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各章例题
- 格式:doc
- 大小:212.50 KB
- 文档页数:11
成本会计例题第6章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的核算例题6-1题型:单项选择题题目:下列关于直接分配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直接分配法只对内分配、不对外分配B. 直接分配法计算简便C. 直接分配法计算结果准确D. 直接分配法适用于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不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企业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直接分配法的计算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直接分配法计算简便,但是没有考虑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因而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例题6-2题型:单项选择题题目: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 )。
A.交互分配前的费用B.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C.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交互分配法的计算特点,交互分配法先对内分配,然后将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分配转出的费用,以此计算对外分配率,进行对外分配。
例题6-3题型:判断题题目: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中,分配结果最正确的是代数分配法。
()答案:正确分析: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中,代数分配法通过建立一元方程组,计算出每个辅助生产部门的单位成本,以此进行对内和对外的分配,这种方法计算结果最准确。
例题6-4题型:名词解释题目:直接分配法答案:直接分配法是指把辅助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实际费用,仅在各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之间按其收益数量进行分配,对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则不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
例题6-5题型:计算题题目:某企业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和劳务供应量如下表所示。
各车间、部门耗用劳务情况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答案:(1)直接分配法供电车间分配率=60 000÷(80 000-12 000)=0.88修理车间分配率=1 800÷(900-150)=2.4生产成本应负担的电费=61 000×0.88=56 380元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4 800×0.88=4 224元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2 200×0.88=1 936元制造费用应负担的修理费=700×2.4=1 680元管理费用应负担的修理费=50×2.4=120元(2)交互分配法供电车间交互分配率=60 000÷80 000=0.75修理车间交互分配率=1 800÷900=2供电车间应负担的修理费=150×2=300元修理车间应负担的电费=12 000×0.75=9 000元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率=(60 000+300-9 000)÷(80 000-12 000)=0.75修理车间对外分配率=(1 800+9 000-300)÷(900-150)=14生产车本应负担的电费=61 000×0.75=45 750元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4 800×0.75= 3 600元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2 200×0.75=1 650元制造费用应负担的修理费=700×14=9 800元管理费用应负担的修理费=50×14=700元(3)代数分配法方程组;设每度电成本为x元,每小时修理费为y元。
成本会计第⼀~~⼋章计算题练习答案成本会计第⼀~~⼋章计算题练习答案1、某企业⽣产甲、⼄两种产品,共同耗⽤某种原材料费⽤10500元。
单件产品原材料定额:甲产品15千克,⼄产品12千克。
产量:甲产品100件,⼄产品50件。
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例分配计算甲、⼄产品实际耗⽤原材料费⽤。
甲产品:100*15=1500千克⼄产品:50*12=600千克原材料费⽤分配率=10500/(1500+600)=5甲产品分配原材料费⽤=1500*5=7500元⼄产品分配原材料费⽤=600*5=3000元2、某企业⽣产甲、⼄两种产品,耗⽤原材料费⽤共计62400元。
本⽉投产甲产品220件,⼄产品256件。
单件原材料费⽤定额:甲产品120元,⼄产品100元。
要求:采⽤原材料定额费⽤⽐例分配甲、⼄产品实际耗⽤原材料费⽤。
甲产品:220*120=26400元⼄产品:256*100=25600元原材料费⽤分配率=62400/(26400+25600)=1.2甲产品分配原材料费⽤=26400*1.2=31680元⼄产品分配原材料费⽤=25600*1.2=30720元3、资料:甲、⼄两种产品本⽉共同耗⽤101号和102号两种原材料。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101号4千克,102号5千克。
⼄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101号5千克,102号7.5千克。
甲⼄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101号2800千克,102号2000千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101号2元,102号3元。
本⽉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根据定额消耗量⽐例法分配甲⼄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编制原材料费⽤分配表并作出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如下:结转所耗材料计划成本,借:基本⽣产成本-甲产品 3100基本⽣产成本-⼄产品 8500贷:原材料 11600结转所耗材料成本差异,借:基本⽣产成本-甲产品62基本⽣产成本-⼄产品170贷:原材料2324、某⼯业企业对于某些单位价值较低的⽣产⼯具采⽤⼀次摊销法摊销。
第三章作业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24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256件.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甲产品120元,乙产品100元。
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计算原材料定额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及分配实际原材料费用)2.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10500元。
单件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甲产品15千克,乙产品12千克。
产量: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3.八月份某企业耗电40000度,每度电0。
4元,应付电力费16000元,未付。
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3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7000度。
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生产工时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24000小时。
要求:按所耗电度数计算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计算分配电费,编制电力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4。
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48160元,管理人员工资1840元。
甲产品完工10000件,乙产品完工8000件。
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3.2小时,乙产品3小时.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计算分配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编制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5.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510元,提供修理劳务量2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792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200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
