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宇自动化教学课件

楼宇自动化教学课件

楼宇自动化教学课件
楼宇自动化教学课件

第一章概论

(一)建筑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用山洞或是树枝做遮风避雨的房屋

农业社会――有雄伟的宫殿和城墙等建筑

工业社会――钢筋混泥土的摩天大厦

信息社会――智能建筑

(二)智能建筑的发展历史

见图1-1

(三)世界及我国典型智能建筑

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楼(City Place)于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问世,它是一幢旧的金融大厦改建而成的。

第一高楼:马来西亚的双油塔,高453米;

第二高楼:芝加哥的西尔斯楼,高443米;

此外:“911”倒塌的美国的纽约世贸中心,高420米,84万㎡;

美国的纽约帝国大厦,高381米。

我国起步较晚,直到80年代末才逐渐被重视,但发展较快。比较有名的是: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460米,95层,33万㎡

上海金贸大厦:420米,88层,28万㎡

(四)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见图1-2:

图1-2 智能建筑发展趋势图

(五)智能建筑的构成

(1)三A建筑,见图1-3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包括: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安保系统、消防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车库

管理系统、音响广播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包括:事务处理系统、办公系统(如office套件)、决策支持系统(如炒股票的软件)、信息处理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共用天线系统、可是电话电视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楼内移动通信系统。

(2)5A建筑

见图1-4:

3)自动化经历了以下阶段

气动控制――电动控制――仪表控制――集中控制――集散控制(管理集中,危险分散;是建立在网络或是总线基础上的)因此,各子系统(如火灾报警子系统FAS、安防子系统SAS、照明控制子系统、车库管理子系统、CCTV、IC卡子系统等)要求系统集成(或曰联网)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各子系统制造商不同,通信接口不统一,难于集成。

因此,各种总线标准应运而生。

如主要用于智能建筑的BACnet、LONworks(Local Operation Network)和Profibus(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及过程自动化)等40多种现场总线。

4)综合布线的优点

智能部分投资不多3~5%,收效很大,一般3年即可收回投资。

综合布线能克服:

杂(线缆种类多)、

乱(插头、插座、配线架等品种多,不易排整齐)、

散(各系统不兼容,需分别设计)、

费(费时费钱)、

死(更该与升级不灵活)。

图1-5可知,智能大厦必须有综合布线,但仅有综合布线还不是智能建筑,还必须和BAS等中的各子系统结合起来。各子系统必须符合通信协议,否则就会被淘汰。(非网络的产品对以后的升级、扩展十分不利,只能整体更换,耗资巨大。)如:在上海有一市级立项的智能建筑科研项目(商务楼智能系统)就共有8个子系统:CA、OA、BA、FA、SA、CP、PA&STV 独立运行,并以综合布线为中枢神经,实现高层次集成。

5)什么是BACnet?

BACnet是由美国供热、制冷及空调工程师协会(ASHARE)专门针对BA控制设备制定,是现行美国国家标准及欧共体标准草案。

其产品首次出现于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的国际空调、供热、制冷博览会上。

应用BACnet 协议,可使不同厂商的BA 设备在一个系统中合作使用,可使BA 系统升级,还可把原来独立的BA 设备控制系统(如FAS 、SAS 、照明控制系统等)一体化。

按照ISO (国际标准化协会)制定的《开放式系统互联(OIS )基本参考模式,ISO7498》网络操作协议,可分为7个层次(从下到上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BACnet 定义了其中四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 物理层

第一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第六层第七层v v v v BACnet 定义了OSI中的四个层次

6)什么是Lonwork ?

Lonwork 总线是1991年美国Echelon 公司推出的。

目前全球40多个国家数以千计的公司应用Lonwork 技术开发BA 产品。

它定义了OSI 通信协议所有七层服务功能。

Lonwork 技术核心是神经元芯片。

每个神经元芯片

三类存储器16个I/O端口

3个8位CPU 应用程序处理器

网络处理器

媒体访问控制器

RAM

EEPROM

ROM

图1-6 具有通信和控制功能的Lonworks芯片 Lonwork 的特点:

在网络开放型方面:完全开放,对任何用户平等

在互操作性方面:不同制造产品可实现互操作

在通信介质方面:不受通信介质影响,电力线、电缆、双绞线、

同轴电缆、光缆等均可传输

在网络操作系统结构方面:可使用现有的网络结构,网络拓扑自

由。

7)BAS 结构图

(六)楼宇自动化工程实施配合关系见图1-7

★楼宇自动化工程操作步骤流程

★设计依据

1.国家(际)标准

1)EIA/TIA568A商业建筑物布线标准EIA/T2A569建筑群管道和空间布线标准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3)厂家产品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总则

4)院标

2.建筑作业图

结构作业图

给排水作业图

电气作业图

3.主管部门特殊要求

4.用户要求

1)基本型设计等级

2)增强型设计等级

3)综合型设计等级

5.设备选型原则

1)当前需要的用途

2)附加的和未来的用途及用户扩展容量3)通用性

4)改变灵活性

5)电缆有效寿命的投资回报

6)财政与安全上风险最小

7)符合总线标准即开放式原则,支持众多厂家的产品及设备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

2)水平布线子系统

3)垂直主干子系统

4)管理子系统

5)设备间子系统

6)建筑群主干子系统

(七)布线方式

1)预埋管布线方式(采用金属或PVC塑料管预埋在现浇板、

柱中,用出线盒引出)

2)吊顶内布线方式(100X50的线槽可纳75根用户线)(50X25

的线槽可纳20根用户线)

