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反证法及举例
- 格式:ppt
- 大小:433.50 KB
- 文档页数:15
反证法通俗易懂的例子
以下是 6 条关于反证法通俗易懂的例子:
1. 你想啊,如果说小明不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那为啥每次大家捣乱的时候都有他呀!就好比说西瓜是方的,那可能吗?这显然不符合常理呀,所以小明就是调皮捣蛋嘛,这就是用反证法呀!
2. 哎呀,你说小李不是很努力工作,那为啥他天天加班到很晚呢?这不就和说天上没有星星一样荒谬嘛!这反证法一下就看出来小李很努力啦!
3. 嘿,你要是说那蛋糕不甜,那为啥大家吃了都一脸满足的样子呢?这就像说太阳不发光一样可笑呀!这不就证明了蛋糕是甜的嘛,反证法真神奇呢!
4. 你讲小红不是个善良的人,那为啥每次有人遇到困难她都第一个去帮忙呢?这和说花儿没有颜色有啥区别呀!显然小红就是善良的呀,反证法多好用!
5. 你非要说小王不懂音乐,那为啥他每次听到音乐都能跟着哼起来呢?这就如同说鸟儿不会飞一样不合理呀!这就说明小王是懂音乐的呀,这不就是反证法的威力嘛!
6. 你要是坚持说这电影不好看,那为啥电影院里的人都看得那么投入,还时不时发出笑声呢?这就好像说大海没有水一样不可思议呀!所以电影就是好看呀,反证法太绝啦!
我的观点结论是:反证法真的是一种很有趣且有用的思维方法呀,能让我们从相反的角度看清很多事情呢!。
反证法的例子
反证法是一种认证思维方法,旨在验证一种断言是否正确。
反证法有助于减轻数学上疑难问题的繁琐性,其采用对思考过程的反向评估,如果反证能够确定该断言是正确的,则它便是有效的。
例如:假设断言“凡是10的倍数的正整数,其平方数一定能被100整除。
”
反证法:如果你反复反证,那么你可以推翻上面的断言,只要你能证明一个满足条件的正整数的平方数不能被100整除,断言就就不正确。
证明:令x=10,则x的平方数为100。
令x=20,则x的平方数为400,400不能被100整除,因此断言不正确。
反证法具有有效思维的优势:它可以削减费时间,节省脑力,并使你更清楚地表达你的观点,从而使推理成为一种更有效和有趣的过程。
此外,反证法是在认为断言有误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反复的反证来证明该断言不实的一种思维过程,具有证据驱动的特点,有利于维护真理,有力地推动学术研究和思维拓展。
驳论的论证方法引言驳论是一种常见的辩论和辩证思维方法,旨在通过论证来驳斥他人的观点或结论。
在辩论中,正确使用驳论的论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发现漏洞,并向对方提出有力的反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驳论论证方法,并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一、反证法1.反证法是一种通过推理得出与某个命题相矛盾的命题,从而反驳原命题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假设原命题为真,然后通过推理得出一个与已知事实矛盾的结论,从而推翻原命题。
这种方法常用于推翻一些未经证实的观点或假设。
2.举例说明:假设某人声称”所有的人都喜欢吃辣的食物”,我们可以通过反证法来反驳这个说法。
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人A,他并不喜欢吃辣的食物,然后就可以得出与原命题相矛盾的结论,即”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吃辣的食物”。
3.反证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推理和逻辑思维来证明事实,从而有效地进行驳论。
然而,反证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有时可能需要其他方法来进行有效的驳论。
二、矛盾法1.矛盾法是一种通过找出论点之间的逻辑矛盾来驳斥某种观点或结论的方法。
当一个命题与其他已知的命题发生矛盾时,我们就可以通过矛盾法来进行有效的驳论。
2.举例说明:假设某人提出观点”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年轻人”,我们可以通过矛盾法来进行驳论。
因为已知事实是”有的大学生是成年人”,所以这个观点与已知事实发生了逻辑矛盾,我们可以通过指出这个矛盾来驳斥该观点。
3.矛盾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找出观点之间的逻辑矛盾来进行有效的驳论。
然而,有时候观点之间的矛盾可能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逻辑思考和推理。
三、证伪法1.证伪法是一种通过找出一个与某个命题相矛盾的证据来驳斥该命题的方法。
它认为,一般命题在逻辑上是不可证明的,而只能通过证伪的方式来得到认可。
2.举例说明:假设某人提出命题”所有的猫都能飞”,我们可以通过证伪法来进行驳论。
找出一个不能飞的猫作为反例,就可以推翻这个命题。
3.证伪法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实际证据来驳斥某个命题,从而进行有效的驳论。
反证法数学最简单的例子
反证法是一种证明方法,用于证明某个命题的否定或矛盾。
它基于假设命题的否定为真,并通过逻辑推理的过程来得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是成立的。
对于数学上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考虑证明一个整数是奇数。
