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3年高考2年模拟课标化学》题组练习:第13讲 氮及其化合物 2年模拟
- 格式:docx
- 大小:195.53 KB
- 文档页数:8
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附答案解析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同学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 转化规律,绘制出如下转化关系图,图中A 、B 、C 、D 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
请回答:(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
则组成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C 的电子式为__。
(2)若A 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为红棕色气体。
①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过量的A 的水溶液与AlCl 3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
②A 与C 反应生成E 和水,E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当生成19.6gE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mol 。
(3)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B 与KMnO 4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
【答案】第三周期第IA 族 4NH 3+5O 2=4NO+6H 2OAl 3++3NH 3·H 2O=Al(OH)3↓+3NH 4+ 2.4 2SO 2+O 2−−−→←−−−催化剂=2SO 3 5SO 2+2MnO 42-+2H 2O=5SO 42-+2Mn 2++4H +【解析】【分析】(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为Na ,B 为Na 2O ,C 为Na 2O 2,D 为NaOH ;(2)若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3) 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以此解答。
【详解】(1)若A 为单质,其焰色反应为黄色,C 为淡黄色固体,则A 为Na ,B 为Na 2O ,C 为Na 2O 2,D 为NaOH ,A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 族,Na 2O 2的电子式为:;(2)若A 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 是红棕色气体,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①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 3+5O 2=4NO+6H 2O ;过量的NH 3的水溶液与AlCl 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 3++3NH 3·H 2O=Al(OH)3↓+3NH 4+; ②A 与C 反应生成E 和水,E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 2,化学方程式为:8NH 3+6NO 2一定条件=7N 2+12H 2O ,19.6g N 2的物质的量为19.6g 28g/mol=0.7mol ,则消耗NH 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NH 3中N 的化合价从-3价上升到0价转移3个电子,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 ⨯3=2.4mol ;(3) 若B 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的气体,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 2+O 2−−−→←−−−催化剂2SO 3;SO 2与KMnO 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离子方程式为:5SO 2+2MnO 42-+2H 2O=5SO 42-+2Mn 2++4H +。
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含详细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
(4)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____。
(5)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
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______)A.CaCO3粉末和浓盐酸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C.HCl和AgNO3溶液D.HCl和酚酞溶液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
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A.硝酸铵 B.食盐 C.浓硫酸 D.硫酸铜【答案】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5O2=4NO+6H2O 2NO+O2=2NO2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A C【解析】【分析】(1)为制取氨气的装置,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需要棉花;(2)气体遇空气能迅速变红棕色,原气体是NO;(6)图3要想产生喷泉,必须生成大量气体;(7)如果放出大量热量,也能增大气体压强,产生喷泉。
【详解】(1)实验室制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
(2) 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该气体是NO,所以NH3+5O2=4NO+6H2O。
(3) NO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所以2NO+O2=2NO2 。
(4)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举一反三)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
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1)若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但C也有其广泛的用途,写出其中的两个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
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时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判断单质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
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除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
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5)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
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漂白、杀菌、消毒、作为硫酸的原料等(任写2个即可) 4NH3+6NO5N2+6H2O 第三周期第ⅢA族 Si+2NaOH+H2O===Na2SiO3+2H2↑ Na2CO3 Cu+2Fe3+===Cu2++2Fe2+【解析】【分析】【详解】(1)若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判断为SO2,所以A为S,C为SO2,B为H2S,D为SO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以及作为制备硫酸的材料,故答案为漂白、杀菌、消毒、作为硫酸的原料等;(2)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判断为NO、NO2.B 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主要成分,推断A为N2,B为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6NO5N2+6H2O,故答案为4NH3+6NO5N2+6H2O;(3)若D物质具有两性推断D为Al(OH)3,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说明C为偏铝酸钠NaAlO2,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判断A为Al,B为AlCl3,单质A为A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4)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判断A为Si。
