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湿拓画
- 格式:docx
- 大小:66.86 KB
- 文档页数:4
活动名称:《奇妙的湿拓画》年龄段和领域:大班艺术领域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湿拓画的几种基本手法,运用不同的色彩及辅助材料大胆尝试创作不同的湿拓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2.了解湿拓画这一艺术形式,体验创意的新奇和创作的成功感。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色彩及辅助材料大胆尝试创作不同的湿拓画。
活动难点多种技法增加创作的难度,并体验创作的成功设计。
活动准备《奇妙的湿拓画》PPT课件,背景音乐、托盘、湿拓画专用颜料、画针、画纸、毛巾。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图片猜想1.请幼儿欣赏图片说一说,你看到这幅图片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2.观看视频进行验证:看完视频和你猜想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教师小结:原来,这幅画不是用画笔画出来的,它是用水里的颜料拓印在纸上做出来的。
这种画叫做湿拓画。
二、梳理创作步骤,了解作画方法和作画材料1.通过视频,梳理创作步骤第1步:(滴)颜料是如何到托盘里的?(颜料只要轻轻滴在水面上,就会扩散)第2步(划):怎样让你的作品出现好看的纹路和图案。
认识工具画针和画梳。
第3步(拓):最后把纸铺在水面上,然后轻轻地拉出来就可以了,这叫做拓。
教师小结:在水上轻轻地滴一滴、慢慢地划一划,再用纸拓印出来,就能做出神奇的湿拓画。
2.了解作画材料,认识作画工具。
三、自主创作,体验成功1.技巧提升,感知更多不同手法的湿拓画做法。
通过视频,教师解析里面不同的技法和颜料滴画的方法。
2.欣赏成品画,从颜色和纹路上观察不同,尝试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的特点,拓展创作思路。
3.自由创作,设计婚纱,体验创作的成功感。
活动延伸提供材料,请幼儿在美工区继续进行创意作画。
学情分析——大班艺术活动《奇妙的湿拓画》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表达表现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各种绘画技巧掌握能力明显提升,对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奇妙的湿拓画这个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学习利用不同的材料,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妙,体验不同方式绘画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美术《神奇的水拓画》微教案6篇第1篇:幼儿园大班美术《神奇的水拓画》微教案一、活动意图在纲要的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支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美丽,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适宜的艺术活动对于幼儿想象、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主题内容《大自然的礼物》的知识渗透,幼儿了解大自然是美丽和神奇的,是动物、植物和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结合本班美术活动的进程,我设计了《神奇的水粉画》这一教育活动。
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现认知、表达情感。
二、活动目标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能把熟知的大自然某些事物,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美术方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绘画兴趣和审美意识。
三、重点、难点重点: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热爱大自然。
2、能够大胆的运用水粉画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难点:运用水粉方式表现大自然美的同时,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并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活动准备:材料:事先对大自然有大体的了解,部分动植物的图片、棉棒若干、水粉纸、调色盘、水粉颜料、小抹布等。
五、活动过程回忆答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引发作画兴趣。
我首先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的回答是:“有许多的植物和动物……”我提议: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喜欢的大自然的事物用多彩的水粉画出来,好不好?”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绘画的欲望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发放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用水粉进行绘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1、出示教师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水粉画简单的绘画方法。
2、讲述绘画的具体要求:姿势及卫生等。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在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
