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6)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5
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填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婆罗门是人世的主宰,婆罗门和刹帝利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
”这一说法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美洲D、古代两河流域2、“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统一适应了古罗马()A、贵族的需求B、疆域的扩大C、文化的繁荣D、基督教的兴起3、世界性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C、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D、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4、某教育机构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神学”、“哲学”、“医学”、“法学”等,该教育机构是()A、雅典学园B、西汉太学C、中世纪大学D、京师同文馆5、下列图片反映中世纪城市经济生活的是()6、下列材料中能印证商朝历史是信史的是()A、《封神演义》B、殷墟甲骨卜辞C、剧本《妇好》D、《吕著中国通史》7、制定礼乐制度,维护社会秩序的是()A、黄帝B、禹C、商纣王D、周公8、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发生在()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9、中国古代从语言、姓氏等方面推动本民族与汉民族融合的统治者是()A、北魏孝文帝B、松赞干布C、忽必烈D、努尔哈赤10、如果要了解唐史,可以选择下列哪一本书进行阅读?()A、《从城市国家到中华》B、《绚烂的世界帝国》C、《分裂动荡的年代》D、《疾驰的草原征服者》11、下列制度中旨在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A、西周封邦建国制B、西汉郡国并行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D、宋朝文官体制12、欧洲人对中国文献大规模的翻译和介绍始于()A、12-13世纪B、14-15世纪C、16-17世纪D、18-19世纪13、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蓬勃发展。
第 1 页 共 5 页 2014年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考试时间60分钟, 6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在答题 卡上正确填涂相应的英文字母。
每小题2分,共30分)1.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中,最先强迫中国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②中国同盟会的建立③《青年杂志》的创办 ④公车上书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 ③④①②3.右图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军校,其办学目的是为了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者B.建立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工农武装斗争D.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4.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和介绍了很多西方社会学、经济学著作。
他的译著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此译著是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四洲志》 D.《暴风骤雨》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歌曲出现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6.1967年1月,张春桥在造反派组织头目会上别有用心地煽动说;“基本问题是把领导权夺过来,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揪出来打倒。
”会后不久,在张春桥、姚文元等人策划下,以主洪文等为头目的造反派组织夺取了哪个地方的党政大权 A.上海 B.武汉 C.广州 D.南京7.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
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其中位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有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⑤海南岛A.③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⑤8.小明同学在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时,编写了以下资科,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B.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C.穆罕默德的说教被后入编成《圣经》,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D.古代印度历史上是指喜马拉雅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9.《共产党宣言》满怀豪情地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2014年初三历史学业水平测试题(含答案)初三历史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探索的是()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D.创建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我国的各行各业目前都在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以“五年计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下列哪个国家的影响?()A.美国B.苏联C.德国D.英国3.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斯大林()A.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4.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其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是()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C.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D.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5.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6.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
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A.新经济政策B.德国法西斯专政C.罗斯福新政D.匈牙利改革7.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②英法没有遭到经济危机的打击③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④经济危机后,意大利法西斯上台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②④8.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我们正在努力奋斗,挽救一个伟大的、宝贵的政府。
”据此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A.消除经济危机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改善人民生活D.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9.1929—1933年发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2014届初三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历史与社会学科试题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按要求填写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等信息。
3、客观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写在答卷上。
第一卷 (选择题,共50分)单项选择题。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 25题,共50分。