氮及其化合物判断正误1 (2017天津)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2 (2017北京)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氨气发生还原反应3 (2017江苏)利用NH3易溶于水的性质,可用作制冷剂4 (2016全国卷Ⅰ)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5 (2016全国卷Ⅰ)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6 (2016江苏)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Cu+4H++===Cu2++2NO2↑+H2O7 (2016海南)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8 (2016江苏)因为NH4HCO3受热易分解,故可用作氮肥9 (2016江苏)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够实现10 (2016海南)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11 (2016上海)用生石灰与浓氨水制得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3为碱性气体12 (2015全国卷Ⅰ)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13 (2015浙江)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14 (2015山东)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2H+===SO2↑+H2O15 (2015山东)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说明NH4Cl固体可以升华16 (2015重庆)实验室制取氨17 (2009全国卷)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18 (2010全国卷)Fe3O4与稀硝酸反应:19 (2011全国卷)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20 (2013全国卷II)苯与浓硫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21 (2014全国卷I)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成白色沉>22 (2019江苏)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选择1 (2014山东卷)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D、Fe3O42 (2010上海)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O2通入FeSO4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3 (2018全国卷II)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全国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含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B装置中的干燥剂是_____ (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2)C、D 装置中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C”或“D”)。
(3)当实验进行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 -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 E 装置中的现象是产生______(填”烟”或“白雾”)。
(4)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_____ (填“F”或“G”)。
(5)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并放出热量。
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
用此方法制取氨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 (填“a”“b”或“c”)。
【答案】碱石灰 D 白烟 )F )c【解析】【详解】(1)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与浓硫酸反应且浓硫酸是液态干燥剂,故B装置中的干燥剂是碱石灰;(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D中颜色发生变化,故答案为D;(3)氨气与挥发的HCl会生成氯化铵晶体,所以有白烟产生;(4)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吸收氨气时要用防倒吸装置,故答案为F;(5)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
用此方法制取氨气为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c。
2.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某气体a,胶头滴管中吸有少量液体b,当把溶液b挤进烧瓶后,打开止水夹不能形成“喷泉”的组合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能形成喷泉,故A不符合题意;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能形成喷泉,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能形成喷泉,故C不符合题意;D.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氯气不能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不能形成喷泉,故D符合题意;答案:D。
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附答案解析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人类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科学合理使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化肥的使用率,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①人工固氮,将N2→NH3, N2发生_________反应②自然界固氮,可将少量N2转化为Ca(NO3)2等氮肥,转化途径如下(转化所需试剂及条件已略去):N2→NO→NO2→HNO3M−−→Ca(NO3)2。
写出NO→NO2→H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将HNO3转化为Ca(NO3)2,列举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_______(写化学式)。
(2)科学合理地保存、施用氮肥① NH4HCO3需阴凉处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以NH4Cl为例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过渡施用氮肥将导致大气中NH3含量增高,加剧雾霾的形成。
(NH4)2SO4是雾霾的成分之一,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转化所需试剂及条件已略去):① X可能是______、_______。
Y是___________。
②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化肥,缓慢与H2O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NH3则尿素中C 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
【答案】还原 2NO + O2= 2 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CaO、Ca(OH)2、CaCO3NH4HCO3ΔNH3↑+CO2↑+ H2O NH4++ OH-= NH3↑+ H2O SO3 H2SO3 H2SO4 +4【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含N物质的化学性质,运用所学知识答题即可。
【详解】(1)①N2→NH3,N的化合价由0变为了-3,则N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②NO→N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NO2→HNO3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HNO3M−−→Ca(NO3)2,M可以是CaO、Ca(OH)2、CaCO3;(2)①NH4HCO3需阴凉处保存,是因为该物质对热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ΔNH3↑+CO2↑+H2O;②该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3)①根据图可知,Y 为H 2SO 4;在自然环境中,SO 2变为H 2SO 4的途径有两种:2H O [O]2324SO SO H SO −−→−−−→、22H O O 22324SO H SO H SO −−−→−−→,故X 为SO 3或H 2SO 3;②尿素CO(NH 2)2缓慢与H 2O 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NH 3,说明尿素中N 呈-3价,由于O 呈-2价,H 呈+1价,故可算得C 呈+4价。