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费用、运输费用,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
第一章(二)判断题1.从理论上讲,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就是商品的理论成本。
2.成本的内涵,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3.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内涵为理论依据。
4.总括地讲,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成本对象是分配成本的客体,它可以是你关心的,希望知道其成本数据的任何事物。
6.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监督职能的一种发展。
7.以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为依据,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基本方面。
8.成本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通过对实际成本信息资料进行检查和分析,来评价,考核有关经济活动。
…9.成本会计的监督,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
10.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
11.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
12.企业主要应根据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三)单项选择1.()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成本的内涵()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资金的总和3.一般来说,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A.是有一定差别的B.是相互一致的C.是不相关的 D.是可以相互替代的4.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出发,成本会计的对象是()】A.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及归集过程B.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C.诸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D.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5.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A.反映的职能 B.反映和监督的职能C.监督的职能 D.计划和考核的职能6.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最基本方面是()A.检查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B.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会计信息~C.分析和考核成本管理工作的业绩D.调节和指导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7.成本会计的监督()A.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B. 包括事前和事后监督C. 是事后的监督D. 是事前的监督8.通过对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资料的检查和分析,控制和考核有关经济活动,属于成本会计的A.事前的监督 B. 事前,事后监督C.事中,事后监督D. 事前,事中监督9.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会计计划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四)多项选择1.商品的理论成本是有生产商品说耗费的()构成的A.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必要劳动、2.成本的主要作用在于()A.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B.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C.是企业对外报告的主要内容D.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和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3.成本会计的对象,总括地说应该包括()A.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过程B.财务成本C.管理成本D.利润的实现及分配过程4.成本会计的反映职能包括()A.提供反映成本现状的核算资料的功能,B.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信息资料的功能C.控制有关经济活动的功能D.考核有关经济活动的功能5.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A.成本预测和决策B.成本计划和控制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和分析6.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A.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B.对外报告的需要C.本单位生产规模的大小.D.本单位成本管理的要求第二章一、判断说明题1.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第十章作业资料:某企业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品种法。
2006年5月份基本生产车间有关材料消耗、工时及工资费用、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资料见表10-1、表10-2和表12-3.制造费用再各产品之间采用实际工时比例法进行分配。
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产品定额资料见表10-4.本月甲产品完工80件,月末在产品20件。
在产品原材料已投足,完工程度平均为50%。
表10-2 工资费用分配表单位:元/h表10-3 其他费用分配表单位:元表10-4 甲产品定额成本单位:元表10-5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单位:元案例杨阳是东方财经大学会计学院05级在校本科生,暑假期间为巩固自己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来到星海发电厂实习。
以下是该厂的具体情况:星海发电厂属于但不走大量生产企业,只生产电力一种产品。
设有燃料、锅炉、汽机、电机四个基本车间和一个修理辅助车间。
该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电力产品成本,设置“生产成产成本明细账”“电力成本计算单”等明细账,“生产成本明细账”中设“燃料费”“水费”“材料费”“工资费用”“折旧费”“低值易耗品”“其他费用”成本项目。
(1)燃料费用分配表表10-6(2)材料、工资、其他费用分配表表10-7(3)本月电力生产量为3820千度,其中厂用电量820千度,厂供电量3000千度问题:编制“生产成本明细账”和“电力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星海发电厂2006年8月电力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第十一章作业综合结转法的作业•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
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
有关资料见表12-1、表12-2。
要求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结转与账务处理表12-1 产量资料单位:件表12-2 生产费用资料单位:元2、以第1题的成本计算结果的资料为基础,进行成本还原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表12-6 )表12-6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单位:元产量:12003、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两个车间进行,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原材料系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产量资料见表12-8.定额及生产费用资料见表12-9(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12-10和12-11中。
