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师资格证常考名人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6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资料:心理学、教育学常考人物敏试教育温馨提示:历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皆有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人物及其理论的考题,因其所涉及的分布过广、数量过多,许多考生在记忆时会遇到许多困难。
敏试教育总结了教育学、心理学重要人物及相关考点,方便考生日后理解与记忆。
教育学部分重要人物及相关考点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被誉为西方教育史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苏格拉底在教学的方法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二、昆体良昆体良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著有《雄辩术原理》(又译为《论演说家的培养》)。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更多教招资料关注公众号:江西敏试教师三、夸美纽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著有《大教学论》,被誉为近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在《大教学论》中,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并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思想);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即所谓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夸美纽斯是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的阐述班级授课制原理的人。
四、洛克约翰·洛克是英国著名的的哲学家、教育家。
著有《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他也提出了心灵是一块“白板”的假设。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重要人物考点如果想要获得语文中学教师资格证的考生需要参加中学综合素质、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和语文学科知识三科的笔试成绩合格以及面试成绩合格,那么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有会考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2年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重要人物考点,仅供参考!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重要人物考点考点一:苏轼及其作品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散文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
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二、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
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
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
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
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三、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
杂记和随笔、记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和感受,如《记承天寺夜游》。
这类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不得不知的三大“名爹”—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之必考人物汇总—江西教师网在教师考试中,主要考查三个科目: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
而教育学这一学科的比重最大,占教师考试的50%以上。
纵览各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已经成为了教师考试当中的一道常菜,但广大考生却往往被教育学中出现的众多人物所困扰。
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李芳老师帮你轻松搞定教育学中三大“名爹”,让你不再被“坑”。
教育学中三大“名爹”分别是: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之父下面由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李芳老师为我们来一一介绍。
一、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1592-1670)在1632年著写了《大教学论》一书,这本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也让夸美纽斯一炮而红,成为教育学之父。
在此书中,夸美纽斯提出了以下观点:1、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2、教学制度: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4、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5、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二、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虽然教育学在1632年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教育学仍不规范。
200多年后赫尔巴特在1806年著写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1、提出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3、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4、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曾经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5、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常考人物汇总,值得收藏!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网整理了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模块中100个常考人物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常考人物汇总点击文末的“了解更多”,可获取完整版的人物考点汇总哦!下面是小编罗列出来的100常考人物,快来看下有哪些你还没记住的吧!一、考点集锦(一)许慎、利托尔诺(勒图尔诺)、沛西·能、桑代克、孟禄、米丁斯基、董仲舒、孔子、孟子、荀子二、考点集锦(二)墨子、老子、庄子(道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培根、夸美纽斯、卢梭、康德三、考点集锦(三)裴斯泰洛齐、洛克、赫尔巴特、杜威、陶行知、蔡元培、梅伊曼、拉伊、狄尔泰、斯普朗格四、考点集锦(四)利特、克伯屈、克鲁普斯卡娅、凯洛夫、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杨贤江、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美国)五、考点集锦(五)布迪厄(法国)、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皮亚杰、保罗·朗格朗(法国作家)、布鲁姆、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六、考点集锦(六)霍尔、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马斯洛、拉萨尔、斯宾塞、博比特、罗杰斯七、考点集锦(七)布拉梅尔德、拉尔夫·泰勒、帕克赫斯特、劳伊德·特朗普、华虚朋、冯特、奥苏伯尔、卡普捷列夫、乌申斯基八、考点集锦(八)廖世承、维果斯基、埃里克森、华生、威特金、卡根、达斯、吉尔福特、加涅、巴甫洛夫九、考点集锦(九)斯金纳、班杜拉、苛勒、托尔曼、艾宾浩斯、耶克斯和多德森、阿特金森、维纳、科尔伯格、勒温十、考点集锦(十)罗森塔尔、福勒、波斯纳、洛伦茨、卡特尔、瑟斯顿、斯皮尔曼、加德纳、斯滕伯格、古德莱德。
考综合素质,你须知道这49个著名科学家!1.塔尔塔利亚塔尔塔利亚(1449/1500——1557),意大利数学家,发现三次方程解法。
2.韦达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世界代数之父,主要著作《分析法入门》《论方程的识别与修正》《分析五章》《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