【化学】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附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X、Y、Z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X、Y、Z、E、F 为英文字母,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I.若Y是一种易溶于水,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Y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在工业上可以用足量氨水吸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Z的水溶液可以制得某种强酸 E。
实验室用 98%的浓E(ρ = 1.84g·cm−3)溶液配制l.5mol·L−1稀 E 溶液240 mL。
① 制该稀 E 溶液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和_____ ;II.若Z是淡黄色固体粉末。
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由Z和 CO2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III.若Z是红棕色气体。
(1)试写出 Z 与水反应制备另一种强酸 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0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100mL 密度为 1.40g·mL−1质量分数为 63%的浓F溶液中,得到Z 和N2O4(Z和N2O4均为浓F 溶液的还原产物)的混合气体1792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1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得到3.7g沉淀。
则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为_____ mL 。
【答案】2NH3⋅H2O+SO2=(NH4)2SO3+H2O 250mL容量瓶 2Na2O2+2CO2=2Na2CO3+O23NO2+H2O=2HNO3+NO 2:3 1300【解析】【分析】I.若Y是一种易溶于水,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Y为SO2;II.若Z是淡黄色固体粉末,则Z为Na2O2;III.若Z是红棕色气体,则Z为NO2,X为N2或NH3,Y为NO。
【详解】I.(1)根据分析,Y为SO2,SO2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在工业上可以用足量氨水吸收,生成亚硫酸铵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SO2=(NH4)2SO3+H2O,故答案为:2NH3⋅H2O+SO2=(NH4)2SO3+H2O。
高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附答案解析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氨气。
①请在图中烧瓶内绘出导管所缺部分______________。
②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吸收多余的氨气,烧杯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氨有很多重要性质。
①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出现白烟,说明有氯气泄露,同时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氨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水(或稀盐酸、硫酸等) 氨水显碱性 8NH3+3Cl2===N2+6NH4Cl 作制冷剂、制化肥等【解析】【分析】(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据此写出该反应方程式;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也极易溶于酸,据此分析氨气的吸收方法;(2) ①氨水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大于氢离子浓度,据此进行分析;②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规律,推断出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详解】(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即导气管应该“短进长出”,如图所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 、B 、C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若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C 的名称为____,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水的反应____。
将C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 ,D 的化学式为____。
(3)若C 是红棕色气体,A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实验室制取A 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2SO 2+O 2催化剂Δ垐垐垐垎噲垐垐垐 2SO 3 过氧化钠 2Na 2O 2+2H 2O=4NaOH+O 2 Na 2CO 32NH 4Cl+Ca(OH)2ΔCaCl 2+2NH 3↑+2H 2O【解析】【分析】【详解】 (1)若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为S ,硫被氧气氧化变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则B→C 的化学方程式为2SO 2+O 2催化剂Δ垐垐垐垎噲垐垐垐2SO 3;(2)若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C 为过氧化钠,A 为金属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水的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将过氧化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则D 的化学式为Na 2CO 3;(3)若C 是红棕色气体,A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 为氨气,B 为一氧化氮,C 为二氧化氮,实验室制取氨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2NH 4Cl+Ca(OH)2ΔCaCl 2+2NH 3↑+2H 2O 。
2.A 、B 、C 、D 均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之间符合如下转化关系:(1)若A 为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态氢化物,X 为水,D 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第13讲氮及其化合物
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1.(2015河南洛阳期中,1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NaAlO2(aq)AlCl3Al
②NH3NO HNO3
③NaCl(饱和溶液)NaHCO3Na2CO3
④FeS2SO3H2SO4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2015湖北恩施模拟,7)已知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
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
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3.(2014湖南长沙月考,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是( )
①CO、O2②Cl2、CH4③NO2、O2④N2、H2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4.(2014湖南十三校联考,4)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种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 O 42-
B.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为氯水或者溴水
C.向某白色固体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 O 32-或HC O 3-
D.将某白色固体粉末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 H 4+
二、非选择题
5.(2014北京海淀期末,27)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 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 ; ②NH 3的稳定性比PH 3 (填“强”或“弱”)。
(2)如下图所示,向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 (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③FeSO 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 2++2NH 3·H 2O
Fe(OH)2↓+2N H 4+
和 。
