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基础知识初级版
- 格式:docx
- 大小:22.89 KB
- 文档页数:15
肾内科相关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肾内科相关的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肾脏解剖与功能:了解肾脏的解剖结构,包括肾单位、肾小球、肾
小管等,以及肾脏的主要功能,如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
2. 肾脏疾病分类:掌握肾脏疾病的分类方法,如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尿路感染等。
3. 肾脏病因与发病机制:了解不同类型肾脏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比如肾小球疾病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4. 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熟悉不同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急性肾损
伤可表现为少尿、尿毒症等。
5.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了解常见的肾脏相关实验室指标和检查
方法,如尿常规、血肌酐、尿蛋白定量等;还应了解肾脏影像学检查
方法,如B超、CT、MRI等。
6. 肾脏疾病的治疗原则:了解不同肾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如药物治疗、血液净化等。
7. 肾脏替代治疗:熟悉肾脏替代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如透析和肾移植等。
8. 并发症与预后:了解不同肾脏疾病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并了解预后
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肾内科是一个广泛的领域,还有很多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学习,以上只是一些基础必学知识点的概述,对于深入学习和实践,建议参考相关专业教材和临床指南。
肾病内科了解肾脏疾病的基本知识肾脏是人体内一对重要的器官,主要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肾脏可能会遭受损害,导致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
在肾病内科,医生们致力于了解肾脏疾病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提供诊断和治疗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肾脏疾病及其管理。
一、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肾脏损伤,可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
最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和糖尿病。
患者可能出现疲劳、水肿、贫血等症状。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控制引起疾病的原因,如降低血压和控制血糖,并通过药物管理和饮食调整来减缓疾病进展。
二、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炎症和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为特征的肾脏疾病。
其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等。
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治疗方案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异,包括药物治疗、免疫疗法以及对症治疗。
三、肾结石肾结石是形成于肾脏内的固体结构。
常见症状包括腰痛、血尿和尿频等。
治疗方式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位置,通常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尿路引流或手术治疗。
四、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无法有效过滤代谢产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疾病。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浮肿等症状。
治疗方式包括透析和肾移植,旨在替代受损的肾脏功能。
五、肾囊肿肾囊肿是一种由液体充满的囊肿在肾脏内形成的疾病。
大多数囊肿为良性,患者可能无症状或仅轻微腰痛。
治疗通常仅在囊肿引起症状或并发症时进行,包括药物管理和手术切除。
六、肾性贫血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无法产生足够的红细胞促生成分导致的贫血。
患者可能出现疲劳、气促等症状。
治疗方式包括补充人工红细胞促生成分和治疗原发疾病。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肾脏疾病,肾病内科还涉及其他疾病的管理,如肾癌、肾血管性高血压等。
对于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定期体检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如有任何与肾脏相关的疑问或症状,请及时就医咨询肾病内科专家。
肾脏病学基础知识试题1. 简答题:请解释肾脏的主要功能。
肾脏是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滤泳:通过肾小球对血液进行过滤,将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废物排除体外。
- 清除废物:肾脏能够清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等。
- 水盐平衡:肾脏调节体内水分平衡,根据血液浓缩程度调整尿液浓度。
