营养体******增加后在草高30厘米时再开始刈割。
全年刈割3-5次。
割下来的草用于覆盖树盘的清耕带,即生草与覆草相结合,达到以草肥地的自的。
3、合理施肥。
草生长期还要合理施肥,以氮肥为主,采用洒施或叶片喷施。
年亩施氮肥10-20公斤。
生草头两年还要在秋季施用有机肥,采用沟施,每亩2000公斤左右,以后逐年减少或不施。
4、3-5年后,生草开始老化,这时应及时翻压,注意将表层的有机质翻入土中。
翻压时树的旁边要浅翻,以免伤着树根,翻压时间以晚秋为宜。
行间可休闲1-2年后再重新播种。
5、以肥田为目的果园生草******不要用作牲畜饲料。
第1页共1页。
怎样处理果园杂草果园控制杂草生长的办法果园杂草治理应以化学除草为主,并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综合使用各种手段,如机械中耕、间作法、生草法、覆盖物覆盖地表等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除草剂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保护天敌和生态环境,并可增收节支.许多果农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一些可行的办法,如对幼龄果园采用果菜、果粮、果豆间作法,既增加了收入又减少了除草剂的施用面积.在果树行间种植紫花苜蓿、白三叶等豆科牧草,可抑制杂草生长,同时增加土壤氮肥,还可作为牲畜饲料.在果树行间栽培禾本科的百喜草,对杂草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利用麦秸等田间废弃物覆盖果树行间,也是抑制杂草的方法之一.在劳力紧张的地区,采用机械中耕除草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果园除草的方法1、人工除草人工除草的方法十分安全、方便,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除草方法。
事实上,对果树施肥或修埂时都依赖人工,所以可以这样说,人工松土除草的作用是不可忽视、必不可少的。
2、化学除草化学除草的方法快捷、有效,大多数果农清耕果园的时候都是选择化学除草方式,全年一般喷药1-2次。
由于果树根深,吸不到药,能保证果树安全,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根据杂草种类选用适宜果园除草的除草剂(对草下药)。
如果是需要杀除茅草、芦苇等禾本科杂草,可选择草甘磷、拿捕净、茅草枯、百草枯,一般用药1-2次可基本上根除;如果是需要杀除一年生马唐等杂草为主,可选用扑草净、敌草隆、西玛津等,因为这几种农药的药效长、广谱性好,进行土壤处理几乎可以控制整个生长期内不同时期出土的杂草。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土壤除草剂前,也需铲除地面上的杂草,有的除草剂还需要混土喷药。
在使用新的除草剂的时候,最好先行小面积试验后再扩大施用。
除草剂用量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要根据气候干湿情况,选适宜浓度均匀细致地喷施,同时,可以添加洗衣粉,展着剂等渗透剂,以利于除草剂的吸收。
当然,喷药时应该选择无风雨的天气进行,还需避开中午高温期喷药,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药物中毒。
果园生草刈割技术要求果园生草刈割技术要求果园生草刈割是管理果树的重要环节之一,刈割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果树的长势和果实的品质。
因此,果园生草刈割技术要求非常高,下面就是几项关键的技术要求。
一、刈割时间果园生草刈割的时间非常重要,一般选择在秋季果实采摘后进行。
如果时间太早,刈割会对果实提前成熟产生影响,如果时间太晚,会对来年的芽蕾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果园生草刈割十分重要。
二、刈割高度果园生草刈割时,需要注意刈割高度。
一般来说,刈割高度要低于果树树冠高度,并且留下一定高度的草茬,可以让草坪更加匀称美观。
刈割高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芽蕾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谨慎把握。
三、刈割频率果园生草刈割的频率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每年需要进行2-3次草坪修剪,这样可以使果园保持整洁,防止杂草繁殖,保证树冠能够充分获取光照和空气。
刈割频率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适度的刈割频率可以使果园环境更加健康。
四、刈割方式果园生草刈割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手动,机械等。
手动刈割适合小面积果园,机械刈割适合中大面积果园。
无论采用哪种刈割方式,都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保证刈割效果和果树生长的正常。
五、刈割后处理果园生草刈割后,需要对割下的杂草及时清理。
清理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果树根部,可以采用铲除或者使用机具清理。
并且,需要将砍下的杂草妥善处理,防止病菌传播到果树上。