第三章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例3-1】长江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60 000千克,每千克10元,共计600 000元(为了简化,假定该原材料的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一致)。
生产甲产品1 200件,单件甲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0千克;生产乙产品800件,单件乙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5千克。
原材料费用分配计算如下:(1)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1 200×30=36 000(千克)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800×15=12 000(千克)(2)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60 000÷(36 000+12 000)=1.25(3)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数量=36 000×1.25=45 00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原材料数量=12 000×1.25=15 000(千克)(4)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45 000×10=450 000(元)乙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15 000×10=150 000(元)【例3-2】仍以【例3—1】资料为例.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直接分配原材料费用计算分配如下:(1)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同例3—1(1))(2)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600 000÷(36 000+12 000)=12.5(3)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36 000×12.5=450 000(元)乙产品应分配原材料费用=12 000×12。
5=150 000(元)【例3—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37 62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
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8元。
计算分配如下:(1)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成本会计例题(2008)第三章: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5850千克,计划单价为5元,单位A、B产品甲材料的消耗定额分别为4千克和5千克;A产品单独耗用乙材料1600千克,计划单价12元。
3月份A、B产品的产量为520件和884件。
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其他材料1500元,基本车间一般耗用其他材料800元,企业管理部门耗其他材料200元。
该企业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分配3月份的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关分录。
2职工小张月标准工资882元,10月份事假4天(中间不含节假日),病假1天。
10月份有3天国定节日,8天双休日,小张的病假扣款率为20%。
计算小张10月分实际工资。
3甲零件加工等级为4级,四级工月标准工资672元(按21天计),甲零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为30分钟;小张本月完工甲零件的加工400件。
计算小张本月工资额。
企业本月工资结算汇总表如下:应付工资代扣款项实发工资个人所得税代扣电费基本车间生产A 1200100 50 1185045—甲工人工资B 3200250 75 31675管理人员 3600 220 120 326基本车间 —乙生产工人 60000400 200 59400 管理人员8800 150 50 8600 企业管理人员工资 10000150 40 6010 辅助车间人员工资 690013080 10490 合 计1333001400 615 131285其中基本车间甲生产A 、B 产品,采用计件工资;基本车间乙生产C 、D 产品,6采用计时工资,按生产工时的比例分配,本月两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5000、10000小时。
要求编制工资发放及分配的会计分录。
某工厂设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某月的辅助生产费用资料如下:项 目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辅助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 65000元 117000元供应的劳务数量 26000度 12187.5小时耗用供电车间 ---- 187.57劳务量 机修车间 1000 ---- 基本生产车 间 产品生产用 18000---- 一般性耗用 5000 11200 企业管理部门 2000 800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待分配费 用 供应劳务数量 分配率 基本车间产品耗用 基本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部 门耗用 供电 车间 机修车间 合计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8待分配费用劳务 数量 分配率 供电 机修 产品耗用车间耗用 管理部门 合计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车间生产费用 分配方向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辅助车间名称 供电 机修 合计 供电 机修 合计辅助车间 待分配费用供应劳务量单位成本(分配率)辅助车间供电耗用数量分配金额机修耗用数量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产品耗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一般耗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9合计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供电车间机修车间基本车间产品耗用车间一般耗用管理部门耗用供电车间机修车间合计用计划分配法分配辅助车间生产费用(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辅助车间名称供电车间机修车间合计10辅助车间待分配费用供应劳务量计划单位成本 3.00 9.00辅助车间供电耗用数量分配金额机修耗用数量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产品耗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一般耗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辅助生产实际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某企业采用累计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3月初制造费用余额为8400元,三月份发生制造费用17600元。
成本会计各章例题
第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1.某企业8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耗用原材料8000千克,每千克5.4元,本月产量为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
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甲产品6千克,乙产品5千克,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
本0.75元,修理车间单位成本4.3元。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与归集
1.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须经过三道加工工序完成,原材料分别在各个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甲产品单位成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50 元,其中,各工序投料定额分别为150元、75元、25元。
200×年6月末盘点确定的甲产品数量为350件,其中,各工序分别为90件、130件、130件。
则每道工序的在产品投料程度及约当产量是多少?
2.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定额工时为80小时,各工序分别为10小时、30小时和40小时,200×年6月末盘点确定的甲产品数量为180件,其中,各工序分别为40件、80件和60件。
则每道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及约当产量是多少?
