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17.47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比较

引言

中庸之道是最伟大、最深奥的学说之一。作为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优秀成果,“过犹不及”的中庸伦理思想在规范个人行为、维护国家稳定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应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作为东西方世界“知无不尽,德无不全”、“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他们都是中西方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在中西方哲学与文化史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章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

1.1孔子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

中庸之道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闪烁着深沉的思想火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中国,虽是孔子首倡中庸之道,但其实在此之前,中庸思想早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中和观”。原始人群从弓箭文化出发,认为“中”乃旗杆之正,中的之矢的“中”,使“中”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准则、标准的意义。

孔子是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殷周以来的“中”“和”思想,将“中”与“庸”联系起来,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他所谓的“中庸”就是“执两用中”,即要求人们言行符合周礼,“夫礼所以制中也”,他认为“仁”、“礼”等儒家的基本思想都包含在中庸的范畴之内,试图通过行中庸之道,而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中庸之德也,直至矣乎”,由此可见中庸之道的重要性。

1.1.1孔子中庸思想在《论语》中的具体体现

“中庸”又称“中道”、“中行”。孔子把它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代表了一种最高的智慧。其思想内涵在《论语》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论语·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又问: “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本章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份、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论语·子路》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使他们的行为符合中庸之道。

1.2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基本内涵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主要集中于《尼各马可伦理学》之中,

就古希腊而言,在亚里士多德之前,重视中庸或者中道已经成为许多思想家的共识。

而亚里士多德则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庸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又被称为“中道”,所谓“中道”就是“适度”、“适中”、“执中”的意思,即一种“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亚里士多德站在中等奴隶主的立场之上,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智者们的“和谐观”。并结合社会现实,提出了中庸(中道)理论。他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德行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亚里士多德不仅仅研究了一般性的中道原则,而且还提出了“相对中道”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有绝对和相对中道之分,绝对中道是物的中道,是与两极端距离绝对相等的中间状态。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称为德行和美德的中道,是一种相对的中道,即“适度”、“适量”,他曾举例说:“如对一个人十磅太多,教师不能因此叫他吃六磅,六磅虽然居于两端之间,但对这个人来说,也许太多,也许太少,对于武术大师弥罗来说,可能太少,对于初学武术的人来说就可能太多。”这就表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章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异同

2.1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社会背景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生活在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明古国。一方面,大致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两人有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思想,中庸思想便是其一;另一方面,两民族生产生活方式

的差异及两人不同的生活际遇又使得其中庸思想存在着明显差异。无论是相同还是差异,两人的中庸思想在东西方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2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相同点

(1)理性精神的一致:不走极端

中庸或中道,要在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出人类的理性精神。

(2)主体指向的一致:至上美德

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是一种至上美德,并非人人具有,平常人只有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渐向中庸美德靠拢。

(3)思想方法的一致:致中和适中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庸和中道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时,要“致中”和“时中”。

(4)政治立场的一致:反对折中主义

有学者认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或中道有着强烈的调和主义色彩,在本质上宣扬的是折中主义,这其实是一大误解。折中主义,在哲学上是指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以实现表面的和谐或一致的哲学观念。

2.3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不同点

(1)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不同

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德性看成是一种习惯或性格,所强调的是这

种德行的产生途径是后天性的,是在“习”中逐渐形成的。

(2)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不同

孔子的中庸思想更强调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义务感,而亚里士多德中道论更注重道德行为的意志自愿性。

(3)社会生活中的归宿不同

第三章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庸”是先哲们综合自然、人类社会和现实经验提出的一种择优方法论的概念。它是辩证法与系统论思想的原初形态。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文化千年来已渗透至中华民族的细微末节中,在中国人的一言一行中浸润着儒家的“中庸”之道。它规制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新时代的形势下,有力地吸收西方优良的文化传统,也是继续传承中庸的新趋势,孔子及亚里士多德一直以“中庸”为处世要旨,规劝人们在思考判断问题时要“执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追求的幸福是以良好的道德情操先行。中庸思想由理论走向实际,发散于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