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XX电器工业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纳税评估案例第一篇:纳税评估案例蛛丝马迹藏玄机〔评估对象〕某某县水利局水利管理服务站,微机代码23569874,税务登记号码为231923)业的资料审核分析不能公式化,评估人员要对评估企业所属行业和企业特征进行分析,了解行业特点,熟悉行业财务制度,掌握行业税收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审核分析中发现疑点。
3.加强税法宣传,优化税务服务,使纳税人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强化公开办税,开展信息交流,使纳税人能够了解纳税评估工作,从而能自觉执行税收政策,规范纳税申报,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江苏省溧阳市国税局葛树瑾金国华王洪才)第五篇:个人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内容提要: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2*年,经济性质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202*万元,经营范围为:汽车座椅、门内饰板及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销售业务。
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在武经开发区国税局缴纳。
武经区地税局对该纳税人进行202*年度纳税评估时,发现该户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业务量较202*年度有较大增长,但其202*年度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增长幅度却与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不匹配,遂将其列为评估对象。
经举证约谈和实地核查,共计补缴个人所得税34392.12元。
分析选案:评估人员对该企业202*年度个人所得税查账户进行纳税评估时,发现该企业202*、202*两个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202*年主营业务收入2518万,202*年主营业务收入3745万,同比增长48.73%),与其个人所得税入库金额的增长(202*年入库113134.00元,202*年入库124539.00元,同比增长10.08%)不匹配,存在着隐瞒收入以及随意列支扣除项目的嫌疑。
举证约谈:针对上述疑点,评估人员向该企业送达了《税务约谈通知书》。
要求该企业对个人所得税申报异常情况进行解释,并按规定要求提供工资表和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
科学分析评查互动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陕西省国家税务局一、内容提要西安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0日,2003年8月7日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3年9月1日批准纳入防伪税控。
税收管理员在对辖区一般纳税人申报资料进行初审时,发现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税负下降幅度很大,2005年10月被碑林区国家税务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纳税评估岗位人员会同分管税收管理员运用相关比率、相关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其实施评估。
2005年10月21日移送稽查局,11月3日,稽查处理终结,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76份,抵扣进项税额839635.19元;隐瞒销售额5 82439.57元;错用税率少申报销项税额86681.89元。
经重新核定,该公司少缴增值税共计772645.55元。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2005年10月,某局税收管理员在对辖区一般纳税人申报资料进行初审时,发现XX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税负下降幅度很大,与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符,随即将这一情况提供给纳税评估岗位人员。
评估岗位人员在与综合征管软件查询核对后,根据该公司报送的财务报表和综合征管软件中相关涉税信息资料进行了案头分析,发现该公司税负率明显低于本区域同类行业税负率预警值,于是将该公司作为纳税评估对象,决定对该公司2005年1月至9月期间的纳税情况进行重点评估。
为了确保评估工作有序进行,对评估工作做到心中有数,评估人员首先对企业税务登记、生产经营、财务核算及申报纳税等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0日,经营范围:炉料、金属材料、化工产品(化学危险品除外)、矿产品(国家专控除外)、电力设备及配件、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批发、零售以及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五金工具的销售。
2003年8月7日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3年9月1日批准纳入防伪税控,最大开票金额为:十万元,月最大购票限量为:二十五份。
纳税评估优秀案例【篇一:纳税评估优秀案例】一、内容提要**省**县国税局在**市国税局推行的税收风险管理框架下,关注纳税人各种信息的收集,应用分析工具识别其中可能带来税款流失的风险因素,为纳税评估找准切入点,强化了税源管理。
2004年11月15日**县国税局根据该县超市行业纳税状况普遍较差的实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b超市作为评估对象,成立了由第二税务分局分管副分局长为组长,分局2名税收分析员和1名责任区管理员为组员的纳税评估小组,通过对该户涉税指标分析、约谈和实地查验有效地控制了该县超市行业的税收风险,至2005年2月20日,历时三个多月的评估处理终结,b超市共补申报销售额957264.95元,补税162735.04元,加收滞纳金2359.66元。
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行业集中评估,补税52.63万元,同时修改完善了2005年度超市行业相关涉税参照指标。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选案背景。
**商业超市,自2000年第一家a公司开业,2001年、2002年相继增加了b、c、d三家,且各家超市在县城竞相增加网点,开展价格竞争、地域竞争、服务竞争等一系列的商业活动。
全县商业超市经营的面积从2000年的400平方米,发展到2004年的5000平方米;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23人,发展到2004年的306人(其中:固定职工194,厂家促销人员102人);销售总额从2000年的450万元,实现增值税5万元,上升到2003年的2600万元,实现增值税37万元;2004年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850万元,入库增值税108万元(包括评估入库数),入库所得税17万元,为该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