以下是一个使用反证法证明某个整数是奇数的例子:
假设存在一个整数x,其中x是偶数。
根据偶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将x表示为2的倍数,即存在一个整数k使得x=2k。
根据这个假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x是偶数,所以存在一个整数k使得x=2k。
2. 由于k也是整数,故存在一个整数n,使得k=2n。
现在我们可以将x用k和n来表示:
x=2k=2(2n)=4n
综上,我们得到结论x=4n。
此时我们来观察一下得到的结论。
我们知道4可以写成2的平方,所以x可以
写成2的平方乘以n,也就是说x是2的倍数。
然而,根据我们一开始的假设,x是偶数,x=2k,因此x也是2的倍数。
然而这与我们之前的结论矛盾,因为我们开始的时候假设x是一个奇数。
基于我们的假设推导出了矛盾的结论,说明我们的假设是错误的。
反设法的核心是通过推理达到矛盾,从而证明了原命题的成立。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x 是一个奇数。
总结起来,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可以用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这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反证法的使用过程,以及如何通过逻辑推理推导出矛盾,从而证明了原命题的成立。
当面对一些困难的问题时,反证法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思路,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反证法举例子通俗易懂
反证法(又称反论法)是一种推理证明方法,主要用于证明命题的真假。
即首先设定
被证明命题的否定式的原子命题(称为反假设)为真,然后证明这样假设而不合理,从而
及推出原命题为真。
反证法是推理推理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解决一个复杂问
题时反证法是有效的。
举例说明:
假设某超市一瓶价格20元的矿泉水,被称为“保健水”;
应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瓶子的水不是保健水:
1.建立假设:这个瓶子的水是保健水。
2.推理:正常正规的保健水一般都是非常昂贵的,而这款产品只要20元一瓶,所以
不可能是保健水;
3.结论:根据以上结论,可以推出“这个瓶子的水不是保健水”。
以上就是反证法的一个典型的用法,它的核心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一个明确的假设,二是结合证据和事实来推理出一个假设的真假。
反证法应用非常广泛,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使用反证法,比如说:
1.建立假设:“A”是小明最好的朋友
2. 推理:A跟小明之间没有联系,也没有表达过珍重,那么他一定不是小明最好的朋友;
3.结论:根据以上分析,A不是小明最好的朋友。
以上就是应用反证法所推理出的结论,可以发现,反证法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推理思维来推断出一个命题的真假,只要抓住正确的点去思考,就可以结
合现实情况,用反证法来解释问题,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例子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它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为假,然后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为真。
下面将以反证法的一般步骤为题,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一、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假设待证命题的反命题为真;2. 利用已知条件或已证明的命题推导出与反命题相矛盾的结论;3. 由此得出结论,待证命题为真。
二、具体例子1. 证明根号2是一个无理数假设根号2是一个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
设根号2=a/b,其中a和b互质,且b不等于0。
由此可得2=a^2/b^2,即2b^2=a^2。
根据整除的性质可知,a^2必然是2的倍数,而根据素因子分解的唯一性可知,a也必然是2的倍数。
设a=2k,则可得到4k^2=2b^2,化简得到2k^2=b^2。
同样地,可知b也是2的倍数。
这与a和b互质的假设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根号2是一个无理数。
2. 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假设存在有限个素数,记为p1、p2、p3、…、pn。
考虑数M=p1p2p3…pn+1,显然M大于任何一个已知的素数。
根据素数的定义,M必然是一个合数。
而根据合数的定义可知,M必然可以被某个素数pi整除。
然而,pi不能整除M,因为p1p2p3…pn+1除以pi的余数必然为1。
这与假设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素数有无穷多个。
3. 证明根号3是一个无理数假设根号3是一个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