3)地面线槽布线方式

4)地毯下布线方式(厚度薄、性能好的扁带式电缆)(方便、灵活,适用于局部少量的改建项目)

★PDS与传统配线系统的比较

(八)走出误区

1)建设3A、5A、7A级智能大厦的误区(5A是加了属于

BA的FA和SA)(7A是加了属于OA的MA(管理自

动化)和DA(决策自动化))(不是星级宾馆的“星”,

不是越多越好,客观地看分为3A)

2)投资额度的误区

3)屏蔽与非屏蔽的误区(我国、美国为屏蔽电缆,而欧洲

为非屏蔽电缆)

4)缺乏合理验收机制(工程监理重要)

第二章专用传感器

第一节火灾传感器

一.火灾过程

火焰燃烧

初起

1.燃烧产生的烟雾或气体(用于初起阴火阶段)

2.环境温度或温度增加速度(用于火焰燃烧阶段)

3.燃烧产生的红外、紫外线辐射(用于全燃阶段)

三.火灾传感器分类及设计选型原则

用于初起、阴火阶段:

感烟式探测器――离子感烟式探测器(烟雾微粒很小时);

光电子感烟式探测器(微粒较大时)用于火焰燃烧阶段: 感温式探测器

用于全燃阶段:感光式探测器(因为用于全燃阶段,故一般使用

较少;但是在大展厅或是电力设备和油库用的

多,尤其是油库,用离子感烟探测器会误报)另外,气体探测器用于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场合

四.火灾传感器探头及电路

1.离子感烟探测器

2.光电子感烟探测器

3.感温探测器

4.复合探测器

第二节水位传感器一.传统水池水位控制

二.水位传感器分类

1.浮力式液位计

2.静压式液位计

3.电磁式液位计

4.复合式液位计

三.液位监视、报警与控制

第三章火灾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

一.火灾报警与联动控制要求

(一)报警

1.传感器——楼层火灾报警箱声、光报警

2.传感器——消防中心声、光报警

3.音响

4.电源控制,疏散显示

(二)联动控制

1.音响与广播启动

为避免混乱可分层启动或关闭

2.电梯迫降至一层

消防电梯可用

3.延迟一定时间后,正常供电电源跳闸,避免火灾触电事故及火灾进一步扩大;保留消防电源,提供消防电梯、消防泵、

通风机等

4.停电后,低压安全疏散指示灯连锁启动

5.启动消防水泵,喷淋灭火;或启动随时性气体灭火系统6.启动楼梯走廊的消防排烟风机

7.关闭分区防火卷闸门,防止火灾扩大

二.国内现状

1.消防自动化大多呈独立状态

2.有的FAS呈独立状态,但有与BAS联网功能

3.少量FAS已纳入为BAS子系统

三.传统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

四.现代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

由网络编程实现

第四章电力供应、管理、监视系统

一.能建筑对电源质量的要求

1.电压波动

由于负荷出现较大增加,特别是附近有大型设备启动时,产生低电压,一般计算机允许电压波动±5%,当电压为70%时认为停电。

电压等级:A级B级C级

范围波动:±2%±5%±7~13%

2.频率波动

一般计算机允许波动范围50Hz%±1%,超过允许范围就会产生错误,甚至丢失信息。

频率等级: A级 B级 C级

波动范围:≤±0.2Hz ≤±0.5Hz ≤±1Hz 3.波形失真

由于非线性负载如:大功率可控硅整流装置会产生谐波4.瞬变浪涌和瞬变下跌

正弦波在工频一周或几周内,幅值快速增加,允许最大瞬变浪涌率≤20%

正弦波在工频一周或几周内,幅值快速下降,允许最大瞬变下跌频率≤30%

这两项指标过高会导致计算机系统运算错误或破坏存储5.瞬变脉冲

又称尖峰或电压闪变,是小于半周期时间内正弦波上叠加的窄脉冲。主要是由内部过电压引起,也可能是由雷电引起。严重时会计算机和精密仪器损坏。

6.三相不平衡

7.瞬间停电

停电时间长,计算机会失去记忆,导致运算错误

8.电磁干扰

电线、电缆既是电磁干扰的发生器也是接收器

二.供配电设备的选择

(一)从改善电源质量的角度

1.直接供电系统

只适用于:电网质量好,且附近无较大设备,无电磁干扰。

其优点是:简单、投资低、维修方便

其缺点是:对电网要求高,对对电源污染无防护

2.隔离变压器、稳压器和滤波器组合系统

可以消除电网瞬变干扰,较大设备启停干扰,滤除谐波3.不间断供电电源

能稳压、稳频,抗干扰,防浪涌,突然停电可继续供电一段时间或立即启动备用电源

4.瞬态浪涌保护器

一般有高频信号保护器(防止天线的雷击和感应雷击)

电源过电压保护器(防止雷电及其他瞬变浪涌冲击)

等电位联接(防止雷电侵害)