然而,从2003年申报资料分析,各超市的增值税负水平极不均衡,企业零申报、负申报、低税负现象比较普遍。
特别是2004年上半年,县稽查局在对几个超市的检查中,发现了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帐外经营、迟做销售、错用税率、获取返利等经济利益不计税等偷税行为。
全国十佳纳税评估案例全国十佳纳税评估案例目录湖南省国税局:《横向纵向对比,发现企业纳税疑点》辽宁省国税局:《找出4S店经营中的利润蓄水池》北京市地税局:《外围证据———掌握企业收入的一把钥匙》江苏省南京市国税局:《透过往来款项看外资房地产企业亏损原因》山东省邹平县国税局:《用证据来印证约谈结果的可信度》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税局:《评估与辅导并重———在约谈中解决企业问题》大连市金州区国税局:《梳理疑点,在评估中还原企业真实经营情况》青岛市国家税务局:《拓展信息触角增强评估实效》重庆市地税局:《数字图像实时监控,矿业评估科学便捷》湖南省地税局:《评估不匹配数据,发现企业账外收入》湖南省国税局:《横向纵向对比,发现企业纳税疑点》企业基本情况湖南省娄底市某贸易公司系2004年8月成立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册资本3100万元,现有职工68人,是一家主要从事生铁、钢材、水泥批发的企业,在娄底市批发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的代表性。
2006年该公司增值税税负率偏低,因此,娄底市国税局将该公司确定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对象。
疑点采集评估人员调阅了2005年度、2006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报表及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分析比较了近两年的税收和财务指标,查阅企业发票开具情况和税款抵扣情况。
通过初步分析,发现以下疑点。
疑点1.企业2006年度销售收入313034862.5元,2005年应税销售收入167349819.15元,2006年与2005年相比销售收入增加145685043.35元,销售收入变动率为87%,大大超过±30%的预警值范围。
是否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疑点2.企业2006年增值税应纳税额1763393.45元,税负0.56%,比2006年全市同行业平均税负率的1.2%低0.64个百分点,税负差异幅度(与同行业比)为-53%,与企业2005年增值税税负率1.05%相比,2006年增值税税负率下降了0.49个百分点,税负率差异幅度(与上年比)为-46%。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方法与案例分析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通过数据分析和比对,对纳税人申报的所得税数据进行核实和调整,以确保其真实、合法、完整的过程。
纳税评估不仅有助于防止税收漏缴和违规行为,还能帮助纳税人自我纠正,减少不必要的税务检查和处罚。
指标分析法: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指标分析,如利润率、税负率、成本费用比例等,评估其经营状况和纳税申报的合理性。
数据比对法:将企业的申报数据与同一行业或类似企业的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其申报数据的合理性。
流程审查法:通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审查,了解其经营状况和纳税申报的合理性。
专家评审法:邀请税务专家对企业的纳税申报进行评审,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某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近期被税务机关发现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数据存在疑点。
经过纳税评估,发现该公司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部分员工工资未按照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导致所得税费用虚高;针对这些问题,税务机关要求该公司进行调整和整改。
经过调整后,该公司的纳税申报数据得到了修正,避免了可能的税务处罚。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是税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纳税评估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纳税人的问题,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推动税收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税种,对于企业的盈利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影响。
如何合理规划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纳税筹划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是指企业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运用纳税规定的差异、税率的优惠等各种合法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或延迟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减轻企业税负,增加企业利润。
纳税筹划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原则,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进行,不能违反税收法规。
××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增值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属专用设备制造业,由于该行业的生产经营受市场影响较大,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品种繁多,产品多按需方要求定制,更有些产品是现场制作,难以准确对其库存情况进行核实和盘点,而且销售方式灵活多样,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难以控制,给税务机关的日常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我们根据有关的预警值,将其确定为重点评估对象,由沙河市城区分局抽调人员组成评估小组进行评估。
经过评估,查找出企业因政策理解偏差,而造成了少缴增值税 436,968.19 元。
经过约谈和调查核实后,该企业承认了少缴以上税款的事实,对以上少缴的税款主动进行申报缴纳,并作了调帐处理。
我们认为,通过对此企业的评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增强了企业依法纳税的意识,为我们今后加强对该行业的管理积累了有效的经验。