总之,果园生草刈割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注意刈割时间、高度、频率和方式及刈割后的处理。
只有在严格遵循这些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获得丰硕的果实收成。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引言果园生草栽培法就是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者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得草类与果树协调共生的一种果树栽培方式,也称为仿生栽培形式。
果园生草栽培可以结合种植绿肥同时进行。
1果园生草的意义和作用果园之间不留空白土地进行全面种植或是树木空白行间实施全草覆盖等方式可称之为果园生草。
通常被覆盖至树盘上或刈割进行使用,实现土地间的安全管理,进而实现提升产量、升级果品质量、保证生产种植稳定。
对于果园生草的合理种植应区别于秸秆覆盖、绿肥间作等。
而是指利用活体植被如草植等进行果树间隙、植株间隙的种植与覆盖,保证土壤可被充分利用,此时并不收获相应的产品。
1.1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的常见技术就是果园生草。
此项措施可有效地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性质。
进行果园生草的土壤通常不需要耕作,省时省力,省人工。
将草根遗留在土壤之中可有效的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利用腐化植物或分解植根,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质,进而提升土壤的育肥能力。
不仅如此,利用生草技术可有效的阻止杂草丛生,降低田间管理的成本与用工。
1.2防止水土流失,保肥保水,抗旱种植生草所需的植被必须是植被茂密、根茎茂盛、具有高密度茎叶、较强的覆盖率的种类,因此其通常可有效的境地水土流失,保证土壤的水分,有效抑制蒸发,保水保肥。
1.3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利用生草种植,可有效降低地表温度的变化频率,保证种植园的温度稳定,使得其夏季可降温5〜7C,防止烈日艳阳饿晒灼;冬季可有效升温1〜3°C,便于耐寒抗冬。
此外,生草种植可有效的利用夏季的降水,实现保水并转化养分,提升果蔬的成熟率与枝条的茂密度,保质增产。
1.4为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生产绿色果品创造条件利用生草种植,可增加瓢虫、食蚜虫等益虫,有效的增加害虫的天敌,便于开展生物抵虫、治虫的活动,可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数量。
2果园生草技术2.1种草选择2.1.1选择原则适宜果树生长。
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作者:***来源:《果农之友》2019年第07期果园生草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可以改善果园土壤环境,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发育及对水肥的吸收利用,丰富了果园生态环境中的植物多样性,利于昆虫天敌捕食和栖息,同时也利于天敌存活和增殖,进而控制害虫发生。
推广果园生草,对促进果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1 果园生草意义1.1 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连续种草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使土壤中迟效养分转化为速效养分的数量显著增加,极大增强了土壤自身的供肥能力,从而减少了化肥施用量,特别是减少了有机肥料施用量,解决了果园有机肥总量不足的问题。
1.2 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土壤水分蒸发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
土壤营养得到不断补充,土壤酶活性提高,微生物活动增强,使土壤变得疏松。
种草果园持水能力更强。
1.3 保护果园微生态系统果园生草能促进果树生长,果树叶片肥厚,花芽增多,坐果率提高。
也有利于昆虫天敌捕食和栖息,通过天敌的存活和增殖,进而控制害虫发生。
研究发现,生草果园第1、2年病虫害有加重趋势,而从第3年开始,蚜虫、叶螨和潜叶蛾的平均虫口密度降低,瓢虫、草蛉等天敌数量增加20%左右。
随着生草年限的增加,病虫害发生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递减,呈明显下降趋势。
2 人工生草草种选择人工生草的优良草种有黑麦草、高羊茅、梯牧草(猫尾草)、早熟禾、毛苕子、紫花苜蓿、鼠茅草等。
宝鸡市陈仓区果园主要以紫花苜蓿、三叶草(图1)、黑麦草、高羊茅、毛苕子(图2)、鼠茅草等为主。
毛苕子和白三叶草的产草量大(亩产鲜草量约2 500千克),覆盖率高,而且根部有大量的根瘤菌,自身消耗营养极少,却能给土壤提供大量的氮素和有机质。
高羊茅根系发达,成活率高,耐高温,喜光,耐半阴,对肥料反应敏感,抗逆性强,耐酸,耐瘠薄,抗病性强。