稳压器和不间断电源对快速脉冲、过电压不能及时反应,甚至会将稳压电源和不间断电源损坏。

(二)从安全高效的角度

1.变压器

油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水内冷变压器

2.配电柜

手车式、抽屉式:大楼多在市区,尺土寸金,该型配电柜紧凑,占地面积小故障后可抽出,换上备用车(抽屉)即可

继续供电,停电时间少

3.铜线

铜线的载流量大

楼宇自动化考试题目及答案

1.智能大厦的3A是指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 2.在BA系统中,照明设备一般包括时间表控制模式,情景切换控制模式,动态控制模式,远程强制控制模式,联动控制模式。 3.集散控制系统的体系特征是功能分层,他充分反映了DCS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特点。 4.冷吊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辐射原理对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调节。 5.所谓工程界面的确定是明确各子系统的功能及相应之间的接口界面,各供应商的职责,以确保系统集成。 6.最基本的防盗报警系统是由多个入侵探测器加上一个报警主机构成的。 7.BACnet协议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提供楼宇自控系统实现互操作的方法。 8.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主接线一般采用双电源进线。 9.综合布线系统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10.在楼宇自控系统中所有的DDC工作站的工作电源都应由BA系统监控中央站的UPS 供电。 11.综合布线系统是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电信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 1.OPC技术意为过程控制中的对象嵌入技术,是一项工业技术规范与标准√ 2.加湿器的目的是为了给大楼房间提供一种降温手段 X 3.楼宇安全防范技术工程按风险等级或建筑规模大小划分工程规模 X 4.进行楼宇调配点设计时,应尽量将变电所设在几何中心 X 5.楼宇自动化包含了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消防自动化 X 6.IBMS和BMS是一个系统的两个说法√ 7.冷吊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X 8.风门执行器主要是控制新风机组或空气处理机的各类风阀的开度大小√ 9.多线制系统中 X 10.火灾报警控制器按系统连线方式分多线制和总线制√ 1、现场控制器采用模块化结构,在电源模块中,为控制器提供的工作电压为多少。D A、9VDC B、18VDC C、24VAC D、24VDC

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补充: 摘要:智能建筑的概念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简介,并列举了当今几大楼宇自控生产厂商的自控系统功能简介和实际运用。 一关于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ford)市建成。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智能建筑应当是: “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建筑智能化结构是由三大系统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二、楼宇自动化系统简介 楼宇自动化系统也叫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是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对建筑物内的能源使用、环境、交通及安全设施进行监测、控制等,以提供一个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的工作或居住环境。 三、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暖通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等子系统。根据我国行业标准,BAS又可分为设备运行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子系统宜一同纳入BAS 考虑,如将消防与安全防范子系统独立设置,也应与BAS监控中心建立通信联系以便灾情发生时,能够按照约定实现操作权转移,进行一体化的协调控制。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如下: (1)自动监视并控制各种机电设备的起、停,显示或打印当前运转状态。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工程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原则 四、系统设计描述 五、楼宇自控系统产品介绍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一、概述 当今,世界各地的大厦管理部门为了使其客户拥有更舒适的环境而正在寻找创建完美室内环境的方法,他们越来越注重于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可调性。智能大厦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快捷的综合服务功能,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楼宇自控系统( ,简称)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监控范围通常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最优化组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物提供一个合理、高效、节能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节能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建筑电气设计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它的建立,对于大厦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大厦的防火与保安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依靠强大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系统做出集中监测和控制;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避免设备不必要的运行,又可以节省系统运行能耗。 当前现代化大厦就空调系统而言,是一栋大楼耗能大户,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设备。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大楼的耗能50%以上,而大楼装有楼宇自控系统以后,可节省能耗25%,节省人力约50%。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当前随着建筑物的规模增大和标准提高,大厦的机电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大厦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如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就能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提高大楼内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大厦是采用西欧古典三段式的、国际化标准的智能型建筑,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将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先进运行手段,并为用户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设计依据 2.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6-92 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54-50259-96