二、案例分析( 一) 、分析选案1、评估对象选取根据邢台市国税局下发的评估模型,该公司2008 年至 2009 年1-6 月企业税负为3% ,低于于省局发布该行业的平均税负3.02% ,特别是 2008 年度该企业的增值税税负仅为 2.33% ,与省局增值税平均税负相差较大。
详见下表:单位名称行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专用设备制造业2008 年 -2009 年 6 月企业实际税负率河北省平均税负3% 3.02%针对以上情况,我局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列为重点评估对象,进行重点评估处理。
2、基本情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年,系有限责任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位于沙河市建设路××号,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具有特种设备安装改造资质证书,注册资金1000 万元,企业性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所属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生产经营范围为游艺机制造安装、冶金设备、机电设备安装、钢结构制造安装等。
纳税评估案头分析实训一、企业基本情况与主要资料荣石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纳税识别号:140110110232XXX,经济类型:集体,注册资本:500000元;职工人数:538人;主营:粉煤灰制品、保温材料的研制、生产及新技术开发。
该公司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均由甲市国税二分局负责征管。
增值税市局行业税负率为3.61%。
申报及财务报表详见附件。
二、要求请通过分析税负情况、对比2008和2009年财务报表有关数据,对2010年度进行纳税评估,并对评估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
附件1该公司2008至2010年度纳税申报情况如下:单位:元该公司2008至2010年度有关年度会计报表资料如下: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荣石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单位:万元附件3利润表编制单位:荣石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单位:万元纳税评估分析工作底稿:一、税负情况评估分析1、增值税税负率分析2008年度增值税税负率=2009年度增值税税负率=2010年度增值税税负率=疑点:2、所得税税负率分析(1)2008年所得税税负率=2009年所得税税负率=2010年所得税税负率=疑点:(2)2008年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 2009年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 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疑点:二、纳税评估指标分析1、收入类评估指标分析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疑点:2、成本类评估指标分析2010年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2009年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疑点:3、费用类评估指标分析(1)2010年营业费用变动率=2009年营业费用变动率=疑点:(2)2010年管理费用变动率=2009年管理费用变动率=疑点:(3)2010年财务费用变动率=2009年财务费用变动率=疑点:(4)2010年成本费用率=2009年成本费用率=疑点:4、利润类评估指标分析2010年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2009年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疑点:5、资产类评估指标分析(1)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疑点:(2)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2009年总资产周转率=2010年存货周转率=2009年存货周转率=疑点:(3)2010年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2009年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疑点:案头分析结论:管理建议:参考答案税负情况评估分析1、增值税税负率分析2008年度增值税税负率=171950÷4750000×100%=3.62%2009年度增值税税负率=340691÷9490000×100%=3.59%2010年度增值税税负率=320040÷11430000×100%=2.8%在收入增长,存货减少的情况下,增值税税负率下降不正常,而且明显低于增值税市局行业税负率3.61%,因此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抵进项的问题。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纳税评估案例,201X年篇一: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汇编精选《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汇编精选》目录前言 .................................................................. (4)第一章纳税评估模型概述 .................................................................. .. (5)第二章纳税评估模型的建立 .................................................................. .. 11第三章纳税评估方法及常用模型 (17)第四章重点行业模型及典型案例 (32)0512棉花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32)0512农副产品收购业纳税评估模型................................................................... ......... 47 0600(A) 煤炭开采业纳税评估模型 .................................................................. ........... 58 0600(B)煤炭洗选业纳税评估模型 .................................................................. ........ 72 0810 铁矿采选业纳税评估模 (89)0810氧化球团冶炼行业评估模型................................................................... ............. 