设根号3=a/b,其中a和b互质,且b不等于0。
由此可得3=a^2/b^2,即3b^2=a^2。
根据整除的性质可知,a^2必然是3的倍数,而根据素因子分解的唯一性可知,a也必然是3的倍数。
设a=3k,则可得到9k^2=3b^2,化简得到3k^2=b^2。
同样地,可知b也是3的倍数。
这与a和b互质的假设相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根号3是一个无理数。
4. 证明根号5是一个无理数假设根号5是一个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
反证法的通俗例子《反证法的通俗例子,让你恍然大悟!》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反证法,这可是个相当有意思的玩意儿。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在争论一个问题,比如“这个蛋糕是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你朋友非要说它就是最好吃的,没有别的蛋糕能比得上。
这时候,你就可以用反证法来反驳他啦。
你就说:“要是这个蛋糕真的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那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吃其他蛋糕呀,而且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不可能就它是最好吃的嘛。
”嘿嘿,这不就相当于从反面证明了你朋友的观点不太对嘛。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有人说:“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那咱就用反证法来琢磨琢磨。
假设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是真的,那要是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只黑天鹅,这不就直接把这个说法给推翻了嘛。
就相当于你一直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突然有一天见到了一只白色乌鸦,那你之前的观念肯定得动摇呀。
还有更有趣的呢。
比如说有个家伙坚称“晚上绝对不会出太阳”。
哈哈,那咱就来反证一下。
要是晚上会出太阳呢,那岂不是世界大乱了?晚上大家都准备睡觉了,突然太阳出来亮堂堂的,那多奇怪呀。
所以说,晚上绝对不会出太阳这个说法,通过反证咱就能更加肯定了。
反证法就像是给我们的思维开了个小玩笑,但又特别有用。
它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问题,发现一些我们之前可能没想到的地方。
它有点像走在思维的小胡同里,突然发现了一个隐藏的通道,打开了新的视野。
有时候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反证法来思考问题。
比如说你觉得自己做不了某件事,那你就反过来想想,要是自己能做呢,会怎么样?说不定就找到了突破的办法。
反证法就像是思维的一把小钥匙,能打开很多有趣的门呢!大家不妨多试试,用反证法开启一些特别的思考之旅,说不定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哦!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反证法挺好玩的呀?赶紧去试试吧!。
反证法在逻辑论证中的使用逻辑论证是一种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论证来证明某个命题的方法。
在逻辑论证中,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它通过假设命题的否定,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
本文将探讨反证法在逻辑论证中的使用。
一、反证法的基本原理反证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推理,假设命题的否定,然后从这个假设中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
反证法的关键在于通过推理过程中的矛盾,来推翻假设的否定。
二、反证法的使用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反证法的使用,以下举例说明:假设有一个命题:“所有的A都是B”。
我们可以通过反证法来证明这个命题的正确性。
首先,我们假设存在一个A,它不是B。
然后,我们通过推理来推导出一个矛盾的结论。
假设A不是B,那么根据命题“所有的A都是B”,我们可以推出一个新的命题:“存在一个A,它不是B”。
但是,这与我们的假设矛盾,因为我们假设了所有的A都是B,而现在却存在一个A不是B,这是一个矛盾。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有的A都是B,即原命题成立。
三、反证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反证法作为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之一是反证法的推理过程相对简单明确,容易理解和运用。
通过假设命题的否定,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的正确性。
