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地质问题分析发表时间:2018-10-10T09:55:45.823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0期作者:陈建辉[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除地质隐患、优化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工期、控制投资和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陈建辉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222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消除地质隐患、优化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工期、控制投资和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施工地质还对验证前期勘察成果、提高工程地质理论水平、改进勘察技术、理论和方法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它是前期勘察工作的重要反馈。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问题;措施引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复杂,枢纽单项建筑物数量非常多,布置比较集中,工程量很大,工种涉及范围众多,且施工受地形、地质、气候、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受多方面限制很容易对施工顺利开展产生干扰。
从近些年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方面来看,时常发生因地质问题而引起的工程事故,轻则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重则造成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避免这样的事故发生,更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地质工作,不断总结和分析施工地质问题。
1施工地质工作的内容施工地质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面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工程边坡。
对这三方面内容所做的具体工作基本是一致的,在施工过程中,检验前期地质勘察成果,深化对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的认识,进行地质预报,进行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措施的研究,提出处理建议,必要时提出专项勘察的建议,核定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提出运行期间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监测项目及其技术要求,对地下开挖工程进行围岩地质分类并及时提出需加强临时支护的部位,对工程边坡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报并提出处理与监测的意见,最后对地面建筑物地基、地下开挖工程围岩、工程边坡进行工程地质评价。
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勘察的作用以及主要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所以也对地质勘察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地质勘察是水利水电工程选址以及施工中的重要保障,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从而获取相应的勘查数据,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
基于此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勘察的作用与主要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作用;主要技术研究前言:我国的水利水电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受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与投资大等特点的影响,很容易受到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正式建设以前,要对当地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勘察,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数据。
为了保证勘察的精准度,就要及时更新勘察技术,提高勘查质量,满足建设的要求。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的意义(一)保证方案上的科学性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来说,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开展工程建设以前,就要及时对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工程投资以及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保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对后期施工进行有效考核,以此来确定出有效的施工方案。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地质条件是影响建设质量与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础,一旦地质结构存在不稳定的现象,很容易给后期施工带来影响。
因此,在开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
通过进行准确的地质勘查,以此来掌握好工程建设的情况,明确周边环境上的地质环境。
通过对所掌握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建设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保证方案的科学性,为后续工程的运行与发展奠定基础[1]。
(二)保证工程建设上的安全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其中也包含了相对较多的环节,且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都存在着安全风险,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产生出严重的影响。
从风险的来源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主要是受到了对建设工程地质环境不熟悉,前期勘察工作不到位等造成的。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与技术应用摘要:工程地质测绘与编录,是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方法。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与编录,可以明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地质问题,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
本文主要对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测的方法与技术进行探讨,以期能对相关的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测;技术应用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需要建设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我国当下的建设工程而言,对勘测的深度以及分辨率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勘测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应对原有的技术进行创新或改革,使其符合当下的建筑需求。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地质勘测方法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勘察的重要作用分析1.1保证建设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因此,施工企业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要考虑的内容应包括施工规划、项目投资、施工管理等,以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地质条件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地质结构不稳定会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后期施工的难度,影响工程建设的安全。
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前应做好地质调查工作。
相关人员应了解施工周围的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参考勘察依据,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1.2确保后期工程施工的安全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内容广泛,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施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
如果某一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因此,有关人员应全面落实各环节的施工作业,做好现场监督检查工作。
从实际情况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施工前没有做好地质调查,或者没有掌握周围的地质环境。