98 0910 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纳税评估模型 (104)1010 土砂石开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115 1310谷物磨制行业纳税评估指导手册................................................................... ... 134 1331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150 1370脱水蔬菜加工业纳税评估模型................................................................... ....... 165 1391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业纳纳税评估模型 ...................................................... 179 1410 焙烤食品制造业评估模型 .................................................................. ............. 189 1440 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评估模型 ................................................................ 199 1450 罐头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 ......... 209 1521白酒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 217 1522 啤酒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 .......... 232 1524 葡萄酒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 ...... 243 1530 软饮料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 ..... 252 1532罐装饮用水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258 1540 精制茶加工业纳税评估模型 .................................................................. ......... 264 1620 卷烟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 272 1711纺织业——棉纺织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 285 1712棉、化纤印染精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296 1722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行业(尾毛加工). (306)1741缫丝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案........... 313 1751家纺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324 1810纺织服装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333 1910皮革鞣制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354 1921皮鞋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362)1923皮箱、包(袋)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372)201X木材加工纳税评估模型................................................................... ................... 380 2221涂布白板纸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393 2230 纸制品制造纳税评估模型 .................................................................. ............. 413 2310印刷业纳税评估模型................................................................... ....................... 422 2440木制玩具生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 (426)2511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439 2520焦化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454 2611 碳酸钙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 474 2612纯碱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489 2612氯碱生产行业................................................................... ................................... 504 2613碳酸钙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527 2653缝纫机生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541 2660 电石生产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 558 2662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专项化学用品制造业........................................................ 566 2710化学药品原药制造纳税评估模型................................................................... ... 579 2740中成药制造纳税评估模............... 589 2820合成纤维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598 2911车辆、飞机及工程机械轮胎制造纳税评估模型.............................................. 608 2940 再生橡胶制造纳税评估模型 .................................................................. ......... 621 3010塑料薄膜 (塑料袋) 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629 3111水泥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 637 3121水泥制品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657 3131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 ... 