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应急处理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59.54 KB
- 文档页数:17
医院内分泌科危急重症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有效应对内分泌科可能出现的危急重症情况,提高医疗团队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危急重症情况,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甲亢危象、肾上腺危象等。
三、应急组织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内分泌科主任成员:内分泌科副主任、护士长职责:全面负责内分泌科危急重症应急处置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组织调配医疗资源,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二)医疗救治小组组长: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成员:内分泌科住院医师、护士职责:负责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实施医疗干预措施,如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应用胰岛素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护理小组组长:内分泌科护士长成员:内分泌科护士职责:协助医疗救治小组进行护理操作,如监测生命体征、血糖、尿酮体等,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四)后勤保障小组组长:医院总务科负责人成员:医院设备科、药剂科相关人员职责:负责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调配和维护,保障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危急重症的识别与诊断(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症状: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加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常伴头痛、烦躁、嗜睡等症状,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
诊断标准:血糖 > 13.9mmol/L,血酮体 > 3mmol/L,血 pH < 7.3,碳酸氢根 < 18mmol/L,阴离子间隙 > 10mmol/L。
(二)低血糖昏迷症状: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昏迷等)。
诊断标准:血糖 < 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 < 3.9mmol/L),伴有低血糖症状。
一、预案背景内分泌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负责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医院正常运营,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突发事件对患者的危害。
2. 维护医院正常秩序,减少突发事件对医院运营的影响。
3. 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医院应急管理。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管理工作,成员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
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措施,成员包括医生、护士、消毒员等。
3. 报告与信息发布小组: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
四、预案内容1. 预警与报告(1)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报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
(2)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3)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置(1)隔离与观察:对患者进行隔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救治与护理:根据病情变化,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护理。
(3)消毒与隔离:对病房、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处理。
(4)物资保障: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如防护用品、消毒剂等。
3. 通讯与信息发布(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与上级部门、医院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调。
(2)报告与信息发布小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4.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应急响应、救治与护理、消毒与隔离等。
五、预案实施与评估1. 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实施和评估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
2. 科室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 科室主任、护士长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预案的有效实施。
六、预案终止1. 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医院正常秩序得到恢复。
2.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终止应急预案。
内分泌科应急预案背景内分泌科是一家负责诊断和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医疗机构。
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我们制定了该应急预案,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紧急事件。
应急预案目标1. 快速响应:在紧急情况下,内分泌科应能够迅速采取行动,提供及时救治和处理。
2. 保护患者和员工安全:确保患者和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和健康。
3. 维护内分泌科的正常运营:在紧急情况下,保证内分泌科的正常运营,最大程度减少影响。
应急预案内容1. 紧急通知和警报系统内分泌科配备了紧急通知和警报系统,以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
该系统包括紧急广播设备、警报器和紧急通知信箱。
所有员工都应熟悉并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2. 指定应急小组内分泌科设立了应急小组,负责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和协调相关工作。
该小组由科主任、值班医师、护士长和管理人员组成。
所有成员都应定期参加应急演练,熟悉应急程序和职责。
3. 紧急事件分类内分泌科将紧急事件分为三个级别:一般紧急事件、较大紧急事件和重大紧急事件。