因此,地质调查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后期建设安全的重要环节。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体量大、影响深远,其建设工作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参与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相关调研、规划、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建设区域的地质勘察工作,有效地规避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真正实现水利工程的实际效能。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利工程;作用分析1.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概述及重要性1.1简述水利工程的基本内容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古以来,水利建设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它对工农业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而现在,水利工程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水电力的普及,水利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工程建设的角度来看,工程建设、技术应用等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工程建设的角度来看,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附属建筑的建设、科研等的建设,都离不开一套科学的体系,包括水文监测、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流体动力学等。
因此,水利工程是一项浩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士齐心协力。
1.2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以及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地质勘察测工作的项目越来越多,系统性和综合性也越来越强,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基础地质资料的调查,二是对现有的地质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三是监测,对施工地区进行地质环境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预警。
水文地质调查是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勘查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区域地质调查,可以使设计者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并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问题,尤其是对施工安全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的风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规划和设计。
地质调查能够为水利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指导,而对地质环境进行综合的调查,可以使设计人员充分利用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虽然目前国内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装备还远远落后于世界,但随着水利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积累,这些技术上的不足必然会得到弥补,以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工程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作者:伍剑波晏莉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17期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在勘测方法上还是在方法运用上都有创新性的突破。
文章将结合地质勘测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措施,进一步分析地质勘测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应用分析工程地质的目的是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进而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1 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地质的重要性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地质学的原理为工程应用服务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地质灾害,岩石与第四纪沉积物岩体稳定性地震等。
工程地质学广泛应用于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各个阶段。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地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践都指出建设之前重视地质工作,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对建设区域进行仔细的调差研究,从而掌握所在地区地质条件规律性,是成功建设水电工程的重要保障。
也有一些地区通过对工程地质的应用,将当地的不良条件变为有益条件——利用石灰岩溶洞的分布发育规律,建成了经济、安全,既能蓄水灌溉又能发电的地下水库。
相对地,也有一些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并没有对地质工作形成足够的重视,以致于在后期甚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都很大,由此便可看出工程地质不仅能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进而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还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和方法2.1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的特点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具有实践性与经验性、非凡性与复杂性、工程地质问题的长期性与隐伏性等主要特点。
2.2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的方法2.2.1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基础工作,要求地质人员在工程设计之前要详细查明计划建筑区域的地质条件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将测绘结果反映在地形底图上,为设计部门的工程地质预测提供基础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及技术应用探析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在勘测方法上还是在方法运用上都有创新性的突破。
本文将结合地质勘测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措施,进一步分析地质勘测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勘测方法;技术应用70年代以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极为缓慢,不仅缺乏必要的地质勘测设备,更是在地质勘测方法和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勘测水平差,设备落后不齐全,相应的科学研究成果几乎为零,这些明显的不足之处限制了地质勘测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勘探指数在世界上同类勘测中占有极低的比例。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技术人才的增多,我国的水利水电地质勘测水平取得了飞速的提高,地质勘测设备得到了完善的配备,技术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
在地质勘测技术日益成熟的过程中,我国也自发研制和总结出高效的勘测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推动我国勘测技术的提升。
另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技术要全面研究,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也要具有一定的广度,从而满足地质勘测所需要的各种要求。
面对勘探深入的研究,很多传统的物理方法和技术已经不能充分的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需要,因而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勘测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挖掘和创新更高效的勘测方法和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水利水电地质勘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在勘测方法中属于非常基础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大范围的地质调查和取样获取第一手材料,并在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水利勘测也是一项基础性要求很强的工作,同时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勘测手段。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采用大范围的地质勘测调查取得最真实可靠的一手材料,并运用多种理论学只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地质情况,找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范围内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手段,深化分析,综合各种数据,以便使得地质问题得到全方位的解决。