楼宇自动化试卷(A)配答案

学号学生姓名班级考试日期成绩 一、选择题(10×2分=20分) 1.楼宇自动化系统,或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英文缩写。( C )(单选) A、SCC B、BAC C、BAS D、AGC 2.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是针对哪种空调系统进行监控。( A )(单选) A、集中式中央控制系统 B、窗式空调 C、局部空调 D、柜式空调 3、下面哪个不属于可视对讲系统? ( D ) (单选) A、主机(门口机) B、分机(室内机) C、不间断电源 D、大门 4、LAN通过以下哪项就可以实现与互联网和各种广域计算机网的连接( B ) (单选) A、调制解调器 B、网关/路由器 C、中继器 D、网桥 5、下面哪个属于综合布线系统优势( ABCD ) (多选) A、低廉的运行花费 B、便于重新安装 C、高效性 D、经济性 6、巡更系统的功能要求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BCD ) (多选) A 、巡更系统必须可靠连贯动作,停电后应能24h工作 B、备有扩展接口,应配置报警输入接口和输入信号接口 C、有与其他子系统之间可靠通信的联网能力,具备网络防破坏功能 D 、应具备先进的管理功能,主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改巡更路线及巡更次数,在巡更 间隔时间可调用巡更系统的巡更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打印等 7、智能化楼宇的供电接地系统宜采用TN-S系统,按规范宜采用一个总的共同接地装置(统一接地体)。统一接地系统可利用大楼的桩基钢筋,并用40mm×4mm镀锌扁钢将其连成一体作为自然接地体。根据规范,该系统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其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A)(单选) A、1 Ω B、2Ω C、0.5Ω D、10Ω 8、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电视技术在安全防范领域的应用。一般来说,基本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依功能结构可分为( ABCD )(多选) A、摄像 B、传输 C、控制 D、显示与记录 9、镜头成像质量的内在指标是镜头的光学传递函数与畸变,一般以空间分辨率表示即以每毫米能够分辨的黑白条纹数为计量单位,计算公式为( A ) A、镜头分辨率N=180/画幅格式的高度 B、镜头分辨率N=360/画幅格式的宽度 C、镜头分辨率N=180/画幅格式的宽度 D、镜头分辨率N=360/画幅格式的高度 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简称“规范”)有以下一些硬性规定:“走道、大厅、餐厅等公众场所,扬声器的配置数量,应能保证从本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C )米。(单选) A、10 B、20 C、15 D、18 二、填空题(10×2分=20分) 1、智能建筑系统的组成按其基本功能可分为三大块,即“3A”系统。“3A”具体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 2、温度控制器是楼宇自控中常用的控制器它主要用来检测现场的温度,一般是由感温元件、控制电路、信号输出等三部分组成。 3、照明与动力监控系统是对整个大厦的照明设备进行集中的管理控制,该系统包括大厦各层的照明配电箱、事故照明配电箱和动力配电箱。 4、给水排水监控系统是智能大厦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及时地调整系统中水泵的运行台数,以达到供水量和需水量、来水量和排水量之间的平衡,实现泵房的最佳运行,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最优化控制。BAS给排水监控对象主要是水池、水箱的水位和各类水泵的工作状态。 5、在安全防范系统中,按警戒范围分类探测器可分为点型探测器,线型探测器,面型探测器,空间型探测器。 6、电梯的控制方式可分为层间控制、简易自动控制、集选控制、有/无司机控制以及群控等。对于大厦电梯,通常选用群控方式。 7、智能停车场系统按其所在环境不同可分为内部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和公用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两大类。 8、雷电波入侵智能建筑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击雷,另一种是感应雷。感应雷入侵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雷电的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由交流供电电源线路入侵、由通信信号线路入侵。 9、门禁控制系统一般由出入口目标识别子系统、出入口信息管理子系统和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10、微波探测器是利用微波能量的辐射及探测技术构成的报警器,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微波移动报警器和微波阻挡报警器两种。 三、名词解释(4×5分=20分) 1、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系统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3分)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1分) 2、办公自动化:指办公人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的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2分),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室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以达到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目的(2分)。 3、门禁系统:所谓的出入口控制就是对出入口的管理(1分)。该系统控制各类人员的出入以及他们在相关区域的行动,通常被称作门禁系统2(分)。其控制的原理是:按照人的活动范围,预先制作出各种层次的卡或预定密码。在相关的大门出入口、金库门、档案室门和电梯门等处安装磁卡识别器或密码键盘,用户持有效卡或输入密码方能通过和进入(1分)。 4、视频切换器:在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中,摄像机数量与监视器数量的比例在2:1到5:1之间,为了用少量的监视器看多个摄像机,就需要用视频切换器按一定的时序把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分配给特定的监视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视频矩阵(2分)。切换的方式可以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对一组摄像机信号逐个循环切换到某一台监视器的输入端上,也可以在接到某点报警信号后,长时间监视该区域的情况,即只显示一台摄像机信号。切换的控制一般要求和云台、镜头的控制同步,即切换到哪一路图像、就控制哪一路的设备(2分)。

浅议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

浅议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 发表时间:2016-10-26T10:41:17.41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2期作者:马婷 [导读]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建筑设备自动化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住宅的楼宇自动化越来越重视。总体上讲,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应该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朝着功能多样化、技术尖端化、操作全智能化等多方向高速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本文将采用全新的楼宇管理模式,使其先进性、智能化程度在当前及未来若干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供同行参考。 深圳市安星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40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建筑设备自动化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住宅的楼宇自动化越来越重视。总体上讲,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应该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朝着功能多样化、技术尖端化、操作全智能化等多方向高速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本文将采用全新的楼宇管理模式,使其先进性、智能化程度在当前及未来若干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以太网现场总线;人机界面;直接数字控制器 一、工程概况 某大厦A区Ⅰ段地上11层,集办公、会议于一体,设备机房包括新风机房、强电设备间和弱电设备间等,电气设备包括新风机组22台、送/排风机4台、电梯4台,集水坑4个、污水潜水泵4台。该大厦A区Ⅱ段地上11层、地下1层,集办公、会议于一体,设备机房包括变配电室、新风机房、进风机房、强电设备间和弱电设备间等,电气设备包括新风机组22台、送/排风机6台、电梯6台,集水坑14个、污水潜水泵16台、生活水箱1个、生活水泵2台,照明回路4路,2路高压进线、5个变压器、5路低压出线和1台柴油发电机。 某大厦A区Ⅲ段地上11层,集办公、会议于一体,设备机房包括新风机房、强电设备间和弱电设备间等,电气设备包括新风机组22台、送/排风机4台、电梯4台,集水坑4个、污水潜水泵4台。某大厦B区,地上2层,设有设备机房区域,包括制冷机房、锅炉房等,设备包括冷水机组2台、冷却水泵3台、冷冻水泵3台、冷却水塔风机10台,热水循环泵2台,新风机组8台、10台送排风机。 另外,该大厦面积较大,为了给空调/新风系统提供环境参照数据,在室外适当位置设置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室外温、湿度。 二、楼控系统概述 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简称BAS)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BAS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将分布在各监控现场的系统控制器连接起来,共同完成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功能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该大厦中各系统设备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建筑面积大,主要电气设备数量多,分布散。BA系统在各楼层的设备机房处设置HW-BA5000系列DDC模块,对现场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控,DDC可独立完成全部的监测、控制工作。再以LonWorks总线连接各DDC模块至中央监控中心,在中央监控中心,我们可以查看到各种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相关参数,并控制电气设备启停。根据设备分布的特点,本设计4条Lon总线,A区Ⅰ段、Ⅱ段、Ⅲ段和附楼部分控制器分别由一条总线相连。实现了一体化控制、监测和管理,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设计内容 该大厦作为一座集楼宇自控、消防、安全防范、会议、综合布线系统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建筑,它不仅需要对大楼内的所有的机电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而且这些设备还需与其它的智能化子系统进行通讯和必要的联动控制,以致力于创造一个高效、节能、舒适、高性能价格比、温馨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四、设计原则 此项目在符合国家规范的前提下,根据多年从事智能化弱电系统的经验和该大厦工程的特点,从满足业主利益的角度出发,本着技术先进、高效便利、投资合理的精神,针对工程的智能化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基本原则:先进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集成性和可扩展性、安全性与可靠性、服务性与便利性与经济合理性。 五、设计目标 该大厦楼宇自控系统将建筑电气设备与控制子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进行分散控制、集中监视、管理,实现一体化控制、检测和管理,创造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以最低的能源和电力消耗来维持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取得最低的大厦运作成本。 六、楼宇系统设计说明 某大厦工程是一座集空调自控、消防报警、安全防范及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建筑。根据此大楼的建筑特点和应用功能,本方案选择海湾公司的最新一代可远程控制HW-BA5000楼与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开发,选用最先进的数字控制器,具有创新、简洁、高效、可靠等优点,可为其它供应商提供开放性接口,并可根据需要将楼宇控制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及安全防范系统及其它子系统集成在统一平台上。 本方案HW-BA5000监控范围及系统目标包括以下几部分:设备运行监控,包括对制冷系统、换热站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变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的监控。 某大厦的楼宇自控系统包括中央监控中心(中央站)和DDC现场控制器(分站),由两级网络(以太网和LonWorks现场总线)连接,既可以满足系统庞大的容量要求,又可以提供高速的通讯能力,使管理人员在中央控制室就可以全面了解大厦的各种设备运行状况,并进行实时控制。 1、系统一级网络——以太网 楼宇控制系统的一级网络是一个以太网的局域网或广域网。在本方案中,针对该大厦工程来说,一级网络是TCP/IP标准协议、传输速度为10/100M的以太网,工作站使用标准的以太网的标准设备。 现场DDC模块通过LonWorks总线连接到以太网时,通过专用的Lon网络适配器(PCLTA-20)连接。 2、系统二级网络——LonWorks总线