幼儿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选择绘画内容,通过现场绘画让幼儿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大胆表现,从而幼儿想象力、观察力都有很大提高。
幼儿园学前_奇妙的湿拓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主题四科学万花筒——次主题三超级变身活动名称:奇妙的湿拓画班级:大班领域:艺术领域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湿拓画的几种基本手法,运用不同的色彩及辅助材料大胆尝试创作不同的湿拓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2.了解湿拓画这一艺术形式,体验创意的新奇和创作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1.湿拓画工具:托盘、专用颜料、小棒、纸等。
2.PPT课件。
活动过程:1.欣赏湿拓画图片,引发幼儿对湿拓画这种特殊作画方式的兴趣。
请幼儿欣赏湿拓画的图片,猜猜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2.欣赏湿拓画创作视频,引发幼儿进行创作的兴趣。
3.分析湿拓画创作的步骤,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作画方法。
4.欣赏更多湿拓画作品,拓展幼儿创作思路。
5.幼儿自主尝试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大班艺术活动《奇妙的湿拓画》学情分析本课是一节大班艺术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的兴趣,对幼儿艺术领域的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五彩的颜色漂浮在水面上,然后用工具随意拨弄,让它变成千变万化的水上画,拿纸在上面一放,一张神奇的画就完成了。
这个过程就像变魔术一样,幼儿怎能不喜欢!湿拓画色彩、形状的变化,带动幼儿展开无限想象,让幼儿在玩中感受湿拓画的魅力,通过滴一滴、划一划、印一印,就变成一幅神奇的、五彩斑斓的图画,体验水中作画的乐趣。
大班艺术活动《奇妙的湿拓画》教材分析《奇妙的湿拓画》是《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大班下册主题四科学万花筒中次主题三超级变身的一节艺术活动。
皮亚杰认识发展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的从环境中吸收的,也不是预先在儿童头脑中形成,而是通过儿童的心理结构与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的。
平时的绘画活动,一般采用纸上进行,作画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次活动教师引入湿拓画,为幼儿创设、搭建良好的平台,是一次新的尝试、大胆的突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的:“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大班美术《神奇的水拓画》微教案(锦集4篇) 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奇妙的水拓画》微教案(锦集4篇),欢迎品鉴!幼儿园大班美术《奇妙的水拓画》微教案篇1活动目标: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手帕。
2.能大胆操作,并乐观向同伴展现和介绍自己的扎染作品和阅历。
3.通过观赏进一步感受图案与扎染方法之间的关系,对扎染产生爱好。
4.培育幼儿的观看、操作、表达力量,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育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预备:1.幼儿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扎染的阅历。
2.用不同方法制作的扎染作品若干,相对应的方法图谱(图1)。
3.扎染材料:白色手帕、剪刀、各色食用染料、玩具、牛皮筋、塑料抽拉带、细铜丝等。
4.师幼共同设计的图稿和据此扎染的手帕一块(图2)。
活动过程:1.观赏用不同方法扎染的手帕,迁移已有阅历,进一步了解与其对应的扎法。
(1)师:今日老师带来了几块扎染手帕,你最喜爱哪块?为什么?幼:我最喜爱这块手帕,它的颜色像块绿草地。
幼:我最喜爱这块手帕,它的花纹像鸡蛋,是椭圆形的。
幼:我喜爱这块手帕,它的花纹像大海的波浪。
幼:我喜爱这块手帕,由于它的花纹像火车道。
师:像火车道的花纹在哪里呢? 幼:在手帕的角上。
(2)师:你知道这些好看的花纹是用什么方法扎出来的吗?幼:像大海波浪一样的花纹是把手帕对边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幼:圆形花纹是用包珠子的方法扎出来的。
幼:斜形花纹是把手帕对角折,再扎皮筋做出来的。
幼:像火车轨道一样的花纹是在四个角上扎皮筋做出来的。
(老师依据幼儿沟通状况,在手帕的下方出示相应的方法图谱,见图1。
)2.回忆阅历,明确设计图稿与作品的关系,产生设计、扎染手帕的愿望。
(1)出示设计图稿,引导幼儿观看设计的花纹,猜想扎法(见图2)。
幼儿园课程观评记录《神奇的湿拓画》大班艺术《神奇的湿拓画》观评记录观课地点:大五班教师评价:园长:卜老师,你先自己评价一下你的这堂课。
卜老师:今天这节课是一节大班艺术活动,“湿拓画”这个主题,我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上考虑,他们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因此设计了这节活动,但是,今天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转呗的材料有点少,应该一个孩子操作一份,但实际是三个孩子共用一份材料,不仅孩子的体验感受收到影响,而且耽误了很多时间,这一点我应该改进。
在活动过程中,我自己感觉有些环节,我讲解的语言有些啰嗦,重复,语速太快,有点紧张,我应该再淡定一些,注意自己的语速、仪态,让孩子们活动的节奏轻松、愉快,不要因为我而紧张。
园长:老师们,你们给崔老师点评一下这节活动。
