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乐昌峡水库流域汛期分期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9
对乐昌峡水利枢纽拦河坝工程“123”洪灾理赔一案的思考赖永辉【摘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意外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投保,意外事故一旦发生时可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有效地降低工程项目投资风险.为做好水利工程建设投保工作,以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拦河坝工程“1·23”洪灾理赔案件为例,对灾害事件的发生经过、理赔协商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全面介绍,分析和探讨了双方协调过程中的主要分歧和争辩焦点问题,总结归纳本案例中的经验得失.【期刊名称】《人民珠江》【年(卷),期】2012(033)002【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理赔;案例;分析【作者】赖永辉【作者单位】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管理处,广东韶关512000;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0.68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由于工期长,涉及面广,一旦遭受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影响,造成的损失难以完全避免[1-4]。
因此,事先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在遭受损失时提供有力的损失证明材料,根据约定的合同条款提出索赔要求从而获得经济赔偿成为有效的避险手段。
以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拦河坝工程为例,对该工程在2010年1月23日遭受特大洪灾后的理赔过程、双方协商焦点、理赔结果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总结分析。
1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概况及“1·23”洪灾过程建设中的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广东省韶关乐昌市,北江一级支流武水乐昌河段内(图1)。
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拦河坝、电站厂房与引水系统以及库区周边道路等。
建设工程地处五岭以南,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 500 mm,降雨年内分配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74%(4—9月),枯水期降雨量仅占全年的26%(10月至次年3月)。
为合理地避免洪水影响,同时又考虑到尽量节约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价的需要,工程中修筑了能够抵御历史同期2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围堰和导流洞(P=5%的11月至次年2月冬季洪水洪峰流量为1 050 m3/s)以抵御洪水侵袭。
乐昌峡水利枢纽塘角坝址“06.7”特大洪水洪峰流量的推算丘蔚天
【期刊名称】《水文》
【年(卷),期】2009(0)S1
【摘要】2006年7月,武江流域发生了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通过对乐昌峡水利枢纽塘角坝址"06.7"特大洪水洪峰流量的推算,为工程设计收集宝贵的水文基础资料,使枢纽的设计规模更为合理、准确,并为今后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页数】3页(P90-92)
【关键词】乐昌峡;“06.7”特大洪水;洪峰流量;推算
【作者】丘蔚天
【作者单位】广东省水文局韶关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22.5
【相关文献】
1.武江犁市站“06.7”特大洪水洪峰流量计算初探 [J], 许小玲
2.武江犁市站“06.7”特大洪水洪峰流量计算初探 [J], 许小玲
3.武江塘角站“06.7”特大洪水降水径流关系分析 [J], 韩学军
4.乐昌市田头水、九峰河"06.7"、"07.8"特大暴雨洪水对比分析 [J], 许小娟;刘敏
5.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0
6.7"洪水调度 [J], 王勇兴;黄焕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修建防洪水库策略讨论——关于乐昌峡水库建设的建议郎崇业
【期刊名称】《水利规划与设计》
【年(卷),期】1997(000)001
【摘要】乐昌峡水库是北江上游唯一现实的防洪控制工程,对防洪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通过工程建设与运作程序的调整,在灾损风险度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加速乐昌峡的建设。
库区临时淹浸问题,可在今后工作中详加论证。
但乐昌峡水库对韶关市只能起到减灾作用,今后可建浈水石鼓塘水库滞洪,可比较彻底解决韶关洪水。
【总页数】5页(P57-61)
【作者】郎崇业
【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97.1
【相关文献】
1.乐昌峡水库动库容特性及防洪优化调度 [J], 李海彬;黄东;练伟航;刘画眉
2.乐昌峡、湾头水库防洪库容的确定 [J], 邓彩琼;刘立霞
3.浅谈乐昌峡水库对韶关市的防洪作用 [J], 徐民
4.三峡水库运行后城汉河段会只淤不冲吗?——对“关于三峡工程对城陵矶防洪能力影响有关研究的讨论”的讨论 [J], 韩其为