浅析我国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工作作者:徐佐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9期摘要: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消除地质隐患、优化设计、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工期、控制投资和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查地基验收Abstract: Engineering geological work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jec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liminating geologic hazards, optimizing design, selecting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methods, ensuring construction period, controlling investment and ensuring the normal running of project.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oundations acceptance中图分类号: 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施工地质工作是技施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地质——即施工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
其任务是通过施工开挖过程中的编录、测绘、取样和试验,校核验证前期地质勘察资料、结论和数据、必要时提出补充地质勘察工作意见。
对施工开挖中的不良地质问题进行观察分析、预报并提出处理意见。
在地基验收中,对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和地质缺陷的处理情况提出评价意见。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摘要:工程地勘为工程基本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后续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和采取相应施工方案的前提条件,不能轻易忽视。
本文主要就工程地质勘察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地质勘察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利工程;重要性引言水利工程前期地质勘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所有水工建筑物的基础处理方案均根据地勘所提供的数据来进行设计,如果前期地勘资料不完善,将对整个工程产生无法估计的损失。
1浅谈工程地质勘察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是指为满足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综合治理的需要,对地形、地质、水文进行测绘、勘探、试验,并提供相应成果和资料的活动。
研究和查明项目施工现场的地质和地理环境特征,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论证,保证工程的合理进行,促使工程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地质勘察工作的项目愈发地多样,其系统性、综合性也在不断变强,其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基本的地质信息勘察;二是深入分析水利工程设计中如何更好地适用现有地质条件;三是后续的持续监测工作,保持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环境监察,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反馈预警。
地质勘察工作对水利工程建设全程都有着十分重大影响,因此,这对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地质勘察,设计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工程建设区域的整体地质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在地质环境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地做出规划设计,像是一些易出现滑坡的区域,设计人员可以通过采用削坡技术或者构筑挡墙等形式及时预防滑坡对水利工程主体造成直接的破坏。
地质勘察工作可以为整个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与方向引导,通过对地质环境的全面勘察还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能。
尽管目前我国在地质勘察方面的技术手段与设备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不断深入应用,经验的不断累积,这些技术方面的短板必将会被不断补齐,从而更好地保证整个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方法与技术应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必要过程。
它是对工程建设地段的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勘察、评价与分析,为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科学、系统的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目标是为工程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供依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1. 地质勘测方法地质勘测方法包括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测试两部分。
(1)现场勘察现场勘察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制图、采样、勘查等,下面分别介绍:①测量:测量是现场勘察的基础。
地质测量方法包括定向测量、高程测量、坐标测量、水位测量等。
测量数据可以用于后续的地形分析、工程设计和建设中。
②制图:对现场勘查的数据进行整理、编辑、绘制等工作,制成地图或者剖面图,以便于分析和讨论。
③采样:采集受测样品以便进行室内分析。
采样对象包括岩石、土层、沉积物等。
采样时需要遵循科学的采样方法,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④勘查:勘查是现场勘察中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最为复杂的环节。
主要内容包括岩土的性质、厚度深度、断层构造、渗透压力等内容的调查。
(2)实验室测试实验室测试是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和测试,在地质勘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实验室测试项目包括岩土力学性质测试、地下水、土样分析等。
2. 技术应用地质勘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工程设计:地质勘测结果可以直接用于工程设计中的结构、抗震、排水、渗透等参数的确定,为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效控制了工程建设成本和质量。
(2)风险评估:通过对地质环境的评估,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风险,降低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
地质勘测结果还可以用于分析工程的环境影响和生态影响。
(3)质量控制:通过地质勘测结果对施工进行合理指导,对施工中出现的地质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因地质问题引起的不良后果,保证工程的质量。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和保障,地质勘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测技术人才的培养,注重地质勘测技术的创新研究,探索更多的地质勘测方法和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更为准确、全面、高效的支持。
浅析工程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各种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都会受到实际工程地质的影响。
因此,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工程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作出简要分析。
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水电;
一、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地质的重要性
建设各种水利水电工程是人类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并为各种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先深入的了解自然环境,才能更好的开展各种水利工程建设。