- 酸碱平衡:肾脏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排泄多余的酸或碱。
- 调节血压:通过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浓度,肾脏对血压有一定调控作用。
- 激活维生素D:肾脏参与激活维生素D,调节体内钙、磷等离子的平衡。
2. 选择题:在下列哪项病症中,肾脏功能受损最为严重?A. 肾病综合征B. 肾盂肾炎C. 尿毒症D. 肾结石答案:C. 尿毒症3. 填空题:肾脏组织中的最小功能单元是________。
答案:肾单位4. 判断题:肾脏病分为急性肾脏损伤和慢性肾脏疾病两大类。
答案:对5. 简答题:请解释肾炎的病因。
肾炎是指肾小球的炎症性疾病。
常见的病因包括:- 免疫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后的免疫反应等。
- 药物、毒物:某些药物或毒物能够导致肾小球炎症反应。
- 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肾炎也是常见原因。
- 遗传因素:某些肾炎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
6. 选择题:下列哪种病情通常不属于肾炎的症状?A. 尿蛋白增多B. 血尿C. 肾区疼痛D. 体重明显下降答案:D. 体重明显下降7. 填空题: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阶段是________。
答案:终末期肾脏病8. 判断题:肾脏疾病的初诊和治疗应由肾脏科医生负责。
答案:对9. 简答题:请解释肾功能不全的常见临床表现。
肾功能不全指肾脏的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无法正常完成肾脏的各项功能。
其常见临床表现包括:- 尿量改变:尿量减少、尿频、尿夜多等。
- 尿液改变:尿色深、尿泡沫多、尿出现血尿等。
- 全身症状: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 血液改变:贫血、高血压等。
10. 选择题:下述哪个检查可直接反映肾脏滤过功能?A. 肾脏超声检查B. 尿液常规检查C. 肾活检D.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答案:D.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对肾脏病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了试题的形式呈现。
引言概述:肾内科是医学领域中专注于研究和治疗与肾脏相关疾病的学科,包括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肾动脉性高血压等。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肾内科的基础知识,包括肾脏的解剖生理、常见疾病概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
正文内容:一、肾脏的解剖生理1.肾脏的位置和形态2.肾脏的解剖结构3.肾脏的生理功能4.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5.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二、常见肾内科疾病概述1.肾小球疾病a.IgA肾病b.膜性肾病c.肾病综合征2.肾小管间质疾病a.急性肾小管坏死b.过敏性紫癜性肾炎c.嗜酸性肉芽肿性肾炎3.肾动脉性高血压4.肾结石5.慢性肾脏病三、肾内科疾病的诊断方法1.临床症状和体征a.尿检b.血液检验2.影像学检查a.腹部B超b.CT扫描c.MRI3.肾活检4.实验室检查a.尿沉渣检查b.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查c.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检查5.免疫学检查a.抗核抗体检查b.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查四、肾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a.肾小球疾病的药物治疗b.肾小管间质疾病的药物治疗c.肾动脉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2.营养支持和饮食调理3.替代治疗a.血液透析b.腹膜透析c.肾脏移植4.对疾病的基础治疗a.控制血压b.控制血糖c.控制血脂五、未来发展趋势1.基因治疗在肾内科的应用前景2.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3.特异性免疫调节治疗的发展4.新型药物的研发和应用5.医疗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总结:肾内科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学科,它涉及到人体重要的器官——肾脏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本文对肾内科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肾脏的解剖生理、常见疾病概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肾内科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研的深入,肾内科领域将迎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为肾脏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手段。
肾脏病基础知识总结1:泌尿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四部分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
肾是泌尿器官,其余为贮尿和排尿器官。
2:肾脏的形态是怎样的?(1)肾脏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左右各一。
它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新鲜肾呈红褐色。
约长10至12cm、宽5至6cm、厚3至4cm、重120至150g;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上端宽而薄,下端窄而厚;前面较突,后面较平。