《楼宇自动化技术》教学大纲

《楼宇自动化技术》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学时:80 学分:6 适用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建筑制图与CAD、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楼宇安防技术。 后续课程: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等。 开课单位: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组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 二、课程教学目标 《楼宇自动化技术》作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建筑水电等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课,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设计楼宇自动化设备监控系统软硬件的能力,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楼宇自动化技术系统的能力,诊断和排除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及中央控制室故障的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智能建筑基本概念、主要特征、主要内容、发展趋势。 2.了解智能建筑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 3.系统掌握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功能、集成。 4.能运用Honeywell Excel 50控制器进行楼宇控制系统设计、调试。 5.熟练应用Honeywell Excel CARE软件包,生成楼宇设备工作原理图、控制策略、开关逻辑、时间程序等,并能进行系统调试。 6.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

四、课程教学实施 本课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日标对

教学方式、方法和教材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试验。实施过程有如下特点: 1.增加专业课课堂教学的内容承载。不但有知识的传授,还有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训练;不但有专业内容的教学,还有基本素质(设计能力、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训练。 2.本课程以先进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引探教学法”。教师的任务是引导,不是灌输;学生的工作是对知识的探索和对技能的主动练习,不是死记结论。 3.课程内容的选材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注意实用性、操作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叙述方式注意照顾普高生与职高生的特点,从初学者的认识规律出发组织教材内容。 4.不但有每堂课的课程讲授的设计(微观设计),而且有全学期的整体安排(宏观设计)。实现全课程教学内容的双循环。 5.课内设计的任务是进行综合能力训练,不可以用单项的作业取代。学生要完整地完成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任务,以积累职业岗位上不可或缺的综合经验,锻炼本专业的综合能力。 6.每次课程不是从定义出发,而是以实际问题引入,以实例引导,以实例功能的改进为动力。从实践到经验再上升到理论。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内外结合,讲、作、问、答、练、考、多线并进,使整个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过程中,讲授、问答、练习、考核等内容多线并行、有条不紊地推进。 7. HONEYWELL Excel CARE软件包,是实现楼宇自动化的专用和重要软件,并且代表国际领先水平,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探索,以便充分发挥其功能,为楼宇自动化服务。 五、课程教学实施条件 1.师资要求 ◆专任专业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 ◆专任实训教师要具备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中级工以上的资格证书(含中级工)或工程师资格; ◆本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双师”资格(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或企业经历); ◆专任专业教师应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 2.实践教学条件 ◆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要求一个实训室及一个多媒体、网络机房。 ◆实训课最好由二位教师上课,以便于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教师除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知识表达能力和对学生的引导能力。 ◆Honeywell Excel 50 DDC,楼宇设备系统(如给排水系统等)。 ◆Honeywell Excel CARE软件包,楼宇设备模拟对象,以便教师进行组态设计演示和学生进行项日设计和调试。 六、课程考核说明