其次,反证法可以用来证明某些命题的唯一性。
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反证法可以排除其他可能性,从而得出某个命题的唯一性。
然而,反证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反证法只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而不能证明其错误性。
其次,反证法的推理过程依赖于假设的否定,如果这个假设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反证法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反证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反证法在逻辑论证中的应用不仅限于学术领域,它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数学中,反证法常常用于证明某个定理的正确性。
通过假设定理的否定,然后通过推理来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定理的正确性。
在科学研究中,反证法也经常被用来推翻某些假设或理论。
数学反证法的例子及其应用(假设和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性)1. 反证法的定义及基本原理2. 反证法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3. 反证法的例子证明根号2是无理数4. 反证法的例子证明存在无限多个质数5. 假设和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反证法的定义及基本原理反证法是一种证明方法,通过假设待证命题不为真,然后推导出矛盾,来证明待证命题为真。
归谬法的基本原理是排中律,即一个命题要么成立,要么不成立。
反证法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反证法在数学证明中很常见,可以用来证明很多重要的定理和命题。
在使用归谬法时,我们通常假设待证命题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一个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待证命题成立。
反证法的例子证明根号2是无理数假设根号2是有理数,那么可以表示为分数 p/q,其中 p 和q 是互质的整数。
那么可以得到根号2 = p/q2 = p^2/q^2p^2 = 2q^2因此,p^2 是偶数,那么 p 也是偶数。
可以令 p = 2k,其中k 是整数。
那么可以得到(2k)^2 = 2q^24k^2 = 2q^22k^2 = q^2因此,q^2 是偶数,那么 q 也是偶数。
这与初的假设矛盾,因为 p 和 q 是互质的整数,所以根号2不可能是有理数,它是无理数。
反证法的例子证明存在无限多个质数。
那么可以得到由于 N 不是质数,那么可以分解为两个整数的乘积N = a × b中的质数。
不妨设 a 不是质数,那么可以分解为两个整数的乘积a = c × d那么可以得到N = (c × d) × b中任何一个质数的数,那么可以得到任何一个质数,那么它一定是一个新的质数。
这与最初的假设相矛盾,所以有无穷多个素数。
假设和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在数学中,假设和推理非常重要。
它们是证明定理和命题的基础。
通过假设待证命题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最终得到待证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如归纳法、反证法、直接证明法等。
反证法在语文中的例子
以下是 6 条关于反证法在语文中的例子:
1. 嘿,你想想看,假如我们说“这个人不是坏人”,然后通过各种事情来证明他没有做过坏事,反而一直做好事,这不就是用反证法来让你相信他真的不是坏人嘛!就像《白雪公主》里的七个小矮人,用他们对白雪公主的友善和保护,来反证他们不是那种邪恶的存在呀!
2. 哇哦,说“这个城市很有活力”,怎么证明呢?那就说这里的人们从早到晚都充满干劲,到处都是热闹的景象,没有一点死气沉沉的感觉呀,这多明显的反证法呀!就像欢乐的迪士尼乐园,从不会让人觉得无聊和沉闷,这不就证明它真的很有活力嘛!
3. 你晓得不,为了说明“他不是个不负责的爸爸”,那讲他每天辛苦工作为了孩子,关心孩子的一切,对孩子的事情特别上心,这不就有力地反证他是个负责的好爸爸嘛!这就好比超级英雄爸爸,总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为孩子遮风挡雨,能说这样的爸爸不负责吗?
4. 哎呀,要是想说“她不是不善良的人”,那就得摆出她经常帮助别人,对小动物也很有爱心,对每个人都真诚以待的例子呀,这不就是在用反证来说她善良嘛!就像故事里的仙女,总是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能说仙女不善良吗?
5. 咦,想证明“这篇文章不是没有深度”,那就得指出里面有引人深思的观点,有复杂的情节和丰富的内涵呀,这就是在用反证表明它有深度嘛!就如同那部让人反复琢磨的经典电影,能说它没有深度吗?
6. 嘿呀,要表明“他不是不上进的人”,那就讲讲他为了目标努力奋斗,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从来不会偷懒懈怠,这就是用反证让你知道他有多上进啦!好比那攀登高峰的勇士,一直勇往直前,会说这样的人不上进吗?