李老师:卜老师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是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大的失误,节奏平缓,流程比较流畅,但是感觉没大有新意,讲解湿拓画步骤的时候,应该先让孩子们自己说,老师再总结,点评孩子作品的时候,用语应该准确一点,明明是湿拓画,是拓出来的,老师不应该一直问,你是怎么画的,可以问孩子,你做湿拓画的时候,感觉怎么样?用了什么颜色?张老师:我觉得卜老师这节课比较成功,环环相扣,非常流畅,教师的语态自然,亲切,普通话标准,有一点需要改进的地方,上课的时候,在观看视频之后的环节,应该找一个孩子先上来试一试,操作一下,示范一下。
孙老师:卜老师这节活动,我觉得完成的比较好,材料准备得很丰富,环节设置的比较合理,幼儿兴趣激发的很好,孩子们非常有兴趣,活动过程中非常积极、投入。
但是活动目标是否都实现了?学习湿拓画的几种手法,你和孩子介绍了吗?可以横着划、竖着划、转圈地划、或者波浪线地划,这些你没有点出来。
应该注意一下。
老师的语速有点快,应该注意一下。
总体来说这节课比较成功,但是还需要再改进一下。
希望你再多思考一下,完善之后,多上几次。
大班艺术《奇妙的湿拓画》活动反思湿拓画是孩子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形式,对孩子们来说非常神奇。
活动中,他们兴趣盎然,神情专注,操作认真,控制水流得到艺术的美感,感受着湿拓画创作过程中创意的快乐。
每个幼儿的想法不同,作品呈现的效果就不同,每一幅作品完成他们都欢呼雀跃,傲娇的向别人讲述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一、美术与语言的有机融合1.活动的开始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教师简单的“喜欢什么颜色”“它带给我们什么感觉”两个问题,不仅调动了幼儿积极思考,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调动了幼儿对色彩的认识。
2.幼儿园美术教学和其他各领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儿的绘画活动存在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绘画和语言的有机整合对绘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节课以绘本故事《神奇的色彩女王》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完整的故事情景让孩子在说一说、听一听、猜一猜的相互结合中保证了孩子们对活动的浓厚兴趣,由浅入深的了解了色彩。
3.作品完成后,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的作品内容,在幼儿神采飞扬的讲述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创意带给他们的快乐。
二、巧用微课、润物细无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能直观形象、深入浅出的帮助幼儿理解重难点,因此利用微课教学的形式,向幼儿展示操作环节中的小技巧及注意事项。
简单的一个小视频营造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真实的教学环境。
微课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示范教学,现场示范受时间、人为因素等影响,而且容易困住孩子的想象力,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展现。
观看过程中,幼儿神情专注,若有所思,尤其是在作品完成的瞬间,他们由衷的发出了赞叹声,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
他们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保证了操作环节中的兴趣点及持久性。
三、展示新颖、激发再创造作品展示环节也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环节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一节美术活动的效果。
展示环节一来能检验活动的效果,二来通过幼儿的讲述、评价,能提升幼儿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紧扣活动主线,设计了用湿拓画给“女王做裙子”的展示方法,在激发幼儿创作兴趣的基础上,又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创意、体验了成功和快乐。
•艺术教育163文/温旭水上的丝绸之路——湿拓画艺术的表达最初是被记录在史前文明的陶罐碎片上的,那些粗犷的几何线条是人类最初对纹理的复刻,笨拙而简单。
当手工艺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人类开始着迷于那些随机自然变幻莫测的线条,试图纪录那些稍纵即逝并难以控制的花纹,从它生成的过程中得到伴随惊喜的愉悦。
湿拓画的英文名字“Ebru”也被叫做“大理石花纹纸艺术”,这是一种“在水面上作画”的绘画方法,可以在很多不同的材料上表达,如:各种纸张,木材,布,皮具,石膏等均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根据古籍上的记载,大约十四世纪时,Ebru 通过丝绸之路穿过伊朗,被带到了安纳托利亚,在土耳其安了家。
因为湿拓画的精妙之处在于,每一张纸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依据固定的技巧产生可预见性的花纹,然而规律中充满了莫测变化,它的随机性和随意性让作者通过不同的颜色和花纹来表达不同的表现形式。
通过多种颜色与抽象花纹的融合,表现出不同的抽象风格。
1 土耳其的绘画技法——“湿拓画”在2014年的时候联合国将湿拓画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蘸好颜料的画刷轻轻甩动滴落在专用水介质间的颜料渐渐的随水波纹晕开,等到水面图画画好之后,创作者就可以将棉布或纸张等材料覆盖在水介质上面吸取颜料,然后再将棉布或纸等材料慢慢抬离水面,就是这种神奇的“水中作画”成为了土耳其奥斯曼时期的传统表现艺术,名字叫做——湿拓画(土耳其语:Ebru)。