楼宇自动化重点答案解析

第一章 1、智能建筑的3A技术 答: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2、智能建筑使用的4C技术。 答: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图形技术。 第二章 1、传感器、变送器的作用。 答:传感器的作用是在测量过程中将物理量、化学量转变成电信号。 变送器的作用是把传感器得到的电信号再转变成标准的电信号。 2、楼宇自动化常用的控制器有哪些,作用是什么? 答:楼宇中常用的控制器有: (1)温度控制器:主要用于测量室温度,以此控制风机盘管冷、热水阀的启停。 (2)湿度控制器:主要用于室湿度检测,以此来控制加湿阀的启停。 (3)防霜冻保护开关:主要用来检测新风机组或空气处理机中的盘管温度,当温度底于某一设定值时,系统自动关闭风机和新风阀门,同时打开热水电动二通阀来防止盘管的冻结。 (4)压差开关:主要用来检测新风机组或空气处理机中的滤网,当滤网发生堵塞里,装在滤网两端的压差开关会发出报警信号。 (5)水流开关:主要用来检测管道是否有水的流动,通常就用于制冷站、热站、给排水等带有泵的系统中。 (6)液位开关:主要用来检测液体的液位,如清水池和污水池的液位。。 5、DCS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答:DCS(集散控制系统)由现场控制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管理计算机,系统网络和DCS的软件组成。 功能:(1)现场控制站作为系统的控制级,主要完成各种现场楼宇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信号的采集、处理及控制,作为控制和操作同时进行。 (2)操作员站主要功能是显示各个现场站及不同的楼宇设备子系统的过程实时数据,同时对各个现场站发出改变设定值、改变回路状态及控制指令。 (3)工程师站功能类似于操作员站,但具有更多编程、调式功能,通常以笔记本电脑形式出现。 (4)管理计算机除具有实时监控外,主要进行管理功能。 (5)系统网络主要功能是中央监控计算机与DDC之间的通信和多台中央监控计算机与管理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6)DCS的软件包括控制软件包和操作显示软件包,主要功能是数据采集处处理 6、DCS系统的三级结构与两级网络。 答:三级结构: (1)现场控制级:DCS的基础层,向下直接面向工业对象,完成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闭环调节控制、顺序控制等功能;向上与操作监控级进行数据通信。 (2)操作监控级:DCS的中间层,是面向现场操作员和系统工程师的,操作监视为主要任务,兼有部分管理功能。 (3)管理级:整个系统的中枢,完成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功能。 两级网络:过程控制网络、高级应用网络 7、FCS系统的基本思想。 答:(1)建立基于统一底层网络的开放系统; (2)取消DCS的输入/输出单元和控制站 (3)把DCS控制站的功能块分配给现场仪表,从而构成虚拟控制站、智能节点; (4)不同生产厂家的性能类似的设备可进行互换而实现互用。 8、DCS与FCS的异同点。 答:DCS与FCS的异同点如表:

楼宇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楼宇自动化系统(B A S) 1系统说明 根据桂林农行的设计要求作工程设计,参照所提供之技术说明,并以品质标准进行空调自控系统设计。选用江森公司的空调自控系统,控制范围包括以下部分: -空调系统 -新风系统 -冷冻站系统 2系统摘要 一个高素质的空调自控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本公司选用Johnson Controls 之空调自控系统, 空调自控系统包括网络控制器(NCU)及台数字控制器(DDC),分别分布在总控中心,现场等地方。

1台中央操作站将采用美国微软公司的视窗NT或视窗95(作业系统为运行环境,Metasys亦以开放式设计,能以不同之技术结合,如DDE,COM/DCOM,TCP/IP, ODBC,OPC,ACTIVETIVEX,BACNET等。 Metasys之LAN网络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ARCNET或Ethernet,使网络之应用更广泛,其灵活性及容错性是用户完全可以信任的,所有网络控制器(NCU)与数字控制器均是独立工作及配备电池.所有资料\数据及程序均不会消除.本系统的好处及特点将会在下一章节详细说明. 3系统的优点 3.1系统概述 空调自控系统)的任务是创造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以获得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江森自控公司的Metasys中央监控系统,是一个完美的建管系统。她利用了90年代所有可以运用的先进科技技术,将每一个不同层面的装置设施结合起来,并发挥其最大的效力。Metasys再次赋予建管系统以新的生命。

从网络设计方面,它可以透过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方便,能与任何一个共用布线系统的设备联上而无须增加任何辅件,使其与其他系统的结合功能更为方便.从网络设计方面,它也能以Arcnet或Ethernet等不同形式. 软件方面,METASYS也大大的开放了结合的条件,如其具有DDE功能的软件,可以跟其它软件交换资料.而其开放式平台设计跟Windows, UNIX, LonWorks及Bacnet等标准配合,使软件编写时有所依据. 3.2系统特点 最先进的技术 Metasys系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实现受控设备完全自动化控制,其中WIN98/NT、COM/DCOM、TCP/IP、ODBC、OPC、ActiveX、Bacnet、Lonmark 等技术已经成功与BAS系统相结合,安装运行已有一万多套,并且又有Johnson Controls 百年的控制经验为强大的后盾,使得Johnson Controls提供的楼宇自控系统是其它厂家无法比拟的。