5.三峡水库修建后下游长江冲刷及其对防洪的影响 [J], 韩其为;何明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乐昌峡水利枢纽施工期超标洪水度汛方案探讨肖衍华【摘要】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处于建设施工期,由于施工围堰及在建大坝或其它水工建筑物的挡水作用,对正在实施搬迁移民的库区来说,施工期若发生超标准洪水,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淹没损失。
笔者根据施工期洪水特点,探讨相应逃洪对策和库区临时度汛方案。
%In construction period of Lechangxia hydro project, if there is catastrophic flood caused by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s such as the dam on construction, cofferdam and other hydraulic structures, it will cause losses to the resetdement project in the zone【期刊名称】《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9)003【总页数】4页(P9-11,19)【关键词】乐昌峡;水库移民;临时度汛【作者】肖衍华【作者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731 乐昌峡建设施工期超标准洪水对库区的影响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地区乐昌市境内,北江支流武江河中游,乐昌峡河段的下游,京广旧铁路坪乐支线塘角车站附近,坝址下距乐昌市区约15km。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以防洪、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工程。
工程建成后,可控制武江洪水,消减洪峰,使其下游的乐昌市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与浈江上拟建的湾头水库联合调度,可使韶关市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54.5m,防洪限制水位144.5m;总库容为3.333亿m3(其中防洪库容为2.113亿m3),电站装机132MW。
北江流域历年洪水强度大小的比较研究汪丽娜;陈晓宏【摘要】以北江流域石角站为研究对象,利用目标转换式将投影寻踪模型的约束去除,并通过人工鱼群优化算法的自适应搜索,寻找到最优投影向量.结果表明:人工鱼群优化的无约束投影寻踪模型进行洪水强度大小比较时,有利于人工鱼群算法优化性能的发挥,并且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中,北江流域石角站2006年的洪水是1954-2006年53 a强度最大的洪水,此外1964、1966、1968、1982、1994和1997年的洪水强度也较大,仅次于2006年.这说明北江流域的洪水情势不容轻视,要加强北江流域的防洪工作,确保北江大堤的防洪能力.【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49)006【总页数】4页(P145-148)【关键词】无约束投影寻踪模型;人工鱼群算法;洪水强度【作者】汪丽娜;陈晓宏【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华南地区水循环与水安全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2+.9对洪水进行准确合理的分类,对于建立洪水调度规则、评估洪水危害大小、以及洪水预测预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洪水分类的研究并不多见[1-5]。
投影寻踪模型是进行洪水分类较常用的方法[6-9],然而传统投影寻踪模型中的非线性约束,使得模型求解变得异常困难,本文通过转换式的变换,去除了传统投影寻踪模型中的非线性约束,建立了无约束的投影寻踪模型,新模型有利于各种优化算法的性能发挥。
同时,本文将近年来新兴的人工鱼群算法[10]用于投影寻踪模型的优化,将无约束的解空间看作鱼池,通过人工鱼群的自适应搜索,得到最优投影向量;用人工鱼群优化的无约束投影寻踪模型对北江流域石角站的逐年洪水数据进行研究。
北江是珠江的三大支流之一,是广东省境内非常重要的一条水系。
乐昌峡水利枢纽2016年“3.21”洪水调度分析与思考2016年3月,乐昌峡水利枢纽在枯水期末经历了运行以来最大一场洪水,3月21日出现入库洪峰流量3600m3/s(接近20年一遇洪水),枢纽根据气象信息,提前将水库水位降至汛限水位,提前腾空了防洪库容,经对上下游防洪形势合理的分析和科学调度,此次洪水中最大出库流量2600m3/s,削减洪峰流量1000m3/s,确保了下游城市乐昌市区的防洪安全和上游库区的防洪安全,发挥了枢纽巨大的防洪效益。
标签:乐昌峡;洪水;调度;安全乐昌峡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北江支流武水乐昌峡河段内,距下游的乐昌市区约14km,距韶关市区81.4km。
工程等别为Ⅱ等大(2)型,坝址以上集水面积4988km2,约占武江流域70%,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38m3/s。
枢纽正常蓄水位154.50m,汛期限制水位144.50m,设计洪水位162.20m,校核洪水位163.00m,死水位141.50m,总库容为3.44亿m3,防洪库容为2.11亿m3。
乐昌峡水库汛期(4月至9月)维持在汛限水位144.5m以下运行,非汛期(10月至次年3月)在154.5m至141.5m之间运行。
2016年3月,乐昌峡水库经历了建库以来最大的一场洪水,3月21日出现入库洪峰流量3600m3/s(接近20年一遇洪水)。
本次洪水过程中,枢纽防洪调度过程中统筹考虑了枢纽上下游防汛形势,采用枢纽控泄的方式,经枢纽调节,最大出库流量2600m3/s,削减洪峰流量1000m3/s,坝前最高水位151.5m,坪石(二)站最高水位157.98m,乐昌(二)站最高水位88.89m。
1、洪水过程受强降雨影响,乐昌峡水库入库流量于20日2时由209m3/s快速起涨,21日11时出现最大入库流量3600m3/s,涨水历时33h。
此次洪水中24小时洪量2.600亿m3,3天洪量4.743亿m3。
2、洪水分析此次洪水中,入库洪峰流量3600m3/s,峰值超过设计的10年一遇洪水,接近20年一遇洪水,24小时洪量超过设计的10年一遇24小时洪量,但3天洪量小于设计的10年一遇洪量。