黑麦草耐寒耐热性均差,需水量大,草比较软。
比较草类的水分、干物质、全氮、全磷、全钾等养分含量,表明紫花苜蓿、白三叶、高羊茅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含量,以紫花苜蓿含量最高,可达90%。
提升梨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1、果园生草利用作物秸秆、杂草等对梨园进行地面覆盖,有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地表径流,增强地力的作用。
果园覆盖有两种方法:一是剑园覆盖,适用于郁闭不再间作的果园,每亩覆干草2000~2500千克,或鲜草4000千克;二是株间局部覆盖,适用于树体小,有间作或草源不足的果园,每亩覆干草1100~1500千克,或鲜草2000~3000千克,覆草厚度为10~20厘米。
果园生草是培肥地力、全方位提升果园综合生产能力与效率、实现果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土壤管理模式。
生草的方式主要有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相比人工种草,自然生草具有更丰富的植物群落,其适应性强、稳定性好,在水分利用、矿质元素的均衡供应、果树产量与品质等方面更有利于生产,且省工、省力,是果园生草的最好选择。
人工生草草种以白三叶草、紫花苜蓿、田菁等豆科牧草为好,目前以白三叶草最为优越,为果园生草的主导草种。
另外,还有黑麦草、百脉根、百喜草、草木樨、毛苕子、扁茎黄芪、小冠花、鸭绒草、早熟禾、羊胡子草、野燕麦等。
2、浇水水分对果实发育及品质的调节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土壤水分不足常降低果实的产量,但在果树生长的特定时期,适当控水常常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
水分胁迫影响梨果实糖分的积累,果实发育后期水分胁迫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早期水分胁迫导致果实中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含量下降。
梨是需水较多的果树。
在萌芽前后至开花前灌水,可促进萌芽、开花、坐果和新梢生长。
落花后,幼果开始膨大,新梢迅速生长,对水分的要求十分迫切,是梨需水的临界期。
及时灌水1~2次,可以显著减轻落果,促进新梢生长。
7月中下旬果实开始迅速膨大,此期也是花芽分化期,需水较多。
有些地区适值雨季不需灌水,但干旱地区仍需灌水,以保证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的需要。
果实接近成熟期,要控制水分供应,以免影响果实品质。
果树生长后期,也要控制水分供应,否则新梢停长晚,容易发生冻害和抽干。
哲理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
没有一个足够宽容的心,就看不到一个春光明媚的世界。
果园生草种植徐章平(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摘 要:果园生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转化营养,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保水保肥,防止水土流失;且能改善果园土壤环境,增加植被多样化,有利于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增加土壤通气性,改善果园小气候,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本文从生草区别、草种选择、种植方法、生草管理等方面介绍果园生草种植技术。
关键词:生草;种植方法;生草管理;注意的问题1 果园生草功能1.1 转化营养,培肥地力草类多数为浅根的喜氮植物,在果园中大多数吸取的是表层10 cm 左右土壤中的氮素,通过刈割自然死亡后,草类转化为有机质。
有人做过计算,大多数草类的养分回馈是索取的30~40倍,甚至更多。
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利用土地休闲长草后翻耕来恢复地力,可见果园生草“利”是大于“弊”的。
1.2 增加土壤通气性草类根系在土壤中争得了各自应有的空间,等它们死亡后,根系部位会成为上下通气的管道,改变了土壤的通气性。
这在降雨多的年份尤为显著。
1.3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水土流失长期以来,果园内化肥的大量连年使用,造成土壤板结、酸碱失衡、肥力下降。
而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均是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其中紫花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
它们具有根系发达,主根粗长,入土深2~6 m,深者可达10 m 以上,侧根发达,根上生大量根瘤。
它们含有大量丰富的有机质,翻压后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据试验,覆盖层下5~ 10 cm 土壤有机质比原来提高1%,表耕层提高3.5%。