(2)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盂、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
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
由肾门凹向肾内,有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
肾窦由肾实质围成,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3:肾的构造是怎样的?在肾的额状切面上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窦两部分。
(1)肾实质:肾实质可细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肾皮质:位于浅层,富含血管,呈红褐色。
肾皮质深入肾髓质内的部分称肾柱。
肾髓质:位于深层,色较浅,有15至20个肾锥体。
肾锥体呈圆锥形,其尖端钝圆,朝向肾窦,称肾乳头。
尿液经肾乳头的乳头孔流入肾小盏。
(2)肾窦:肾窦是肾门向肾实质内凹陷、扩大而形成的腔隙。
内含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动脉分支、肾静脉属支、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等。
肾小盏包绕肾乳头,为漏斗状的管形结构。
肾大盏由2至3个肾小盏汇合而成。
肾盂由2至3个肾大盏汇合而成,呈扁漏斗状。
肾盂出肾门后缩细,移行为输尿管。
4:肾的表面有哪些被膜?它如何固定在体内的?肾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1)纤维囊:纤维囊为紧贴于肾实质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膜,薄而坚韧。
正常情况下,纤维囊与肾实质结合较疏松,易于剥离,但在肾有病变时,纤维囊与肾实质发生粘连,不易剥离。
(2)脂肪囊:脂肪囊包被于纤维囊外周,为一囊状脂肪组织,并经肾门与肾窦内的脂肪组织相延续,对肾起弹性护垫样保护作用。
肾脏病基础知识(初级版)10月31日第一题:肾脏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哪些?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1、排泄代谢终产物2、调节血容量3、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4、分泌多种活性物质,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第二题:肾脏的解剖结构?肾脏解剖结构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1、肾皮质:位于表层,占肾脏的外1/3,肾皮质的厚度为 1.0cm,皮质内富含血管和皮质肾单位,其中除有肾小球、肾小囊外,还有部分远端肾小管和皮质集合管,皮质间质含量较少,约占13%。
2、肾髓质:主要由肾小管组成,在形态上由8—18个肾锥体组成,呈圆锥状,尖端朝向肾窦,形成肾乳头,底部朝向外侧,与皮质相连,根据其结构特点,髓质可分为内带和外带。
皮质和髓质并非截然分开,皮质中有许多条髓质放射状插入皮质,称皮质髓放线;髓放线之间的肾皮质称皮质迷路。
部分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称为肾柱。
11月1日第三题:肾脏的形状和位置?1、双肾为蚕豆状,左右各一。
2、位于脊柱两侧,居腹膜后方;右肾上方有肝脏,故位置略低于左肾。
左肾上极平第11胸椎,下级平第二腰椎,右肾的上下级均低于左肾的一个胸椎和腰椎,(12胸椎至第三腰椎),两肾的长轴均向外倾斜,所以,背部12肋骨下方与骶棘肌外缘之间是肾脏的触诊区。
肾脏内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是血管、神经和输尿管出入的门户,故称“肾门”。
肾门以内是肾脏围成的腔隙,称为肾窦,肾窦包括肾盂、肾盏、肾动脉及肾静脉的主要分支及它们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
11月2日第四题:肾脏的功能有哪些?肾脏功能主要有:1、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有机酸等;2、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3、维持内环境稳定;4、内分泌功能,如分泌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素等。
肾脏功能主要包括:(1)、肾小球滤过功能;(2)、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调节功能、浓缩功能、稀释功能、分泌功能、排泄功能。
第五题:肾脏的组织结构?肾脏的组织结构分为肾实质和肾间质:1、肾实质由功能肾单位和集合管组成。
肾脏病基础知识(初级版)第一题:肾脏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哪些?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1、排泄代谢终产物2、调节血容量3、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4、分泌多种活性物质,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第二题: 肾脏的解剖结构?肾脏解剖结构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1、肾皮质:位于表层,占肾脏的外1/3,肾皮质的厚度为1.0cm,皮质内富含血管和皮质肾单位,其中除有肾小球、肾小囊外,还有部分远端肾小管和皮质集合管,皮质间质含量较少,约占13%2、肾髓质:主要由肾小管组成,在形态上由8—18个肾锥体组成,呈圆锥状,尖端朝向肾窦,形成肾乳头,底部朝向外侧,与皮质相连,根据其结构特点,髓质可分为内带和外带。
皮质和髓质并非截然分开,皮质中有许多条髓质放射状插入皮质,称皮质髓放线;髓放线之间的肾皮质称皮质迷路。
部分肾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称为肾柱。
11月1日第三题:肾脏的形状和位置?1、双肾为蚕豆状,左右各一。
2、位于脊柱两侧,居腹膜后方;右肾上方有肝脏,故位置略低于左肾。
左肾上极平第11胸椎,下级平第二腰椎,右肾的上下级均低于左肾的一个胸椎和腰椎,(12胸椎至第三腰椎),两肾的长轴均向外倾斜,所以,背部12肋骨下方与骶棘肌外缘之间是肾脏的触诊区。
肾脏内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是血管、神经和输尿管出入的门户,故称“肾门”。