乐昌峡水利枢纽营区拦水坝及排洪设施施工技术综述林志鸿【摘要】乐昌峡水利枢纽营区位于坝址左岸上游1 km处,该场地为拦河坝坝肩边坡开挖弃渣填筑而成,整体稳定性较差,排洪设施布置及施工应充分考虑地质、水文、交通等条件,通过枢纽营区修建拦水坝、排洪沟及排水管网系统等永久性排水设施,将北溪冲沟水和地表水流导向武江河,解决了大面积填筑场地水土保持及稳定问题.【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6页(P47-51,59)【关键词】乐昌峡;水利工程;拦水坝;排洪设施;施工【作者】林志鸿【作者单位】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管理处, 广东乐昌 51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11 工程概况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北江支流武江中游乐昌境内,是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改善区域环境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综合效益的大(2)型枢纽工程,枢纽主体工程主要由拦河坝、左岸引水系统及地下厂房和左岸道路等建筑物组成,总投资34亿元。
[1]乐昌峡水利枢纽营区位于坝址左岸上游1 km处,该场地为拦河坝坝肩开挖弃渣填筑而成,面积约为3.9万m2,堆填总量约为15.2万m3,修建拦水坝及排洪沟等永久排水设施,将北溪冲沟水和地表水导向武江河,确保大面积填筑场地的水土保持及安全稳定(拦水坝及排洪设施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拦水坝及排洪设施平面布置2 水文、地质条件2.1 水文气象条件武江流域位于五岭山脉以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
本流域具有山地气候特征,每年前汛期4—6月出现暴雨过程,后汛期7—9月主要由于西太平洋不断产生台风和热带风暴的外围影响和冷空气的影响,造成强度较大的降水。
本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488 mm,连续最大4个月降水量最多的出现在3—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4—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4%。
北溪冲沟集雨面积为5 km2,坡底较陡,20年一遇洪水设计流量为200 m3/s[1]。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机浅析-综合新能源(1) -摘要: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影响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诸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枢纽工程建设时机已趋成熟。
关键词:乐昌峡;水利枢纽;建设时机中图分类号: TV21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 - 0112 (2009) 01 - 0036 - 03乐昌峡水利枢纽位于韶关乐昌市境内、北江支流武江乐昌峡河段塘角火车站附近,下距乐昌市约14km,距韶关市8114km,是以防洪、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4 988km2。
枢纽总库容为31439亿m3 ,电站装机容量为13210MW,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坝、引水系统、厂房系统等。
枢纽工程建成后,可使乐昌市的防洪标准从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联合浈江湾头水利枢纽共同运用,将使韶关市区防洪标准从目前的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规划设计,经历了多次规划设计的修编,随着外部制约因素和内部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枢纽工程的建设时机日趋成熟。
1 外部因素的变化1.1 制约工程建设的京广铁路坪乐支线交通备用功能的变化京广铁路坪乐支线位于坪石至乐昌区间,沿武江左岸布置,是1936年建成通车的粤汉铁路(旧京广铁路武汉至广州段的简称)的一部分,建国后经修复投入使用。
1954年开始,京广铁路进行第二线增建工程,在京广铁路第二线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广东省水利部门的请求,考虑了乐昌峡段的复线建设与乐昌峡水利枢纽建设相结合的方案,即铁路规划建设考虑保留乐昌峡水利枢纽的兴建条件,坪石至乐昌峡段铁路改线不经过乐昌峡峡谷。
1988年京广铁路第二线全线双线开通,对应坪乐支线位置的大瑶山双线电气化隧道位于坪石、乐昌区间粤北南岭瑶山山区,位于武江右岸,长14 295m(见图1) 。
图1 枢纽及铁路位置示意大瑶山隧道埋深由70m变化至910m, 1988 年11月隧道竣工通车后,由于受到断层的影响,隧道一直受到漏水、漏砂等不利地质问题的困扰,鉴于京广铁路是南北交通运输的铁路大动脉,铁路等部门要求保留坪乐支线以供备用。
三峡水库汛期分期方法研究
薄会娟;董晓华;邓霞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2011(033)002
【摘要】利用宜昌站1882-2005年共124 a及6月1日-9月30日共122 d的日流量资料作为汛期分期的基本资料,采用矢量统计法和相对频率法对三峡水库汛期进行了分期.结果表明:矢量统计法能够将汛期划分到日,但有一定的限制性;相对频率法比较直观,但分期只能精确到旬;6月1-30日为三峡水库前汛期,7月1日-9月10日为水库的主汛期,9月11-30日为水库的后汛期.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薄会娟;董晓华;邓霞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
【相关文献】
1.三峡水库汛期分期成因分析与模型计算 [J], 张娟;张艾东;蔡治国
2.三峡水库汛期分期的变点分析方法研究 [J], 刘攀;郭生练;王才君;张洪刚
3.三峡水库汛期分期洪水特征及成因研究 [J], 秦智伟;戴明龙;陈炼钢;陈玺
4.水库汛期分期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J], 喻婷;郭生练;刘攀;李玮
5.分形理论在三峡水库汛期洪水分期中的应用 [J], 董前进;王先甲;王建平;傅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