不同级别的紧急事件将根据其影响程度和紧急性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4. 应急流程和措施- 一般紧急事件:由应急小组成员协调处理,确保患者和员工的安全,并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 较大紧急事件:应急小组成员应立即启动紧急预案,通知其他相关人员,并按照预案中的流程进行处理。
- 重大紧急事件:应急小组成员应立即启动紧急预案,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并协助其他相关机构进行处理。
5. 应急演练为了确保内分泌科的应急响应能力,应急演练将定期进行。
演练内容包括紧急通知系统的测试、应急流程的模拟演练和员工应急知识的培训。
根据演练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总结内分泌科应急预案旨在确保在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应对。
通过建立紧急通知系统、指定应急小组、进行分类处理和定期演练,内分泌科将能够保证患者和员工的安全,并保持正常运营。
一、编制依据为保障内分泌专业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内分泌专业特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内分泌专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病人、医护人员及医院财产安全的保护,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内分泌专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下设办公室、医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2.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监督应急指挥部各项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3.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中的病人进行救治,确保救治工作及时、有效。
4.物资保障组负责组织、调配、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的药品、医疗器械、物资等。
5.信息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6.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的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生活物资等。
四、应急处置流程1.突发事件报告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等。
2.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医疗救治医疗救治组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救治,确保救治工作及时、有效。
4.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及时调配、保障药品、医疗器械、物资等。
5.信息宣传信息宣传组及时收集、整理、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6.善后处理应急处置结束后,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五、应急保障措施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完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3.储备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应急意识。
5.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形成应急处置合力。
六、附则1.本预案由内分泌专业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内分泌科应急预案本文详细介绍了内分泌科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总则、组织架构及职责、应急响应流程和注意事项。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一、应急总则•应急准备:内分泌科应积极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和责任人。
同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响应标准:内分泌科应建立科学的应急响应标准,遵循国家、省、市和医院的相关规定,确保应急响应及时、准确、高效。
•信息共享:加强与院内其他科室、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及时获取疫情、灾害等突发事件信息,共同应对风险。
二、组织架构及职责•内分泌科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内分泌科工作,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工作进展。
•医疗组:负责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对疑似突发事件进行会诊、转诊和报告。
•护理组: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疏导。
•行政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协调各组之间的工作,做好后勤保障。
三、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异常情况•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异常症状或疑似突发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给医疗组负责人。
•护士在日常护理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医疗组或上级护士长。
•行政组负责收集并汇总各组报告的异常情况。
2. 初步评估•医疗组根据患者病情和相关规定,对异常情况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为疑似突发事件。
•行政组对初步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并上报上级领导。
3. 制定应对方案•根据初步评估结果,行政组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方案,包括人员调配、物资准备、协调沟通等。
•医疗组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诊疗方案,护理组配合医生做好医疗护理工作。
4. 实施应对方案•各组按照制定的应对方案开展工作,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
•行政组负责协调各组之间的工作,确保应对方案的有效实施。
•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提出需要支持和改进的建议。
5. 总结评估•在应急响应结束后,各组应及时总结评估整个应对过程,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总则1.1 目的:为提高内分泌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内分泌科在发生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防控。
1.3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内分泌科应急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内分泌科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组织制定、修订内分泌科应急管理预案;(2)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应急处置;(3)负责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4)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5)负责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2.2 内分泌科应急工作小组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2)负责患者救治、转运和隔离;(3)负责信息报告和发布;(4)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使用;(5)负责突发事件善后处理。