工程地质条件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的是与水利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
对水利工程而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指的是与水利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多种地质因素的集合。
具体包括的有工程建设地区的土石的类型和具体性质,以及施工地的地质结构和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等。
其中,地质条件是与水利水电工程关系最密切,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条件。
任何水利工程都需要详细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各种可能会出现的工程地质作用,并积极的结合其特征,才能最终做出正确的规划和设计,并顺利完成整个施工过程,并保证竣工后工程的长期安全可靠以及经济合理。
地质环境不良,一方面可能需要在后期采取地基处理措施,从而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水利工程各种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日常的正常使用。
所以,只有事先了解并掌握各种地质条件的具体情况和规律,才能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
恰恰相反,如果忽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极有可能会导致工程施工后期或者施工过程之中产生类似意大利瓦伊昂拱坝类似的事故。
二、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的特点及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一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工作项目。
是施工前,施工人员掌握施工现场工程地质情况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
同时,工程地质测绘还是设计人员设计工程方案时,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2.工程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工作是工程地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还是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它们的施工建设,都离不开地质勘探工作,地质地质勘探工作贯穿于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工程问题的分析,以及从地表到地下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从问题的定性到定量评价,等等,在这些工作中,工程地质勘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水利水电地质勘探工作主要包括,地质的物探、钻探和坑探等。
3.水利水电地质工程的特点
总结以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发现,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地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工程地质问题常常表现出较长时间的潜伏性,往往从隐患出现到事故爆发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第二,做好工程地质工程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只有与具体的工程项目相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将工程地质工作做好。
第三,工程地质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与许多专业技术交叉融合较为紧密,这就决定了工程地质的非凡性和复杂性特点。
4.3S技术应用
3S技术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即GPS、RS和GIS三大技术系统的集成和总称。
其中遥感技术负责提供主要的遥感信息,是3S技术的基础。
而GPS技术和GIS技术则分别用于对于遥感信息的准确定位和为获取的遥感信息提供辅助信息及专家思维,进而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和制图的工作。
最近几年间我国的很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地质工作都是采用了这种技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三、目前工程地质中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问题
1.工程在建时存在的地质问题
由于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造成原有地质环境的改变,因此就可能会发生诸如斜坡滑动、斜坡崩塌、泥石流、洞室围岩坍塌、溶洞、地质缺陷等各种工程地质问题。
2、边坡地质问题
一般情况下,边坡变形破坏有松弛张裂和蠕动变形,以及崩塌和滑坡四种。
另外还有各种过渡类型,例如塌滑和错落以及倾倒等。
除此之外,较为常见的边坡破坏类型还包括了泥石流。
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地形、地貌条件和岩土的类型、性质,以及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等。
另外,风化、人工挖掘和振动以及地震等也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对于山区的建筑场址,地质条件就比较复杂。
将出现三个问题:1)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将导致建筑物倾斜或开裂;2)粘土层在基岩面上的稳定问题;3)基岩滑坡问题。
2.库区工程地质问题
水库在蓄水后,水位会上升,水深加大而流速减缓,在靠近坝体的一带的水会形成一个近似的静水体,而这种广阔人工湖的形成会给水库区域周边地带的地质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库区很可能会发生渗漏、淤积、浸没、坍岸,甚至可能会诱发地震。
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与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其形成、发展、变化情况都是自然地质条件对于工程建设活动的反馈。
而这种对工程建筑物的设计规划、施工和使用都有着不同程度影响的地质条件就是所谓的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理地质现象、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等。
四、防治对策
1.斜坡滑动
斜坡滑动是由于原有的斜坡结构被破坏或者斜坡外部载荷大于其承受能力而产生的。
为了防止斜坡滑动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排水、消坡、抗滑桩、抗滑挡土墙、预应力钢索锚固措施、焙烧法、灌浆法、砂井砂桩加固法等。
2.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很多,其中应满足流域内有足够的、并能随时对泥石流进行补充的固体物质,要有较大的沟床纵坡和陡峭的地形,流域的中上游也要有能充分进行补给的水源。
对于泥石流的防治要将重点放在“防”上,并兼设工程措施。
可以采用的防范措施有预防、拦截和排导。
其中预防指的是在上游汇水区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调整地表径流,对岸堤进行加固;拦截指的是在中游流通区设置拦截物;排导则是在泥石流下游设置排导的设施使泥石流能被顺利排出。
3.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是水利水电工程活动中较为严重的工程地质问题,同时也是较为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
所谓水库地震指的是由水库的蓄水等活动而诱发的水库及周边区域的地震现象。
总结水库地震发生的条件可以发现以下条件是影响最大的:第一,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是水库地震诱发的自然条件,是由于水库选址不当,或者水库地区地质不稳定,加之水库蓄水活动的剧烈影响,从而使得这种不稳定得以加剧,进而导致地震的发生。
第二,激发条件。
进一步的细分可以将激发条件划分为直接激发条件和间接激发条件两种。
常见的水库地震级别通常为三级左右,虽然地震的级别不高,但其对水库区域的影响去十分巨大。
加强水库地震预防工作是有效降低地震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不利影响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讲,降低地震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工程施工或者工程运营阶段的人类活动对水库工程地质的影响,防治人类活动催化地质问题的发展。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基于地质环境,而地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正常使用甚至是其安全稳定性。
因此,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必须明确工程地质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工程地质的应用,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长久性,且做到地质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吴红梅.张家川.关于水利工程中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
[2]陈亚宁.浅析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J].科技致富向导,2012, (13).
[3]冯程程.在工程地质中关于水文地质勘察情况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