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蹄疫流行现状及防控

口蹄疫流行现状及防控

口蹄疫流行现状及防控
口蹄疫流行现状及防控

口蹄疫流行现状及防控

何虎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期刊名称】兽医导刊

【年(卷),期】2015(000)017

【总页数】4

口蹄疫(FMD)是偶蹄动物的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对于易感的偶蹄动物具有严重的潜在经济危害。发病流行时间久,发现距今有500年历史(1514年意大利首次发现)。对畜牧业经济危害大,并严重影响全球畜牧产品的国际贸易。被世界粮农组织与ⅡEO列为全球必须共同防范的16种动物传染病之首。防控难度大。由于病毒血清型复杂(7个),病毒毒力强、宿主范围广(20科70多个种动物),传播途径多,长期以来口蹄疫防控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世界性难题。疫苗免疫与消毒是当前防控口蹄疫的主要手段。

一、FMDV的特性

1.血清型多。口蹄疫病毒,1977年世界口蹄疫中心宣布分为7个型,目前以A 型和O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提示:各型疫苗接种动物,只对本型病毒产生免疫力,没有交叉保护作用。2.FMDV易变异。

(1)基因变异:病毒可从中和抗体中自救,自救者其抗原和基因发生了变异。当抗体压力解除后,变异会记忆性恢复。

(2)宿主嗜性变异:FMDV在不同区域、畜群和畜种间群体循环不断变异,给免疫带来新问题。

3.FMD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