3.笛卡尔笛卡尔(1596——1650),法国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主要著作《几何学》等。
4.雅各布第一·伯努利雅各布第一·伯努利(1654——1705),瑞士数学家,在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数论和光学方面作出了巨1大贡献。
对数学最大贡献在概率论,主要著作是《猜度术》。
5.欧拉欧拉(1707——1783),百科全书般的瑞士数学家,主要著作是《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
6.高斯高斯(1777——1855),成就卓著的德国数学家,数学上的突出贡献有高斯分布等,主要著作《算术研究》等。
7.大卫·希尔伯特大卫·希尔伯特(1862——1943),德国数学家,与爱因斯坦齐名的数学天才,主要著作《希尔伯特全集》《几何基础》《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等。
8.威廉·吉尔伯特威廉·吉尔伯特(1540——1605),英国物理学家,第一2个发现磁现象的人,主要著作《磁石论》。
9.第谷·布拉赫第谷·布拉赫(1546——1601),丹麦天文学界的奇才,由他编著经开普勒完成的《鲁道夫天文表》成为当时最精确的天文表。
10.约翰·开普勒约翰·开普勒(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即“开普勒定律”,主要著作《梦》《新天文学》等。
11.布莱斯·帕斯卡布莱斯·帕斯卡(1623——1662),法国物理学家,物理学“帕斯卡定律”的证明者,主要著作《论算数三角形》,论文《圆锥曲线论》。
12.克里斯蒂安·惠更斯3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629——1695),荷兰物理学家,发现光的波动原理,即“惠更斯原理”,主要著作《光论》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素材(名人事例)1.东汉王充,自幼好学,因家贫无钱买书。
他每天在洛阳书店里站着读书,年复一年苦学不辍,把《汉书.艺文志》上所列的六艺、诸子、诗赋、生命书、术数、方技等6类书,共一万余卷,只要当时存世的,他几乎全读过,“遂通博百家之言”,成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
代表作《论衡》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2.明代重臣宋濂,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
一代礼乐,多由其裁定,著作宏富,主倏《元史》、著有《宋学士文集》。
他幼年家贫,常借书苦读。
在其《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叙述了自己苦读的经历:他细时就爱读书,可是家贫买不起书。
就经常到有藏书人家借书,一借到书,就日以继夜地赶抄,即使在数九寒天,砚水结冰,手指冻僵,也不亭笔。
他借书守信,按期归还,有书的有家才肯不断借书给他。
宋濂读书时,遇到疑难,自己不能解决时,他就长途跋涉到百里以外去寻访名师指教。
逢严冬季节,他忍饥挨饿,顶风冒雪,穿过巨谷,爬上大山,两脚冻裂出一道道血口,仍继续寻访老师。
宋濂十几年如一日刻苦读书,终于取得杰出成就。
3.蔡元培,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中国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知识界的卓越越先驱。
编著有《蔡元培先集》。
蔡元培从少年时代起,就勤于读书,夏天蚊虫多,晚上读书时把一双脚放在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专心致志地读书。
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斗争中,从未停止过读书。
他晚年回顾说:“自十余岁起……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
”他一生读书不辍,知识渊博,被誉为“学界泰斗”。
4.程门立雪:宋代著名学者杨时,四十岁时拜程颐为师。
一个下雪的中午,杨时和他的同学在读书时产生了疑问,便去请教程颐。
当时,程颐正在午睡,他们便站在门口,静等老师醒来;待程颐醒后发现他们时,他们站的地方已在雪地里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5.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以身作则)、人格的力量: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从化学习中心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教师招聘常考重点人物——朱熹一、人物简介——朱熹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祖籍江南东路徐州府萧县,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四十日。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二、朱熹的教育思想1.教育的作用—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承袭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认为教育的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
朱熹认为人性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使气质之性接近天命之性,气质中最不利于天理显现的因素就是“欲”。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2.“大学”与“小学”的教育朱熹关于教学内容的主张是把教育分成“大学”和“小学”两个阶段。
朱熹认为,八岁至十五岁以前是小学阶段,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小学主要内容为“教以事”,教学方法要尽可能具体、明确、生动形象。
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大学主要内容为“明其理”,学习成败在于学习者的自觉性,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穷理。
3.朱子读书法朱熹强调读书穷理,因此关于怎样读书他曾提出过重要的原则和方法,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他的弟子对他的训导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
①循序渐进。
强调读书要按照一定次序。
②熟读精思。
读书时必须多读、记住、背熟。
③虚心函泳。
读书时必须有虚心态度,万不可穿凿附会。
教师资格证常考人物1、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4、墨子: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5、朱熹:朱熹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6、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7、柏拉图:著名思想家。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9、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1、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易混人物汇总在招教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一种考点——教育名人;并且考查形式多样,单选、多选、简答都会涉及。
虽然教育学名人不是教育学中的重点、难点但却是常考点必考点。
参加招教的考生其中有一大部分是非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对教育学名人都很陌生,并且教育学名人的教育思想常常让人感到混淆,也增加了考生复习的难度。
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教育学十大必考人物,供同学们学习。
1.《论语》:“学”“思”“习”“行”。
2.为人师表(榜样示范):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教学原则。
4.“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
5.《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
6.最早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
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教学4.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5.“教学相长”、“长善救失”6.性善论——内发论1.“美德即知识”2.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倡导用启发智能的问答使学生获得真理。
3.“美德是否可教”1.第一个提出按年龄进行教育(即第一个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2.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3.《论灵魂》4.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美德1.《理想国》——教育应当因人而异。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2.“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