(完整版)楼宇自控技术方案-江森自控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1系统概述 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本项目作为酒店项目,能源与设施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无论对自身运营还是社会效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这样规模的建筑中,需要大量的机电设施协同运转才能为建筑物内的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空间环境,这也是我们楼宇自控系统的建设目标。另外,为实现整个建筑设施管理的现代化,和最佳的节能需求,我方在设计楼宇自控系统时,充分考虑了全年不间断地运行需求、电磁环境的影响、山东地区气候等特点,以及系统兼容性等问题。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以长期的经营需求为主,充分满足遵循国内国外的相关规范与标准。 1.1.1BA系统的必要性 1)智能建筑能耗分析 2)系统功能 ■ 实现楼宇内各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由于负载的变化,是随人员多少、设备开关、室外冷热程度及时段特性而异,人工管理无法适应如此及时、繁琐的调整,而自动控制系统可自动完成; ■ 降低大厦的运营成本、能源成本-降低大厦的运行费用,可节约电费30%左右; ■ 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大楼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0%; ■ 控制大楼内空气温湿度,达到需要的、适宜的办公、餐饮、休闲环境; ■ 减少设备维护、维修费用及管理人员的开支。

1.1.2产品选择 我们本着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认真的研读了各类图纸与文件的需求,并对该项目的建筑布局及形态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最终选用了江森自控的系统架构。 1)江森自控 ■ 是一线产品,80~90%的项目都会选择一线品牌; ■ 产品稳定,调试风险小; ■ 产品寿命长; ■ 产品体系全,可以提供全套产品,没有兼容性风险; ■ 江森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生产暖通空调设备和楼宇自控设备的生产厂家,因此江森自控对新风机组及空调机组的控制原理和方法具有针对性,对于空调设备与楼宇自控设备的融合控制优于其他厂家,其控制理念和逻辑算法代表了世界最前沿的技术。 2)系统特点 ■ 先进性:全新的概念、全新的技术、全新的系统; ■ 开放性:开放式网络、开放式协议、开放式用户界面; ■ 兼容性:兼容多种通信标准及机电厂商设备; ■ 经济性:易于施工、安装、操作和维护; ■ 灵活性:易于扩展、升级、改造; ■ 可靠性:安全、稳定,并已在全球范围成功应用。 1.2设计原则 我们认为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面应该考虑以下原则: ■ 先进性 大楼内必须选用一流设备,在技术上适度超前,符合今后发展趋势,同时又要注意其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每一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考虑系统设计方案时,我们建议重要的系统应采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主流技术产品。 系统采用分布式集散控制方式的两层网络结构,管理层建立在以太网络上,控制层则采用BACnet或LonWorks的总线技术,点对点通讯,并允许在线增减

楼宇自动化考试题目及答案

1. 智能大厦的3A是指楼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 2?在BA系统中,照明设备一般包括时间表控制模式,情景切换控制模式,动态控制模式,远程强制控制模式,联动控制模式。 3. 集散控制系统的体系特征是功能分层,他充分反映了DCS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特点 4. 冷吊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辐射原 理对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调节。 5. 所谓工程界面的确定是明确 各子系统的功能及相应之间的接口界面,各供应商的职责,以确保系统集成。 6. 最基本的防盗报警系统是由多个入侵探测器加上一个报警主机构成的。 7. BACnet协议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提供楼宇自控系统实现互操作的方法。 8. 智能建筑供电系统的主接线一般采用双电源进线。 9. 综合布线系统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10. 在楼宇自控系统中所有的DDC工作站的工作电源都应由BA系统监控中央站的UPS 供电。 11. 综合布线系统是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电信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 子系统组成。 1.OPC技术意为过程控制中的对象嵌入技术,是一项工业技术规范与标准V 2. 加湿器的目的是为了给大楼房间提供一种降温手段X 3. 楼宇安全防范技术工程按风险等级或建筑规模大小划分工程规模X 4. 进行楼宇调配点设计时,应尽量将变电所设在几何中心X 5. 楼宇自动化包含了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消防自动化X 6.IBMS和BMS是一个系统的两个说法V 7. --------------------------------------------------- 冷吊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X 8. 风门执行器主要是控制新风机组或空气处理机的各类风阀的开度大小V 9. 多线制系统中X 10. 火灾报警控制器按系统连线方式分多线制和总线制V 1、现场控制器采用模块化结构,在电源模块中,为控制器提供的工作电压为多少。D A、9VDC B、18VDC C、24VAC D、24VDC 2. 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是针对哪种空调系统进行监控。A A、集中式中央控制系统 B、窗式空调 C、局部空调 D、柜式空调 3. 按照国家标准,JB-QB-100型,属于那种报警控制器。 A A.集中型 B.通用型 C.区域型 D.混合型 4?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是多少。B A、小于1.5 B、大于1.5 C、小于1 D、大于0.5 5?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一般需要进行检测和控制的参量包括那些。ABCD A.压力 B.流量 C.温度 D.湿度 6. 楼宇自动化系统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其狭义的内容包括那些子系统。ABCD A.变配电子系统 B.照明子系统 C.空调与冷热源系统 D.给排水子系统 7. VAV系统末端装置主要有哪几种不同的类型。ABC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

目录 第一章系统说明 (2) 第二章系统概述 (3) 第三章系统特点 (4) 第四章设计依据 (7) 第五章楼宇自控系统结构 (13) 第六章楼宇自控系统DDC配置 (23) 第七章记录及摘要 (27) 1

第一章系统说明 根据桂林农行的设计要求作工程设计,参照所提供之技术说明,并以品质标准进行空调自控系统设计。选用江森公司的空调自控系统,控制范围包括以下部分: -空调系统 -新风系统 -冷冻站系统 系统摘要 一个高素质的空调自控系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本公司选用Johnson Controls 之空调自控系统, 空调自控系统包括网络控制器(NCU)及台数字控制器(DDC),分别分布在总控中心,现场等地方。 1台中央操作站将采用美国微软公司的视窗NT或视窗95(作业系统为运行环境,Metasys亦以开放式设计,能以不同之技术结合,如DDE,COM/DCOM,TCP/IP, ODBC,OPC,ACTIVETIVEX,BACNET等。 Metasys之LAN网络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ARCNET或Ethernet,使网络之应用更广泛,其灵活性及容错性是用户完全可以信任的,所有网络控制器(NCU)与数字控制器均是独立工作及配备电 2