肾门以内是肾脏围成的腔隙,称为肾窦,肾窦包括肾盂、肾盏、肾动脉及肾静脉的主要分支及它们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
11月2日第四题:肾脏的功能有哪些?肾脏功能主要有:1、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如尿素、肌酐、有机酸等;2、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3、维持内环境稳定;4、内分泌功能,如分泌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素等。
肾脏功能主要包括:(1)、肾小球滤过功能;(2)、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调节功能、浓缩功能、稀释功能、分泌功能、排泄功能。
第五题:肾脏的组织结构?肾脏的组织结构分为肾实质和肾间质:1、肾实质由功能肾单位和集合管组成。
2、肾间质由间质细胞和疏松的细胞外基质构成第六题:肾实质的组织结构?肾实质由功能肾单位和集合管组成:1、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组织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肾脏有100多万个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体及其各段肾小管组成。
包括:近端肾小管、髓袢的降支和升支,远端肾小管,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之内。
1)、肾小体由肾小囊(鲍曼氏囊)和毛细血管球(肾小球)组成,一侧与近端肾小管相接称尿极,另一侧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相连,称血管极。
a、肾小球:入球小动脉自血管极进入肾小体,并分成5-8个分支,每个分支各自形成一团毛细血管网,构成一个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小叶或称节段,各小叶的毛细血管再汇集成出球小动脉离开血管极。
该血管特点:入球小动脉较出球小动脉粗而直,出球小动脉细而长,使两者保持了相当的血管内压力差,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静水压(球内压)高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内压,以利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滤过功能(肾小球滤过功能)。
11月4日第七题:肾间质的组织结构?肾间质由间质细胞和疏松的细胞外基质构成:1、肾间质位于肾单位及集合管之间的间叶组织,由间质细胞、少量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细胞外基质(ECM组成。
肾皮质主要由肾小体与部分肾小管组成,含间质较少,约占13%肾髓质含间质较多,约占20%肾乳头部占30-40%。
2、皮质肾间质细胞:主要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间质树突状细胞。
成纤维细胞位于相邻肾小管基底膜之间和管周毛细血管之间,可产生胶原纤维。
3、髓质间质细胞:除有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外还有一种特殊表型具有分泌前列腺素的细胞。
4、肾间质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ECM、前列腺素、促红素等功能。
第八题:肾小球的组织结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共分三层:1、第一层是内皮细胞层,由单层的内皮细胞(EQ组成。
内皮细胞体本身有许多直径为50-100nm的窗孔,从而能阻止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不能进入内皮下与基底膜接触,内皮细胞本身覆盖一层带阴电荷的唾液酸蛋白,阻止血液中带阴电荷的离子与物质滤过,从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的静电屏障。
该屏障能阻止带阴电荷的蛋白漏出。
2、第二层基底膜层(GBM:基底膜分三层,由内疏松层、致密层、外疏松层组成。
GBh主要由糖蛋白,带阴电荷的硫酸类肝素和胶原W、层粘连蛋白、纤粘连蛋白(FN LN)等构成。
成人GBM厚度为310-370nm。
3、第三层为上皮细胞(足细胞)层,粘附于GBM外侧,上皮细胞有很多突起与基底膜接触,突起分三级,形成如指状,交叉相嵌,突起间的空隙称为裂孔(裂隙),其直径为4—10nm表面覆盖一层裂孔膜,起着选择性滤过作用。
其表面也覆盖一层带阴电荷的唾液酸蛋白,对大分子物质具有选择性滤过。
系膜细胞(MC,位于毛细血管小叶的中轴,邻近毛细血管内皮和基底膜,主要由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组成。
系膜细胞支撑着毛细血管不被塌陷,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具有对血管收缩舒张与滤过面积大小的调节功能以及吞噬、分泌功能。
11月6日第九题:肾小球的滤过屏障?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分为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
1、机械屏障:有五层结构组成(1)内皮细胞表面膜结构(2)内皮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滤过孔(3)基底膜致密层(4)足细胞下间隙(5)足细胞2、电荷屏障:在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表面均覆盖一层带阴电荷的唾液酸蛋白,基底膜内存有丰富的带阴电荷的硫酸类肝素,这两种糖蛋白,、氨基多糖,有力地阻止了血浆中带阴电荷的蛋白漏出,从而被称为电荷屏障。
第十题:机械屏障有哪五层结构组成?1、内皮细胞表面膜结构2、内皮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滤过孔3、基底膜致密层4、足细胞下间隙5、足细胞血浆通过滤过膜形成原尿,在形成原尿中,要通过内皮细胞滤过孔,其孔径大小为50—100nm基底膜致密层滤过孔径为50-70nm, 最后通过直径为40nm的上皮细胞滤过孔。
以上三层共同组成机械屏障,该屏障对滤过物质有严格的选择性,只允许低于分子量为70000d 以下物质通过,所以滤过膜的完整性,是尿液正常的主要保证。