3.按照智、情、意的发展优势规划培养目标。
1.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出版《设计教学法》,提倡活动课。
2.三中心思想:儿童、活动、经验。
反对教师中心论3.现代教育代言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民主4.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即是教育目的”5.杜威的五步教学模式①困惑、②诊断、③假设、④推断、⑤验证。
45个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人物45个教资笔试必背人物,记住就有分!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中会涉及很多人物,先给大家整理45个常考的人物1、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4、墨子: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5、朱熹:朱熹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6、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7、柏拉图:著名思想家。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9、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1、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外教育界主要的人物
1夸美纽斯
他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和知觉开始的
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
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
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
2.马卡连柯——提出平行管理理论
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
认为通过组织健全、合理的教育集体来教育学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法。
指出教育任务是培养集体主义者,只有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才能完成培养集体主义者的任务。
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是他的教育经验。
3.克伯屈
是杜威的学生,设计教学法是他的主要思想,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度,打破学科界限,摒弃传统的教科书。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是:(1)学生根据其兴趣和需要,从实际生活环境中提出学习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2)制订达到目的的工作计划;(3)在自然状态下,适用具体材料,通过实际活动去完成这项工作;(4)检查其结果。
这种教学形式在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缺点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由于该组织形式在教学的指导、设备和教材的编写上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学生不能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影响教学质量。
4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是“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和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者,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变成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他试图用心里学的统学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
他的五段法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5杜威——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思想称儿童中心主义
真正全面系统的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
他是功能心理学的先驱。
杜威是现代教育家,强调“在做中学”,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从现有的经验出发,不断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前进和发展。
6培根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7洛克——白板说
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是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8保罗·朗格
早提出"终身教育"这一概念
9斯宾塞——提出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
——提倡自主教育,反对灌输式教育;
——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
10利托尔诺
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11埃拉斯莫斯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中国最早的班级组织雏形于1862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12布鲁纳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思想是基于其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而提出的。
13凯洛夫
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
14赞科夫
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赞科夫
15孔子
孔子是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的提出者。
16柏拉图
柏拉图根据理性、意志、情感在德行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将人分为三等。
他认为人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因此他将此定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17.卢梭
卢梭幼儿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级和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
第二,自然人具有独立性,能够自食其力,不依附他人。
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担社会责任。
第四,要做到体脑、身心的和谐发展,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爱弥尔》中.
18福禄贝尔--“幼儿教育之父”
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福禄贝尔奠定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19.陶行知--“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学校,“乡村幼儿团”,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幼儿教育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2) 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 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
20 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21.皮亚杰提出——认知模式
22.科尔伯格——深化认知模式
23.泰图尔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
24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
他认为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想社会状态转变的是文化。
他说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25.威尔逊
把基因复制看做决定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