三、应急响应3.1 紧急情况报告发现传染病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时,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内分泌科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3.2 应急处置(1)现场处置:应急工作小组根据预案要求,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处置,包括患者救治、转运和隔离等。
(2)信息报告:应急工作小组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
(3)物资调配:应急工作小组根据需要,调配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4)患者救治:医护人员按照诊疗规范,对患者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四、应急演练4.1 演练目的提高科室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4.2 演练内容(1)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3)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发布;(4)应急物资调配和使用。
4.3 演练时间每年至少组织1次应急演练。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应急预案1、严格查对工作。
2、冰箱取出的血液在常温下放1-2小时,避免过冷的血液输注。
3、急救物品、药品保持应急状态。
4、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
应急程序1、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迅速对症(抢救)治疗。
2、值班医生要立即报告住院总医师或二线班。
3、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协同输血科做核对、检查工作。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5、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焦虑。
6、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病人应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记录表》、《输血不良反应调查记录表》和《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后两张表需送交输血科。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应急预案1、严格查对工作。
2、严格药物配伍禁忌。
3、药物现配现用。
4、连续输液者24小时调换输液器.5、用生理盐水将中成药与其他药品隔开输注。
6、急救物品、药品保持应急状态。
应急程序1、发生输液反应时,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情况严重者需立即抢救。
3、做病程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并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
4、疑有细菌污染反应的,将输液器、药液用无菌包布包裹送化验室检验。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严格查对制度。
2、仔细询问患者家族史、药物过敏史,避免空腹注射。
3、准备急救药品和物品,以防急用。
4、每位患者应做青霉素皮试。
5、注射后观察15-20分钟。
应急程序:1、立即停止注射药物,给患者平卧位,松开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2-4升/分氧气吸入,备好吸引器,同时通知上级医生。
3、根据病情给予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0ml。
4、根据病情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必要时给予升压药。
5、若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通知麻醉科插管或行气管切开,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6、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其他病情变化,观察尿量,注意保暖,并做好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及病程记录。
7、经以上处理,病情迅速缓解后做好家属安抚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
8、妥善保存输液装置及注射药物待检查。
9、在以上处置过程中,报告医务部、护理部,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及夜查房护士长。
病人坠床/摔倒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凡神志不清、躁动、精神异常及儿童,必须使用床栏或约束保护。
2、加强巡视。
3、治疗时注意保护病人,治疗结束后及时拉上护栏。
4、由于疾病原因,虽给与保护,但仍有可能坠床,在病人入院时应对家属书面告知。
5、病区、病房地面保持清洁、干燥。
应急程序1、初步判断患者的情况,如测血压、判断患者的意识、查看有无外伤等。
2、病情允许时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上。
3、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
4、向上级领导汇报(夜间通知总值班)。
5、无陪客患者需通知患者家属。
6、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并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
失窃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患者入院时做好安全教育,嘱保管好贵重物品与现金。
2、护士定时巡视病房,维持病房秩序。
3、注意可疑人员,必要时通知保安部。
应急程序1、一旦发生失窃,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2、通知保安部或派出所,协助做好侦破工作。
3、安慰病人,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
患者自杀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发现有自杀倾向时,通知患者家属,24小时陪护。
2、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包括没收锐利的物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
3、详细交接班,密切观察,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
应急程序1、发现患者自杀,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物奔赴现场。
2、判断患者有否抢救的可能,如有可能立即开始抢救工作。
3、抢救无效,保护现场(病房内、外)。
4、立即通知医务处及院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处理。
5、通知家属。
6、做好各种记录。