根据文献记载,这种绘画表现形式大约于13、14世纪的时候在伊朗东部赫拉特和撒马尔罕特地区流行起来,后来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安纳托利亚,安家于土耳其。
但是也有一些文献指出,这门艺术的起源国家是中国,唐朝时期曾作为公主陪嫁远赴塞外。
2 日本的绘画技法——“水影画”在日本也有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名字叫做“墨流”,又称“水影画”。
这种艺术来源于2100多年前的中国,被大家认为是最年代久远的大理石纹。
只是非常可惜在这种纸并没有在中国发展成熟。
奇妙的湿拓画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湿拓画的几种基本手法,运用不同的色彩及辅助材料大胆尝试创作不同的湿拓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2.了解湿拓画这一艺术形式,体验创意的新奇和创作的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1.《奇妙的湿拓画》课件、《出彩中国人》视频、背景音乐2.托盘、颜料、小棒、A4打印纸、黑色卡纸、毛巾、湿巾三、活动过程1.欣赏视频,激发幼儿对湿拓画这种特殊作画方式的兴趣。
2.介绍湿拓画,并探讨湿拓画创作步骤,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作画方法。
(1)小结:孩子们,这位阿姨表演的这个水上魔术,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作品,它的名字叫“湿拓画”。
湿拓画最早起源于中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探讨湿拓画制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一步:挤一挤,滴入颜色。
第二步:划一划,变出美丽图案。
第三步:拓一拓,拓出美丽的图画。
3.幼儿自主尝试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出示作画材料,将幼儿分为四组,提醒幼儿注意上一环节探讨的注意事项。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主尝试做出新奇的湿拓画。
(播放背景音乐,师巡视。
)4.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创意,同时认真欣赏同伴的作品。
5.结束:好,孩子们,你们的创意都很新奇,让我们带着我们的作品去讲给其他的小朋友们听一听吧!走,出发吧!和下面的老师说再见!奇妙的湿拓画学情分析:儿童是“直觉的科学家”,尤其是大班幼儿更是喜欢探索科学的奥秘,喜欢神奇的活动,而《奇妙的湿拓画》对于幼儿来说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水上“魔术”。
能立刻调动幼儿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为此我选择了这一艺术活动,但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湿拓画,对湿拓画的制作过程一无所知,因此,借助亲身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幼儿初步学习湿拓画的基本手法是基础,从而才能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动手操作。
因为是第一次操作,再加上颜色滴入水中的可变性很大,如果让幼儿制作出某些具体的图画难度有些大,为此我设计了让幼儿通过自由想象,滴不同的颜色,划不同的线,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动手操作,拓印抽象的画。
大班艺术活动《奇妙的湿拓画》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湿拓画的几种基本手法,运用不同的色彩及辅助材料大胆尝试创作湿拓画,体验创意的新奇和创作的成功感。
2.了解湿拓画这一艺术形式,激发民族自豪感,并乐于将这一艺术形式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准备:1.课件《奇妙的湿拓画》(视频、课件);2.托盘、湿拓画专用颜料、画棒、素描纸、抽纸。
3.风车、丝巾、脸谱、舞蹈鞋、盒子、扇子若干。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欣赏湿拓画图片,引发幼儿对湿拓画这种特殊作画方式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2.欣赏湿拓画创作视频,引发幼儿进行创作的兴趣。
3.欣赏更多湿拓画作品,拓展幼儿创作思路。
4.分析湿拓画创作的步骤,帮助幼儿了解基本作画方法。
5.幼儿自主尝试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在素描纸和最喜欢的生活物品的作画。
三、结束部分7.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通过自评和互评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1)幼儿互评:互相看一看别人拓印的是什么,说说自己拓印了什么。
(2)教师评价:重点从特征、颜色、创意、花纹几个方面评价。
8.观看视频《湿拓画》,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师介绍创作的背景:有一个中国的阿姨在土耳其发现了中国曾失传的湿拓画,凭借湿拓画还参加了《出彩中国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9.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将湿拓画这一艺术形式运用到生活中。
小结:孩子们都好棒!湿拓画最早起源于中国,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它不仅可以用纸拓印,还可以用丝巾来拓印,我们可以用更多材料进行尝试,真正的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延伸提供材料,请幼儿在美工区继续进行创意作画。
自我阐述:1.教学风格:平易近人合作交流关注生活启智导行2.创新之处:在活动中为他们提供形式更加多样的艺术创作空间,孩子们陶醉其中,用富有感情、线条生动、色彩浓艳的图案表达内心的感受,也让幼儿更乐于积极大胆地表达、表现自己的艺术创作。
同伴间对作品的相互评价,更能引发幼儿之间的情感共鸣。