3.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三道工序连续加工制成。
原材料在各道工序开始时投入。
甲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和在产品数量、废品数量如下:
有残料250.85元入库,其在第二道工序的平均加工程度也为50%。
月初及本月甲产品生产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假定该企业单独设置“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4.某企业丁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按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200×年6月末丁在产品数量100件,完工产品500件,原材料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单位成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单位在产品的工时定额为8小时,小时人工费用定额为4元,小时制造费用定额为3元。
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原材料80000元,直接人工26000元,制造费用18000元。
5.丁产品完工10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投料80%,加工程度40%。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300元,单位产品工时定额20小时。
课堂练习:
1.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60小时,第二道工序40小时。
各工序在产品的工时定额按50%计算。
本月制造费用合计15760元,本月完工15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50件,第二道工序40件。
求:
(1)两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2)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制造费用。
2.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制成,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40小时,月末在产品数量1500件,完工程度50%;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20小时,月末在产品数量1250件,完工程度50%。
本月人工费用8500元,本月完工2000件。
要求:
(1)计算各工序月末在产品的累计定额工时
(2)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人工费用。
3.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1600元,定额工时1320小时;本月投入生产的原材料费用8400元,定额工时3680小时;本月完工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9000元,定额工时4200小时;月初在产品实际费用:料1500元,工600元,费150元;本月实际费用:料8000元,工2400元,费850元。
要求:按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06年生产的产量、发生的费用等如下:
甲产品材料一次投入,乙、丙产品投料程度与加工程度相同。
(2)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
(3)月初在产品成本。
工资(不含福利费)200元,制造费用172元。
(5)材料成本差异率-2%,应付福利费按工资14%计算。
(6)要求计算各产品的总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产品名称:乙产品成本明细账完工:
产品名称:丙产品成本明细账完工:
2.某企业生产B产品,经过三个步骤,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原材料一次投入,10月份完工入库39485件,月末在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程度均
3.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原材料一次投入,共同耗用的甲种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加工费用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
(1)A产品本月完工2100公斤,未完工1500公斤(60%),月初在产品成本:料13200元,工4600元,费1200元。
(2)B产品本月完工1000公斤,无期初期末在产品。
(3)A、B共同耗用甲材料66300元,定额消耗量分别为4000公斤、2500公斤,实际工时分别为2600小时、1600小时,发生直接人工16800元,制造费用6300元。
(4)要求计算A、B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B产品成本:
4.生产情况(材料一次投入)
1001批甲产品:上月投产20件,本月完工20件;1002批乙产品:本月投产10件,完工6件,50%;1003批丙产品:上月投产15件,全部未完工
各批月初在产品成本:
1001:料42000,工6000,费4000,合计52000;1003:料60000,工1000,费1000,合计62000
本月发生费用:
1002:原材料33000元;工资共计9840元;实际工时:1001批4000,1002批2200,1003批2000;制造费用8856元。
5.各批号分月发生的原材料和工时资料如下:
301号:3月份原材料5200元,工时2880小时; 4月份原材料6000元,工时4320小时;
3月份投产10件,4月份全部完工。
302号:3月份原材料14400元,工时11320小时;4月份原材料0元,工时13080小时;3月份投产12件,4月份完工4件,工时14800小时,在产品8件工时9600小时。
303号:3月份原材料2000元,工时4000小时;4月份原材料5200元,工时4400小时;3月份投产8件,未完工。
3月份该厂全部在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11000元,制造费用42000元。
4月份该厂全部工资及福利费13000元,制造费用54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编制完工入库的会计分录。
基本生产二级账
成本还原:
第一次还原:
第二次还原:
产成品C成本汇总计算单
7. 逐步分步法——逐步结转(半成品通过仓库)
半成品甲成本明细帐
半成品仓库月初余额120件,成本8080元。
本月完工500件送交半成品仓库。
二车间领用半成品550件,本月完工入库甲产品400件。
产成品甲成本明细帐
成本还原
8. 平行结转分步法
镜片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完工产品:4000
装配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完工产品:4000
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1.某企业以同一种材料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而成本计算将三种产品归为一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按系数比例法分配类产品成本。
产量:甲产品120件;乙产品300件;丙产品460件。
系数:甲产品材料1,工时1;乙产品材料1.3,工时1.1;丙产品材料1.5,工时1.2。
本月本类完工产品总成本75426元,其中料62400元,工8016元,费5010元。
要求:计算类各完工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单
2.A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
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13500元。
从该月1日起修订原材料定额和材料计划单价:原材料消耗定额1
3.5千克,现行消耗定额12.15千克;原材料计划单价6.75元,现行计划单价8.10元。
要求:
(1)计算定额变动系数;
(2)计算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3. A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
本月该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如下: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750元,月初在产品脱离定额差异22元,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调整降低30元,本月定额费用4280元,完工产品定额费用3500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102元,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2%,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均由本月完工产品负担,脱离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要求计算:
(1)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
(3)本月原材料费用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
(4)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