7、保证病房常规工作以及其他患者的治疗工作患者擅自外出(或不归)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应急预案1、患者入院时加强入院宣教,告知患者住院期间私自外出延误治疗、突发病情变化等严重后果。
2、加强巡视,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减少外出机会。
3、如需外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主管医生同意,患者或家属在外出请假单上签字方可离开,按规定时间返回病房。
应急处理1、发现患者擅自外出应立即电话联系患者或其家属,询问患者去向,督促患者尽快返回病房。
2、若联系不上患者及其家属,则需通知医务处,夜间通知医院总值班。
3、若患者系病情危重者或存在潜在生命危险者,则需医院安排保安部或联系派出所积极寻找患者。
4、若确属外出不归,需二人共同清理患者用物,贵重物品、钱款应登记并上交领导妥善保管。
5、认真记录患者外出事件。
泛水的应急预案及应急程序应急预案1、日常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应急程序1、立即查看医疗设备、仪器是否遭浸泡、受湿,必要时组织医护人员立即转移贵重物品。
2、如不能自行解决泛水原因,立即通知设备保障部维修。
3、协助维修人员的工作,通知保洁人员及时清扫泛水。
4、告诫患者及家属,切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处,防止跌倒,保证患者安全。
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及应急程序应急预案1、接到停水通知后,告知患者及陪护停水的时间。
2、给患者备好使用水和饮用水。
3、病房热水炉烧好热水备用,同时尽可能多备用使用水。
应急程序1、突然停水时,通知设备保障部(3869556),汇报停水情况,查询原因,及时维修。
2、加强巡视患者,随时解决患者饮水及用水需求。
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应急程序应急预案1、接到停电通知后,将心电监护等仪器充足备用电,并通知患者及陪护停电时间,做好病区停电准备。
2、病区常规配备应急灯、手电筒。
应急程序1、立即与设备维修部(3869556)或总值班联系,立即查明停电原因,或寻找替代的方法。
2、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若无备用电可用,应立即将呼吸机脱开,接上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
查看正在使用的心电监护仪等仪器备用电是否充足,必要时及时更换仪器,保证患者持续正常使用。
3、加强病房巡视,安抚患者,严禁病区内使用蜡烛等明火,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火灾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应急预案1、加强防火教育。
掌握病区灭火器的使用。
2、病区内禁止患者自带电器或酒精炉等3、患者及家属禁止在病区内吸烟。
4、医护人员使用酒精灯,应注意远离氧气等易燃品,用后随时熄灭。
5、医护人员禁止在值班室内使用明火。
应急程序1、发现火情后立即呼叫周围人员分别组织灭火,根据火势,应用周边的水、干粉灭火器、消防栓等工具灭火。
2、同时报告保安部(3869446)及上级领导,夜间电话通知总值班(9631)。
若是大面积火灾,需同时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3、关好邻近房间的门窗,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4、组织患者及家属撤离,不要乘坐电梯,可走安全通道,撤离时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以防窒息。
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或匍匐快速前进。
5、清点病人及员工数目,做好病人的安慰及安置工作。
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及应急程序应急预案1、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总值班和保安人员。
2、夜间注意加强病区管理,晚10点后锁好病区大门。
应急程序1、保持头脑冷静,分析、处理发生的各种情况。
2、设法报告保安人员、总值班,或寻找在场其他人员的帮助。
3、安抚患者及家属,减少在场人员的焦虑、恐惧情绪,尽力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
4、暴徒逃走后,注意其走向,为保安人员提供线索。
5、主动协助保安人员的调查工作。
6、尽力恢复病室的正常医疗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值班医生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加强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抢救措施。
2、急救物品、药品定点放置、固定数量、定时检查、定人管理、定期消毒、定期保养,及时补充,保证完好率100%。
3、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各抢救仪器使用方法。
应急程序:1、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其他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它医护人员。
2、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道,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3、认真做好家属的沟通,安慰工作。
无陪伴者立即通知家属。
4、重大抢救和重要人物抢救,需及时报告医务部或总值班。
5、抢救无效死亡,应等家属到医院后,协助家属将尸体接走。
6、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12h内完成死亡病例讨论。
值班人员替代预案应急预案:1、病区住院总医师提前一周制定科室一线、二线值班医生、门诊排班表。
2、各级值班人员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值班,应提前告知住院总医师或科主任,由住院总医师协调换班。
3、门诊医生若因故不能值班,需提前一周通知科主任,由科主任安排替班人员,并告知门诊部。
应急程序:1、值班医生如因意外不能坚持值班,需向科主任汇报,指派相应的人员调配应急。
2、非正常工作时间或节假日时值班人员发生意外不能继续值班,由本科室二线值班人员临时接替,并报告科主任,由科主任安排相应人员最快速度接替值班工作。
3、接班的值班医生因故不能及时到岗,当班的值班医师不能离开病房,直至接班医师到岗,两人交接班后方可离开病房。
4、当班的门诊医生因故不能坚守岗位的,需立即通知科主任,由科主任安排替班人员。
替班人员到达后,两人交接班后,请假的医生方可离开。
以上情况需通知分诊护士和门诊部。
成批伤员收治应急预案1、严格遵守一线班、二线班24小时在岗制度,尽量避免应急发生时医护人力资源不足现象。
2、遇有成批伤员(>3人)来我科时,应立即通知科室主任。
由科主任调配科室医护人员参加病人救治工作,各级医务人员,无论是值班或休班的医务人员应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参与救治工作。
如超出本科室收容数量时,由科主任向医务处或总值班汇报,由上级领导安排病员的安置。
3、如其他科室医护人员不足,需要帮助时,需向科主任汇报,保证本科室的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服从院领导人员调配。
住院病房没有空床时应急预案当科室没有空床时,为及时解决患者入院、诊疗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1、若患者病情稳定,告知患者及家属,建议登记预约床位;若患者要求住院,而病房确无加床,则建议患者到急诊科留观,次日优先解决其床位问题。
2、若患者病情较重,生命体征稳定的,应立即加床收治,告知家属住院的必要性,以及加床条件,若患者及家属不接受加床,或本科室确无加床,则建议到急诊科留观,次日优先解决其床位问题。
3、若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应立即加床收治,予基本生命支持和必要的救治措施,若本科室确无加床,需与ICU或EICU科联系,取得同意后,由我科医护人员送往转入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