1.下列关于社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运时旅客在火车上形成了若干个小的社区B.只要教室比较固定,班级也可以说是一个社区C.社区组织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了社区的管理功能D.某村成立了一个股份公司体现了社区的经济功能2.今年两会期间,许多网民由于工作时间的关系,采取了网上看“两会”的方式,并对会议的内容发表及时的A.大众传媒的传递和获取信息功能B.“两会”没有代表人民的利益C.我国的民主渠道尚不通畅D.大众传媒具有监督功能3.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科学家是()A.张存浩、程开甲B.王忠诚、徐光宪C.王永志、吴孟超 D.师昌绪、王振义4.出现的“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食品危机。
2009年1月22日,石家庄人民法院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宣判,其中判处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说明了( )①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②我国法律是专门用来惩处违法犯罪行为的③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我国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了里氏7.0级大地震,我驻海地维和防暴队8人被倒塌建筑压埋;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智利康塞普西翁地区发生里氏8.3级特大地震。
两次地震后,中国政府都快速反应,各项行动赶在许多国家前面。
根据材料回答5—6题:5.读右图一,下列选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海地位于北美洲,智利位于南美洲B.海地位于大西洋,智利西临太平洋海地智利C.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图一D.北美洲与南美洲位于东半球6.上述材料表明了 ( )①中国积极实践国际人道主义的精神②中国扩大在海地的影响力③中国积极担当国际责任与义务,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④中国重视与海地发展关系A.①②B.①③ C.①④ D.②④7.湖广高速铁路已于2009年12月20日投入试运营,从下图(图二)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①中国高速铁路制造水平达到世界一流②湖北大致位于广东的北方③从湖北出发经过的省区简称是鄂、湘、粤④从广东出发经过的省区简称是粤、黔、湘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②④南图二图三去冬今春,新疆共有6个地州、29个县市遭受雪灾,灾情严重的阿勒泰等地区后山积雪高达2米,前山积雪1.5米,平原积雪0.8米,1700万头牲畜受到大雪围困。
济南市2014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2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40小题,共90分。
1---20题每小题2.5分,共90分。
21---4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历史部分1.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与这些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2.右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它经受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雨,至今仍造福人民。
它是A.都江堰 B.隋朝大运河C.赵州桥 D.元朝的运河3.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A.东汉的洛阳B.西汉的长安C.汉代的成都D.元朝的大都4.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5.一博物馆进行了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一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这个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图1 中行行徽图2 古钱币A.宋代民族的融合B.宋代商业的繁荣C.经济中心的南移D.海外贸易的发达6.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有关中国的论述:“中国式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
试卷类型:A 2014年九年级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分析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共3页,为选择题,20分;第II卷共3页,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I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改涂其它答案。
4.第II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参观下列哪一景点有助于了解我国的“人文初祖”A、半坡博物馆B、北京人遗址C、黄帝陵D、都江堰2、2010年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
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A、张骞出使西域B、开辟丝绸之路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D、昭君出塞3、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4、以“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主题设计的下列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义和团——抗击“洋枪队”C.左宗棠——收复新疆D.邓世昌——抗击日本舰队5、2009年4月30日法国的博桑—勒费福尔拍卖行公开拍卖一件乾隆年间的玉玺印章,收藏者正是19世纪中期率领法军攻入北京城、参与圆明园劫掠的法国某将军的后裔。
这实质上是下列殖民罪行的延续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七七事变6、近代中国屡遭外来侵略,其中对中国侵略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7、近代台湾被殖民与光复分别与下列哪两件事有关①《马关条约》②《辛丑条约》③解放战争④抗日战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8、下面是小明同学对几大战役的描述,其中,符合辽沈战役特点的是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9、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2014届九年级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历史与社会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本次考试采用开卷形式。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卷”上作答。
卷Ⅰ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表格内;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框内的相应位臵上。
试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1、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科学家是()A.张存浩、程开甲B.王忠诚、徐光宪C.王永志、吴孟超 D.师昌绪、王振义2、2014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与去年基本持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左右。
A.李克强 7.5 B.温家宝 7.7C.温家宝 7.5 D.李克强 7.73、2014年3月15日是第32个“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本次保护日的主题是:()A.消费与民生 B.消费与安全 C.消费与服务 D.让消费更有尊严4.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正确的做法是()①不分析照别人说的去做②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冷静地分析③既不盲从,也不能忽视④不理他让别人说去吧,我走自己的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在反法西斯过程中取得胜利的战役是()①台儿庄战役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凡尔登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兴替呈现正确的是()①夏→商②秦→汉③元→宋④隋→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标志着中国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土地改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英国馆“种子圣殿”展示了英国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风筝广场”代表着墨西哥人对城市绿地的热爱……这些设计启示我们()①科技创新是解决PRED问题的关键因素②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③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④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9.今年开春以来全国普遍出现了用工荒,但最紧缺的是技术工人。