1.4 改善果园土壤环境土壤是果树的载体,土壤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果园生产的性质、植株寿命、果实产量和质量。
果园生草栽培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渗水性和持水能力。
活地被物残体、半腐解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有机质及有效态矿质元素,不断补充土壤营养,土壤有机质积累随之增加,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启动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N、P、K 移动性增加,减缓土壤水分蒸发,团粒结构形成,有效孔隙和土壤容水能力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果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是果园长期清耕导致果品产量下降,果实品质变劣。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借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先进果园管理办法,在园区推广种植生草绿肥,根据生草长势一年收割3~4次,割下的生草作为绿肥覆树盘中,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生草栽培技术对建设绿色生态无污染果园、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果园常见的几种耕作方式1.1清耕法清耕法就是园区工人勤于翻地耕作,果树株行距间不保留任何植被,土壤因为勤于耕作始终保持疏松和无杂草状态。
此种方法在短期内,可使土壤疏松通气,但长此下去,可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现象严重。
1.2免耕法此法主要是利用除草剂来灭除园区内的杂草,也就是不需要利用任何机械进行土壤翻耕,免于耕作(见图1)。
这种方法能够保持土壤自然结构不被破坏,而且免耕还可以节省劳动力,降低果园管理成本,目前很多果园都在使用免耕法。
1.3覆盖法覆盖法主要是就地取材,在树冠下覆盖杂草、秸秆、地膜等。
其中以果园覆草最为普遍,果园覆草是指在果园水分缺乏、园内杂草又不能满足保墒的要求时,从园外收集杂草在树盘下覆盖的管理方法。
简言之,就是将杂草粉碎后,均匀铺在果园行间和树盘下,通常覆草厚度为5~10厘米不等。
覆盖能防止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覆草腐烂,还能增加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浅谈现代果园管理中的生草栽培技术陈占文1,刘继峰1,郑兴臣1,周勋1,贾红梅2*(1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山东泰安271027;2广饶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广饶257300)摘要:目前很多果园的杂草很多,影响树木的生长。
采取土壤清耕和使用除草剂的方法,杂草能够清除得比较干净,但是却对果树生长不利,对果园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现在生草栽培技术正在被广大果农认可,被应用于果园管理中。
生草栽培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改善果园环境,促进果树健壮生长,而且果实产量明显增加,果品品质也有所提升,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果园生草覆草的作用及技术果园生草覆草的作用:1、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果园内长期化学肥料的施用,造成土壤板结,酸碱失衡,肥力下降,微量元素不足。
玉米秸干、杂草、树叶等被称为“全素肥料”,内含元素多,养分全,能够...2、保持土壤墑情通过覆盖对土壤墒情的保持,可以让活植物体减少行间土壤水分蒸发和吸收,调节降雨中地表水的供应平衡。
果园生草覆草的技术要点:一、果园覆草种类杂草、山草、树叶、作物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高梁秸秆)以及碎柴草等皆可。
二、果园覆草时间覆草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多以夏、秋两季覆盖为宜。
而干旱多风地区,则应提早到3-4月份和雨后覆草,一般春季在土壤温度达到20℃以上时进行覆草即可。
三、果园覆草的方法覆草方法主要有全园覆草和树盘覆草两种,全园覆草适宜于成龄果园。
树盘覆草适宜于树龄较小,或者行间间作的果园。
具体操作则是将草种铡成15-20厘米长的段后均匀地铺在果园行间或树盘下,厚度15-25厘米,铺好后在草上零零星星压上土,以防被风吹跑和防止火灾。
四、果园覆草后管理1、施肥每年春季株施氮肥0.5公斤。
施肥时扒开覆草,采用多点穴施或划开浅沟施,施后最好浇些水,然后再覆盖好。
2、浇水如果覆草前浇过透水的,以后1个月内不再需要灌溉。
无灌溉条件的果园,只要覆草后有1次透雨。
3、深翻草要每年加盖,4-5年深翻一次,翻后再覆草。
深翻时先将草扒到一边,刨翻土表后,再将草被复原。
4、清园清理树下落叶和病枝,防治早期落叶病、潜叶蛾、炭疽病等发生。