池.所有资料\数据及程序均不会消除.本系统的好处及特点将会在下一章节详细说明. 系统的优点 第二章系统概述 空调自控系统)的任务是创造安全、舒适与便利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以获得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美国江森自控公司的Metasys中央监控系统,是一个完美的建管系统。她利用了90年代所有可以运用的先进科技技术,将每一个不同层面的装置设施结合起来,并发挥其最大的效力。Metasys再次赋予建管系统以新的生命。 从网络设计方面,它可以透过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方便,能与任何一个共用布线系统的设备联上而无须增加任何辅件,使其与其他系统的结合功能更为方便.从网络设计方面,它也能以Arcnet或Ethernet等不同形式. 软件方面,METASYS也大大的开放了结合的条件,如其具有DDE功能的软件,可以跟其它软件交换资料.而其开放式平台设计跟Windows, UNIX, LonWorks及Bacnet等标准配合,使软件编写时有所依据. 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采用现代化的传感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对建筑物内所有机电设施进行信号采集、控制,提供有效安全的物业管理,使其设备应用在最良好的状态。本次设计是基于一套CAN总线的远程控制装置,通过CAN总线完成对现场设备的控制操作,并与CAN总线上其他设备完成数据的传输。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AT89S52单片机、SJA1000 CAN控制器等组成,系统在硬件和软件上进行模块化设计,具体实现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4路数字量输入,4路模拟量输出模块,以及CAN接口电路模块。CAN总线的应用,提高了楼宇智能化水平并降低了设备的管理成本。CAN总线提供了标准网络协议的数据链路层,没有相应的高层通信协议。CANopen协议是一种基于CAN现场总线的开放的、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它是一种具有实时性的高速串行总线系统,它被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系统中。CANopen协议允许不同设备以标准化方式进行通信,使其具有互操性。 关键词:楼宇控制;CAN总线;控制节点;CANopen协议

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consists of modern sensor technology, comput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buildings of all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facilities for signal acquisition, control and provide effective security for property management, to equipment used in the best condition. The design is based on a CAN bus,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through the CAN bus for control operation of field devices and other devices with the CAN b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Hardware of the system mainly by AT89S52singlechip, SJA1000 CAN controller and other components, system hardware and modular software design based on single chip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trol core, designed 4 digital inputs, 4 analog output module, and the CAN interface circuit module. CAN bus applications,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reduce management costs of the equipment. CAN bus provides a standard network protocol for data link layer,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high-level communication protocol. CANopen protocol is an exoteric and standardized high layer protocol based on CAN field bus. It is a high speed serial bus system with real-time capabilities, CANopen protocol allows diffcate with each other in a standardized manner and makes them inter operable. Key words:Building control system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open protocol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 补充: 摘要:智能建筑的概念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简介,并列举了当今几大楼宇自控生产厂商的自控系统功能简介和实际运用。 一关于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ford)市建成。我国于90年代才起步,但迅猛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4C技术仅仅是智能建筑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智能建筑应当是: “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大厦的主人,财产的管理者和拥有者等意识到,他们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案例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是智能建筑3A(有的定义5 A)系统中的重要一A(BA)大,厦自动化体系有智能末端检测,控制单元组成,通过工业标准的控制总线与楼宇控制中心相连接。其系统保证了机电设备和安全管理的自动化,对楼宇温度,照度等参数值进行测量并按照使用者的要求,迅速实施条件调节和综合管理,为用户提供舒适宜人,健康,温馨与高效的室内办公环境和可靠的安全保障,并能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管理的智能化的 XX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大楼总面积1800 平方米全部14层其大楼机电设备的运行及维护量大,为了适应新一代大楼的机电自动化要求,也从大楼的能源节约,有效管理出发,需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楼宇自控系统实现对办公楼供电,供水,空调,通风,照明,电梯等的监视与控制以及与安放,消防集成监视 1先进性 BAS系统在技术上必须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使系统能保持先进的技术,并具有系统扩展和更新的能力。 2实用性 BAS系统中具有各种各样的控制方法,检测元件等,而而对个具体的建筑必须充分考其功能的实用性,对特定建筑不实用的系统也是不现实的。

3经济性 除非特殊要求,一般建筑应在实现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性能价格比,降低系统成本。 在靠性 只有高可靠性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系统须具有自动检测故障报捷和紧急事故自动处理能力。 5维护性 设计系统也必须考验选型产品的维护性,支持厂家产品多少以及国内掌握此技术人员的情况。保证系统启动后可连续的持续下去。 二系统设计原则及实现目标 1系统设计应以满客户要求,减低安装开支,最高经济效益为原则。 2稳定和准确地自动调节大厦内各项参数,为大厦内人员提供一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大厦的舒适度和档次,体现系统的先进性。 3对大厦内各种重要的机电设备实现集中管理,使系统在全自动的状态下运行,监视各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大幅度地减少管理,维修和值班人员,从而降低设备运行成本,体现系统的节约型,实现中央管理与分散控制的最高要求。 4根据随时变化的需要自动管理设备的启停和工作状态,最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最大限度节约能源,使系统的投资回收起期在3~4年之间 三系统设计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