二○一四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墨子C.荀子D.孙子2.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1是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
这些字的字体应该是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楷书3.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南北重新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
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A.医圣B.书圣C.诗圣D.诗史5.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 )①人口南迁②北方人带去先进技术③自然条件优越④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7.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西汉B.隋朝C.唐朝D.北宋8.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①西周行分封制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④清朝设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9.戊戌变法下列法令中,对封建顽固派最具威胁的措施是( )A.改革政府机构方面B.兴办私人企业方面C.训练新式军队方面D.开办新式学堂方面10.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河南省2015年中招历史考试模拟试题(六)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他是“近代史上第一人。
可惜这个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的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
材料中的“第一英雄”是指()A.左宗棠B.邓世昌C.谭嗣同D.林则徐2.《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人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3.A.新疆危机 B.英法在东南发动了侵略战争 C.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D.美日侵略台湾4.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反映的史实对图二反映的史实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图一江南制造总局图二公车上书A.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B.都是在外来侵略下被动进行的C.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D.后者为前者实现了其最终目的5.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历来是中国人尤为重视的节目,每年政府评选出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们彰显着新一代中国青年拼搏进取的精神。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 这次运动的主力是学生B 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 这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 这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6.根据下面所给年代尺分析,前后两个阶段的转变开始于()A.北洋军阀被推翻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 .抗日战争爆发 D.西安事变爆发7.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良好的农业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代民族工业自洋务运动开始发展。
下列关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说法有误的是()A 在曲折中缓慢发展B 主要集中于轻工业部门C 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D 整体水平落后8.1930年6月下旬,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河南省光山县南部王家湾(今属新县)召开,至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2014年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模拟试题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成功!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答案填写在第II卷答题纸上,只上交第II卷。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里,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多选哦!)1.小明同学计划在中考后和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并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应该去:A.黄帝陵 B.秦始皇陵 C.孔庙 D.大禹陵2.“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
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
”材料诉说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者。
为这位统治者是:A.商纣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太宗3.众所周知,早在公元前60年,新疆地区就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标志是:A.西域都护的设立B.安西都护府的设立C.伊犁将军的设立D.北庭都护府的设立4.唐蕃联姻是我国千古佳话,唐太宗时入嫁吐蕃,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往来的公主是:A.文成公主B.金城公主C.金平公主D.太平公主5.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的人,都是皇帝的肱股之臣。
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皇帝为了加强君权,却把着一官职废除了,他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宋太祖D.明太祖6.右图为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会徽,它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突显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7.《雍正王朝》电视剧组在拍摄雍正皇帝书房时,请你负责准备道具,下面所列,你必须为之准备的是:A.远下西洋的航船模型B.抗击沙俄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模型C.“军机处”官员的腰牌 D.抗击倭寇使用的武器8.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卷(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一、中国近代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2、美国罗斯福总统新政主要新在()
A、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B、整顿银行,
C、对工业的调整,
D、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3、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事件是()
A、中共十大,
B、三大改造,
C、中共十大,
D、土地改革
4、中国古代哪一次改革对结束战国长期战乱,建立统一的秦王朝起着决定作用()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5、日本是一个立于善于学习求变的国家,近代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跳跃式发展,其中对日本影响最深远的是()
A、殖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文明开化,
D、开拓疆土
6、其实我国古代在地震测定方面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世界公认的最早发明了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的科学家是()