5、越冬果树覆草后根系上浮,抗旱抗冻能力下降,容易遭受冻害,冬季较冷地区深秋覆草一次,保护果树根系安全过冬。
6、防病果园覆草后,生态环境变化必将引起病虫种群及其发生规律的相应变化,因此,在做好果园病虫害系统预测预报基础上,制定出相应防治措施并逐一落实。
果园生草的好出及具体操作生草制在果树生产发达国家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适用于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易流失的果园。
果园生草种类的选择标准是要求矮秆或匍匐生,适应性强,耐阴,耐践踏,耗水量少,与果树无共同的病虫害,能引诱天敌,生育期较短。
果园生草主要有以下有点:果园生草能够改良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保水保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固氮能力,增进地力;调节地温,缩小地表温度变幅,有利于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园对病虫害的抗性。
生草果园土壤养分供给全面,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生草果园每年只需割几次草,减少了劳动投人,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果园生草的具体操作如下:1、草种选择一般地块以黑麦草、红三叶为宜,冬季不是过于寒冷的地区可种植鼠茅草,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块可以种早熟禾、白三叶等,冲积沙质土壤果园可以种植毛叶苕子。
2、播种时期一般草种适宜的播种时期为春末夏初或雨季前期,温暖地区或越冬性强的草种也可以秋播(如鼠茅草)。
水分条件较差的地块,在春末夏初雨季趁墒播种。
3、播种量用种量可参照建植草坪或牧草生产推荐的播种量,当地杂草数量较多的适当减量。
一般可按照如下标准播种:黑麦草25g/m²、早熟禾15g/m²、白三叶6g/m²、红三叶6g/m²。
4、播种方法自然生草整地后让自然杂草自由萌发生长,适时拔除(或刈割)豚草、苋菜、黎、茼麻等高大恶性草。
自然生草不能形成完整草被的地块需人工补种,增加草群体数量。
采用撒播的方式,事先对拟撒播的地块稍加划锄,播种后用短齿耙轻耙使种子表面覆土,稍加镇压或踩实,有条件的可以喷水、覆盖稻草、麦秸等保墒,草籽萌芽拱土时撤除。
5、刈割管理生长季节适时刈割,调节草种演替,促进以禾本科草为主要建群种的草被发育。
刈割时间掌握在拟选留草种(如马唐、稗等)抽生花序之前,拟淘汰草种(如藜、苋菜、苘麻等)产生种子之前。
刈割留茬高度以20cm左右为宜。
对于果园里的草,是斩草除根,还是合理种草生草三千年农耕文化影响深远,在果树种植中,对于地下的草,以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斩草除根,现如今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果园生草成为时尚。
一、果园土壤现状---营养匮乏我们国家发展果树的原则是"上山下滩,不与粮棉争地",不少如桃、苹果、梨等果园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一般含量在0.8%-1%,导致土壤缺素症、病虫害严重,树体发育不良,果实品质低。
因此要加大果园投入,采取合理的土壤管理制度,改良土壤,增加果园有机质含量,为各种果树优质丰产打好基础。
当然现在也有些地方开始流转土地,在粮食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用一些土壤相对肥沃的耕地发展果园,不过这些果园也是面临改造的问题。
二、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还是有弊端的在传统土壤管理制度中采用的方法有免耕制、清耕制、覆盖制,这些措施在我国果树生产上应用多年,但随着果园管理对土壤有机质要求的增加、随着管理要求省力化的背景,这种耕作制度也显示出了其不足的一面。
另外不少果农对于草深恶痛绝,使用灭绝的办法,应用除草剂,各种除草剂开始应用的果园中,乙草胺、甲草胺、草甘膦等等,草是灭了,可是树受伤了,土壤环境污染了。
三、果园生草是土壤管理的一次变革在现代果园管理中,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新兴的一种方法,是指在果园的行间、株间种植多年生草,但这些草不被收获,刈割后覆盖在树盘下,是有效保护果园土壤的一种方法。
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的一次大变革,不但把土壤有机质多年短缺的难题解决了,也开辟了利用生草来调控土壤中水分含量的节水农业这一新思路,同时也简化了果树栽培方面的许多管理模式,从而使果业由单一生产向综合开发快速过渡,使加工业、观光农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又使生产绿色果品变成了现实。
四、现代果园生草种植操作流程有哪些1.草种选择的原则果园生草对草的种类有一定的要求:植株矮秆或匍匐生,有一定的产草量和覆盖效果;根系以须根为主,浅生好;与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不是果树害虫和病菌的寄生场所;还有就是易于管理,耐践踏;适应性强,耐阴,耗水量较少,易越冬,生育期比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