11月5日第^一题:肾小囊?肾小囊(鲍曼氏囊)是包绕在肾小球毛细血管球外层的囊腔,其脏层(内层)为肾小球上皮细胞层,壁层为壁层上皮细胞,以及肾小囊基底膜共同组成,接收来自肾小球滤出的原尿,然后排入肾小管内。
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一侧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相延续,另一侧在肾小球血管级处转换为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肾小囊基底膜,在血管级处融合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第十二题:肾小管的组织结构?肾小管是肾单位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肾小球一起构成完整的功能肾单位。
1、肾小管分为近端肾小管,髓袢(细段),远端肾小管组成,对终末尿的生成有着重要作用。
肾小管的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组成。
2、近端肾小管由单层立方上皮细胞组成,其细胞表面有一层密集的微绒毛(刷状缘)以提高重吸收面积,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酶,有利于重吸收与代谢功能发挥。
3、肾小管髓袢段由降支和升支薄段、厚段组成,细胞扁平,结构相对简单。
4、远端肾小管的上皮细胞为矮立方形细胞,细胞管腔面无刷状缘,细胞内腺粒体丰富。
第十三题:肾单位?肾单位分两类:1、一类为皮质肾单位,肾小体位于皮质浅层,髓袢短,血液供应充足。
2、另一类为髓旁肾单位,肾小体主要分布于皮质深层,髓袢长,可达肾乳头,血液循环较慢,皮质肾单位多于髓旁肾单位(7:1 )。
第十四题:集合管的组织结构?集合管是连接远端肾小管之间的管道,按其所处肾实质部位分为皮质集合管、外髓部集合管和内髓部集合管三部分,由数个肾单位的远端肾小管汇集而成,不属肾单位组成部分,其结构由主细胞(亮细胞)和闰细胞(暗细胞)两种立方上皮细胞组成。
总之,在解剖结构对肾小管的分布看,肾皮质中主要有近曲小管和远端肾小管;而髓质中主要有髓袢和集合管。
第十五题:肾小球球旁器的组织结构?肾小球球旁器,位于肾小体近旁的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
球旁器位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壁之间,为变异的平滑肌细胞。
是肾素合成分泌的主要细胞。
致密斑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尿液中钠离子浓度,从而可调节球旁细胞的肾素的释放。
第十六题:肾脏的血液循环?肾脏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肾脏接受来自心搏出量的20%远远高于其他主要脏器,主要是与尿液形成有关。
来自心脏20%勺血液供应,其中80%供应肾皮质,20淋应肾间质。
第十七题:肾脏血流灌注特点?1、满足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肾小球微循环网。
2、满足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管围毛细血管微循环网。
第十八题:肾动脉血液灌注?1、肾动脉发自腹主动脉,在肾门处分为前后二支,再在肾窦内分成3〜4条段动脉,继而分成叶间动脉,穿行于肾柱之间。
叶间动脉分支横向走行于皮髓质交界处,形成弓形动脉。
2、弓形动脉均匀发生多个放射状分支伸入皮质迷路,形成小叶间动脉。
3、小叶间动脉发出侧支进入肾小球形成入球小动脉。
4、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形成5〜8个分支的毛细血管球(毛细血管袢),数个袢支再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5、然后再分支形成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6、多个毛细血管网再汇集形成小叶间静脉再进入弓形静脉、叶间静脉,最后形成肾静脉。
7、髓旁单位的出球小动脉,以及由弓形动脉与小叶间动脉分支共同组成直小动脉伸入到髓袢和集合管周围,达到不同深度后转折而上形成直小静脉,汇入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再入叶间静脉和肾静脉。
第十九题: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肾小球滤液的形成与:1、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2、滤过面积3、有效滤过压4、肾血流量等因素有关。
(两岁婴儿的滤过率就达到成人水平。
)第二十题:肾脏血流灌注量的特点?肾脏血流灌注量占心排出量20〜25%较其他脏器的血流量多70 倍,全身约1/5的血容量由肾脏滤过,肾血流灌注量中80%灌注于肾皮质,20%灌注于肾髓质。
第二^一题:肾脏有效滤过压的特点?1、肾小球的滤过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促进肾小球超滤的动力;二是:对抗超滤的阻力;具有超滤动力的有: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血流灌注压)和肾小囊内超滤液胶体渗透压组成。
促使超滤阻力的有: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的囊内压。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二(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胶体参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
请注意:在正常情况下,囊内压一般比较稳定。
当上尿路有梗阻时,小管液与终末尿不能排出,可引起逆行性压力升高,最终导致囊内压升高,从而会降低有效滤过压和GFR同理:在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不会发生大变动(血浆白蛋白相对恒定),当出现低蛋白血症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会使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高滤过状态)。
第二十二题:什么是肾小球滤过率?1、当血浆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的血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成超滤液一一“原尿”。
2、滤过率:为单位时间内(每分钟)双肾生成的超滤液(ml)为肾小球的滤过率。