A、张衡,
B、毕升,
C、宋应星,
D、蔡伦
7、在中国四大发明中,中国人民用来看风水和占卜,欧洲人却用它改变了世界,它是下列哪一种发明()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8、女书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主要传承在我市()
A、江永妇女之间,
B、江华妇女之间,
C、新田妇女之间,
D、零陵妇女之间
9、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境内的是()
A、白鹿书院、岳麓书院,
B、石鼓书院、岳麓书院,
C、白鹿书院、石鼓书院,
D、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
10、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没有经过我市的()
A、蓝山县,
B、零陵区,
C、江永县,
D、道县
11、湖南的地方剧种不包括()
A、越剧,
B、湘剧,
C、花鼓戏,
D、辰河戏
12、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是()
A、彭德怀,
B、李大钊,
C、蔡锷,D叶挺
13、下列有关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叙述不恰当的是()
A、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
B、它对西方的殖民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C、它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D、它保证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14、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5、今年暑假,李兴一家打算随永州青年旅行社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你认为他们最佳的旅行目的地是()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希腊
16、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也就是“三农问题”,为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土地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17、在阿拉伯文化史上,出现了一部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集,它就是()
A、《荷马史诗》,
B、《伊索寓言》,
C、《古兰经》,
D、《天方夜谭》
18、联合国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建立这一国际机构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9、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相互竞争,日益联系为一个整体,这种发展趋势称之为()
A、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区域集团,
D、一超多强
就是( )
A 、总统制,
B 、君主立宪制,
C 、黑奴制,
D 、农奴制 21、要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史实,最好查阅( ) A 、《民报》,B 、《申报》,C 、《中外纪行》,D 、《新青年》 22、《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他说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挺进大别山
23、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24、战国时期既是一个大纷争时期,又是一个思想大碰撞交融的光辉时代,下列哪一派的思想后来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二、判断题:(9分)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晋文公 ( )
2、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 )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
4、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
( )
5、18世纪,美国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 )
6、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
7、张骞统一蒙古,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
( )
8、邱少云、黄继光都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
( )
9、我国有了文字可孝历史是从夏朝开始。
( ) 三、材料分析:(共15分)
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材料一: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身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进行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说说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2分) (3)、结合材料二,请举出“经济全球化”在我们生活中的两个例子。
(2分)
2、永州市场某中学历史小组为班级手抄报搜集到下图资料:
图片一 图片二
(1)、图片一中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2分)
这一天对于中国和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图片二中,反映是中国近代史上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四、简答题:(共28分)
1、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打措施,(共8分)
(1)、说说明清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一朝代也采取过类似措施?(2分)
(3)、汉武帝为了实现在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它所反映的是清前期的对外政策,现回答以下问题:(1)、这是一种什么政策?(2分)
(2)、实行这种政策的目的是什么?(4分)
(3)、你认为这种政策是利大还是弊大?为什么?(2分)
(4),对此政策你有什么启示?(2分)
3、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2分)
4、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中国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2分)
5、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叫什么?诞生于哪位皇帝?完善于哪些皇帝?在当时它起了什么作用?(4分)
2014年初三历史摸拟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DCBBC;6-10ADABB;11-15ACDBD;16-20ACCBC;21-24DCCA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9分)
1、×,
2、×,
3、√,
4、√,
5、×,
6、√,
7、×,
8、√,
9、×
三、材料分析
1、(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分;(2)、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3)、电脑、手机、飞机等各品牌,只要写出两例即可,2分
2、(1)开国大典,2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道路。
(3)
(2)五四运动,2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持失败。
2分
四、简答题(共28分)
1、(1)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2分
(2)秦:焚书坑儒,2分
(3)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统一货币;军事上抗击匈奴;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上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办太学。
4分
2、(1)闭关锁国政策2分
(2)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统治。
4分,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记分
(3)弊大于利1分;原因言之有理可记分1分。
(4)启示2分言之有理即可。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5、科举制度1分;隋炀帝1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1分;改善用人制度,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