669 3149玻璃制品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 683 3153陶瓷制品纳税评估模型 .................................................................. ................ 690 3169耐火陶瓷制品及其他耐火材料制造业.. (709)3169耐火材料制品制造行业(电熔镁砂制造)...................................................... 719 3169高炉陶瓷杯制造纳税评估模型................................................................... ....... 736 320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纳税评估模型.......................................................... 750 3210炼铁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 778 3220炼钢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 789 3230钢压延加工(不锈钢)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790 3240铁合金(硅铁)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812)3311粗铜冶炼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 ........ 824 3316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833)3411金属结构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 .... 846 3500通用设备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 .................................................................. .... 853 3541泵加工纳税评估模。
佛山市南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一、企业基本情况:
该企业是(港澳台商)合资经营企业,成立于2001年10月,生产经营期限12年,主要从事电风扇的生产销售,产品大部分出口销售,部分内销,2002年7月1日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生产工人302人,2003年进入获利年度享受“免二减三”税收优惠,2006年所得税实际征收率为12%。
二、情况分析:
该企业2006年销售收入90,528,195.50元,销售成本85,098,100.13元,期间费用3745882.55元,利润2,564,534.52元,应纳税所得额2,564,534.52元,应纳所得税额307,744.14元,所得税负担率12%,毛利率6%,成本费用率4.4%,所得税变动率-11.65%,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6.28%,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与所得税变动率的比率为53.91% ,存在少报收入多列成本嫌疑。
三、实地核查
经核查2006年企业共耗用电容器1509534只,一般情况每件产品耗用量1只,评估产量为1509534台电风扇;企业申报销售产品1364716台,企业帐面期初库存产品4838台,期末库存产品3021台, 评估销量与企业申报销量相差共146635台。
四、异常情况:
销售收入变动率与所得税变动率的比率为53.91%指标异常(正常情况应为100%),评估销量与企业申报销量相差146635台。
五、对企业异常情况下发质询书要求企业作出书面解释。
六、企业解释:
1、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与所得税变动率的比率异常原因:
公司06年度的销售收入较05年度稍微下降了6.28%,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也分别相应下降了6.07%和10.05%,但因相应的营业费用由05年度的1892099.30元上升到06年度的2042782.79元,升幅为7.96%,主要是运输费用由05年度的1714507.30元增加到1871570.89元,净增加了157063.59元。
另外财务费用由05年度的262609.20元上升到06年度的361053.01元,升幅为37.49%,其中主要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公司外币汇兑时产生的汇率损失由05年度的269485.97元增加到06年度的371691.23元,净增加了102205.26元。
受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公司06年度的利润总额2564516.49元比05年度2898098.11元下降了333581.62元,根据税法规定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也由05年度的2902826.11元下降到06年度的2564534.52元。
相应地应纳所得税由05年度783763.05元下降到06年度的692424.32元,应纳所得税下降幅度为11.65%。
2、能耗评估产量与申报存在差异的原因:
(1)公司2006年度期初库存产品4838台,当年度生产1362899台,当年度销售1364716台,期末库存产品3021台。
(2)2006年度共耗用电容器1509534只。
电容器主要耗用在三个方面:
①生产产品耗用了1379404只,公司生产每台产品原则上需用1
只电容器,故生产1362899台产品已耗用了1362899只,差额16505只是车间多领用的未统计部分。
②生产电容式调速器耗用117564只。
根据客户要求,公司生产的部分风扇配备的调速器必须为电容器式调速器,故需要耗用电容器用于生产调速器,公司全年生产销售了117564只电容式调速器。
③配套出货的备用件共需提供电容器12566只。
有时,客户订购产品时在合同上要求出货时须提供产品的各种配件备用,故公司必须将其所需配件连同货物一起包装销售。
06年度公司共向客户提供了电容器配件12566只。
④经公司财务人员自查核实,车间多领用未统计的16505只电容器,其中有145只属于质量问题自然损耗了,16360只为漏计的完工产品所耗用的。
3、2006年度未及时统计销售的吊扇共16360台,涉及总收入1194280.00元(折合不含税收入1020752.14元,税额173527.86元),企业自查后拟于2007年9月自行补申报收入。
七、评估处理意见:
同意企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自行纠正,自行补申报销售收入1020752.14元,补申报销项税额173527.86元,补缴所得税1020752.14×12%=122490.26(元)。
八、纳税评估方法:
这次纳税评估工作主要根据《佛山市国家税务局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增值税纳税评估试行办法》,结合涉外企业所得税评估要求,采用
指标分析及外购件耗用对应关系进行评估,对案头分析及实地核查发现业异常情况下发纳税情况质询书,要求企业对异常情况作书面答复并进行自查,在核查过程中着重核查企业产品生产流程,材料耗用,销售对象,企业外购料件的生产耗用情况,根据单个产品耗用配比关系计算企业产品产量,结合期初期末库存测算企业申报企业是否合理。
通过评估企业对异常情况能开展自查,自行纠正存在问题,达到纳税评估目的。
南海区国税局
200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