同伴间的相互合作,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幼儿的意志品质。
幼儿园大班美术《神奇的水拓画》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水拓画的定义和方法。
2.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观念。
3.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和操作技能。
4.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模板纸
2. 水彩笔、水彩颜料及画笔
3. 牛奶盖子、不干胶、海绵
4. 小组讨论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有关海洋潮汐的短视频,引导孩子关注水的奥秘。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带孩子探讨水的好处及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二、讲解水拓画(10分钟)
1.通过PPT展示,介绍水拓画的定义和方法。
2.引导幼儿学会鉴赏水拓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解释牛奶盖子和不干胶的使用方法。
三、制作水拓画(40分钟)
1.发放模板纸、水彩笔和画笔,让孩子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用不干胶将牛奶盖子固定在纸上,用海绵蘸取水彩颜料轻轻地拍在牛奶盖子上,保持一定的压力,待颜料渗透到纸上再将牛奶盖子取下,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10分钟)
1.展示孩子的作品,让孩子们欣赏彼此的劳动成果。
2.好活动需要分享,带领孩子分享此次活动所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五、操场放松(10分钟)
1.带领孩子们来一场轻松的游戏,比如踩气球、拍手等活动帮助孩子们放松身体和放松心情。
【教学总结】
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水拓画的定义和方法,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同时,这次活动还能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能,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体现了幼儿园教育追求健康、幸福、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
神奇的湿拓画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神奇的湿拓画
自贡市檀木林幼儿园刘娟
设计意图:
有一次在观看综艺节目的时候,关注到了土耳其的水拓画,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原来水拓画最早的起源是我们中国,后来经过丝绸之路流传到了土耳其。
于是我就想把这种文化的传承通过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孩子们,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让它们通过水中作画得到艺术的美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大胆尝试湿拓画,在水中大胆设计不同的图案。
2、知道湿拓画的作画过程,初步了解湿拓画的画法。
3、体验湿拓画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颜料、画盘、画针、纸、水、湿毛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根神奇的魔杖叫画针,老师想用画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操作探索,激发幼儿灵感
操作步骤:挤一挤,颜料滴落在水中
拨一拨,变成美丽的图案
拓一拓,把纸轻铺在水面
注意事项:
颜料滴落的时候,颜料瓶口尽量贴近水面。
水面上的颜料颜色不要太多
画针要拿稳,垂直,速度适中
2、教师提问: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老师是怎样制作这幅水拓画的,用了那些方法?为什么水里的画能够拓印在布上呢?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操作,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的构思在水面上画出美丽的画。
教师提问:小朋友觉得好玩吗?那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来制作衣服水拓画呢?但是小朋友在作画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注意卫生、保持安静。
首先从篮子里取出你们两个人喜欢的颜色滴落在水中,注意颜料的瓶口在尽量的贴近水面,小朋友做好了吗?老师来看一看(教师巡视)然后取出画针轻轻的拨一拨,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水里画画。
最后取出布,两人合作,拉住布的四个角把水里的画拓印在布上。
轻轻的抬离水面,翻转一下,将颜色鲜艳的一面朝上,装饰一下就好啦!
三、结束部分
1、作品展示,整理绘画材料工具
这是谁的画,请小朋友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出来的,用了哪些方法?
2、师幼总结
幼儿思考:为什么水里的画能够吸在纸上呢?
教师总结:因为我们画盆里的水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一种混合了粘稠剂的混合液体,它的作用是把水和油质颜料分层,让它们相互之间无法相融,这样水里的画就能吸在纸上了,湿拓画就是利用了水油分离的原理进行创作的。
活动延伸:
水里的画可以跑到纸上去,那利用其他的材料可不可以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思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