(3)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 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 可使NH 3的脱除率增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 。
(4)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反应中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B 组 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时间:15分钟
分值: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2015辽宁沈阳二中月考,16)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 和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 的洗气瓶中(如图),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2.(2014江西南昌联考,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装有Fe(NO 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 2SO 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N O 3-
被还原为NO 2
B.SO 2能使加了酚酞的NaOH 溶液褪色,加热,溶液立即再变红色
C.通过摇晃试剂瓶可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
D.浓硝酸有强氧化性,但常温下不能与Fe 发生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3.(2014江西九江联考,22)(1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的有关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A 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 中所用的实验药品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碳酸钠 ②碳酸氢钠 ③碳酸氢铵 ④氯化铵 ⑤熟石灰 ⑥氢氧化钠
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先将C处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的现象如下:铂丝继续保持红热状态,D中的铜片慢慢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是(填物质序号)。
(2)B装置的作用为。
(3)D中铜片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了使Cu片溶解的速率加快,可向D处的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填下列各项序号)。
A.Na2CO3
B.AgNO3
C.H2SO4
D.FeSO4
(4)图E中持续通入氧气的作用为。
(5)有人认为他们设计的这套实验装置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其不足之处以及应如何改进,谈谈你的意见:。
A 组 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1.A ①不能通过电解氯化铝制得铝;④煅烧FeS 2只能得到SO 2。
2.D A 项,若A 为Fe,D 为氢气,则B 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非氧化性酸;B 项,若A 为NO 2,D 为HNO 3,B 为水,则C 为NO;C 项,若A 、B 、C 、D 均为化合物,该反应可以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如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3.D ②中Cl 2与CH 4反应生成HCl 及CH 3Cl 、CH 2Cl 2、CHCl 3、CCl 4等,虽总物质的量不变,但后3种物质常温下为液态,且滴入水后,HCl 溶于水使集气瓶内产生负压,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进入集气瓶;③中由于4NO 2+O 2+2H 2O
4HNO 3,也会产生题述现象。
4.D A 项,可能有Ag +干扰;B 项,该溶液还有可能是碘水;C 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除了CO 2之外还有SO 2,故原固体中可能有S O 32-或HS O 3-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5.答案 (1)①∶N ⋮⋮N ∶ ② 强 (2)①NH 3+HCl
NH 4Cl
②NH 4HSO 4或(NH 4)2SO 4 ③4Fe(OH)2+O 2+2H 2O
4Fe(OH)3
(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 3+H 2O
NH 3·H 2O
N H 4++OH -(写成NH 3+H 2O
N H 4+
+OH -也
可),加入NaOH 后OH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4)2NH 3+3O 2
2HNO 2+2H 2O(不写微生物) 2.35
解析 (1) ①氮元素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N 2的电子式为∶N ⋮⋮N ∶;②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故氮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磷的氢化物,即NH 3的稳定性比PH 3强。
(2)①氨气遇到浓盐酸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能够观察到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HCl
NH 4Cl;②
浓硫酸难挥发,遇到氨气无现象,但硫酸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或硫酸氢铵;③FeSO4溶液和氨气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得:2NH3+3O2
2HNO2+2H2O;若反应中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HNO2 0.05 mol,其质量为0.05 mol×47 g·mol-1=2.35 g。
B组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D 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所以二氧化硫能被硝酸氧化成硫酸,硫酸和氯化钡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故A不符合;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一水合氨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所以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不符合;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所以能和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不符合;CO2和S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无沉淀产生,故D符合。
2.C N 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被Fe2+还原为NO,在试管口处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A项错误;SO2使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S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中和了NaOH,加热时不会变回红色,B项错误;浓硫酸为无色粘稠液体,而稀硫酸则不具有该性质,故通过摇晃试剂瓶可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C项正确;浓硝酸在常温下能使铁钝化,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答案(1)③
(2)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产生氧气
(3)3Cu+8H++2N O3-3Cu2++2NO↑+4H2O BC
(4)使有害气体吸收更完全
(5)D装置的液体易倒流入玻璃管C中,使玻璃管破裂,可在C装置与D装置之间连接一防倒吸装置
解析C中有铂丝网,可知为氨的催化氧化;D中含有铜片,为验证氨的催化氧化产物及铜片与稀硝酸的反应;E、F为尾气处理装置。
A中只用了一种药品,则应为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NH3、CO2和H2O,通过Na2O2时,CO2和水蒸气被吸收,且生成O2,在C中发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NO和O2、H2O在D中反应生成稀HNO3,与铜片反应生成NO,E中通入O2,使NO 转化为NO2,被F中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
(3)加入少量AgNO3溶液,被Cu置换后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加入稀硫酸可增大溶液中c(H+),使反应速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