我的观点是:反证法在语文中真的很有趣,也很有用,能让我们从反面去论证观点,让别人更信服,也让我们的表达更生动呢!。
初中数学反证法简单例子初中数学中的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已知事实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一定成立。
下面我们来列举一些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反证法的简单例子。
1. 命题:不存在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使得它们的和等于它们的积。
假设存在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a和b,满足a + b = ab。
由于a和b不相等,不妨设a > b,那么有a > a/2 > b。
根据不等式性质,我们可以得到2a > a + b = ab,即2 > b。
但是正整数b不可能小于2,与假设矛盾。
因此,不存在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满足该条件。
2. 命题:存在一个无理数x,使得x的平方等于2。
假设不存在这样的无理数x,即对于任意实数x,x的平方不等于2。
那么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特殊的实数y,即y = √2。
根据无理数定义,√2不是有理数,因此是一个无理数。
而根据假设,y的平方不等于2,即y^2 ≠ 2。
然而,这与y = √2相矛盾。
因此,存在一个无理数x,使得x的平方等于2。
3. 命题:对于任意正整数n,2n不等于n的平方。
反证法证明:假设存在一个正整数n,使得2n = n^2。
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n,得到2 = n。
然而,这与n是一个正整数相矛盾。
因此,对于任意正整数n,2n不等于n的平方。
4. 命题:对于任意正整数n,n^2 + 3n + 2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反证法证明:假设存在一个正整数n,使得n^2 + 3n + 2 = m^2,其中m是一个正整数。
可以将等式变形为n^2 + 3n + 2 - m^2 = 0。
这是一个关于n的二次方程,可以使用求根公式解得n = (-3 ± √(9 - 8(2 - m^2))) / 2。
由于n是一个正整数,因此根号内的值必须为正整数。
然而,当m取不同的正整数值时,根号内的值不可能为正整数,因此假设不成立。
因此,对于任意正整数n,n^2 + 3n + 2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反证法最简单三个例子《反证法最简单三个例子带来的思考》嘿,大家好啊!今天咱来聊聊反证法最简单的三个例子,可别小看它们,那是相当有意思呢!咱先来说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说你觉得你的朋友小明不可能吃辣,但是呢,你又没啥确凿的证据。
那咱就用反证法来瞅瞅。
你就假设他能吃辣,然后要是按照这个假设,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说不通啦,比如每次吃火锅他都不点辣锅,吃辣条也是一脸痛苦的表情等等,这些都和他能吃辣这个假设矛盾嘛,所以就得出来了,他确实不能吃辣。
你看,这多简单明了,还挺有趣的吧!再讲个学习上的例子。
数学老师说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 度。
那咱就来反证一下,假设不是180 度,然后你去试着推导,哎呀,怎么推导都会发现不对劲,到处都是矛盾,最后你就不得不承认,嘿,还真是180 度啊!这种推翻自己错误想法的过程,就像一场小小的冒险,充满了新奇感。
还有个好玩的例子,你说世界上没有外星人。
那咱也用反证法来试一试。
假设世界上有外星人,然后你会发现宇宙那么大,有那么多未知的星球,凭啥就肯定没有外星人呢?你看,这样一想,是不是就觉得自己原来的想法不一定对啦。
反证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小钥匙,能打开我们思维里那些固执的小锁头。
它让我们学会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有时候能发现以前没看到的东西。
它还特别像一个爱挑刺的小伙伴,总是揪出我们以为对但其实不一定对的想法。
这既让我们有些尴尬,又让我们觉得特别好玩。
而且啊,通过反证法,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问题,也能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
就像给大脑做了一场有趣的体操,让它变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看这反证法最简单的三个例子,它们背后藏着的可是大大的智慧呢!以后我们遇到问题,也可以试着用用反证法,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和乐趣哦!让我们一起在反证法的世界里欢快地玩耍吧!。
浅谈反证法及应用反证法是一种推理方法,通过否定假设,推导出矛盾或不合理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假设的反面是正确的。
它是数学和逻辑思维中常用的一种证明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科学领域和哲学问题的探讨中。
反证法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对立的观点,以推翻原来的论断。
通常来说,要使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首先需要假设这个命题是错误的,也即是假设它的反命题是正确的,然后推导出逻辑上的矛盾或不合理结论,从而得出原来命题的正确性。
反证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实例:1. 数学证明:反证法在数学证明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推理方法。
比如证明无理数的存在,我们可以先假设不存在无理数,然后通过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无理数的存在性。
2. 几何证明:反证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几何证明中。
比如证明平面上不存在一个面积无限大的正方形,我们可以假设存在一个面积无限大的正方形,然后通过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这个命题不正确。
3. 物理学问题:反证法也可以应用于物理学问题的推理过程中。
比如在牛顿力学中,可以通过反证法证明一个力学定律的正确性。
假设一个力学定律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实验观测不符的结论,从而验证该定律的正确性。
4. 哲学问题:反证法也常用于哲学问题的探讨中。
比如在逻辑学中,可以通过反证法证明某个命题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假设这个命题不正确,然后通过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验证该命题的正确性。
反证法的优点在于它直观简单,推理过程一目了然。
通过假设反面,再推导出矛盾结果,可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同时,反证法也鼓励人们去质疑和检验事物的真相,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反证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限制。
首先,要使用反证法,需要具备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反证法只能解决一部分特定类型的问题,对于某些问题可能并不适用。
另外,反证法并不能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仅仅用来证明某个命题的正确性,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反证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在数学、逻辑学、哲学和其他科学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反证法与归谬法的区别反证法与归谬法极其相似,但是却有本质区别,下面以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区别反证法的例子:楚庄王养的一匹爱马死了,他十分痛心,命令群臣用大夫等级的礼节来埋葬这匹马。
大臣们说不能这样做。
楚庄王非常生气,下令:“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
”优孟听说此事后,去见楚庄王。
要求以君王之礼来葬这匹马,并叫上各诸侯国,以便好让各诸侯都知道大王贱人而贵马的事。
楚庄王听了,羞愧满面,如梦初醒。
优孟谏楚庄王所用的就是反证法。
他意欲向楚庄王论证论题:“不该用重礼葬马”。
为了论证这个论题,他先提出一个反论题:“该用重礼葬马”。
从这一反论题引出的判断是:各诸侯都知道“大王贱人而贵马”。
而这种结果对楚庄王来说是十分危险的,所以这个反论题为假。
既然“该用重礼葬马为假”,那么“不该用重礼葬马”就为真的了。
反证法步骤:要证明P是真的首先假设P是假的,也即非P,推导出了Q,然而事实是非Q,根据矛盾律,Q和非Q不能同时成立,因此假言推理的后件为假,而假言推理又是真的,所以前件就是假的,也就是说非P是假的,因此P就是真的(注意到这里用到了双重否定律,事实上只有承认了排中律之后才能有反证法,也就是说P 和非P一定有一个是真的)在反证中,只有与命题相矛盾的命题才可视为反命题,与命题相反的命题不能视为反命题。
(其实这就是排中律)为了证明论题的真,重要的是确定反论题的假。
为此,通常采用归谬法。
归谬法的例子:据冯梦龙《古今笑史·塞语部》记载:东汉南昌人徐孺子十一岁的时候,有一次同太原人郭林宗出游,游毕回到郭家时,因郭宅庭中有一树,郭欲将树伐去。
郭伐树的理由是:“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木,困字不详。
”徐孺子对此进行了反驳。
如果宅中有树,有不详的“困”字,就要把树砍去的话,那么“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人,囚字何殊?” 意思是:如果因“困”字不祥要砍树,岂不是要因为“囚”字不祥而把家中人杀掉吗?徐儒子对郭砍树理由的反驳,不是通过正面的推理,也不是用事实来说服郭。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例子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证明方法,基本思想是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命题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一个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是成立的。
下面将以一般步骤为题,列举10个反证法的例子。
一、证明1不是素数假设1是素数,根据素数的定义,素数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
但是1只能被1整除,与素数的定义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1不是素数。
二、证明平方根2是无理数假设平方根2是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两个互质整数的比值。
设√2=a/b,其中a、b为互质整数。
将等式两边平方得2=a^2/b^2,即2b^2=a^2。
左边是偶数,右边是奇数,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平方根2是无理数。
三、证明根号2的立方根是无理数假设根号2的立方根是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两个互质整数的比值。
设∛2=a/b,其中a、b为互质整数。
将等式两边立方得2=a^3/b^3,即2b^3=a^3。
左边是偶数,右边是奇数,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根号2的立方根是无理数。
四、证明根号2和根号3是无理数假设根号2和根号3都是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两个互质整数的比值。
设√2=a/b,√3=c/d,其中a、b、c、d为互质整数。
将等式两边平方得2=a^2/b^2,3=c^2/d^2。
再将两个等式相加得2+3=a^2/b^2+c^2/d^2,即5=a^2/b^2+c^2/d^2。
左边是奇数,右边是偶数,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根号2和根号3是无理数。
五、证明根号2和根号3的和是无理数假设根号2和根号3的和是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两个互质整数的比值。
设√2+√3=a/b,其中a、b为互质整数。
将等式两边平方得2+2√6+3=a^2/b^2,即5+2√6=a^2/b^2。
移项得2√6=a^2/b^2-5,即2√6=(a^2-5b^2)/b^2。
左边是无理数,右边是有理数,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根号2和根号3的和是无理数。
六、证明根号2和根号3的积是无理数假设根号2和根号3的积是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两个互质整数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